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军队礼仪有哪些
一、军人敬礼礼仪 为体现军队内部的团结友爱和互相尊重,军人必须有礼节。
军人敬礼是军事礼仪之一,分为举手礼仪、注目礼仪和举枪礼仪三种。 1、举手礼 行举手礼,是人民 *** 中最常用的礼节,通常是军人着军服戴军帽或不戴军帽的时候。
行举手礼时,行礼者与受礼者的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一般在1~7米处行礼较为适当。行礼时抬起右手接触帽檐向受礼者表示敬意。
2、注目礼 行注目礼也是军人最常用的敬礼方式。它是军人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时以注视受礼者并用目送和目迎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
行注目礼时,行礼者应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送或目迎,待受礼者还礼后将头转正。 3、举枪礼 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这是专门为仪仗队规定的,在迎接外宾的阅兵仪式中使用的一种敬礼方式。有时宾馆门卫礼兵也采用,举枪礼比其他敬礼方式更为隆重些。
行举枪礼时,行礼者把枪举到胸前,转头注视受礼者,并目迎或目送以表示敬意。 二、军人操枪礼仪 1、授枪礼仪 枪被军人称为“第二生命”。
每当新战士入伍后,部队都要进行一次非常庄重的授枪仪式,以激发他们爱护武器装备,熟练掌握武器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授枪仪式一般以连为单位,由政治指导员主持,连长为新战士授枪。
授枪仪式会场布置得庄重、严肃。 授枪仪式的一般程序:全体新战士在仪式开始前入场,面向授枪人成立正姿势。
(1)大会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由授枪人发表讲话,向大家讲清爱护武器、苦练 *** 敌本领的重要意义,同时简要介绍各种 *** 的性能和保养要求,让大家明确各种操作使用规定。
(2)由连长授枪。每呼点一个战士的姓名,该战士以正步出列,行至连长面前约一步远处,立正,敬礼,双手接过 *** ,然后以持枪姿势向后转,齐步返回队列。
(3)授枪毕,由新战士代表发言,表示决心。至此,即宣布授枪仪式结束。
2、肩枪换挂枪 (口令)挂枪。 (要领)右手移握护木(79式冲锋枪,握导气箍),右臂前伸将枪口转向前,左手掌心向下在右肩前握背带;两手协力将背带从头上套过,落在左肩,使枪身在胸前约呈45度(表尺中央部位位于衣扣线);右手移握枪颈(折叠式冲锋枪,握复进机盖后端),左手放下(阅兵等时机,左边叫握护木),成挂枪立正姿势。
3、挂枪换肩枪 (口令)肩枪。 (要领)右手移握护木,左手移握背带;两手协力将背带从头上套过,落在右肩,枪口向下,枪身垂直;右手移所握背带(拇指由内顶住),左手放下,成肩枪立正姿势。
4、肩枪换背枪 (口令)背枪。 (要领)左手在右肩前握背带,右手掌心向后移握准星座;两手协力将枪上提,左手将背带从头上套过,落在左肩;两手放下,成背枪立正姿势。
5、背枪换肩枪 (口令)肩枪。 (要领)右手掌心向后握准星座;左手在左肩前握背带;两手协力将背带从头上套过,落在右肩;右手移握背带(拇指由内顶住),左手放下,成肩枪立正姿势。
三、军容风纪的规定 《中国人民 *** 内务条令》对军人的着装、仪容和军人执勤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一般要求如下: 1、着装 (1)男军人大檐帽、作训帽帽檐前缘与眉同高;女军人大檐帽、作训帽稍后倾。男女军人不准戴便帽。
(2)男军人鞋跟高度不超过3厘米,女军人鞋跟不超过4厘米。除工作需要,不准穿拖鞋。
(3)如携带武器时,要扎腰带,其他场合和时机可不扎腰带。 2、仪容 (1)男军人不准胡须,蓄发不得露于帽外;女军人发辫不得过肩,不准烫发。
(2)着军服时,不准戴耳环、项链、胸饰、戒指等饰物,不准戴有色眼镜。军人不准纹身。
(3)只准佩带国家和军队统一颁发的勋章、奖章、证章、纪念章和院校徽章,不准佩带其他徽章。 3、执勤 担任警戒任务的战士,站岗时要按规定着制式军服,戴正军帽,举止端庄,思想集中,精神饱满,保持岗哨周围清洁整齐。
当执勤卫兵交接班时,应互相敬礼。根据哨位的地形情况,可采取同向并列、相向面对面或异向肩并肩的 *** 交接。
哨兵执勤中要提高警惕,防止坏分子乘机破坏。夜间有人询问情况时,要提高警惕,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以防范其行凶夺枪。
