1.致悼词有什么样的礼仪
悼词是缅怀、悼念逝者,对逝者表示哀悼、敬意的专用文体,也叫诔辞、哀辞、吊 文、祭文。
悼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一切缅怀、悼念逝者,对逝者表示 敬意的文章。
狭义的悼词是专指用来在追悼会上进行宣读的文字。 致悼词是在庄严的葬礼上,所以致辞者应该采取严格的标准站立姿态,而且神 情要严肃。
悼词是用来在特定场合朗诵的,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内容:在回顾逝者的生平事迹时,要实事求是;对逝者的称赞和评价要恰当得体;致 悼词时,致辞者的语言要诚恳真挚,还要饱含深情、声韵和谐、讲究文采。 在服装的选择上,如果致辞者是男性,服装更好是黑西服、黑领带、白衬衫、黑 皮鞋,如果条件不够,深色素服也可以;如果致辞者是女性,也应以黑、灰等深色系 服装为主,切忌浓妆艳抹、亮彩华服,毕竟“逝者为大”,在葬礼上关键是要表现出 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送死者最后一程。
在致悼词的时候还应该要注意到,悼词是对死者一生的“盖棺定论”,所以要 全面、真实地评价死者的一生,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死者生前的贡献或业绩,也不 能粉饰或歪曲死者的缺点或不足。悼词要体现出对逝者的客观总结和全面评价, 这也是对死者家属的更大安慰。
悼词的主要特点是它的缅怀性和激励性,所以要把握好悼词的情感基调,不可 太悲伤、也不可太消极,要做到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既能够缅怀死者,也能够使生 者得到激励,从而继承死者的遗愿,继续生活下去、奋斗下去。
2.如何写老人的悼词
悼词又称悼文、祭文,是由领导同志代表组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缅怀、敬意与哀思的一种应用性文书,属于礼仪类文体。通常在于追悼会上宣读,或在报刊上发表以示祭奠。
悼词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追悼会,深切哀悼***老人,缅怀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寄托各位子孙、亲戚和朋友的哀思,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老人是湖北省松滋市街河市镇栗林子村人。1923年农历正月十六出生,2006年农历六月二十九因心力衰竭而停止呼吸,永远离开了他十分留恋的人世间,离开了他挚爱的子孙和亲朋,享年84岁。他的高寿,是上苍的恩赐。他的溘然长逝,让亲友们十分悲痛!
*老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终身热爱土地,甘当老黄牛。他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他曾经身披蓑衣、脚踏草鞋,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旺的家。他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3.酒桌上的礼仪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求人交际的成功。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一些大部分人能够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话题尽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出现跑题现象,而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给别人一种神秘感,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影响喝酒的效果。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大多数洒宴都有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
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机会,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有时一句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
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不喝到量就是不实在。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有时过分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门学问。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好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 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身,选择适当的机会,逐渐放射自己的锋芒,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实力。 敬酒也就是祝酒,是指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提出某个事由而饮酒。
在饮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类的话甚至主人和主宾还要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祝酒词内容越短越好。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 要是致正式祝酒词,就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不能因此影响来宾的用餐。
祝酒词适合在宾主入座后、用餐前开始。也可以在吃过主菜后、甜品上桌前进行。
在饮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时进行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可以是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在场的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带微笑,目视其他特别是自己的祝酒对象,嘴里同时说着祝福的话。
有人提议干杯后,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样子。
将酒杯举到眼睛高度,说完“干杯”后,将酒一饮而尽或喝适量。然后,还要手拿酒杯与提议者对视一下,这个过程就算结束。
在中餐里,干杯前,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 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
当你离对方比较远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代劳。如果主人亲自敬酒干杯后,要求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即使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对他的称号,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
既使你有求于席上的某位客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也要先给尊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很难为情。
如果因为生活习惯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饮酒,也可以委托亲友、部下、晚辈代喝或者以饮料、茶水代替。 作为敬酒人,应充分体谅对方,在对方请人代酒或用饮料代替时,不要非让对方喝酒不可,也不应该好奇地“打破砂锅问到底”。
要知道,别人没主动说明原因就表示对方认为这是他的隐私。 在西餐里,祝酒干杯只用香槟酒,并且不能越过身边的人而和其他人祝酒干杯 。
4.奶奶去世了,75岁,求好的悼词1:不要太冗长,简单明了为好 爱问知
奶奶***,生于XXXX年,于XXXX年XX月XX日与世长辞,享年XX岁。
奶奶出生在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大家,既能女工,又识礼仪,一生性品温良,淑贤德芳。 XXXX年XX月XX日,奶奶寿终正寝,安详的离去,回到奶奶家,再也看不到她那慈祥的面容,听不到她那温暖轻柔殷殷的叮咛。
悲伤之情,言语难表。 想到奶奶已乘鹤西去,在极乐世界开始新的幸福生活,我们心中才得以慰藉。
祝福奶奶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徐志摩的那首诗: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5.致讣告有什么样的礼仪
讣告是办理丧事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讣告,又叫“讣文”,是一种报丧 的文书。一般是由死者的家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的。
讣告应该在遗体告别仪式一 周之前发出,以便死者的亲友及时做好必要的安排和准备。讣告发布的 *** 有很 多,可以委派专人送达,可以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或 *** 、电报、传真、电子邮件 等向社会发出。
讣告一般均应写出以下内容:死者的姓名、性别、身份、去世原因、详细时间、地 点、终年岁数等要素。有时,个别讣告根据具体情况还写一些死者的简历、举办丧 事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一些要求。
讣告落款部分为发讣告的单位名称或治丧委 员会全称或死者家属的称呼、姓名以及发讣告的日期。 写讣告时应注意下面两点:按传统习惯,写讣告只能用黄、白两种纸。
一般情 况,长辈之丧用白色纸,幼辈之丧用黄色纸。讣告的语言要求简明、严肃、郑重,以 体现对死者的哀悼。
切忌在讣告最后画蛇添足写上“欢迎光临”,失去了讣告应有 的严肃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