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人到底怎样练瑜伽
,在印度,瑜伽现在已经成了人们训练精神与肉体结合的一种 *** ,并非只有僧侣才能练习。
但瑜伽不同于一般运动,并非人人适合,一些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脊椎病或韧带受过伤的人都应先咨询医生。而且,瑜伽没有统一的姿势标准,现在很多国家的人,在练瑜伽时,不论男女老少,都训练同一个姿势,并要求达到同一个标准,这是非常愚蠢的。
“应该让瑜伽姿势适应每一个个体,而不是让每一个个体去适应统一的瑜伽姿势。瑜伽老师应该根据练习者的身体特点,设计训练课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瑜伽大师德西卡查尔也指出,现在很多国家流行的瑜伽,都单纯地将动作孤立出来,告诉人们哪些动作可以练习身体哪个部位,其实,这并非真正的瑜伽。印度瑜伽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呼吸、调息,在于通过一些姿势改善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达到身体、心灵两方面的和谐统一。
2.什么样的人可以练瑜伽
虽说瑜伽运动老少皆宜,但是瑜伽毕竟有一些比较高难度的动作,有慢性疾病或者是肺结核等症状的人,以及处于手术过后恢复期的人在练习 *** 法之前,应咨询瑜伽教练或医生的意见;做上体往下倒立的姿势时,高血压、低血压患者、头部受过伤害的人、晕眩病人、心衰的人不要做;瑜伽练习有助于胎儿成长和顺利分娩,但必须在教练指导下进行,临盆前三个月停止练习,练习中凡压迫到腹部的姿势要避免,尤其不能憋气;经期练习有助于情绪稳定减缓痛经。
经期头两天可以稍作休息不练 *** 法,不过可以练习 *** 和冥想呼吸练习。经期后期可以做一些姿势,但要减量以不疲劳为度,不要做大幅度的动作,而且要注意避免倒立、伸展腹部的动作和反转性动作。
3.所有印度人都会瑜伽吗
说到瑜伽,近年来可谓是非常流行,不仅仅是一些女性朋友在练习,很多男性朋友也渐渐加入了瑜伽大军。
当然了,瑜伽肯定是男女都可以练习,而且对身体很有好处,这是不用质疑的,不信你看看《天龙八部》的庄聚贤,因为一部《神足经》而缠上白富美,当上丐帮帮主,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呢,尽管我们对印度三哥没有什么好感,不过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员,从遥远的天竺还是传过来不少好东西的。
其中, *** 数字,小乘佛教,瑜伽等等,说到这很多人肯定不服,说没有神什么油怎么能服众,不过这个据说真正的印度人都没见过,为了让我们这信口开河的文章显得严谨,我们不能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为什么印度人发明的是瑜伽而不是踢踏舞或者其他的呢,或者说为什么瑜伽诞生在印度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我们知道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从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出来的,发明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如果你了解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也许就能从中窥的一点端倪。
印度人除了吃饭不用餐具,上厕所不用纸,最有名的场面应该是印度人用笛子控制蛇,你说这印度人崇拜的是牛,老和蛇过不去干什么。难道印度人练习瑜伽是为了跟蛇一样柔软吗,依我看阿三哥虽然无聊但是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防蛇。 你想一想,印度人喜欢玩蛇,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于是一些玩蛇的人肯定不免被蛇完成愤怒的反 *** ,再一不小心恰好是条毒蛇,一个人在家里练习也没人看见,岂不是要去见达摩。这个时候睿智的印度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机智的发明了瑜伽,这样被蛇咬到脚脖子了, *** 了就可以展开自救。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嗤之以鼻,要压不住自己的怒火,迫不及待的通过一些极端形式来表达对我的愤怒。我说你先别忙着愤怒,不信你看看金庸大师,人家就设定了这样的故事情节。
要说大师还得是大师,对于各种东西都是信手拈来,把天竺的瑜伽术给了游坦之,把控蛇技术给了西域白驼山欧阳父子。 在《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就因为被老毒物的蛇咬了,被郭靖救了而产生了结拜之心,更产生了怕蛇这一后遗症。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咬的是游坦之或者是波斯风云三使,人家可能根本不当一回事,自己把毒洗出来不就结了嘛。所以你不能小看这个技能,它改变了故事的走向。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好多90后童年经典,古龙的《小李飞刀》,我们知道一切的开始都是从龙啸云帮助林诗音吸出蛇毒那一刻开始的。如果林诗音会瑜伽,她就不需要被陌生男人救治,李寻欢就不会把她让给别人,王子和公主可能早就在城堡里开始了快乐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因为林诗音没有练过瑜伽而成为了泡影,一对英雄美人就这样遗憾的错过了。
