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关于国庆60周年礼仪的作文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
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
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
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
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
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2.喜迎国庆文明礼仪伴我行作文
十一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庆祖国的生日.
节日的大街小巷是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展现了繁荣景象.各商家借此长假,知人们休闲购物的黄金时间,打出各种促销手段.买与卖之间令人目不暇接.十一国庆节不仅是祖国道的生日,大人的休息日,更是小学生的快乐日子.繁忙的父母亲可以从工作中走出,可以陪伴我们,共享天伦之乐.看着大街上大人小孩快乐的笑脸,处处显示了生活的富足与安乐.
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不要忘了辛劳一生的老人.不要因为他们行动不便就失去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我们的爷爷奶奶需要的不是金钱与物质,是儿孙绕膝的温馨与亲情.让我门欢快的笑声驱回散他们晚年的孤寂.
在此欢乐的日子里,我们衣食无忧的时候.不要忘记在遥远的山区里,仍旧有许许多多衣衫褴褛,食答不饱腹,凑不齐学费的孩子们.这一切仍需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但愿下一个国庆节,真正的举国欢庆.让中国大地乃至世界没有贫穷与战争!
3.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首次合演顺利结束,这次庆典都有哪些“亮点”
今年是我们中国成立70周年,在首都北京将举行非常隆重的庆祝活动,将会展示我们国家这70年来是怎么一步步从一穷二白的境地,变成了今年的科技大国,这都离不开每个中华人民的努力和奋斗,那么这次盛典中会有哪些亮点呢?
之一亮点:全新的阅兵仪式:这次的阅兵仪式将全方位的展示我军的实力,之一个方队是徒步方队,他们主要体现我军新的指挥体制结构规模等。第二出现的是军事装备的的方队,这个方队体现了我国国防自主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的研发能力,很多装备都是之一次亮相。第三出现的是空中梯队,主要体现我军空中作战的强大能力。这些方队都加入了非常多的创新设计,非常的新颖,真是非常期待了。
第二亮点:各行各业群众 *** :国庆当天,10万多的各行各业群主参加 *** ,这些群众来自各种民族各种工种。像工人,农民,外卖员,还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甚至还包括了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和一些外国友好人士等。
第三亮点:大型文艺晚会共度国庆:国庆当天晚上,将举办大型庆祝晚会,这场晚会将使用音乐,舞蹈等艺术特点,将很多经典节目进行演绎,甚至还有很多热爱祖国的港澳台艺术家们进行表演。
看了以上这些亮点,这次成立70周年的庆祝盛典,真是让人非常的期待了,话不多说,我只想说:我爱中国!
4.建国以来,庆祝国庆的方式有哪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 *** 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
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 *** 和群众 *** 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 *** 。
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 *** 。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 *** 。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 ***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 *** 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5.急
文明离我们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比如:把地上的纸片捡起,扔进垃圾箱里,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推开,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借给别人所需要的文具……等等,这都是一个又一个文明的体现。 文明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在社会上迈出的每一步也许微不足道,但是用处却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无数文明在聚集,就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种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萌发。
现在,是个发达的时代,有更先进的技术,最完美的一切。在这样的社会里,唯一缺少的,就是我们真挚的话语,关爱的眼神,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在21世纪里,我们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建设起美好、和谐的社会。我曾领略过中国人的文明举动;曾欣赏到中国的民族文化;曾感受到中国的发展进步。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它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就是这两个字——文明。中国素以“文明古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一个人如果不计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内,他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我们从小就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垃圾,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迎国庆 讲文明 树新风”!
6.升国旗的礼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标准做法是:起身站立,目视前方,双手下垂,神态庄严,聚精会神。严格地遵守升国旗的礼仪是维护国旗尊严,增强公民国家观念的体现,我们所有人都要按国旗法的要求以规范、统一的礼仪参加升国旗仪式。
1、升旗时所有在场人员都要肃立、端正。当主持人宣布奏国歌、升国旗仪式开始后,场内全体人员都要起立,要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军人要行军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人员要行注目礼。场外观众、主席台上的贵宾、场内的工作人员,除了身穿制服外,一律应当脱帽,并摘下太阳镜,这个时候,还在场内走来走去,或者还在旁若无人地继续做自己的事都是不当的行为。坐在主席台上的贵宾也要和观众一样起立,而在场内各处忙碌的工作人员也不能无视即将开始的升旗仪式,应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原地站立,身体转向旗杆方向,等待升旗,凡经过现场的人员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升国旗完毕后,方可自由活动。
2、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时神态要庄严。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隆重的仪式,在场人员要行注目礼,仰视国旗冉冉升起。行注目礼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眼神,眼睛要始终望着国旗,目光随着国旗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个过程要持续到升旗仪式完毕。
3、升旗仪式时要保持安静。升旗仪式进行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在原地肃立不动。场内不应有人来回走动,也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嬉闹谈笑,接打 *** 和吃东西等,这些都是对国旗的一种极大的不恭敬。
4、升国旗时应唱国歌,并注意仪态。国旗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人对国旗的尊重,不但要体现在内心深处,还应体现在仪态仪容上。升旗时应用统一的仪态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崇敬。而且统一、规范的升旗礼仪,更容易强化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升旗时仪态是:身体直立,挺胸昂首,双手下垂靠拢身体两侧,保持立正姿式,眼睛始终随国旗移动并跟唱国歌。
7.国庆7O年有哪些方阵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
首先,国庆70周年大庆,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阅兵式由不同的部队,不同的领队,不同的方阵来进行检阅,让世界看到祖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变得如此的强大令人欢欣鼓舞!检阅方队分为,正规部队还有民兵方队,还有民众方队。
先从正规军说起,更先出场的是仪仗队方队,由陆海空各兵种组成。然后是陆军方队……跟每年的阅兵部队相同,今年就是多了一个新的兵种参加方队,就是海军陆战队方队。
最为震撼的方队就是导弹方队!今年国之利刃东风41居然出现在阅兵式上了。这是当今世界上最为致命的武器,可以覆盖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是保家卫国的国之利器!让敌对势力谈之色变的大 *** 器出现在了世人面前。综合上述,跟每次阅兵式相同的方阵,就是多了一个新兵种,海军陆战队方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