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应遵守哪些礼仪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身为教师应该掌握以下的礼仪知识。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洪课可以适时抵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更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2.教师礼仪有哪些主要的内容
一、形象与举止礼仪 第1条、着装的礼仪 ——着装的原则 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在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 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
同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整洁性原则。教师着装要保持整洁干净,不允许存在明显的污渍、油迹、汗味与 体臭;2、整体性原则。
正确的着装,应当基于整体的考虑和精心的搭配,尽可 能地显得完美、和谐;3、合礼原则。服装具有一定的礼仪功能。
教师在正式的 外交场合应穿显得庄重的深色礼服,否则就是对人不敬的失礼行为。——着装的禁忌:1、忌脏。
即忌懒于换洗衣服而使衣服皱皱巴巴;2、忌露。 即不宜身穿露胸、露肩、露背、露腰以及暴露大腿的服装;3、忌透。
即外穿的 衣服不能过于单薄透明, 不外穿吊带衫;4、忌短。即不能穿着过于短小的服装, 不应将肌体部位暴露出来;5、忌紧。
即不宜穿着紧紧地包裹自己身体的服装;6、忌异。忌着装过分怪异、色彩过于艳丽。
第2条、仪容的礼仪 ——仪容的要求:1、自然。自然是仪容美的境界,它使人看起来真实 生动;2、协调。
即脸部仪容与发型、服饰相协调,仪容、发型要与所去的场合 气氛要求一致;3、精神。教师无论在校园还是入课堂,都应容光焕发、精神振 作,显示出愉快、自信的神情。
——仪容的修饰:教师仪容要保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以维护教师为 人师表的形象。妆容要得体,不浓妆艳抹;饰物搭配要协调雅致: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饰物。
指甲要清洁,经常修剪,不染彩色指甲,不留长指甲。发型要简洁,发色要自然,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男教师不蓄长发。第3条、举止的礼仪 言谈举止反映人的内涵素养。
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更应成为文明的标杆, 要处处以儒雅的谈吐、文明的习惯去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处事和待人接物时要泰然自若,真诚坦荡,谈吐大方,举止优雅。
要 体现出教师的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坐姿须端庄:坐姿和站立一样,是人们的基本举止。
正确优雅的坐姿能 体现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教师要坐如钟,做到稳健、直挺、端正。
坐时双手放在 膝盖上或沙发的扶手上,也可以双手相叠或相握,两腿并拢或交叉。坐姿“五忌”:1、忌争先。
在落座时不能抢在来宾、长辈、女士之前入座;2、忌满座。坐在椅子上,切不可将整个椅面坐满,也不要仰在椅背上;3、忌叉 腿。
女教师可以双腿并拢或交叉斜向一侧,男教师则可以平踏在地上,双膝稍微 分开;4、忌乱伸。坐定之后,不要让脚四处乱伸,或是乱抖不止;5、忌先走。
离座时,应当合礼而有序。如辞行之时,当先则先;如送客之时,该后则后。
——站姿应挺拔:站姿,就是站立时的姿态。教师在站立之时,应当显得挺 拔而庄重,即身体站直,腰部挺直,挺胸而收腹,双腿并拢,双手交叉于身前, 双肩平直,双目平视,头部保持端正。
站久感到疲劳时,可调整一下姿势,但必须避免散漫、不文明、不礼貌的举止。——行姿宜稳健:行姿,即走路时的姿态。
教师的行姿应显得潇洒、稳健、从容、文雅、持重、自信。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选择何种走姿,教师都应当避免行走时带响。
行走时抬头挺胸、步伐稳健。不勾肩搭背,不嬉闹,不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
教师在行走中,应“礼让三先”,在走廊、过道、楼梯等处让道于人,不应与他人抢道。遇到有贵宾、长辈、女士等在场时,应当从其身后“绕道”,而不宜从其前面通过。
第4条、社交的礼仪 社交有其一定规则和惯例,正是这些基本规则和惯例构成了社交礼仪的核心内容。教师是培养人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事关社会风化、国家民族的前途。
因此,教师在社交中,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举止得体,气质儒雅,维护教师良好形象。——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人际交往活动中必须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貌是为了表达对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教师拜访他人家庭或前往他人办公室谈事,眼睛不要四处张望,更不得在对方未允许之前去翻看或挪动桌子上放臵的材料及物品。
因为这些都是他人的私人 领域,不能有冒昧举止或侵犯行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礼仪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要求,教师应当自觉遵守执行。
教师要自觉学习礼貌、礼节、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尊重风俗,明礼诚信,谦恭礼让,以身示范。从尊老爱幼、女士优先,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自觉排队购物等小事做起。
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自律自重,努力成为践行社会公德的楷模。
3.教师礼仪包括哪些
原发布者:ada霏儿
教师礼仪之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一、礼仪概述 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礼仪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包括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 *** 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例如,初次见面该怎样互相介绍,怎样互递名片,怎样待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如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礼仪式、葬礼等。 现代礼仪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 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 *** ,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
4.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礼仪和素养
教师的仪表应整洁大方, 基本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