2.军事礼仪中的迎送军旗有哪些礼仪
将展开的军旗持入队列时,部队应整队举行迎军旗仪式。
迎军旗时,主持迎军 旗的指挥员下达“立正”、“迎军旗”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扛旗)、护旗员齐 步走,当军旗进至距队列40?50步时,主持迎送的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 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行注目礼; 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员换正步,取捷径向本部队右翼排头行进,当超过机 关队形时,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礼毕”口令,部队礼毕;掌旗员(由端旗换 扛旗)、护旗兵换齐步。 军旗行至部队指挥员右侧3步处,左右转弯成立正姿势。
将军旗持出队列时,部队应该举行送军旗仪式。队形与迎军旗时相同。
送军 旗时,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官下达“立正”“送军旗”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 (成扛旗姿势)、护旗兵按迎军旗路线相反方向齐步行进。
军旗出列行至机关队形 右侧前时,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向军旗一一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 后,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正步,全体官兵按照迎军旗的规定敬礼,当 军旗离开距队列正面40?50步时,主持迎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部 队礼毕,掌旗员(由端旗换扛旗)、护旗员换齐步,返回原出发位置。
3.军队执行礼仪任务指什么任务
军队执行礼仪任务指军队的形象展示和敬意表达任务。例如参加外事活动迎送国 *** 首、 *** 首脑或高级将领等,参加具有重大意义纪念物的揭幕典礼和拥有特殊地位人士的殡葬仪式等,重大的大型活动升旗等。
在世界各国军人礼仪中,使用最广泛的莫过于行军礼了。军礼,即敬礼,是军队中使用的严肃礼节。军人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着军服戴军帽或者不戴军帽,通常行举手礼。携带武器装备不便行举手礼时,可以行注目礼。举枪礼仅限于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用。
扩展资料
一、仪仗队指仪式或典礼上的卫兵,是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某一军种人员单独组成。仪仗队在平时执行军务,通常由慎于其体能及灵巧度者自愿担任,仪仗队是国家军队组织的象征,从国家重大庆典、外宾来访、敦睦舰队或基地开放等。仪仗队只有操行良好、仪态端正,并表现出对仪式责任感者才被认为是合格人选。
二、执行任务时,配有军乐队。通常用来迎送国 *** 首、 *** 首脑或高级将领等,有时参加具有重大意义纪念物的揭幕典礼和珍有特殊地位人士的殡葬仪式,以示国家或军队的更高礼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有仪仗队,编制不尽相同。
三、中国人民 *** 于1951年组建仪仗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 的礼仪规定和有关条令着装、携带武器、安排礼节和仪式。举行隆重庆典活动时,手执旗帜、标语等走在行进队前面的分队,也称仪仗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仪仗队
4.军事礼仪中的军人的待客礼仪有哪些
一般说来,军人会有三种客人光顾:一种是家乡亲人,另一种是离别后的首长 或战友,再一种是地方上的朋友。
如何待客,这里面也有学问。 远道来队的客人,一般都会提前写信或发电报告知的。
得知客人来访的消息 后,可把房间清扫整理干净,购买一些待客必需的菜肴,并事先准备好茶水、香烟和 水果点心。 必要时,应去车站、码头或机场迎候。
客人接到家后,先洗漱,后用餐。 近处来的客人,让到室内后,应帮其脱下大衣,挂好衣、帽。
