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茶的礼仪
茶道活动需要茶道表演者优雅沉着,从容貌、姿态、风度、礼节等方面均需十分注意。
一、容貌 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紧张,并不觉得美。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靠自己的勤奋,以神、情、技动人,显得非常自信,灵气逼人。
茶艺更看重的是气质,所以表演者应适当修饰仪表。如果真正的天生丽质,则整洁大方即可。
一般的女性可以淡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以恬静素雅为基调,切忌浓妆艳抹,有失分寸。来自内心世界的美才是更高境界的。
二、姿态 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茶艺表演中的姿态也比容貌重要,需要从坐、立、跪、行等几种基本姿势练起。
(一)坐姿 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舌抵下颚,鼻尖对肚脐;女性双手搭放在双腿中间,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双手可分搭于左右两腿侧上方。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
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若被让坐在沙发上,由于沙发离地较低,端坐使人不适,则女性可正坐,两腿并拢偏向一侧斜伸(坐一段时间累了可换另一侧),双手仍搭在两退中间;男性可将双手搭在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不能抖动,且双脚下垂,不能将一腿横搁在另一腿上。
(二)跪姿 在进行茶道表演的国际交流时,日本和韩国习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另外如举行无我茶会时也用此种座席。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南方人极不习惯,因此特别要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免动作失误,有伤大雅。
1、跪坐:日本人称之为“正坐”。即双膝跪于座垫上,双脚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腰挺直,双肩放松,向下微收,舌抵上颚,双手搭放于前,女性左手在下,男性反之。
2、盘腿坐:男性除正坐外,可以盘腿坐,将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 3、单腿跪蹲:右膝与着地的脚呈直角相屈,右膝盖着地,脚尖点地,其余姿势同跪坐。
客人坐的桌椅较矮或跪坐、盘腿坐时,主人奉茶则用此姿势。也可视桌椅的高度,采用单腿半蹲式,即左脚向前跨一步,膝微屈,右膝屈于左脚小腿肚上。
(三)站姿 在单人负责一种花色品种冲泡时,因要多次离席,让客人观看茶样、奉茶、奉点等,忽坐忽站不甚方便,或者桌子较高,下坐操作不便,均可采用站式表演。另外,无论用哪种姿态,出场后,都得先站立后再过渡到坐或跪等姿态,因此,站姿好比是舞台上的亮相,十分重要。
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双手虎 *** 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
男性双脚呈外八字微分开,身体挺直,头上顶上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双手交叉(左手在右手上),置于小腹部。 (四)行姿 女性为显得温文尔雅,可以将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
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平视。男性以站姿为准备,行走时双臂随腿的移动可以身体两侧自由摆动,余同女性姿势。
转弯时,向右转则右脚先行,反之亦然。出脚不对时可原地多走一步,待调整好后再直角转弯。
如果到达客人面前为侧身状态,需转身,正面与客人相对,跨前两步进行各种茶道动作,当要回身走时,应面对客人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以示对客人尊敬。 三、风度 泛指美好的举止姿态。
在茶道活动中,各种动作均要求有美好的举止,评判一位茶道表演者的风度良莠,主要看其动作的协调性。在“姿态”一节中所述的各种姿态,实际都是采用静气功和太级拳的准备姿势,目的是为人体吐纳自如,真气运行,经络贯通,气血内调,势动于外,心、眼、手、身相随,意气相合,泡茶才能进入“修身养性”的境地。
茶道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活、柔和、连贯,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起伏、虚实、节奏,使观者深深体会其中的韵味。养成自己美好的举止姿态,可参加各种形体训练、打太极拳、跳民族舞、做健美操、练静气功等等。
四、礼节 茶道中,表示尊敬的形式(礼节)和仪式即为礼仪,应当始终贯穿于整个茶道活动中。宾主之间互敬互重,美观和谐。
