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待人接物的礼仪有哪些
(一)做客 l_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
未请人,不可闯入;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 2.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3.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4.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5.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6.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摆弄。
7.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如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拘束,主人也尴尬;坐没坐相、翘腿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会难堪。 8.作客不可始终不作声。
9.不要时常看手表,或做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lO.初访,不宜久坐。
n.探望病人,应注意安静,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见。 12.亲友,同事、同学、老师生病,应去探望,但不宜久谈。
13.平时不相识者,不可贸然造访。 14.说了告辞,应立即起身。
(二)来客 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
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
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
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2.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是什么
待人接物是最基本的交际方式,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
5、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睡眠好才有好精神,很重要。
6、别人释放“有毒气体”的时候不能嫌恶地躲开或者拿手扇,装作若无其事.
7、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8、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9、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7、不揭别人的短处
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我在公司经常都是推,学习了,我忏悔!
22、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而且钱永远不是万能的。
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抓重点。
26、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
27、人穷志不短
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30、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3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3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3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34、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35、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36、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 *** ---我们是女孩子 呵呵
37、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38、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39、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
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41、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
42、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还击
43、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要学会一个“忍”字
44、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
45、钱不是靠攒的,会花才会赚
46、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47、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
3.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6、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
7、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8、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
9、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13、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14、送人走要说说:“慢走”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17、不揭别人的短处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
