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瑜伽都是印度人
说到瑜伽,近年来可谓是非常流行,不仅仅是一些女性朋友在练习,很多男性朋友也渐渐加入了瑜伽大军。
当然了,瑜伽肯定是男女都可以练习,而且对身体很有好处,这是不用质疑的,不信你看看《天龙八部》的庄聚贤,因为一部《神足经》而缠上白富美,当上丐帮帮主,走上人生巅峰。所以呢,尽管我们对印度三哥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员,从遥远的天竺还是传过来不少好东西的。
其中, *** 数字,小乘佛教,瑜伽等等,说到这很多人肯定不服,说没有神什么油怎么能服众,不过这个据说真正的印度人都没见过,为了让我们这信口开河的文章显得严谨,我们不能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正所谓有因必有果,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是瑜伽而不是踢踏舞或者其他的呢,或者说为什么瑜伽诞生在印度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我们知道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从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出来的,发明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如果你了解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也许就能从中窥的一点端倪。
印度人除了吃饭不用餐具,上厕所不用纸,最有名的场面应该是印度人用笛子控制蛇,你说这印度人崇拜的是牛,老和蛇过不去干什么。难道印度人练习瑜伽是为了跟蛇一样柔软吗,依我看阿三哥虽然无聊但是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防蛇。你想一想,印度人喜欢玩蛇,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于是一些玩蛇的人肯定不免被蛇完成愤怒的反 *** ,再一不小心恰好是条毒蛇,一个人在家里练习也没人看见,岂不是要去见达摩。这个时候睿智的印度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机智的发明了瑜伽,这样被蛇咬到脚脖子了, *** 了就可以展开自救。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嗤之以鼻,要压不住自己的怒火,迫不及待的通过一些极端形式来表达对我的愤怒。我说你先别忙着愤怒,不信你看看金庸大师,人家就设定了这样的故事情节。
要说大师还得是大师,对于各种东西都是信手拈来,把天竺的瑜伽术给了游坦之,把控蛇技术给了西域白驼山欧阳父子。在《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就因为被老毒物的蛇咬了,被郭靖救了而产生了结拜之心,更产生了怕蛇这一后遗症。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咬的是游坦之或者是波斯风云三使,人家可能根本不当一回事,自己把毒洗出来不就结了嘛。所以你不能小看这个技能,它改变了故事的走向。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好多90后童年经典,古龙的《小李飞刀》,我们知道一切的开始都是从龙啸云帮助林诗音吸出蛇毒那一刻开始的。如果林诗音会瑜伽,她就不需要被陌生男人救治,李寻欢就不会把她让给别人,王子和公主可能早就在城堡里开始了快乐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因为林诗音没有练过瑜伽而成为了泡影,一对英雄美人就这样遗憾的错过了。
很多人又提出质疑,说我们以前也有捕蛇人,像韩愈的《捕蛇者说》,最早的《射雕英雄》杨过生母也是捕蛇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需要自救呢。这只能说国情不同,若果一个中国姑娘被蛇咬了,恰好被一个人救了,这个时候,如果对方是个风流才子,通常都会是“男女授受不亲,小女子唯有以身相许”,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如果对方是个粗野莽汉,通常都是“男女授受不亲,小女子愿当牛做马来报答你”从而很好的拒绝。而印度呢,大家也知道,直到现在,社会都不是很太平,据说很多男子也会被侵犯,这个时候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可以这样说,瑜伽只能是印度人发明,也只能诞生在印度的国度里。
2.印度人到底怎样练瑜伽
,在印度,瑜伽现在已经成了人们训练精神与肉体结合的一种 *** ,并非只有僧侣才能练习。
但瑜伽不同于一般运动,并非人人适合,一些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脊椎病或韧带受过伤的人都应先咨询医生。而且,瑜伽没有统一的姿势标准,现在很多国家的人,在练瑜伽时,不论男女老少,都训练同一个姿势,并要求达到同一个标准,这是非常愚蠢的。
