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大妈为什么这么喜欢跳广场舞
首要当然是休闲需求;其次,离不开传统市井社会固有的爱热闹心理;影响别人却不以为然,含有一点倚老卖老的“泼皮”精神;但有一点正如叶开提醒的,其实很关键,就是时代的烙印。
他们多数五六十岁,或者会有些文化,但受时代局限,文化水平并不高。青年时,生活在亢奋的单色年代之中,身上没有形成多少独立的魂魄;到了中年,又逢社会剧变,不少被淘汰到边缘地带。晚年,又常遭遇空巢生活。就北京而言,不少老人都是从外地投奔子女而来,有的还要负责照顾第三代,文化和语言等隔离,让他们几乎失去了自己的交际圈和生活。
其中的女性,表现就更为夸张。较之男性,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会经受因为性别带来的更多的困难和艰辛。这样数十年的打磨下,到了成为大妈的年纪,她们会把中国社会的规则以及潜规则了解得清清楚楚,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则保证自己的利益。她们似乎完全进化成了一种奇怪的逐利的、利己的动物,核心特征就是希望以别人的无私来成就自己的自私。作为丈母娘,作为婆婆,作为炒房者,作为黄金的铁粉,作为菜市场的主力……“中国大妈”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在这样一群人的眼中,隐私,尤其是别人的隐私,比起自己的需求来说,无足轻重;而在自己已经退出社会中心,彻底弱势化后,有广场舞这样一种集体行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做着同样的动作,给他们饱经变革的生命带来了浓浓的存在感,甚至在自己“队伍”的内部,还会产生小派系,互相搞一些“阶级斗争”。有些人的说法就较为极端了:这就是运动后遗症!
这可能就是大妈们热爱广场舞的心理根源的一种吧。有人可能会说,分析这些有什么价值呢?不如想些实际的办法。但我认为认识到这些并不是无用的,这一代人普遍的心灵匮乏和精神虚空,以及他们形成的之一波养老难题,都会给社会带来像蝴蝶效应一样的管理挑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