很多人又提出质疑,说我们以前也有捕蛇人,像韩愈的《捕蛇者说》,最早的《射雕英雄》杨过生母也是捕蛇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需要自救呢。这只能说国情不同,若果一个中国姑娘被蛇咬了,恰好被一个人救了,这个时候,如果对方是个风流才子,通常都会是“男女授受不亲,小女子唯有以身相许”,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如果对方是个粗野莽汉,通常都是“男女授受不亲,小女子愿当牛做马来报答你”从而很好的拒绝。而印度呢,大家也知道,直到现在,社会都不是很太平,据说很多男子也会被侵犯,这个时候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可以这样说,瑜伽只能是印度人发明,也只能诞生在印度的国度里。
4.为什么印度人痴迷于瑜伽
瑜伽起源于印度,在梵语中,瑜伽的意思是“和谐”“一致”“结合”,这些意思都反映出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目的——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古印度的传说里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修炼瑜伽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便可以获得解脱。因此在古代的印度,瑜伽只是作为追求解脱的修炼手段。
至于瑜伽可以治病和锻炼身体的说法,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近代瑜伽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瑜伽就在印度出现了。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中出土的一些石刻和印章上,有古印度人修炼瑜伽的图案。那么,古印度人是如何修炼瑜伽的呢?在印度古文献《薄伽梵歌》中有这样的描述:当一个人想要修炼瑜伽时,必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把一些草铺在地上,然后再把一张鹿皮或一块柔软的布盖在草上。
这个修炼的地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但是必须要圣洁。修炼者要稳坐于位置上,躯体、颈部和头部要保持端直,通过控制心念和器官去净化心灵,将心意集中于一个地方。
修炼者如果能在吃饭、睡眠和工作中懂得节制,便能通过瑜伽修炼,减少物质带来的痛苦。在古印度,有很多隐士和苦行僧都热衷于修炼瑜伽,他们常常会在密林深处找一个幽静的地方,整日端坐、排除杂念,追求心灵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传说《罗摩衍那》的作者蚁垤在森林中修炼瑜伽时,蚂蚁爬满了他的身体,他都没有察觉,因为他已经修炼到了忘我的境界。古印度有个叫钵颠?利的人,在总结了前人修炼瑜伽的经验后,写出了一部《瑜伽经》。
书中对瑜伽的定义是“制止思想活动”。瑜伽修习过程有八个阶段:克制、守规(遵行)、坐姿、调息(控制呼吸)、制感(控制感觉)、执持(专注)、禅定(静虑)和等持(高超境界)。
从《薄伽梵歌》的介绍来看,古代印度的瑜伽主要重视调息 *** ,以达到静思修身的目的,而且要求越安静越好。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总是坐着对身体不好,于是创造出了很多动作,而这些动作就逐渐变成了瑜伽体操。
在瑜伽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流派,而几乎每一派都说自己是古代瑜伽的正宗。瑜伽发展到现在,主要的流派有五种:格尔玛瑜伽、杰恩瑜伽、拉贾瑜伽、哈特瑜伽和帕克蒂瑜伽。
格尔玛瑜伽又叫“行为瑜伽”。它的特点是强调修炼者的日常行为,它要求修炼者在生活中保持善心、清心寡欲,不能玩物丧志。
所以很多人觉得这种瑜伽并不是一种修炼 ***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杰恩瑜伽又叫“知识瑜伽”。
它的特点是强调修炼者的悟性,要求人们全面地观察和理解世界,所以这种瑜伽也被称为是一种哲学瑜伽。拉贾瑜伽又被称为“王瑜伽”,它的特点是 *** ,这也是古印度瑜伽开始的基本 ***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种瑜伽是修炼所有瑜伽的基础。
哈特瑜伽的特点是,除了打坐调息外,还可以站起来,加上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所以有人认为现代的瑜伽体操是从这种瑜伽发展而来的。帕克蒂瑜伽,“帕克蒂”有“虔诚”“崇拜”的意思,即要求修炼这种瑜伽的人向神奉献出一切,它宣传的瑜伽宗旨是爱,印度教的一些大师称它为最神秘的瑜伽。
因为拥有宗教色彩,所以这一派的瑜伽披上了很多神秘的色彩。瑜伽发展到现在,去掉了很多宗教神秘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强身健体的需要。
很多人利用瑜伽来解压和舒缓情绪,也有很多人用它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它的作用和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此变成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运动。
5.学瑜伽是不是一定要去印度
没必要,学瑜伽主要靠勤学苦练,做不到的话去哪里学也没用。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是一个汉语词汇,最早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 *** 。
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 *** 。瑜伽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古典瑜伽,一个是现代瑜伽,现在还包括了正位瑜伽。
