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肌梗塞做什么运动好
一般来说,有心肌梗塞疾病的朋友做散步运动比较好,也安全。但我认为,杨弈讲的“拍手疗法”即边拍手边行走那种方式可能更好。 但拍手散步也不是随便的拍拍手走一走而已,而是要按照一般运动的“三定”要求来做,即“定时定量定强度”认真地拍好走好,同时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见到满意的效果。
拍手定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注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更好每天相对固定一点一定的运动时间,到时候就起身运动,不要今天想运动了就出去运动,明天没时间了就不运动了,要把习惯养成自然;二是在运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时间观念。运动的起步阶段是多少,正常情况是多少,都是不一样的。
拍手定量,指今天拍多少要有数量的规定,在单位时间里在拍手数量的多少上要有一定的限定和规定,拍多了可能手上裂口裂线等会加剧使身体吃不消,拍少了则可能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拍手定强度,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拍手用力的大小,二是拍手频率的大小。
总之,拍手要注意在“三定”的基础上,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坚强的信念:健康由我不由天。也只有这样,你的运动才会有很好的效果,真正做到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2.心肌梗死患者适合什么运动方
运动康复缺乏标准方案,目前仍然处于多元化的阶段。
常用的运动强度是40%~80%峰值氧摄入量,或60%~80%心率储备。如果运动时间超过3~5 min,则需要采用较低强度(40%-50%峰值氧摄入量)。
可以采用小肌群抗阻训练,但强调小负荷、短时间、小运动量。推荐采用25%-35%更大呼吸压的抗阻吸气肌训练(20-30 min/d)以增加呼吸肌耐力。
高强度有氧训练、间断性训练和抗阻训练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可以有显著的生理和心理改善,运动耐力提高,心脏功能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外周血流改善,神经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心脏运动康复强调个体化、循序渐进、坚持系统性和长期性,并特别注意兴趣原则。
3.心肌梗死患者做什么运动好
许多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治疗及时,或病情较轻而恢复正常,这些患者虽然得到医生的许可,允许他们恢复日常的生活。
对心肌梗死患者大置的观察资料表明,在病程的各个时期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主要是有治疗作用的医疗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组织代谢的活力,调动血液循环的代偿适应机制,改善心肌和周围末梢的血液循环,使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加强。 采用医疗体育进行治疗的主要 *** 是,不会感到累的医疗体操、呼吸练习、 *** ,特别是下肢的 *** ,以及有 *** 的步行。
在确定运动处方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临床表现、发病的时间和伴随的一些疾病。要使心肌梗死患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就要进行合理的医疗体育活动,使心脏逐渐而严格地受到锻炼。
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医疗体育能平和地加强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系统各部位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血流缓慢而引起的血栓形成,并使心脏的修补过程进行得更好。自我 *** ,特别是 *** 上下肢和腰部的动作,包括压捏和放松手指,压捏并转动脚掌和腕关节等动作,早在住院时在床上就应该做。
在病床上还可以做举起和放下双臂、屈曲脚掌和肘部,轮流踢腿和两臂前平举,侧平举等体操动作。这对加强血液循环,防止因长时间卧床血流缓慢而可能引起的血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心肌梗死患者为了加强心功能的锻炼,防止心肌梗死复发,即使复发使症状也能得到缓解,出院后的第1个月,取得医生的同意,可以做医疗体操。 如果在做体操时心区出现疼痛,那就应该立刻含服 *** ,并躺下直到疼痛消失,自我感觉很好为止。
假若心脏出现跳动不均匀,全身感到虚弱和呼吸困难时,也应躺下,立刻或第2天去找医生看看。医疗体操可在出院以后第1周开始做,做时速度要慢,天气暖和时,更好在空气新鲜的院子里、阳台上做,冬天则在通风好的房间里做。
做的时间是早晨或饭前1?1。5小时,饭后1。
5?2小时。病情不重的心肌梗死患者,特别是精力比较旺盛者,在病情稳定后从事体力锻炼活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切不可性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