这样显得很没礼貌。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22、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26、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27、人穷志不短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30、学会温柔学会聆听3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3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3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34、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35、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36、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 *** ---我们是女孩子37、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38、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39、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41、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42、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还击43、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要学会一个“忍”字44、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45、钱不是靠攒的,会花才会赚46、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47、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 48、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职49、只有错买,没有错卖。
不要只顾着贪小便宜。50、有时候孤单是正常的,不要害怕,要自己调剂51、有真正的朋友,但不知你有没有福气遇到。
不管有没有遇到,都不要否认它。不要算计别人,尤其不要算计自己喜欢的人。
对自己喜欢的人,不要使用手段去得到52、最勇敢的事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不要害怕欺骗,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骗53、借钱的时候,心里要有个底,就是要想着这个钱是回不来的。
所以借出去的钱永远要在自己能承受的损失范围之内。可以承受的数字以内,即使回不来,也是心里早准备好的。
自己不能承受损失的数目,就不能借54、更好的朋友之间,除非他穷的吃不了饭了,否则更好不要有经济往来。许多可贵的友谊都败坏在钱上。
商务礼仪文章推荐:huishi36555、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56、出门在外能忍则忍,退一步海阔天空57、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58、打 *** 接 *** 之一句话一定要是 喂,您好;挂 *** 的时候等别人先挂59、一次不忠 百次不容60、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如果对您还有帮助的话,希望可以采纳哦,谢谢呢。
4.待人接物方面的礼仪
来了一个好朋友:
应该热情地打招呼,开一些玩笑,说一些悄悄话并拿一些这个年龄段喜欢吃的零食;
来了一位长者:
先敬上一杯茶,要亲自倒水,再问候一些适当的话,如果人家没有坐下,你千万不可坐下,如果人家坐下了,你必须争取人家的同意再坐下,人家问你什么要照实回答;
来了一个陌生人: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一是为了防止他的所做所为,二是为了不得罪人家;接着,要询问他想要来一些什么,语言不要罗嗦,言简意赅。
以上不管是谁,都要有一个称呼:同学/同志/爷爷/奶奶/……
对初来访客须先问好,请至客厅上茶后,了解访客的来意。
添茶要适量,尊重客人的意愿,接受人家的婉拒,才能宾主尽欢。
穿著整齐端庄。
语气温和,谈吐幽默。
亲切微笑。
举止安详。
态度要亲切、随和、友爱、招呼,不令访客有拘束不安之感。
应慈悲、热情、主动、耐烦接待招呼客人。
记住访客的姓名、特性、嗜好,真心为他服务。
赞美鼓励,让来访者宾至如归。
能与客人谈说佛法,使他们认识佛教,让他们感受到法喜,获得法益。
谈话内容应为访客所关心、熟悉者。
言谈中,不可自赞毁他,不可两舌,论人是非。
依访客的需要提供协助,如食宿、交通、参观、访问等。
如有先后两批客人来访,应一视同仁,不可冷落一方;彼此若互不相识,应适时为他们互相介绍。
留客用餐,夹菜、添食要适量,尊重客人的意愿。
了解客人,与之沟通。
访客离去时,得以佛书、念珠等法物与客结缘。
待客之道又可分为三类:
属于亲友的客人:要尊重他,礼遇他,要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属于有关系的客人:例如工商、记者、警察等,要给予善意接待,尽快解决问题。
属于临时的客人:偶然的访问,可因人、因时、因事而定,但总要给人欢喜,给人满意。
总而言之,"相"上虽有差别,待客的诚心是不变的。
5.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有哪些
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
6、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
7、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
8、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
9、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
望采纳
6.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有哪些呢
3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3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 *** 3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3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3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4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4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还击4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要学会一个“忍”字4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4钱不是靠攒的,会花才会赚4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4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4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职4只有错买,没有错卖。
7.待人接物需要讲的礼节和礼仪
