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今社会大学生礼仪文化的缺失本质原因是什么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然而现今我国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大学生的文明修养和文明行为令人担忧。
本文分析了引起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礼仪修养 所谓礼仪,就是用来约束自己、尊敬他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特定的行为、语言等表达自己对别人尊重、理解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受历史传统、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发展等因素综 *** 用而形成的,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为主要目标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和技巧。中国更是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
在古代,“礼”更是曾经与“法”共同成为社会调整的手段,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却让人难以乐观:校园内各种不知礼、不懂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
笔者认为,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的情感交流。
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
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
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让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
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大学生更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你的礼仪修养,培养你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
2.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弊端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所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仪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
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有着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还希望所遇见的人都是彬彬有礼的,希望自己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也就是说,他们都欢迎礼仪,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的社会里。
但是,礼仪的社会又必然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许许多多的约束,用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规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怎样做才会受到赞赏,而怎样做却会引起反感,凡此种种,使人不能随心所欲,于是又使得有一些人对礼仪讨厌起来,觉得它太繁缛,有时候甚至是太缚人手脚。
这是在礼仪领域里必然会遇到的一对矛盾。一方面,从客观上说,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礼仪规范都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是弊端,比如通常所说的繁文缛节就是一例,所以总有人试图要变革它,使得它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有利于吏立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又不至于变成阻碍社会进步、妨导人们个性发展的一种弊端。事实上,社会礼仪沿革至今乃远远没有达到、而且几乎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另一方面,从观观上说,每个人既然生活在一个群体的社会里,他要交际往来,就必得去遵循在这个时代、这个民族 *** 同通行、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有时候,即使并非是自己的本性使然,也得强制目己接受这种约束,养成这种习惯,遵循这种规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混乱,人际关系就会受损。可以说讲究礼仪是每个人应有的自我修养。
在礼仪领域里,我们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问题。中华民族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从礼仪制度与风俗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和影响深远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之为礼文化。礼仪原来本是民众的风俗习惯,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出于治理的需要,将其中一部分风俗习惯固定化、程式化、复杂化、神秘化,上升为礼制。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儒家的一再倡导,礼制反过来又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礼制下沉,就成为通常听说的礼俗。儒家主张“以礼治国”,儒家所提倡的礼,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无所不容,其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诸如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内容,无疑是二生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提升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并且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毋庸讳言,传统的礼仪道德又是产生在阶级社会里的,它必然带有产生它的那个社会的深深烙印,有着它不合理的一面,诸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内容,则成为桎梏思想、扭曲人格、扼 *** 生命的罪恶渊薮。传统礼仪道德的弊端,有的是它本身就存在着的,也有的则是实行礼仪的人造成的。历代统治者往往用礼仪来钳制老百姓,而他们自己却不受其约束,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实也就成了伪礼。
……
3.现代人的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何在
这个怎么说啦?一代人有一代人该做的事情吧!就像开车一样,方向盘忽左忽右车才能按即定的方向行驶,以前偏右点,那么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就是把方向盘向左打打。人吧,活着就是个信念,人的行为往往就是一念之差。世道再差,人心再浮躁,你豁达、开朗,修一颗淡定之心。做人做事尽量圆通、圆满,即使得不到又有什么啦!至少心是安的,心安则身安,身安则本固。世道再好,你满怀怨恨:我这么努力为什么得不到?我这么优秀为什么同事老是打压我?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想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的人往往表面面善心慈,背地里却做着见不得人的事。有的人往往表面刀子嘴,不解人情,你有难时之一个站出来的很可能就是他(她)。纵横家张仪冲谁笑估计他(她)的好日子就不多了,王莽未得势时那个口碑又是如何的好?曾玉屏对曾国藩是如何的苛刻?岳母对岳飞刺字又是如何的残忍?
美国人见面就“hello”,很绅士,很礼貌。今天看到叙利亚外交官巴沙尔-贾法里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化学武器发言,绅士的美国人理都不理他掉 *** 就走了。哦,感情你们的礼貌都是嘴上说说的哦!所以说有时候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不一定是真的,要靠自己来悟的!悟得多与少就看你的修行了!
