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的起源是什么
瑜伽起源于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更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 *** 冥想。
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
例如:在长期观察猫科动物后发现,它们透过耸肩、胸部贴地等动作,使得肩、背、腰、臀的肌肉得到充分地伸展,牵扯、 *** 肺、胃等内部器官, *** 了腰椎周围神经、肌腱、骨骼、肌肉等。由这观察,人类领悟出在意识力的支配下进行这一整套的动作,将可治疗腰部酸痛、强壮肺、胃,并可以清除多余脂肪一美化腰部曲线。
瑜伽的函义为"结合" ,"平衡" ,"统一" ,不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去实践"它" ,瑜珈是让我们去身体力行的运动。 考古学家曾在印度河流域发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画着瑜伽人物做冥想时的形态,这件陶器距今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见瑜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Yoga一字,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是一个发音,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就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
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古印度人更相信人可以与天合一,他们以不同的瑜伽修炼 *** 融入日常生活而奉行不渝:道德、忘我的动作、稳定的头脑、宗教性的责任、无欲无求、冥想和宇宙的自然和创造。
再简单一点来说,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
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御心意,即代表能够驾御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状况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有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以及由于疏忽身体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体能下降。
因此练习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较大。
当然,适度的压力也是必要的,因为压力可以激发兴趣,振奋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这种压力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限度,身体就会感到紧张不适,自我免疫力下降,体力不支,有时还包括心理上的挫败感、肌肉紧张(可导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学习如何使身体健康运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身体的活力。此外,培养心灵和谐和情感稳定的状态也引导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状态,使身体协调平衡,保持健康。
2.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这一古老的锻炼 *** 似乎被人们神化了,关于瑜伽的作用坊间有不少的说法,然而这些并不都是真的。
一:瑜伽可以减少疼痛 近期的研究成果都表明,相对常规锻炼而言,瑜伽可以有效的减轻中低强度的疼痛,但并不是所有的疼痛患者都适合联系瑜伽。 二:瑜伽有助于减肥 瑜伽是否有助于减肥主要取决于练习者的饮食、锻炼频度以及所练习瑜伽的种类。
具体而言,高温瑜伽较普通瑜伽更有助于减肥。尽管练习一小时瑜伽可以消耗460大卡的热量,但瑜伽更多的作用是帮助修身而不是减肥。
三:瑜伽可以治疗哮喘 尽管大多数哮喘患者相信某些特定的瑜伽招式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但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瑜伽包括瑜伽式呼吸对于缓解哮喘起不到任何作用。 四:瑜伽可以缓解腕管综合征 近期美国医疗协会发表的文章表明,瑜伽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减轻腕管综合征。
五:瑜伽可以防止皮肤衰老 尽管瑜伽可以使你的身体感到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对你的皮肤起到任何的作用。不过不管怎样,适当的锻炼和充足的休息都会让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
瑜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唯一的经典是根源自公元前两百年的著名瑜伽行者(YOGI)帕坛伽利(音译)所著的《瑜伽经》(瑜伽的重要理论著作)。严格来说,瑜伽是一种身心锻炼的统称,好比中国讲返本归源、导引等等,瑜伽在印度也是一个身心修练的通泛名词。
有一段时期进行各种身心修练的人不管任何派别,都被尊称为瑜伽士(Yogi,女性为Yogini)。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派别林立,不过有两本着作被大多数印度人尊为经典,一是《奥义书》,二为《博伽梵歌》,古印度婆罗门教提倡“梵我一如”理论,由于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伽祖师同时也是印度教祖师商卡拉的影响,这两本书也被往后大多数的瑜伽士奉为经典。
瑜伽术本是一种身心修持术,与宗教无关,也可以说古印度任何宗教都采用。它的更高目的是实现人的一切可能,从精神(小我)与自然(梵,大我,更高意识)的合一(即“梵我一如”),一直到成佛成仙,或者其它教派所说的更高目的,瑜伽术都是被认可的途径之一。