如果在热天,可先递给 客人一块凉毛巾擦脸,或送把扇子,或打开电风扇,再倒上一杯冷饮;如果在冷天, 则应将客人让到暖和的房间里,先倒杯热茶再叙谈。 如果客人会抽烟,则应递上香 烟并为其点上火。
需要留客人吃饭时,要充分考虑到客人的民族风俗习惯、爱好以及年龄,本着 热情实惠但不要铺张浪费的原则安排饭菜。用餐时,应分宾主就座。
家中有老人 的,还要请老人入席作陪。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家中来了客人一般都会置 酒招待。
但只能是喝好为止,将客人灌醉是不友好、不礼貌的表现,也是有损身体 健康。如果客人不会喝酒,不要勉为其难,这时,主人更好不要独饮。
客人没有吃 完饭之前,主人则不应该先放下碗筷。给客人夹菜,应专门准备一双筷子,用自己 使用的筷子给客人夹菜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
吃饭时,要热情招待客人,不能 因为客人是亲朋好友或熟悉的首长战友而光顾自己埋头吃,不去让菜,这样容易使 客人产生冷落之感。用餐完毕,应送上揩面毛巾给客人,然后再送茶水或端上 水果。
家中突然来了客人,应马上起立,并笑脸迎客人至室内就坐。室内来不及清 理,应向客人说明原因并致歉。
千万不要客人进门,赶忙扫地,弄得室内灰尘乱飞, 这是很不礼貌的。假如室内乱而脏,补救的办法是:先将客人客气地让到另一个房 间或院子里聊聊天,家里其他人员趁机迅速清理一下。
接待客人时,可以很婉转地 问明其来意,但要注意语言和 *** 。比如可以这样问您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 空出来呀? ”对方回答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可是要给您添麻烦啦! ”可 是,又没有直接把来意说透。
遇有这种情况,客人可能要和你个别交谈,这时就不 要再追问下去了。客人有要事须跟你个别交谈时,应让家人尽量回避,不要围着 听,这样会使客人难以启口。
也可以考虑适当的接待方式,如将客人让到另一个房 间里去交谈。 家中来了客人,如果有长辈作陪的话,在长辈和客人交谈时,自己不要任意插 话。
所谈的重要问题,自己更好也回避一下。客人在场,自己和家人说话勿要高声 粗语,应轻声细语。
如果孩子调皮或淘气,应当和气地领其离开,不要当着客人的 面大声训斥孩子,大声训斥孩子是不明智的举动。 客人需要留宿军营时,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多位客人同时来访,如果有些客人相互之间不认识,作为主人,应及时给予引 见和介绍。 招待客人时,夫妻之间要配合默契,相互协作;不要发生或尽量避免发 生口角与争执。
即使有了矛盾,也需待客人走后再解决。当着客人的面争吵,会使 客人难堪的。
客人未离开之前,不要老看钟表,以免客人生疑。频繁看表,会使客 人误认为是“逐客令”。
如果因为赶着上班或其他原因不能陪客,应当面向客人讲 清事由。
5.军事礼仪中的军人的赴宴礼仪有哪些
互相宴请,是交际应酬中很普通的一种形式。
参加宴会有许多礼节。一般要 求是,客人则以大方的落落举止,不辜负别人的敬意。
当你接到赴宴请帖后,是否 出席应及早答复。按规矩,回帖是在接到请帖后的当天或第二天作复,太迟会被视 为失礼。
如果是专人送来的请帖,可以当面作复,以便主人安排。 一旦接受邀请,就要准时赴宴,定不失约。
万一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应及早亲自登门解释,并 表示歉意。接受了邀请又无故不出席,或迟到早退都是不礼貌的。
出席宴会要讲究仪表。对仪表的要求是:服饰干净、清洁(如出席盛大宴会,应 按请柬上注明的要求着装),发须要清洁梳理,修整指甲。
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 重,表情自然,不要矫揉造作。军人要服饰整齐,有军人风度。
宴会入席一般由主人安排座位,在我国农村一般用方桌,也讲究排坐;主宾在 正厅上席左方,主人在主宾对方作陪。如用圆桌,主宾在主人的上首,主人坐在下 首作陪。
军人出席宴会,应让职务、军衔高者先入座。 主人应将客人都安排就坐后,自 己才坐下。
军人出席宴会不仅要注意军人风度和仪表,还要做到文明进食。有的军人在 餐桌上自称:“我是当兵的,不会讲客气”,于是狼吞虎咽,唾沫横飞,猜拳灌酒。
这 种不雅的“吃相”,损坏了军人的形象。 喜庆宴会中,敬酒、劝菜是礼仪的表示。
一般宴会,在上之一道菜时,主人起立 向来宾敬酒,并致以简短的祝酒词。此时,客人应停止进食,起立举杯,注意倾听, 准备回敬。