一、修炼 *** 瑜伽的八支行法:为了实现"对心的控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提出了瑜伽修行所必须的八个阶段的修法,称为"八支行法"。这些功法是:1、持戒(yama) :指必须遵守的戒律,包括不 *** 生、诚实、不盗、不淫、不贪等。
《瑜伽经》认为,在作瑜伽功之前,一个人必须要有充分的道德修养,否则的话,他的心是不会平静的。2、尊行(niyama):指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包括(1)清净(对身体和食物的清净,为"外净";对内心污浊的清净,为"内净")(2)知足(不求自己份外之物) (3)苦行(忍受饥、渴、寒、暑、坐、立等痛苦,遵守斋食、巡礼、苦行等等誓戒)(4)读诵(学习经典、念诵圣音--唵"Om")(5)敬神(敬信自在天大神,为神奉献一切)等。
3、 *** (asana):指保持身体平稳、轻松自如、精神放松。包括莲花坐、英雄坐、吉祥坐、金刚坐、至善坐等等。
4、调息(pranayama):指调整和控制呼吸。《瑜伽经》指出,调息时首先要注意呼吸的三种作用:向内吸气的作用、向外吐气的作用、不吐不吸长长将气储于胸腹之中的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四件事:(1)"处",指气息吸入后,气息在胸腹之内所到达的范围;气息吐出以后,气息在宇宙中达到什么地方。(2)"时",指呼吸的时间。
要求在呼气吐气过程中,一定要保持速度适中、间隔和节奏合宜。(3)"数",指呼吸的次数。
要求出气入气一定要徐缓而轻长,切忌短促、粗急。(4)"专注一境",指调心的问题,在呼吸时,要将意念专注在某一点上,不能分散。
5、摄心(Pratyahar):指抑制各种感觉感官,使感官的活动完全置于心的控制之下。6、凝神(dharana):是使心专注于身体内的一处,如肚脐、鼻尖、舌端等;也可以专注于外界的一种对象,如月亮、神像等。
7、入定(Dhyan):亦称静虑,是使专注一处的心与所专注的对象相统一、使主客观相融合。8、三摩地(samadhi):就是真正达到了心与其专注的对象冥合为一。
三摩地又分为两种:"有想三摩地"和"无想三摩地"。前者,指达到三摩地后,仍然带有一定思虑情感的状态。
后者,指心的一切变化和作用都已经断灭,完全达到与专注对象合一的状态,即瑜伽的更高境界。二、修炼器材 瑜伽球 瑜伽球也称为健身球或瑜伽健身球。
是一种配合运动健身的球类运动工具。材质多是由柔软的PVC材料制成,当人体与之接触时,内部充气的健身球会均匀地抚摸人体的接触部位从而产生 *** 作用,这有益于促进血液循环。
瑜伽球的动作编排是针对腹部,背部,腰部等主要部位,练习时要配合缓慢,有节奏的呼吸进行伸展,挤压等动作,令肌肉得到有效的 *** ,放松,消耗脂肪的功效,同时也是一种提高专注能力,减轻精神压力,增强四肢和脊椎的承受的耐力。瑜伽馆 瑜伽馆是用于学习和练习印度瑜伽的专业场所。
一般而言,都有齐全的设施、较全的教学 *** 、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教学指导、有宁静良好的氛围。在瑜伽馆练习不仅能健康身心,让身材更有形,也能认识新很多朋友。
让瑜伽爱好者有更近的交流。三、瑜伽要领1、坐于椅子上,双膝关节并拢,脊柱立直2、吸气,双手臂在背部反扣手掌合十。
两肘内收。3、呼气。
转头看向身体的一侧。4、保持2-3次呼吸。
5、吸气回正,呼气重复另一侧。功效:缓解肩颈的压力,预防肩周炎,颈椎病的产生。
单腿屈膝 提醒:做不到的MM可以将十指交扣于身后,自然伸直就可以啦。但是一定要两手臂向内收。
1、坐立于椅子上,吸气起左腿水平于地面,弯曲右腿置于左膝之上。2、呼气,保持右大腿内侧收紧,脚掌尽量抵住左膝3、保持自然的呼吸,脊背挺直,感觉有一条绳子在头顶拉着我们的身体不断向上。
4、交换另一侧腿完成姿势,每个动作控制的时间在15秒钟以上 四、警告 瑜伽与其他运动一样在不正确的练习下是会给身体带来一定伤害的,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练习瑜伽。
6.印度种姓如何运用瑜伽
印度罪恶滔天、惨无人道的婆罗门种姓倡导的,撒旦 *** 迷惑、控制凡人的手段之一。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所谓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所谓的"梵我合一"的道理与 *** 。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 *** 。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语:??????)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印度人宣称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并认为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所谓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 *** 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古印度的宗教哲学派别林立,不过有三本著作被大多数印度人尊为经典,一是“奥义书”,二为“薄伽梵歌”,三“瑜伽经”,古印度婆罗门教提倡“梵我合一”理论,由于印度教的普及,加上另一位有名的瑜伽祖师同时也是印度教祖师商羯罗的影响,这三本书也被往后大多数的瑜伽士奉为经典。瑜伽术本是一种身心修持术,表面上看似与宗教无关,但也可以说古印度本土宗教都采用,可谓印度妖术、巫术的集大成者。它所谓的更高目的是实现人的一切可能,从精神(小我)与自然(梵,大我,更高意识,其实就是撒旦 *** )的合一(即“梵我合一”),一直到所谓成佛成仙,或者其他印度本土教派所说的更高目的,瑜伽术都是被认可的途径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