印度古语有云:世上有两种超越太阳轨道(获得永恒)的方式:1.在瑜伽中离弃世间;2.在战场上委弃身体。
3.瑜伽的起源和发展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5000—70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
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 *** ,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 *** 法。
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 减压养心修习瑜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舒缓紧张、减轻压抑、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通过瑜伽完全呼吸、打坐和各种 *** 法,调节神经系统,消除紧张与疲劳。
2、调理养生瑜伽通过推、拉、扭、挤、伸等各种姿势对内脏器官起到自我 *** 的作用,增强自愈力,预防各种疾病,如偏头痛、失眠、便秘、肠胃病、关节炎等。3、美体养颜瑜伽可以矫正由于日常的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记住变形,可以改善不良体态,增强自信心,拉伸肌肉系统,使人体线条优美,并有减肥功效;瑜伽可以强化生理机能,调节内分泌,使人体新陈代谢更加良好,延缓衰老,容颜光彩照人。
4、修心养性瑜伽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让你自然地改掉吸烟、喝酒这些不良习惯,也让你充满自信、心胸豁达开朗。
4.瑜伽的起源是哪里
很多自己选重要的 看 在印度西北部沙漠区的阿布山上,一群奉行瑜伽冥想精神的印度女子,不单掌管一所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拥有三千多个分部的“世界精神学院”,更在山上的村落推行农村生活改革。
她们坚守的信念是:当我们改变时,世界也随之而改变。“瑜伽”这名词,近年已成为“新纪元”养生与健美的同义词。
从欧美到东南亚,年轻一辈都把它奉为都市生活的更佳减压之道。这种集修神、修身、修德于一身,源自远古印度文化的哲学,在不少印度人眼中更是印度智慧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时至今日,瑜伽派系之多,好比遍布印度的各种宗教和诸般神祗。其中有强调练习呼吸与柔软体操的“运动派”,也有鼓吹打坐冥想的“思维派”。
在印度阿布山上建立基地的皇道瑜伽(Raja Yoga)派系,最叫人瞩目的并非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修行者,而是它对女性力量和地位的肯定。这个由全女班领导人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更踏出瑜伽追求“自我圆满”以外的另一步,在印度山区的落后农村中,开拓医疗及学校扶助计划,叫人对这群冲破传统的印度女人刮目相看。
位处印度拉贾斯坦(Rajastan)沙漠区的阿布山(Mount Abu),向来是著名的避暑幽山美地,其中名为蜜糖林(Madhuban)的湖滨地带,正是皇道瑜伽“博乐门古默丽思”(Brahma Kumaris)世界精神学院的所在地。 这儿是一个白色的世界--以纯白为主色的建筑物,令人想起一座一尘不染的医院;眼前所见四处走动、立着、坐着的,全是身穿白袍的男女。
唯一可辨认他们的分别之处,相信只有从他们的不同肤色;一问之下,你更会发现自己有如置身联合国,除了印度本土人以外,来自欧、美、亚、非,甚至南北极的都可能随时擦身而过。 这里的共通语言只有一句话:“Om Shanti”;意思是“和平的灵魂”。
这句适用于任何场合的问候、祝福、告别语句,也仿佛成了彼此之间的暗号,提醒大家来到山上,为的正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传扬世界和平。 每天清晨四时许,大家都冒着山上的寒气起来冥想。
皇道瑜伽主张以冥想作自我提升,以达致身心灵调和的境界。修行者平日更厉行素食、禁欲,以至守独身等原则,甚至不吃餐厅、食肆或外界提供的饮食。
偶尔有附近村落的女工来到蜜糖林,她们充满色彩却又褴褛的衣衫,与山中的这群“白衣天使”总是凑成一个强烈的对比。 负责管理这所可容纳千多人的学院,并且长居于山上的,包括四百多位 *** 人员,以及由十六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
而领导委员会每天在山上的工作及世界各地发展计划的,全是一群自小修行的印度妇女。 在十人围拢一起的人群中,你总是难以看到她们的面孔,因为她们都长得那么矮小;然而你又必然会感受到她们的出现,因为她们无论走到哪一角落,都会被人群所包围。
博乐门古默丽思的两位领袖,分别是现年七十九岁的达第普拉卡什马尼(Dadi Prakashmani)和八十四岁的达第强奇(Dadi Janki)。人人都称呼她们作“达第”(意思是师姐),并且把她俩尊为更高精神领袖。
任何与达第作亲近接触或交谈的人,都几乎抱有共同目的--想亲身感受一下她俩的精神力量及真性情(包括做访问的记者)。作为千万人拥戴的领袖,她们是否真的与众不同? 达第强奇被称为“世界上最平静安稳的心灵”,数年前曾有脑科专家对她的脑电波进行测验,发现她在日常活动状态中也能发出一种名叫delta wave的脑电波,一般人只能在熟睡状态或深思冥想中才会发出这种电波,其能量足以使人内在得到更新,精神也更易集中。
生于一九一六年的达第强奇,二十一岁时正式加入由博乐门古默丽思创办人布拉玛芭芭设立的学院,并且决定打破传统印度妇女所受的束缚,脱离逼她成婚甚而把她禁锢的丈夫,立志一生献给精神领域的研究和为人类服务的事业。 经过二十多年来不断周游列国,宣扬和平信息及瑜伽思想哲学,达第强奇对世界各地女性地位及角色的转变亦有个人体会:“现代女性的确已变得愈来愈自信,并且对自己可充任的角色有更大的醒觉;不过,她们依然要面对女性常有的弱点,如过于敏感、痴缠、容易情绪低落、及缺乏自尊。
当女人发现被男人欺骗时,更往往失去自控及宽恕的能力,这是我希望女性能更进一步的地方。” 作为行政首脑已逾三十年的达第普拉卡什马尼,对于未来世界是“女人所主导的世界”深信不疑。
“我相信女性拥有的两个很独特的本质--为爱付出和为爱牺牲,都足以令她们成就更伟大的事情。其实早在印度的远古历史中,女性原是受至高尊重的‘大地之母’,只是后来因建制而改变;如今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正如许多女孩子一样,两位达第都爱送出小礼物,尤其是派发山上特制的糖果。甜蜜的心意,也许正是她们力量的所在。