通过以上的论述,你觉得礼与不礼,或是心中有礼,哪个更重要啦?缺失的原因重要吗?
4.5个现实生活中礼仪缺失的例子
别人递给你东西时,你随便单手接过。
这个细节虽然小到可以让人忽视掉,但是事情越小越能看出你整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职场上,面试时考官主要就是观察一些你的一些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
敬酒时,应双手托杯
尤其是上司,这点更不可忘记!
握手礼
受尊敬者具有优先选择权!当你上司,长辈伸出手时应该抢先一步握住其手!或双手,或单手!双手握显得你比较热情好客,更有礼!
领路
客人来到你家,或者你带客人参观时应站在客人的右方,拐弯时伸出右手引路,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不要走在客人的正前方,拐弯时伸出右手引路,自己尽量走在靠墙的一边,提前告知客人弯道后是什么,楼梯或是建筑物!引路时你的身体尽量微微斜向客人的一边,面对客人!
要时刻保持微笑
我们礼仪老师说,要时刻保持微笑比什么都重要,微笑是人更好的名片!即使在烦恼,心情不好时不要在人前展现出来,并不是装,虚假,而是因为不能让你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别人,如果笑不出来的话也不要拉长脸,或者面无表情!情绪是可以互相感染的!
礼仪课上我有仔细听的,不过我感觉最实用的应该就是这几个了吧!礼仪课上的笔记本都不少,不过这5个例子应该也可以的吧???不过不行的话我再翻课堂笔记喽!嘻嘻。..
如果以上答案对您有所帮助还望采纳~~~~~
5.中国人为何缺少礼仪
因为近代把儒家批斗的体无完肤,这里儒家不是单指孔孟之道。
而是百家争鸣的学术、百家。
现代觉得弄礼贤下士、感觉做作是小人嘴脸,所以都像是五大三粗的样子。
家教和学校里也没有规定到必须、懂礼义廉耻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惯着孩子脾气瞎胡闹长起来一批、而且中国式思想认为,懂礼仪的应该是那些公侯、贵族的事,与平民百姓无关。
正是这样的循环中,出现出一批人不人、鬼不鬼,杂毛换色皮花肉烂的一代不如一代。
治国、先育德的道理。部分人懂、大部份没听说过,再加上商品经济时代、有钱就是德。
所以有钱有势、对你客气,平民百姓就大眼不正、小眼冷斜地习惯了。
我印象中,山东讲究多、要饭地几乎没有。为挣口气活,上学时居然看见一个自称山东人的大胖子朝我要饭、还要的牛气烘烘,这礼仪也就是历史课上的故事了。
真给我老家丢脸!
6.你对当下中国传统礼精神缺失的看法——1200字
我认为这应该从教育和经济两个方面没来分析。
一:传统礼教的缺失使得人们不再有礼的意识,所以也就不可能有礼的行为,反映到表面上也就是传统礼精神的缺失;二: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很大,没找到工作要找工作,找到工作的要努力挣钱买房子,买了房子的还要买车子。可以毋庸置疑的说,在现代社会离开钱真的是寸步难行。
可是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而岗位就那么多,所以这时候人们都削尖了脑袋脑袋获得一个岗位(这时的人们就开始缺失礼了)。因为你只有有了票子,才能有房子,才能那个有车子啊(咱中国可不像人家西欧都是高福利国家)。
这又涉及到了就业的为题。中国的大学生为什毕业即失业?中国的大学生就那么差劲?恐怕还是因为中国的企业不能提供相应的岗位吧。
因为中国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确切的说是一个是造业代工大国,根本不需要高科技,所以大学生根本毫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企业干的活是个人都能干,但雇大学生肯定比农村前来大城市打工的贵,所以大学生就失业了。
这有牵扯到了国家的经济政策问题。所以这第二条归根结底就是个经济问题,试想一下大部分人都有钱了还会缺礼吗?就像我们说的财大气粗一样,钱多了小钱自然不会放到眼里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