1、衣着整洁、得体、协调、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通中学生身份的时装,提倡平时穿衣服,参加升旗仪式和重要集体活动,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男生理学生式、西装式头发,不留长发(头发不遮住耳朵)和胡子,女生扎辫子或剪童花头、短发,不留披肩发。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 3、到校穿皮鞋或运动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过2厘米)、冰鞋等不适合在校穿着的其他鞋子。 4、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课、参加 *** 一律脱帽。 5、雨衣雨伞要装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渗出淋湿地板、地面。购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车要脱下雨衣,以防沾湿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伞姿势,以免戳伤他人。 6、男女同学都不得骑高档车,不得穿名牌服装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表,不得戴墨镜。 7、每天佩戴校徽,团员还要佩戴团徽、校徽,团徽佩戴于左胸前校徽下。 8、男女同学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饰件,不佩带手机。 9、进校门主动下车,接受门卫和值勤同学的迎接和检查,不在校园骑车。 10、进出校门或进出其他单位应主动出示出门证,受到门卫检查时,不得作出粗暴的反应或其他不良表现。 11、在路上和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问好;进出门口、上下楼梯,遇到老师,要让老师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12、预备铃响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课前准备,静候老师上课。迟到了要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教室。 13、老师示意上课后,班长号令“起立、立正”,老师喊“同学们好!”同学们喊“老师好!”待老师示意坐下后方可坐下。老师示意下课后,班长号令“起立、立正”,老师喊“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喊“老师再见!”待老师示意解散后方可休息。有老师听课,让老师先离开教室。 14、举手发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松垮姿势或引人发笑的举止。 15、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 16、校园内禁食口香糖,提倡勤俭节约,用好一日三餐,严禁在食堂以外的地方吃零食喝饮料(教室内饮用纯净水除外)。 17、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18、认真打扫环境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在教室里打球打扑克等其他体育活动。 19、遵守用膳制度,排队购买饭菜,注意用膳卫生,不浪费粮食。用膳时不讲话,用膳完毕及时离座并将餐盒摆放到指定位置。 20、文明用厕,爱护卫生设施。 21、不许吸烟、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得进营业性游戏机房、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22、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小摊点上购物,不在马路边吃东西。 23、与人交谈、态度要诚恳,语调要亲切、温和,公共场合不与他人大声交谈、打闹。 24、向别人问话时,要和气大方,吐字清楚,意思明白;回答别人时,应谦和、朴实、含笑、耐心。 25、要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并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语言呼应。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或突然强行转换话题。 26、交谈中要注意站相和坐相。不做任何损害个人形象的小动作。 27、长者到场要用短暂的起立以示敬意,有人给你沏茶,应略为欠身以示谢意。 28、公众场合中,要尽量避免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如打哈欠、咳嗽等,如果患感冒打喷嚏、咳嗽时,应用手帕掩住口鼻。 29、要注意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常用礼貌语。 30、对残疾人要尊重、扶助、礼让,不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要给他们起绰号。 自己找的
8.现代礼仪
一、接待礼仪接待来访接待上级来访要周到细致,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
领导前来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
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接待下级或群众来访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进行解释。
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引见介绍对来办公室与领导会面的客人,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
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如果有几位客人同时来访,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依次介绍。
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回身轻轻把门带好。乘车行路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乘车外出时,要主动打开车门,让领导和客人行外车,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上车,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
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陪同客人时,要坐客人的左边。二、同事礼仪领导对下属礼仪对下属亲切平和、尊重下属是领导对下属的基本礼仪。
接受下属服务时应说“谢谢”;当下属与你打招呼时应点头示意或给予必要的回应;当下属出现失礼时应以宽容之心对待,对下属出现的失误要耐心批评指正;与下属谈话时,要善于倾听和引导,提问语言和声调应亲切、平和,对下属的建议和意见应虚心听取,对合理之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下属对领导礼仪尊重领导、维护领导威望是下属对领导的基本礼仪。
遇到领导要主动打招呼,进门时主动礼让。与领导会面时,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分寸,不能失礼和冒犯,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是非。
向领导汇报工作,要遵守时间,进入领导办公室应轻轻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汇报时要文雅大方、彬彬有礼、吐字清晰,语调、声音大小恰当。
汇报结束后,领导如果谈兴犹存,应等领导表示结束时才可告辞。同事之间礼仪同事之间要彼此尊重,见面时主动打扫呼,说话时语气要亲切、热情。
在与同事交流和沟通时,不可表现得过于随便或心不在焉。不要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要懂得礼节性的捧场院。
不要随便议论同事的短长,对同事所遇到的困难要热心相助。三、会务礼仪会场安排礼仪要提前布置会场,对必用的音响、照明、空调、投影、摄像设备认真高度。
将需用的文具、饮料预备齐全。凡属重要会议,在主席台每位就座者面前的桌子上,应事先摆放写有其姓名的桌签。