碰杯时,一般主人先与主宾、长者先碰,最后与其他宾客碰。切勿抢先 与主人碰杯,也不要交叉碰杯。
如人多可以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 主人劝夹给你的菜你要热情接受。
如劝夹的菜你不爱吃,也不要当面拒绝,或 当众说什么“我不喜欢吃”等扫兴的话。处理的办法是: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 示:“谢谢,够了”。
主人或客人之间劝菜时,要注意客人的口味,不要强加于人,使 客人大倒味口。 宴会结束,主人宣布散席,才能离开座位。
一般散席后可逗留一会,即可向主 人道谢离开。中途无故退席或吃完饭拔腿就走,是很不礼貌的。
6.军事礼仪中的外军阅兵式有什么样的礼仪
美、英、法及俄罗斯等国军队一般在重大节日举行规模不等的阅兵式,以弘扬 军威。
从规模上,可分为全国性阅兵、军区级阅兵、旅团级阅兵和营级阅兵;形式上 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的目的是纪念重大节日或事件,用于向本国或来访的 外国贵宾、名人展示军力、军威,向有关团体或个人颁发勋章和奖金等。
全国性阅兵一般由武装部队最髙统帅检阅,受阅部队包括海、陆、空三军,人数 在千人以上。全国性阅兵规模大,耗资大,准备时间长,西方军队一般间隔数年举 行一次;俄罗斯、朝鲜则每逢国庆举行。
军区级以下的阅兵规模不等,时间也不 固定。 英国女王阅兵式独具一格,不妨加以介绍。
英国女王阅兵式实际上是为庆祝女王生日而举行的。按照英国的习惯,女王 的生日就是国庆日,因此,女王阅兵式就是英国的国庆典礼。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 诞辰日是4月21日,而此时每每阴冷多雨,不便举行庆典活动,于是便把阅兵仪式 安排在气候宜人的初夏,一般在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女王阅兵式是伦敦更高规 格的外交和社交活动,有幸接到邀请的多为上流社会名流及各国驻英国的外交使 节和武官。
女王阅兵式的正式名称叫做“军旗敬礼分列式”。这一仪式在英国已有200多 年的历史。
按照英国军队的传统,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团旗。在战场上,团旗既 是军人的荣誉象征,也表明指挥官所在位置。
从十七、八世纪时起,英国军队出征 前都要在军乐的伴奏下举行向团旗敬礼的仪式,由一名旗手高举团旗从整装待发 的队伍前走过,全体士兵肃立行注目礼,这样可以鼓舞士气,又让士兵认清自己部 队的标志,以免在战场上发生混乱。此后,英国王室御林军近卫团演为习惯,每天 操练一遍。
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整套仪式变得庞杂繁琐。为减少负担,遂改变 初衷,只在女王生日那天举行阅兵,并沿袭至今。
按照惯例,阅兵式准时于上午11 时在市中心的骑兵广场举行。10时半过后,王室成员先乘马车抵达广场。
接着,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乘坐一辆当年为维多利亚女王特制的敞篷四轮马车,离开下榻 的白金汉宫,沿着著名的“林荫大道”缓缓驶来。 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两旁髙大的 梧桐树上悬挂着一面面御林军团旗。
女王端坐在马车上,身前是一位全副武装的 驭手,身后有数百名龙骑兵卫士护送。 女王登上广场中央的检阅台,军乐队高奏英国国歌《上帝佑我女王》,阅兵式 正式开始。
奏完国歌,女王重新上车;绕场一周检阅部队。 女王回到检阅台,分列式开始。
参阅御林军共有5个团队:步兵近卫之一团, 金旗近卫团,苏格兰龙骑兵团,爱尔兰近卫团和威尔士近卫团。这几支部队在历史 上功名显赫。
受阅部队由军乐队先导,后面是步兵团队。通过检阅台时,团队在指挥官的号 令下,时而原地踏步,时而变换队形,前后左右行进。
受阅士兵一律红衣黑裤,一尺 多高的黑熊皮帽几乎遮住双眼。他们左手护枪,右手随着步伐抬得与肩同高,动作 整齐划一,有棱有角,简直像成群的木偶。
立定时,他们将右膝高髙抬起,然后重重 地用脚跟跺地,发出“啪”的一声响,鞋跟猛然一碰,双脚并拢,动作夸张引起观众 浓厚的兴趣。 威风凛凛的骑兵队伍把阅兵式推向 *** ,只见两名先导的鼓手,身穿镶金饰银 战炮,头戴古代骑士钢盔,奋力敲击着马背两侧的大鼓,阵阵鼓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博得观众不断喝彩。