之一天踏足阿布山的人,大多以为这仅仅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瑜伽静修中心,更不会注意到这个已有千多年历史的村落,共有五万多们村民居住其中。可是他们像许多印度人民一般,活在缺乏基本卫生设施的贫乏处境中,最接近的医疗中心,也要步行数公里。
在博乐门古默丽思倡导下,一所全球医疗研究中心于一九九一年正式成立。这所拥有一百二十张床。
5.瑜伽的来源是什么
瑜伽来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
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 *** ,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 *** 法。
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
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 *** 。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 *** 。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语)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
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 *** 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关于瑜伽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吠陀经》的印度经文中,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阐明了使身体健康、精神充实的修炼课程,这门课程被其系统化和规范化,构成当代瑜伽修炼的基础。
帕坦伽利提出的哲学原理被公认为是通往瑜伽精神境界的里程碑。
6.介绍下瑜伽,起源,背景什么的
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流行于世界。
瑜珈一词原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从遥远的古代起她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更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炼。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经》中,准确的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
瑜珈在印度有着渊远的历史。在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罗门体系中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印度,人们相信通过瑜珈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通过瑜珈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心的主体被证悟,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
在印度现在很难区分瑜珈与印度教的关系,在寺庙中、在经典中、在生活中、在许许多多的范围,两者的关系都彼此相互融合。 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
它产生于公元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
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论和实践互相参证的法典。 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上,有人修成圣人,亦有人成为修行者,他们将修炼秘密传授给有意追求者,因而沿传至今。
瑜伽修持者开始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由瑜伽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而今的瑜伽,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仅有的秘密。 目前瑜伽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印度有很多专门研究瑜伽的学校。 瑜伽有他一套从肉体到精神极其完备的修持 *** ,当今的瑜伽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它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千年不衰,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 *** 中进入最深层次时,就会觉醒人生自性与生命的至善境界,从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更高开悟和更大愉悦。 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有结合、联系之意,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是为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
可究竟是什么同什么“结合”呢?其实瑜伽是为指明人类本能从较低到较高的“结合”,用同样方式也可从较高到较低的“结合”或同自我结合。这也意味着与更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使自己从痛苦和灾难中获得解脱。
瑜伽的发展 在印度西北部沙漠区的阿布山上,一群奉行瑜伽冥想精神的印度女子,不单掌管一所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拥有三千多个分部的“世界精神学院”,更在山上的村落推行农村生活改革。 她们坚守的信念是:当我们改变时,世界也随之而改变。