(一) 鞠躬礼 茶道表演开始和结束,主客均要行鞠躬礼。有站式和跪式两种,且根据鞠躬的弯腰程度可分为真、行、草三种。
“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1.站式鞠躬:“真礼”以站姿为预备,然后将相搭的两手渐渐分开,贴着两大腿下滑,手指尖触至膝盖上沿为止,同时上半身由腰部起倾斜,头、背与腿呈近90°的弓形(切忌只低头不弯腰,或只弯腰不低头),略作停顿,表示对对方真诚的敬意,然后,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对对方连绵不断的敬意,同时手沿脚上提,恢复原来的站姿。
鞠躬要与呼吸相配合,弯腰下倾时作吐气,身直起时作吸气,使人体背中线的。
2.喝茶的礼仪
叶的原产地在中国。我国的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日本有茶道,其实它起源于中国。茶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肴。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但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服务员为宾客倒水、续水时,须先敲门,经同意后才能进入客房、会客室或会议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归向把手一边,左手带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续水,应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水倒入杯中。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客人在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如人多、环境嘈杂时,也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品茗后,应对主人的茶叶、泡茶技艺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赞赏。告辞时要再一次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
(一)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二)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 一种紫砂茶盘。
(三)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满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四)润茶。用沸水冲入壶中,待壶满时,用竹筷刮去壶面条沫;随即将茶水倾入“茶船”。
(五)冲泡。至此,才可正式泡茶。要用开水,但不宜用沸水。
(六)浇壶。盖上壶盖之后,在壶身外浇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七)温杯。泡茶的间隙,在茶船中利用原来温壶、润茶的水,浸洗一下小茶盅。
(八)运壶。之一泡茶泡好后,提壶在条船边沿巡行数周,以免壶底的水滴滴入茶盅串味。
(九)倒茶。将小茶盅一字儿排开,提起茶壶来回冲注,俗称“巡河”。切忌一杯倒满后再倒第二杯,以免浓淡不均。
(十)敬茶。双手捧上之一杯茶,敬奉在座的客人;如客人不止一位时,之一杯茶应奉给德高望重的长者。
3.求日本茶道具体的全流程介绍及视频下载,图片也行
日本茶道
[马来西亚] 戴小华
日本著名的三十三间堂附近,有一家出名的茶室,可以观赏到品
位极高的茶道示范。
在日本受教育的廖老太说,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奇特的茶的仪
式,恐怕很难探索到日本文化的内涵。因为日本的茶道不同于我们茶
余饭后的茶,而是训练自己达到一种“和敬清寂”境界的不二法门。
如达到至高段时,甚至可以领略到各种超俗与精神的境界,同时它对
日本的美学与礼仪有着广泛的影响。
12世纪末,日本临济宗的始祖荣西才把抹茶的特殊树种和 *** 这
种细末绿茶的技术引进日本,并把之一颗茶苗种在京都附近的宇治山
上,至今,该区仍出产傲称日本更优秀的抹茶。后来,荣西鼓励他的
弟子饮用这种起泡、苦涩的茶,作为健康饮料、宿醉解药以及提神剂
16世纪时,千利休大师将禅学融入其中,为今天的日本茶道之始
泡茶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以精确的精神来泡。就像参禅,如没有
一些悟性,恐怕穷毕生也无法达成。
茶室的布置,崇尚简朴淡雅,在9平方米的塌塌米上,出席茶会的
人,无分贵贱地坐在一起,静心烹茶品茗,在寂静中忘却尘俗千虑,
让心神与自然相和。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不讲究奢华的质朴精神,到现在
反而演变成极端富裕这才能把玩的享受。所以,犬儒讥之为“贫穷美
学”。日本的工匠也趁机收取更高的费用,来做出更佳的缺陷美效果
