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族的更高礼节是什么
蒙古族更高的礼节:是献哈达 哈达, 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
蒙古族人民的更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
长度通常为1.5米, 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 两端有穗,约6厘米。
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
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2.蒙族的礼仪有那些
关键字:爱护牲畜 在草原居住的民族多以蒙古族为主,而蒙古族有许多他们不同于汉族的礼仪。
了解一些蒙古族常用礼仪可以让你的草原旅行更加顺畅。 蒙古族非常爱惜牲畜,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牧主的不尊重。
如果要鸣笛,不要猛然惊畜,草原上的人们认为牲畜急跑会掉膘。 关键字:喝酒 献歌、敬酒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待客方式,是欢迎远方客人的更高礼节。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里,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蒙古族传统敬酒歌,敬献客人。客人若是互相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酒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关键字:坐的位置 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
走进蒙古族人家,无论是蒙古包还是砖瓦房,都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蒙古族人非常忌讳这一点。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碰到的情况,游人也需注意。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忌在蒙古包里的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北侧。
3.蒙古人都有哪些礼节
1、献哈达 哈达, 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
蒙古族人民的更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
长度通常为1.5米, 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 两端有穗,约6厘米。
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
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蒙古国民族服饰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2、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3、请客人吸鼻烟 蒙古男子在家中接待男宾时,要与对方互递鼻烟壶。
若对方为平辈,应以双手或右手递上,并以同样的 *** 躬身接过对方的鼻烟壶,认真欣赏后,倒出一点鼻烟,抹在鼻孔里品味,然后把它还给对方。若对方为长辈或身份高者,则应先跪一足,以右手递上自己的鼻烟壶,然后再以双手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取而吸之在蒙古民间,与他人相见时所用的问候语,往往不是询问对方身体怎么样、工作忙不忙,而是“牲畜是否平安”。
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牲畜是蒙古人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牲畜是否平安”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4、行礼 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
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
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
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
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5、敬茶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都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敬茶要先让长辈、老人。有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会先给客人满茶。
当客人接过茶后,首先要放在比自己年长的人面前。蒙古人忌讳坐着给客人满茶,一般要站起来双手奉上。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客人通常是必须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
4.蒙古人都有哪些礼节
1、献哈达哈达, 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
蒙古族人民的更高礼节就是献上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
长度通常为1.5米, 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 两端有穗,约6厘米。
哈达上绣有佛像或云纹、八宝、寿字等吉祥图案。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
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蒙古族人民每逢贵客来临、敬神祭祖、拜见尊长、婚嫁节庆、祝贺生日、远行送别、盛大庆典等重要场合,都要献哈达来表达自己的诚心和美好的祝愿。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献哈达时,蒙古国民族服饰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
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2、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3、请客人吸鼻烟蒙古男子在家中接待男宾时,要与对方互递鼻烟壶。
若对方为平辈,应以双手或右手递上,并以同样的 *** 躬身接过对方的鼻烟壶,认真欣赏后,倒出一点鼻烟,抹在鼻孔里品味,然后把它还给对方。若对方为长辈或身份高者,则应先跪一足,以右手递上自己的鼻烟壶,然后再以双手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取而吸之在蒙古民间,与他人相见时所用的问候语,往往不是询问对方身体怎么样、工作忙不忙,而是“牲畜是否平安”。
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牲畜是蒙古人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牲畜是否平安”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4、行礼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
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
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
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
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
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5、敬茶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都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敬茶要先让长辈、老人。有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也会先给客人满茶。
当客人接过茶后,首先要放在比自己年长的人面前。蒙古人忌讳坐着给客人满茶,一般要站起来双手奉上。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客人通常是必须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
5.蒙族的礼仪有那些
关键字:爱护牲畜 在草原居住的民族多以蒙古族为主,而蒙古族有许多他们不同于汉族的礼仪。
了解一些蒙古族常用礼仪可以让你的草原旅行更加顺畅。蒙古族非常爱惜牲畜,如在草原上遇见畜群,汽车和行人要绕道走,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牧主的不尊重。
如果要鸣笛,不要猛然惊畜,草原上的人们认为牲畜急跑会掉膘。 关键字:喝酒 献歌、敬酒是蒙古民族传统的待客方式,是欢迎远方客人的更高礼节。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里,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蒙古族传统敬酒歌,敬献客人。 客人若是互相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酒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关键字:坐的位置 进入蒙古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或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座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壁)上挂着的佛像。
走进蒙古族人家,无论是蒙古包还是砖瓦房,都不可坐在门槛上或踩在门槛上,蒙古族人非常忌讳这一点。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碰到的情况,游人也需注意。
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忌在蒙古包里的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对迎面上来狂吠的牧羊犬可大声呵斥,但不要用东西去打;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北侧。 答案补充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蒙古族自古以来从事狩猎和畜牧业,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高兴地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抓肉招待客人时,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般肥肠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6.蒙古族的待客礼仪有哪些
蒙古族的风俗、待客礼仪以及土人风情
2011-3-1 12:39 提问者: 夏晗落 | 浏览次数:2100次
蒙古族的风俗、待客礼仪以及土人风情(不过45字,尽量简洁,简短)
急需,请在一天之内解答!!!我来帮他解答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 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参考资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取消
2011-3-1 19:35 满意回答 蒙古人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鼻烟壶
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 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白色
蒙古族崇尚白色,白色在蒙 古族的礼仪中,显得十分庄重:迎接尊贵的客人,首先必献上一条雪白的哈达,随后递给客人的是一种洁白的精制奶食。用“白”来祝福民族的健康与兴旺。 鄂尔多斯蒙古族住所
鄂尔多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已逐渐被定居轮牧所替代,住上了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的房屋。为了适应游牧时的生 活环境,他们倒场放牧时,仍需住在蒙古包里。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艳丽美观,别具一格。 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
蒙古民族的节日 那达慕大会,祭敖包
如果你想去旅游的话 要注意这些礼节。所谓入乡随俗。
7.蒙古的社交礼仪有哪些
蒙古人在社交场合与宾客相见时,一般也施握手礼,但献哈达要属蒙古民族最正统的礼节方式了。
尤其是在迎接贵宾时,献达是民间传统的一种礼仪。不过蒙古国人敬献的哈达不同于中国一些民族的白色哈达,而是由丝绸制成的天蓝色有哈达。
他们在献哈达的同时,还要向客人献上一碗鲜奶,以表达他们对佳宾的深深敬意。他们相互见面一般都不施脱帽礼。
请让客人只以右手示意,即施请安礼。如果人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请安的时候,男子要单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施礼则要双膝弯曲。蒙古人亲属间相见时,一般要施亲吻礼,晚辈出远门或归来,长辈列要吻晚辈的前额,以示祝福。
8.蒙古族有什么礼仪及禁忌
朋友,当你碰到蒙古族人时,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声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如果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去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为主人的居处,主人不让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你更好喝一点,不喝则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你也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若不便多吃,吃一点也可以。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捧着,递给你时,你也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当你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如果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千万别进入;你进屋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
忌在火盆上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9.蒙古族的风俗礼仪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 *** 。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