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大班建康:养成正确的站立姿势
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的站姿
2、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两手臂 垂直放 收小腹 挺胸膛 眼平视 看前方 脚并拢 站姿棒
活动准备:1、教师提前确定好示范时站立的位置,熟练掌握正确站姿的要领。
3、录音机、音乐磁带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教师示范站姿。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一边示范一边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的站姿好不好?”
2、在教师示范和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站立时,头是怎样的?肩膀和手臂是怎样的?双臂和双脚是怎样的?”(头不歪,眼睛平视;肩膀自然放平,双臂自然下垂,双腿和双脚并拢。)
(二) 关键步骤:
1、音乐游戏《停止与站立》
(1) 讲解游戏规则:音乐响起,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往前走。音乐停止,幼儿也马上停止走动,并要求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原地。
(2) 幼儿和教师一起游戏。当音乐停止,幼儿站稳后,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的站姿站立,最后让幼儿互相之间,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站姿好。
2、组织幼儿有韵律地大声诵读核心要素的三字儿歌。
(三) 引歌套词,儿歌新唱
活动延伸:
1、与幼儿团讨:
(1)“正确的站立姿势是怎样的?”
(2)你觉得自己站姿好吗?正确吗?好看吗?
(3)你认为在做什么事情时,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站姿?(升旗、表演、打招呼等。)
2、可采取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站姿的礼仪教育。
例如:在幼儿园观察其他班级小朋友的站姿后,可与幼儿一起讨论:
(1) 你看到哪个小朋友站姿更好看、最正确?
(2) 你认为哪个小朋友的站姿是错误的,应该如何改?
(3) 我们该怎样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自己的站姿?
(4) 你认为更好看、最正确的站姿应该是怎样的?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幼儿到较大的镜子前练习站姿,让幼儿能看到自己的站姿,并让幼儿将自己的站姿与同伴和老师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站立姿势。
4、在幼儿园里,可以结合其他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站姿比赛并设置一些简单的小奖励,激发幼儿的进取心。
家园互动:
1、生活中,家长应提醒幼儿改正错误的站姿。
2、家长对幼儿应进行隐性教育,并做到站姿要规范(身教重于言教)。
注意事项:在培养小朋友正确的站姿的同时,还应该提醒幼儿注意避免一些幼儿微的小动作的出现,如用手揪衣角、挖鼻孔等。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2.怎么样培养 幼儿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1.正确的站姿
正确的站姿应当是“站如松”。昂首挺胸,表情自然,胸稍前挺,微收腹,两眼平视前方,不耸肩,两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间夹角为45度。身体的重心处于两足间的前端,像松树一样端正稳健。纠正孩子的不良站姿 ***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靠墙站立,站立时脚跟、小腿肚和臀部紧贴墙面,但背部要离墙约5~ 8厘米。这样每天坚持做15分钟,大约一个月就会见效。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兴趣和坚持做下去的毅力。
2.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当是“坐如钟”。坐椅子上时胸部和腹部挺直,臀部稳重地落于椅子的正中或稍后,大腿保持水平,两脚自然平放,不耸肩、不歪头,头部、脖颈与身体尽量保持直线,双肩微微向后舒张。纠正孩子的不良坐姿 *** :家长在家每天与孩子一起看电视、聊天包括写作业时,要依正确坐姿时时提醒孩子注意,这样坚持一个月,一定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3.正确的走姿
正确的走姿应当是“行如风”。正确的走路姿势应该从幼儿园时就开始培养。
纠正孩子不良走姿的 *** :如果家长在家里或与孩子外出时发现孩子有内、外八字脚,晃臂、扭臀、驼背等现象,家长就要及时提醒孩子纠正。帮孩子纠正里、外八字的 *** 可采取: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的直线,其间距为8~10厘米,然后教孩子沿着直线走,步伐由小到大,步速由慢到快;还可在地上拉一条布带,让孩子踩着布带跑,并要求孩子在跑动的时候挺胸、收腹。
3.求正确的走姿,坐姿,站姿,要有图片,谢谢啦
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应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疲劳。久坐之后,应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尽量坐有靠背的椅子,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站姿:
正确的站姿是:沿中心线(从头部中心延伸经过颈、肩、臀、膝及脚底)平衡分身体重量于双脚,达到体重与姿态的平衡。此外,还应抬头,下巴与地面保持水平;挺胸,肩部放松;小腹内收。美的站姿能体现一个人积极乐观的健康精神,还能预防疲劳发生和身体变形。
不正确的站姿包括:僵直,胸部过分凸起;弯腰驼背,躯体肌肉紧张度不够;背部下凹或脊柱前凸,腹部鼓起;垂肩,脊柱后凸、背部下凹及垂肩,脊柱侧凸。
走姿:
正确的走姿应从容、平稳、直线。为此,良好的走姿应当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起步时,身体微向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男女步态风格有别。男步稍大,步伐应矫健、有力、潇洒、豪迈,展示阳刚之美。女步略小,步伐应轻捷、蕴蓄、娴雅、飘逸,体现阴柔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免的走姿是:走路时身体前俯、后仰,或两个脚尖同时向里侧或外侧呈八字形走步,步子太大或太小,这都给人一种不雅观的感觉;双手反背于背后,这会给人以傲慢、呆板之感;身体乱晃乱摆,也会让人觉得轻佻,缺少教养。
图片可到百度图片中搜索
4.如何培养宝宝的正确坐姿与站姿
近年来,由于坐姿不正而导致的近视眼、脊柱弯曲的儿童人数正在逐步增加,坐姿不正确是造成孩子视力缺陷及脊柱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十分有害。
有很多孩子喜欢趴在桌子上看书、没有正确的坐姿意识,需要大人提醒、没有良好的书写姿势和进餐坐姿等等。而成年人的很多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从小养成的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注意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是家长应及早注意的一个问题。
正确的坐姿不仅能保证孩子的视力健康和体格的正常发育,而且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对孩子专心学习及思考十分有益。一般来说,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要求孩子坐直、自然放松,这个是我们家长或者老师经常强调的一个学习习惯。这个习惯是很重要的,因为孩子的骨骼在成长,他坐着的时候如果腰不能挺直的话,他身体的重力就会使他的脊梁弯曲;如果他学习的时候脊梁是弯曲的,这样会影响他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就会影响他大脑葡萄糖的供应。另外,如果他没有一个很好的坐姿,他也容易疲劳。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
1、告知孩子学习正确的坐姿,让其懂得坐直、坐正的好处
有的孩子不明白坐直、坐正的好处,家长在提醒孩子坐好时,可以用形象化的比喻,让孩子真正理解坐姿好的道理,“看,警察叔叔腰杆挺得直直的,多神气啊!宝宝坐直了看书、写字,也会用比较像警察叔叔一样看起来很有精神,不会得近视眼,脊柱也不会弯曲。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样威风!”加以榜样的正面教育,孩子有了参照物的学习,会慢慢的形成自己学习模式。
2、随时提醒宝宝坐好
家长应随时观察并提醒宝宝的坐姿。在宝宝看书时应提醒宝宝坐直身体,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歪着脑袋看书。写字、画画时,应保持“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在吃饭的时候,应提醒孩子两只手都要拿出来,左手扶着碗,右手拿勺子或筷子,脚放在桌子下面,背立直。促使孩子养成正确进餐礼仪,还能促进消化,吃饭香香。
3、为宝宝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为宝宝提供与其身高相协调的学生专用椅,一般来说,桌椅之间的距离以宝宝端坐在椅子上,两肘刚好放在桌面为宜。家长还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坐在柔软的沙发或床上看书、看电视,坐时不要让宝宝过多地依靠垫背。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5.幼儿正确坐姿
幼儿时期骨骼的发育是人生中最关键时期,人的脊柱的三个弯曲是从出生至六、七岁逐步形成而被韧带所固定。幼儿的骨中含有机物多,无机物少,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形。因此,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尤为重要。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呢?
一、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双腿平放,不耸肩;头不歪身体坐正;眼睛里书本一尺,胸脯距离桌子一拳。
二、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桌椅;
合适的座椅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椅高指椅面前缘的更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合适的椅高应与小腿高度相适应,或略低于小腿的高度约1厘米,使腘下没有明显的压迫感,下肢可着力于整个脚掌上,便于两腿变换位置。
2.椅深即椅面前后的深度。适宜的椅深应使大腿后四分之三置于椅面上。
3.椅宽即椅面左右的宽度。适宜的椅宽应是孩子臀部宽度加上5厘米。
4.椅背高至孩子肩骨下缘,椅背可向后测斜约7度角。
5.桌面与椅面之间的距离应能使幼儿坐在桌旁,两臂自然放在桌面上,两肩齐平,背部挺直为适宜。
6.桌面宜用平面,使幼儿能得到来自左上方射来的光线,桌面下不宜设抽屉,以免影响幼儿下肢活动。
如果桌椅不合适,桌子低,椅子高或照明不足,幼儿容易形成驼背;若桌子高,椅子低,右手在写字时抬得过高,身体扭着,容易形成脊柱弯曲。
三、要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坐姿。成人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幼儿,不宜让其久坐,以免坐的时间太长产生疲劳感,出现趴着、斜着等现象。看到不正确的姿势,及时提醒并给予纠正。
四、不要让幼儿经常坐沙发。弹簧沙发很软。幼儿坐在沙发上整个肌肉组织都会受到某种不正常的张力和紧压。时间久了,会造成“骨胶原”增生。过量的“骨胶原”会紧压神经、血管和淋巴管,肌肉出现酸胀和疼痛,功能就会减弱,甚至发生萎缩。
五、绝不能让幼儿背手直腰端坐。长期以来直腰端坐一直是人们公认的“良好”姿势。其实,直腰坐姿不利于腰椎间盘营养代谢,增加了椎间关节和椎间盘后半纤维的压力,这些压力是腰椎结构损伤和退行性的原因,进而导致病痛。
总之,幼儿时期骨骼的发育还不完善,要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外表和健康的身体,一定要培养其正确的坐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