“瑜伽”这名词,近年已成为“新纪元”养生与健美的同义词。从欧美到东南亚,年轻一辈都把它奉为都市生活的更佳减压之道。
这种集修神、修身、修德于一身,源自远古印度文化的哲学,在不少印度人眼中更是印度智慧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时至今日,瑜伽派系之多,好比遍布印度的各种宗教和诸般神祗。
其中有强调练习呼吸与柔软体操的“运动派”,也有鼓吹打坐冥想的“思维派”。 在印度阿布山上建立基地的皇道瑜伽(Raja Yoga)派系,最叫人瞩目的并非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修行者,而是它对女性力量和地位的肯定。
这个由全女班领导人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更踏出瑜伽追求“自我圆满”以外的另一步,在印度山区的落后农村中,开拓医疗及学校扶助计划,叫人对这群冲破传统的印度女人刮目相看。 位处印度拉贾斯坦(Rajastan)沙漠区的阿布山(Mount Abu),向来是著名的避暑幽山美地,其中名为蜜糖林(Madhuban)的湖滨地带,正是皇道瑜伽“博乐门古默丽思”(Brahma Kumaris)世界精神学院的所在地。
这儿是一个白色的世界--以纯白为主色的建筑物,令人想起一座一尘不染的医院;眼前所见四处走动、立着、坐着的,全是身穿白袍的男女。唯一可辨认他们的分别之处,相信只有从他们的不同肤色;一问之下,你更会发现自己有如置身联合国,除了印度本土人以外,来自欧、美、亚、非,甚至南北极的都可能随时擦身而过。
这里的共通语言只有一句话:“Om Shanti”;意思是“和平的灵魂”。这句适用于任何场合的问候、祝福、告别语句,也仿佛成了彼此之间的暗号,提醒大家来到山上,为的正是追求心灵的平静和传扬世界和平。
每天清晨四时许,大家都冒着山上的寒气起来冥想。皇道瑜伽主张以冥想作自我提升,以达致身心灵调和的境界。
修行者平日更厉行素食、禁欲,以至守独身等原则,甚至不吃餐厅、食肆或外界提供的饮食。 偶尔有附近村落的女工来到蜜糖林,她们充满色彩却又褴褛的衣衫,与山中的这群“白衣天使”总是凑成一个强烈的对比。
负责管理这所可容纳千多人的学院,并且长居于山上的,包括四百多位 *** 人员,以及由十六人组成的行政委员会。而领导委员会每天在山上的工作及世界各地发展计划的,全是一群自小修行的印度妇女。
在十人围拢一起的人群中,你总是难以看到她们的面孔,因为她们都长得那么矮小;然而你又必然会感受到她们的出现,因为她们无论走到哪一角落,都会被人群所包围。 博乐门古默丽思的两位领袖,分别是现年七十九岁的达第普拉卡什马尼(Dadi Prakashmani)和八十四岁的达第强奇(Dadi Janki)。
7.瑜珈的起源是什么
有人说,印度的历史有多长,瑜珈的历史就有多长,修炼瑜珈始于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距今大约5000年左右。
从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出土的印章中,就可以看到那时苦行僧修炼瑜珈的形象,他们的坐姿与现代修炼者的坐姿一模一样。 古代印度的瑜珈主要是一种宗教性的活动,是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徒为求得解脱而刻苦修炼的公元前2500年的瑜珈功一种手段。
瑜珈的原意是“结合”、“和谐”、“一致”的意思。修炼瑜珈,按印度教的说法,就是要使尘世的“人”同天上的更高的神“梵天”合二为一。
修炼者必须在僻静的地方坐下,双腿交叠在一起,成“莲花坐姿”,平心静气,沉思默想,以达到自我同天神合一的境界。一旦达到此等境界,便进入了理想境界,人便可以获得解脱。
关于瑜珈的一本最古老、最有权威的著作叫《瑜珈经》,它是一位名叫波颠利的人写的。人们一般认为《瑜珈经》成书于公元5世纪。
但这不等于说,瑜珈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瑜珈的历史要早得多。在远古的时候,印度没有书写工具,一切经典都靠口授心传。
为了易记易诵,句子都很短,且往往有韵律,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古代诗歌发达的原因。到了公元5世纪的时候,已经具备了把口传的东西整理成文的条件,波颠利便成了总结几千年遗产的功臣之一。
《瑜珈经》共分4章,包含194经,内容十分庞杂,充满神秘的色彩。最基本的修炼 *** 和手段有8种,也就是八瑜珈支:(1)禁制(克制);(2)遵行(限制);(3)坐法(坐姿);(4)调息(控制呼吸);(5)制感(制止感觉);(6)执持(专注);(7)禅定(静虑);(8)等持(三摩地境界)。
《瑜珈经)问世后的一千多年来,瑜珈在印度经久不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最主要的有5种:格尔玛(业)瑜珈、杰恩(知识)瑜珈、赫脱(手)瑜珈、拉杰瑜珈和帕格蒂(虔诚)瑜珈。其中有的注重日常的善行,有的注重经典的研习,有的偏重于哲理的悟彻。
古印度人修炼瑜珈,主要是受他们信仰的宗教思想的支配。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轮回转世的思想,沉重地压在信徒身上。
与它紧紧相连的是“业”的概念,这辈子的一切言行及思想活动,都一笔笔地记在“业”账上,并形成了下辈子是祸是福的“因”。“业”绩好的,下世就投在富贵之家,享受荣华;“业”绩不好的,下世就投在低贱之家,甚至变牛变马,受苦终生。
这显然是漠视今生,把希望寄托于渺茫的来世的虚无缥缈的人生观。 为了来世的幸福,信徒们当然诚惶诚恐,积善积德,希冀美好的未来。
但是,这还不算是最终的解脱。如果能跳出轮回,不要投胎凡世,而是进入天堂,那就可以永远摆脱人间的无边苦海,永居极乐世界了。
据说瑜珈就是追求彻底解脱的一条“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奇的瑜珈并未成为历史,而是昂首挺进了现代人的生活中。
现代印度的瑜珈已经传遍世界,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有实效的亚洲式健身美体修炼术。练习瑜珈,不仅可以消除紧张,缓解压力,使人的精神与身体进入纯净的境界,更能有效完美体形体态。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练功者,都将练习瑜珈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 ***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