的茶具。于是,这些像是未经雕琢的茶具再度成为一种炫耀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的风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涵。日本茶道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的茶道哟烦琐的规程,从茶叶研磨的粗细到主持人动作是否规范,以此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日本茶室有大小两种,而小茶室比大茶室更能体现简单、朴素、静寂的风格,所以成为茶室的正宗。茶室的修建力求给人一种亲切、谦和、平淡的感觉,充分体现了主人和客人的道德风范。(图一)
日本茶食又称“怀石”,据说禅僧深夜坐禅时,为抗住腹中的饥饿感,将小石头烧热,包上毛巾揣在怀里。茶道中的茶食是为不使浓茶 *** 客人的胃粘膜,在喝茶之前端出来的少量食物。日本人的细致与认真由此可见一斑。 (图二)
(图三、图四)这两款茶点一般在7、8月的茶会上,因为天气炎热,所以点心的命名及形状、功能均以凉爽为主旨。当然,其中一绝要数“岩间滴水”了。这是一道用葛汁固定成型的点心,透明的食具带来丝丝凉意,点心中的绿色的部分表示岩石,白色部分表示滴水,而它的名字更具有神秘的色彩。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 *** ”、“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一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一样也分四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鸟羽毛制成、用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
4.别人给自己倒茶礼仪手势
之一种,是晚辈向长辈、下级向上级行的礼。行礼者,将五个手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一般情况下,敲三下就可以了,相当于三拜,但是,如果遇到特别尊敬的人,可以敲九下,相当于三拜九叩。
第二种,是平辈之间行的礼,行礼者,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第三种,是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行的礼,行礼者,将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头。一般只需敲一下,表示点一下头,如果特别欣赏、喜欢对方,可以敲三下。
5.倒茶的三步礼仪有凤凰三点头有摇香还有什么
温杯。
双手取茶巾,左手垫巾,右手执壶,在每杯冲入三分之一的水,双手执杯逆时针旋转。 置茶。
用茶匙将茶叶从茶样罐中拨入茶荷中。别小看这简单的动作,我手势一重,茶叶拨到桌面…… 赏茶。
双手将茶荷呈示给来宾,欣赏干茶外形、色泽,再分放各杯中,每杯2—3克。盖好茶样罐,复位。
然后还有浸润泡、摇香和冲泡。用“凤凰三点头”手法:高冲低斟,不能断水,水注如一道白练,飞流直下,又好似瀑布落潭,叠成三叠,使茶叶上下翻动,杯内出现清汤绿叶,一旗一枪亭亭玉立,如游鱼上下浮动,栩栩如生;杯口水汽如白鹤升起,冉冉而上。
6.喝茶的礼仪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
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中国传统喝茶礼仪:茶礼有缘,古已有之。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之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以茶待客,可直接由女主人为客人献茶,也可以由其他家人或专司其职的接待人员为客人上茶。如果客人较少,届时走上前去,双手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同递给客人,或是放在其身边的茶几上,随后再说一个“请”字即可。要特别注意,在往茶杯或茶壶里放茶叶时,要用专用的茶叶匙,不可直接下手“攫取”。这样既不卫生,也会把自己身上的各种气味,如汗味、香水味,使茶叶的清香产生异味。上茶的具体步骤是:先将茶盘放在茶几或备用桌上,右手拿着杯托,左手附在杯托附近,从客人的右后侧将茶杯递上去。茶杯就位时,杯耳要朝外,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为宜,“浅茶满酒”,敬茶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长者。若是客人较多,则应按照礼仪顺序,依据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的先后次序上茶。要是来宾较多,而且差别不大,则可以进门为起点,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之上茶。招待众多客人的茶水应事先在客厅之外沏好,然后装入茶盘,送入客厅。为客人上茶时,手指不允许搭在茶杯边上,更不能粗枝大叶地用茶杯撞上客人身体,或是放在易于被碰翻的地方。
斟茶续水要热情主动。客人落座,就应当上茶。客人喝了几口茶后,亦应为之续上。切不可搞得杯满欲溢。
让茶时应尽量随便、自然。我国旧时讲究以茶待客不过三杯。一杯曰敬茶,二杯曰续茶,三杯曰送客茶。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人饮茶,就等于提醒来宾“应该走了”。特别是当我们以茶款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切勿因此而无意地得罪于人。
