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诗经中,表现君主礼仪下士、其乐融融的篇目是什么
《诗经》中,表现君主礼仪下士、其乐融融的篇目是《小雅·鹿鸣》。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
针对历史上不同的看法,邓庆红从主题和成诗时间进行考证,认为《小雅·鹿鸣》的成诗时间当在西周中后期的宣王时代,故而应为强调"等级观念及宗族团结"的美诗。此诗是对君王"燕群臣嘉宾"之和乐盛况的描绘。
《小雅·鹿鸣》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2.很急的问题,关于《诗经》和周代礼仪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 *** 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诗经之中关于情爱的使不少,但其中不像你说的会有那么多畏于身份等级而无法结合的怨诗。如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孔子也推崇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可见这些男女自由恋爱在当时是正常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
但必须注意,这些只是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上的新的道德规范正在形成,《周礼·媒氏》也规定了人们结婚必须要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是如此
3.形容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礼仪卒度
先秦
诗经
《楚茨》
2、礼仪既备
先秦
诗经
《楚茨》
3、十六知礼仪
汉
汉无名氏
《孔雀东南飞》
4、迁飞在礼仪
唐
王昌龄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5、载持巾栉礼仪好
唐
刘商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6、三百礼仪成
唐
李峤
《经》
7、载持巾栉礼仪好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
8、上清朝礼仪
唐
皮日休
《太湖诗·三宿神景宫》
9、徐动合礼仪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10、徐动合礼仪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11、礼仪从此废
元
王冕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12、礼仪既备
宋
程公许
《明禋进戒诗》
13、居然合礼仪
宋
林同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14、礼仪三百复三千
宋
吕希哲
《绝句》
15、方岳何暇安礼仪
宋
莫济
《次韵梁尉秦碑》
16、簪绂光辉与礼仪
宋
四锡
《元日》
17、高谈大笑拘礼仪
宋
王拱辰
《耆英会诗》
18、见客礼仪生
宋
魏野
《和王衢见寄》
19、礼仪今既备
宋
游九言
《庆余思永冠》
20、奉礼仪修献
宋
周端臣
《游籍田》
21、礼仪今太叔
明
李崇仁
《挽金太常》
22、起坐皆礼仪
明
张掞
《赠萧溪耕者》
4.《诗经·小雅·车辖》中有关哪些礼
一、原文:
间关车之辖兮,
思娈季女逝兮。
匪饥匪渴,
德音来括。
虽无好友?
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
有集维鷮。
辰彼硕女,
令德来教。
式燕且誉,
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
式饮庶几。
虽无嘉肴?
式食庶几。
虽无德与女?
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
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
其叶湑兮。
鲜我觏尔,
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四牡騑騑,
六辔如琴。
觏尔新婚,
以慰我心。
二、注释:
1. 间关:车行时发出的声响。舝(xiá):同"辖",车轴头的铁键。
2.娈:妩媚可爱。季女:少女。逝:往,指出嫁。
3.饥、渴:《诗经》多以饥渴隐喻男女性事。
4.括:犹"佸",会合。
5.式:发语词。燕:通"宴",宴饮。
6.依:茂盛的样子。
7.鷮(jiāo):长尾野鸡。
8.辰:通"珍",美好。或训为善,亦通。
9.誉:通"豫",安乐。
10.无射(yì):不厌。亦可作"无斁"。
11.庶几:此犹言"一些"。
12.湑(xǔ):茂盛。
13.鲜:犹"斯",此时。觏(ɡòu):遇合。
14.写:通"泻",宣泄,指欢悦、舒畅。
15.景行:大路。
16.騑(fēi)騑:马行不止貌。
三、译文:
车轮转动车辖响,
妩媚少女要出阁。
不再饥渴慰我心,
有德淑女来会合。
虽然没有好朋友,
宴饮相庆自快乐。
丛林茂密满平野,
长尾锦鸡栖树上。
那位女娃健又美,
德行良好有教养。
宴饮相庆真愉悦,
爱意不绝情绵长。
虽然没有那好酒,
但愿你能喝一盏。
虽然没有那好菜,
但愿你能吃一点。
虽然德行难配你,
且来欢歌舞翩跹。
登上高高那山冈,
柞枝劈来当柴烧。
柞枝劈来当柴烧,
柞叶茂盛满树梢。
此时我能接到你,
心中烦恼全消掉。
巍峨高山要仰视,
平坦大道能纵驰。
驾起四马快快行,
挽缰如调琴弦丝。
今遇新婚好娘子,
满怀欣慰称美事。
四、礼仪:
中国古代婚礼,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这里写的是亲迎。
5.有没有歌颂文明礼仪的古代诗歌,要端庄典雅一点的
《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 尊敬师长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6.四字一句的诗,关于礼仪和中国文化的,类似《诗经》的有哪些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小星》
先秦:佚名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绿衣》
先秦:佚名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兔罝》
先秦:佚名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