阅兵式结束,女王及其护卫队浩浩荡荡沿着原路返回白金汉宫。
7.军人礼仪包括些什么
军人礼仪,也称军事礼仪、军队礼仪,是整个民族礼仪文化的重要分支,是军人和军队在内外关系中表示敬意的礼节、仪式,具有严肃认真、正规划一的特点。
军事仪式是军事典礼的形成,是部队作风、纪律的体现。外交活动中的军人礼仪可以体现国威、军威。
军人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其包括:军人称呼、军人仪容、军人着装、军人举止、军队内部礼节、对外交往以及军旗、军乐、礼炮、仪仗队,等等。而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多种具体的礼节和仪式,如仅与军旗有关的仪式就有授军旗、迎送军旗、升军旗、向军旗宣誓、向军旗告别、赠军旗、军旗覆升军旗。
8.军事礼仪中的军人的公共场合礼仪有哪些
军人外出在街道上行走时,要注意军人姿态和仪表,按条令规定着装,不得敞 胸露怀、不修边幅。
走路时要端庄大方,不要摇头晃脑,插兜操袖,搭肩挽臂,猥集 街头,嬉笑打闹,边走边吃东西或叼着烟卷。穿军装外出,不要怀抱小孩。
要注意 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车辆要安全礼让,不要抢行。 要讲究文明礼貌,如果和老 人、儿童一起行走,应扶老携幼,多多照顾他们。
若别人不慎碰了你、踩了脚等,应 该原谅别人,你碰了别人,要诚恳道歉。遇到意外的车祸、病人或其他紧急事件,应 协助有关人员做些工作。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公共道德,对老人、儿童、病人、残疾人和孕妇 要主动让座,并尽量帮助他们;要按先后顺序上下,不要乱挤乱撞抢占座位;擦肩接 踵或踩脚碰头的事一旦发生,应给予谅解,不能认为对方是故意寻衅,从而训斥对 方;携带武器和文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在与旅客交谈 (中,要保守国家和军队秘密,并注意谈话内容的健康性和政策性。 在商店购买商品时,要客气地和售货员打招呼,在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要耐 心等一会儿,不要“同志,同志”叫个不停,或用手敲柜台,或拉售货员的衣角、袖 边;购买的东西应该当面挑选妥当,尽量少退换,购买食品和不宜调换的商品时,要 考虑周全,即使不太满意,也不能强行调换;对售货员为你解决了困难和问题时,要 表示感谢,对售货员在忙乱中出现的一些差错,应该谅解,不要讽刺挖苦。
在餐馆里就餐时,不要大声讲话,四处喷沫,或将吐出的烟气飘绕在别人脸上, 或随意敲击碗筷和桌椅;点好饭菜后,要耐心等待;吃饭时应把骨刺、牙签、口纸等 物放在盘中或桌上,不得随手丢在地下;如发现饭菜中有异物,质量有问题,可找服 务员彬彬有礼地交涉,不要大发脾气,不依不饶,争吵不休;军人在外用餐,严禁酗 酒,猜拳行令,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餐厅或餐馆中人较多时,应该加快进餐速度,吃 完后及时离开,以方便他人就餐。 在图书馆里,要遵守阅览规则,保持室内安静,不要大声说笑,或在座位上交 谈;借阅图书时,递交索书单后要耐心等一会儿,不要站在借书口前催促,以免影响 工作人员的工作;要爱护图书资料,看书时不要折角、在书上画重点号或其他标记, 更不能有意把自己需要的资料、照片撕下来,需要资料可与工作人员接洽,图书馆 一般都备有照像复印业务为读者服务。
在影剧院里,看影、剧或参加其他文娱活动,更好能提前两三分钟到达,找好自 己的座位;演出时,不能大声喧讲;也不要不停地窃窃私语;要尊重演员的劳动,一 幕结束或一个节目终了,要热情鼓掌,不可因演出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或故障就出怪 声,喝倒彩;演出结束时,演员如果谢幕,要主动起立鼓掌。 以示感谢;退场时不要拥 挤抢行,要按次序依次退场。
游览名胜古迹时,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游览和拍照时,不要攀枝摘花 和随意踩踏草坪;需要别人帮忙拍照,或请行人稍避一下时,说话要有礼貌,拍完后 要向人家道谢;穿军装拍照时,要注意军容风纪,姿势要端庄,不拍有损军人形象的 照片;不要把军装借给其他游人拍照,当有人提出借军装时,要给他解释清楚,婉言 拒绝;野餐时要处理好残羹剩饭,不要乱扔果皮、罐头盒和其他剩东西,以免影响名 胜古迹的环境卫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