如果待客的时间较长,可在上茶之后,以同一顺序为每位客人各上一盘糖果点心,几个人上一大盘也可以。上桌的 *** 与上茶的 *** 一样。
7.喝茶的手势礼仪
茶席上的礼仪其实挺多的,当然,我们可以说喝茶其实就是简单的事,没必要讲究那些繁文缛节。没错,那些繁琐的礼仪确实没必要,别把喝茶变得复杂了。但是,喝茶时,一些基本的礼仪,还是需要注意的,否则会现在我们很修养,或者有点low,哈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茶席上的一些禁忌,喝茶时千万别踩这10个雷,否则就丢人了。
主人篇
1、泡前不介绍茶
在泡茶前,主人要先了解客人的身体状况、适宜饮什么茶、平时的饮茶习惯、喜欢的茶类和浓淡等,然后做好准备。或者多准备几款茶,等客人来时,让客人进行挑选。
在冲泡之前,可以简要地介绍一下准备冲泡的茶叶名称、产地、品质特征等;如果客人有看干茶的要求,要让客人欣赏干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2、个人仪表
在冲泡前,主人要确保自己手上无异味。女孩子要避免使用香气太重的香水或化妆品,否则容易干扰对茶香气的欣赏。
当感冒、咳嗽时,不宜泡茶招待客人。
泡茶时也尽量不要说话;赏茶、闻香时,等移开茶叶后再说话;闻香时吸气,挪开茶叶才吐气。
3、徒手拿茶叶
用手直接拿茶叶,手上带有的汗渍或者水,容易让茶叶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气味也容易沾染到茶叶上,不仅会影响到茶的品质,也给人不卫生的感觉。
应该用茶匙取适量茶叶,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将茶叶倒出。
4、泡茶前不温杯
喝茶前不温杯,会给人造成不卫生的印象。虽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洁过,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洁一次,是尊重的体现。
用开水温杯烫壶,不仅可以除去茶具异味,而且提高茶具温度,对于茶汤的表现也会更好,给客人更好的品饮体验。
正确做法是在泡茶之前用开水把茶具都烫洗一遍。这样,既讲究卫生,品饮效果也好。
5、壶嘴、杯嘴对向客人
壶嘴、杯嘴对向客人,表示请人快速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其实不仅是壶嘴、杯嘴,一切尖锐、危险的物品都是不能对着他人的。
烧水壶如果对着人,喷出的蒸汽容易烫伤,壶嘴、茶针之类尖锐的东西对着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我们在递剪刀的时候,都会把尖的一边对着自己,也是礼貌和素质的体现。
6、倒茶倒满
在客人倒茶时,不宜过满,七分更佳。
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酒桌上敬酒时,酒要倒满表示对客人客气尊敬的意思,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不小心摔破茶杯,造成难堪,有赶客人走的意思,所以茶倒七分满的程度刚好。
客人篇
1、叩指礼
主人给客人倒茶时,客人不需要说谢谢,只需要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并拢曲指叩打桌面,以示感谢,这一动作俗称为“叩指行礼”。
这一动作可以避免在喝茶时,因反复道谢而破坏谈话的节奏和喝茶的气氛。
2、一口闷或亮杯底
我们在喝酒时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喝完时也会把杯口朝下亮杯底给别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
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讳“一口闷”或者“亮杯底”。喝茶可以发出声音,让茶汤与口腔融合更好,声音也是对茶的一种赞赏。
不过和喝酒一样,主人给客人倒的茶更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费了好茶,辜负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实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汤在杯里,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3、喝茶时随意抽烟
喝茶是在很干净的环境下进行的,烟味会影响品茶的体验,何况同茶桌会有不吸烟的人,这时抽烟的人要照顾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在喝茶时,未经主人或在场客人的允许,是不能抽烟的。如果实在想抽,可以喝几泡茶后,和大家说一声,去外面抽烟。另外,才坐下就递烟的行为,也很失礼。
4、随意触碰主人的茶宠
主人的茶桌上,总会摆放很多可爱的茶宠,在观看之前,要询问主人,经过允许后再拿到手里仔细欣赏。
桌上的茶宠,在每次泡茶时也会“喝茶”,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不要随意就将自己喝剩的茶水浇淋茶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