“应该让瑜伽姿势适应每一个个体,而不是让每一个个体去适应统一的瑜伽姿势。瑜伽老师应该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特点,设计训练课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瑜伽大师德西卡查尔也指出,现在很多国家流行的瑜伽,都单纯地将动作孤立出来,告诉人们哪些动作可以练习身体哪个部位,其实,这并非真正的瑜伽。印度瑜伽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呼吸、调息,在于通过一些姿势改善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达到身体、心灵两方面的和谐统一。
3.为什么印度人痴迷于瑜伽
瑜伽起源于印度,在梵语中,瑜伽的意思是“和谐”“一致”“结合”,这些意思都反映出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目的——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古印度的传说里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修炼瑜伽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可以获得解脱。因此在古代的印度,瑜伽只是作为追求解脱的修炼手段。
至于瑜伽可以治病和锻炼身体的说法,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近代瑜伽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瑜伽就在印度出现了。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中出土的一些石刻和印章上,有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图案。那么,古印度人是如何修炼瑜伽的呢?在印度古文献《薄伽梵歌》中有这样的描述:当一个人想要修炼瑜伽时,必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把一些草铺在地上,然后再把一张鹿皮或一块柔软的布盖在草上。
这个修炼的地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但是必须要圣洁。修炼者要稳坐于位置上,躯体、颈部和头部要保持端直,通过控制心念和器官去净化心灵,将心意集中于一个地方。
修炼者如果能在吃饭、睡眠和工作中懂得节制,便能通过瑜伽修炼,减少物质带来的痛苦。在古印度,有很多隐士和苦行僧都热衷于修炼瑜伽,他们常常会在密林深处找一个幽静的地方,整日端坐、排除杂念,追求心灵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传说《罗摩衍那》的作者蚁垤在森林中修炼瑜伽时,蚂蚁爬满了他的身体,他都没有察觉,因为他已经修炼到了忘我的境界。古印度有个叫钵颠?利的人,在总结了前人修炼瑜伽的经验后,写出了一部《瑜伽经》。
书中对瑜伽的定义是“制止思想活动”。瑜伽修习过程有八个阶段:克制、守规(遵行)、坐姿、调息(控制呼吸)、制感(控制感觉)、执持(专注)、禅定(静虑)和等持(高超境界)。
从《薄伽梵歌》的介绍来看,古代印度的瑜伽主要重视调息 *** ,以达到静思修身的目的,而且要求越安静越好。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总是坐着对身体不好,于是创造出了很多动作,而这些动作就逐渐变成了瑜伽体操。
在瑜伽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流派,而几乎每一派都说自己是古代瑜伽的正宗。瑜伽发展到现在,主要的流派有五种:格尔玛瑜伽、杰恩瑜伽、拉贾瑜伽、哈特瑜伽和帕克蒂瑜伽。
格尔玛瑜伽又叫“行为瑜伽”。它的特点是强调修炼者的日常行为,它要求修炼者在生活中保持善心、清心寡欲,不能玩物丧志。
所以很多人觉得这种瑜伽并不是一种修炼 ***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杰恩瑜伽又叫“知识瑜伽”。
它的特点是强调修炼者的悟性,要求人们全面地观察和理解世界,所以这种瑜伽也被称为是一种哲学瑜伽。拉贾瑜伽又被称为“王瑜伽”,它的特点是 *** ,这也是古印度瑜伽开始的基本 ***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瑜伽是修炼所有瑜伽的基础。
哈特瑜伽的特点是,除了打坐调息外,还可以站起来,加上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所以有人认为现代的瑜伽体操是从这种瑜伽发展而来的。帕克蒂瑜伽,“帕克蒂”有“虔诚”“崇拜”的意思,即要求修炼这种瑜伽的人向神奉献出一切,它宣传的瑜伽宗旨是爱,印度教的一些大师称它为最神秘的瑜伽。
因为拥有宗教色彩,所以这一派的瑜伽披上了很多神秘的色彩。瑜伽发展到现在,去掉了很多宗教神秘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
很多人利用瑜伽来解压和舒缓情绪,也有很多人用它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它的作用和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此变成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运动。
4.印度瑜伽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为何有人说瑜伽的起源很污