教师的仪容仪表是一种很重要的礼仪行为。是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在治学和做人方面为人师表,在仪表和举止方面也应当做出表率。
在仪表方面首先是要整洁。教师的仪表应整洁大方,讲究场合,上班时 *** 金戴银,不浓妆艳抹。男教师应注意修整边幅,发型宜自然大方,头发清洁,没有污垢、头屑;衣着要庄重、整洁,穿中山装、西装、猎装、夹克衫均可,夏天切忌穿背心、拖鞋上讲台。女教师着装宜:高雅、自然,衣着色彩以素雅为佳。平时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夏天不宜穿着超短裙进教室。教师仪表的优劣,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为此,教师的仪表就要符合两个要求;具有职业美,即衣着、发式要整洁大方,符合教师形象;还要有风度美,即气质、举止稳重端庄,姿态动作落落大方,有着教师的内在修养。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
大部分。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
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
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
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
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
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及
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主要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积极的创新品质。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种手段。唐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5.教师需要知道的礼仪
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
编辑本段教师礼仪基本概况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1,做到大方、得体,有其严谨性、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在讲台上讲课时。 2. 端正态度。宽以待人、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人情人理。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自然、不虚假。 (1)目光,语气要平和。 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 去买金正昆 的《教师礼仪》看看吧,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性,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站着讲课时,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以学生为中心,有自知之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行为举止
一个人气质。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洪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 现代教师礼仪和古代教师礼仪更大的不同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置。 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谈话时,我管你,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教师的言谈
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我教你。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要善于包容,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规范做法。 教师要严于律己,应站稳站直,有所准备。谈话更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教师不能非议党和 *** 、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1)表达要准确.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得误人子弟
6.教师的更好礼仪是什么
昨天,在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两年一度的静安区学校德育年会开得非同寻常,在“聚焦礼仪内涵,共话师生发展”静安教师礼仪讲坛上,一批园丁用特殊的“礼仪”故事,对此作了最美好、最深刻的诠释。
在课上,教师看到一个女孩儿把手举得高高,于是想让她来回答问题,可一时想不起她的姓名,只好用手往另外方向一指:“你来回答。”女孩儿原先兴奋的表情顿时减了大半,此后,她在这门课上的发言越来越少。
教师因忘记了学生的姓名,竟对学生造成莫大的伤害。 华东模范中学王振达在举出这个事例后说,学生上课本应拥有较为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却因教师平时疏于去记学生姓名的“不作为”而被轻易剥夺了。
对教师而言,记住学生的姓名,是一种教育智慧,等于给学生一个巧妙的赞美。同时,这也是教师礼仪很重要的部分。
静教院附校龚程玉说了这样一个事例:一次开放日后,学校收到一封家长来信。信上除了表达对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高度赞同外,还谈到了本次家长开放日中几个令家长感动的细节。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第四节,我听的是体育课,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上得非常开心,当下课 *** 响起时,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效果很好!可就在解散的那一刻,孙老师叮嘱同学们‘下课后可以适量喝点水,补充下刚才流失的体液,但是水不能喝太多,因为马上就要吃午饭了,过多的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我学医,听到老师脱口而出的提醒,心里特别感动。”
龚老师认为,这样的礼仪,已具有深刻的内涵。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强调要将“礼仪行”活动作为推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区各中小学倡导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良好氛围。
他说,教师礼仪讲坛中关注的“礼仪”内涵已突破传统礼仪的概念,折射出的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认识。
7.教师礼仪有哪些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更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人情人理。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