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忠孝仁义 礼义廉耻的名言
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战国 孔子《论语·学而》
白话译文: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会冒犯君上的人,是很少的;不会冒犯君上,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和悌应是是仁的根本!
2、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明 佚名《增广贤文》
白话译文: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3、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汉 桓宽《盐铁论·孝养》。
白话译文:孝敬长辈需要的是质朴实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敬意与爱心,而不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花哨形式。
4、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战国 曾子《大学》
白话译文::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
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清 徐熙《劝孝歌》
白话译文:母亲怀胎十个月生育了自己,这种生育之恩情,用我活三次也报答不完。
2.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的名言警句,“忠”“孝”“仁”“义”“礼”“智
礼
礼之用,和为贵。〖春秋〗孔丘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报摘
·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汉〗班固
义
1.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 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仁义
1.仁义值千金
2.仁义长,财义段
3.仁义廉士,穷不改节
志: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歌德
3.论语关于仁、礼、信、孝、义的句子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更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4.关于忠孝的现代诗
母亲类别:现代诗 作者:风尘 [作者文集] 日期:2009-9-23 23:53:53 A级授权
晨曦倦懒升起,
露湿的麦地。
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
瘦弱的肩膀,
撑一方忠孝礼仪的节贞。
含辛茹苦,十年一日。
憔悴的容颜,驻老了时光。
感谢您养育了我,
赐予我一生不屈的风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今时远行,请您给我自由。
我需要独立的翅膀,
迎着风雨远航。
因为,热爱。
身体里涌动着不死的血液。
因为,生命。
我热爱奔跑,为价值去披荆斩棘。
奋斗在永不停歇的路途,
写下属于自己的倔强诗篇。
感谢您给我坎坷的成长,
让我磨练心智,砥砺出穿越沧桑的文字。
感谢您给我的爱,
让我懂得感恩与珍惜。
感谢您为这个家的付出,
让孩子们彼此相亲相爱。
万水千山,隔不断的血脉,日夜遥念。
因为,血浓于水。/shigeShow.asp?id=379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