关于印度瑜伽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瑜伽来源于印度哲学,一共八分支,差不多意思就是八种阶段,瑜伽只是其中的一种阶段,位于三分支,他的本意是先学会做人,再练体式,他们讲究身心合一,练瑜伽也讲究里外合一,由此连到最后达到人与宇宙合一的效果。
虽然这样说是有点神乎其神,但是对于印度来说,他们的神学就是这样。还有一种说法是,瑜伽源于性崇拜,生殖器崇拜。
他们认为这种都来源于欢爱时候的姿势,而这种说法显得就不那么靠谱了,甚至有点低俗。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一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跟,但是却正对了人们恶俗的想法,所以这种说法,变成了流传最广的说法。
官方给出来的说法是,印度瑜伽是源于古老印度的一种强身术,是通过肉体和精神的修持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作用,也就大概是前面说的第1种说法,源于哲学,为了后来练到身心合一,人与宇宙合一。在近几年瑜伽这种运动方式被人也是传播的神乎其神,人们给他冠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好像练了瑜伽就能长生不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帮助人们发挥潜能的一种哲学体系指导下的运动体系,总而言之,只是运动的一种 *** 。
只有训练得当,才有可能会达到身体心灵精神和谐统一,根本不可能说,一般人随便在瑜伽垫子上流量下就能达到你想要的某种目的了。瑜伽是在公元前300年由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创作的《瑜伽经》才得以在此基础上真正的成型,才算由此得到了一种统一。
在瑜伽自主创作这本书之前,瑜伽都是通过师傅口述给徒弟的这一种方式来传承的,而在这种传播过程中,瑜伽是带有相当浓厚的神秘色彩的,他通常与印度的神话故事分割不开,这也是瑜伽在印度这个宗教大国得以大面积流行的原因。
5.瑜珈是印度的国宝吗
瑜珈最早出现在5000年前的古印度,那时人类文明刚刚显现。石器时代的萨满教(Shamani *** )与现代印度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孕育古老瑜珈的源泉。
早期的瑜珈与萨满教义具有相似之处,主旨都是为了通过集体的力量,提升自我。后来,瑜珈经过演变,开始主要关注个人的明启。
在印度峡谷出土的3000年前的石碑上,绘有修炼瑜珈姿势的人物形象,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瑜珈的图形记载,说明瑜珈与印萨两河(印度河—萨拉斯瓦蒂河)流域文明的关系源远流长。印萨流域在当时是更大的文明古地,兴盛一时,出口货物曾远达中东与非洲。
印萨两河流域孕育了《韦达经》(Vedas),世界上最古老的灵性文献,是歌颂知识与神的诗篇。其中,一些关于瑜珈教习的记载被视为神喻。而《韦达经》的精深内涵便是前—古典瑜珈(也叫做韦达瑜珈)的奥义根基,其特征便是以修习瑜珈完成某种仪式,逾越心灵的囿限。
《韦达经》通篇充满祈祷式的思考,以及韦达瑜珈修炼者关于人与神和谐共处的教诲。据古经描述,瑜珈修炼者隐居在喜玛拉雅山洞穴之中,在密林中修习瑜珈,主持神圣的仪式。
同时期,印度草医学(Ayurveda)出现。大约公元前1900年,萨拉斯瓦蒂河干涸,迫使印萨流域文明南迁至恒河流域。约百年之后,《奥义书》(Upanishads印度教古代吠陀教义的思辩作品,为后世各派印度哲学所依据)出现,阐释超自然的自我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奥义书》是《韦达经》的延续,宣告前—古典瑜珈时代的来临。
公元前1200年左右,先贤Rishabha创立耆那教(Jaini *** ),与《韦达经》和《奥义书》一样,传播精神的自由与释放。时光飞逝二百年,恒河两岸发起了新一轮城市化运动。其后,公元前6世纪,佛陀(释迦牟尼)开始传播佛教。佛教强调冥想与身体姿势的重要性,与印度教义有相似之处。但是瑜珈先贤们洞察出因忽视身体的净化过程而造成的局限性。
释迦牟尼既是 *** ,亦是笃定的瑜珈修习者。他精于冥想,在35岁那年获得证悟。
公元前500年,《薄珈梵歌》(Bhagavad-Gita)被写就并广泛流传。它对印度的文化与哲学影响深远,是之一部专门记载瑜珈的文献。据其记载,瑜珈是古老的宗术,远远早于《薄珈梵歌》的写作时期。这部700节的长篇颂歌试图将Jnana-Yoga.Bhakati-Yoga and Karma-Yoga等多种形式的瑜珈统一。同时期,瑜珈学校纷纷建立,教导人们如何达到冥想的至深层,从而超越个体的身、心,得到一个真实无限的自我。
6.印度的瑜伽和佛学都那么好,为什么经济一般
是啊 瑜伽和佛学都是从印度起源的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这只是印度文化中的一部分 ,并不能创造出非常大的价值 。
比如说 你练了瑜伽 又信了佛,但是你会为此给印度 *** 汇款么 ?
所以,想要经济发达 还是要靠 工业 制造业 农业 这些方面
在我的印象中 ,印度人似乎不太会管理国家 ,本来GDP很高 ,但是不发展民生 一个劲的造武器。看看他们的火车 还有卫生状况 ,太糟了 。
天生的迫害妄想症 ,总想着别人要打他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