排列主席台座次的惯例是: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座高于右座。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边,3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居中座位的左边,2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听从席的座次,一是按指定区域统一就座,二是自由就座。签字仪式,主人在左边,客人在右边。
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按主客左右排列。合影时人员排序与主席台安排相同。
会场服务礼仪要安排好与会者的招待工作。对于交通、膳宿、医疗、保卫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应精心、妥当地做好准备。
在会场之外,应安排专人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对与会的年老体弱者要重点照顾。
会议进行阶段,会议的组织者要进行例行服务工作。与会者礼仪无论参加哪一类会议,衣着整洁、举止大方都是必要的礼仪。
与会者要准时到场,进出井然有序。在会议中,要认真听讲,切忌与人交头接耳、哈欠连天。
每当发言精彩或结束时,都要鼓掌致意。中途离开会场要轻手轻脚,不影响他人。
会议进行时禁止吸烟,应将手机关闭或调整到振动状态。会议主诗人要注重自身形象,衣着应整洁、大方,走向主席台时步伐稳健有力。
如果是站立主持,双腿应并拢,腰背挺直。持稿时,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
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直,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
主持过程中,要根据会议性质调节会议气氛,切忌出现各种不雅动作。在会议期间,主持人对会场上的熟人不能打招呼,更不能寒喧闲谈,会议开始前或休息时间可点头、微笑致意。
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正式发言者,应注意自己的举止礼仪,走向主席台步态应自然、自信、有风度。
发言时应口齿清晰,逻辑分明。如果是书面发言,要时常抬头环视一下会场,不要只是埋头苦读。
发言完毕,应对听者表示谢意。自由发言则较为随意,但要讲究顺序、注意秩序,不能争抢发言。
与他人有分歧,态度应平和,不要民人争论无休。如果有参加者提问,发言人应礼貌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应巧妙地回应,不能粗暴拒绝。
9.大家给我介绍一下待人接物的一些礼节和常识
《追求交际的完美境界 》 随着交际个体素质的提高、交际环境的改变、交际内容的丰富、交际手段的多样化,人们正在努力追求一种交际的完美境界,使得交际更加高雅、美妙、迷人。
如何创造交际的完美境界呢? 一、建立完善的交际人格 人格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人的性格、气质、修养、能力、知识等各个方面。交际人格则是交际表现出的个体人格特征。
完善的交际人格自会使交际进入较高的境界,达到理想的程度。比如良好的知识素质,将使人的交际去俗趋雅;健全的个性特征,会使交际充满风采,高雅宜人,韵味无穷。
一个气质优雅、内涵丰富、待人热情、举止有度、口吐莲花的人,他的交际形式也是赏心悦目,令人恋恋难忘的。他会给交际局面带来诗情画意、高雅脱俗的气氛和动人的魅力。
建立完善的交际人格是全方位的,并不是一点突破、万般具备的态势。比如知识素养提高了,并不能说明其余的人格特征都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
但交际人格的各个成分,是一个整体,是能够互动互促的。比如知识素养提高了,多少能牵及气质、性格的变化。
二、追求交往方式的“恰好” 交往方式是交际的具体形式,它受到交际人格的制约,但又有其自身规律。把握这些规律的更佳境界是掌握分寸,做到恰到好处。
明人洪应明在其《菜根谭》中写道:“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其实交际也如同作文章,懂得千条交际之道,知道万条交际之法,关键还在于运用。
运用之妙则在乎“恰好”,是一种分寸,是一种点到为止,所以既显得典雅,又充满余韵。比如表示友好,大可不必热情过度。
表示对对方尊重之意,也以点到为止为宜,传情达意即可。用不着仰附于彼,自我贬低。
有一位朋友,托人办事,对方欣然从命,全力以赴。这位朋友感激不已,又是表示谢意,又是叙友情、述关系,又是歌功颂德,本来打交道是很少的,此时天天对他陪小心、说长短。
对方原是一份诚心,此时早被这位朋友弄得心烦意乱。这位朋友的做法既会导致交际失败,也会有损自身形象,更让交际本身的情调遭到破坏。
交往方式的“恰好”需要用心体会,需要掌握艺术性。比如微笑和打招呼,说起来很简单,但运用起来却有许多奥妙,同一方式常会显示出雅俗不同的层次。
三、酿造高雅的交际情调 交际主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种关系的联络和互帮互助形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交际又不仅仅如此,它会超越物质性,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欢愉情趣。
此时交际便超越一般和朴素,变得分外迷人。尤其在交际陷入功利圈时,这种交际现象更显得卓然脱俗。
酿造高雅的交际情调将带来这种美妙的交际局面。我曾在行政部门供职,当时求我的人很多,这些人怕敲不开我的门,总是大包小包的做开门钥匙。
我一向以清正廉洁自居,对这种做法当然很反感,进而对一切送礼行为都很讨厌,视为庸俗,报以鄙夷。促使我对送礼改变看法的是我的姐夫,他也喜欢送礼,可是每次送礼都那么别出心裁,附着深意,充满诗意,制造浓浓的情趣。
礼不重,情却深。我的父母每次都乐开了怀,我的姐姐更是倍感自豪,陶醉不已。
我深切地感受到送礼还有着真切、高雅的一面,会使生活荡漾着迷人的馨香和动人的情调。后来我当了教师,学生常常给我送个卡片、小纪念品什么的,这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更给了师生关系注入了一份情调,抹上一层纯情和高雅。
此时我更真切体会到:即使送礼,如果超越了物的目的,追求一种情调,自会让交际归入正轨,并风雅俊逸。 四、营构交际美感氛围 从实用交际到交际的艺术化,最显著特征是对交际美感的追求和营构。
美感本身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是一种高妙的境界,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当我们着意为交际构筑一份美妙,精心为交际营造浓浓的美感气氛时,此时的交际便摆脱了功利色彩,超越了实用性,达到了更高的层次,给人以更好的感受,形成荡气回肠的效果。
比如文人聚会,会场布置素雅简朴,大家彬彬有礼,一番寒暄,相继落座,一杯清茶,几个水果,侃侃而谈,你谦我让。没有艳丽妖冶的奢华,没有烟来雾云的混浊,没有粗声粗语的喧哗。
何其雅致,何其文静。这便形成了特有的美感气氛。
当我们与某人交往,或驾临某个场面时,要切准交际的特定脉搏,努力推动和营构相应的美感气氛。比如你与某个对你十分重要的人物见面,选一个恰当的时间、得宜的场所,你们的谈话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开,你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感受,你们的见面会是成功的,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有着不同的内涵,往往因情境、对象等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热烈、轻缓、淡雅、艳丽都会引起相应的审美感受。
所以我们在营构交际的美感气氛时,要有针对性,重在合适;如若不然,美感气氛无以形成,交际的完美境界也无从产生。 五、挥洒交际风格的魅力 每一个交际者,其交际方式总带有个体色彩,而这种个体色彩一旦成形、提高,则形成交际风格。
挥洒交际风格的魅力,交际既可以提高层次,又能够形成独特的风貌。交际风格虽然以鲜明的个性风采为特征,但却有一致的规格,这就是任何交际风格的形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