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士是出家人吗
所谓的瑜伽士,简单地说是指多年隐居闭关密修,做自我身心转化修持,藉此令身心得以自在的出家或在家修行者。
在秘密部中,事部以持诵真言、结坛、供养等事相为主;行部因为事相、观想并重;瑜伽部以五相成身观法为主;无上瑜伽部以修中脉、风息、明点为特点。其中父部重修风息,名曰命瑜伽;母部重修明点,名曰勤瑜伽;无二部重修双运。三者只就偏重而言,并非截然有别。无上部的理论认为中脉(近似道教的督脉)中有21 个结,利用修风息、明点之力可以打开这些结。每打开二结好上升一地,逐渐引发无量神通、智慧,最后打开顶上一结即圆证三身五智而成佛果修如上次第相应成就者可称为瑜伽士。
2.在藏传佛教里,瑜伽士指的是什么身份
【瑜伽师】
(术语)观行者之总名也。瑜伽为相应之义。相应有五义。见瑜伽条。其中多取第二行瑜伽之义,观行即禅定相应之人,名为瑜伽师。又此名虽通于显密二教。然多以名密教之观行者。盖总即别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名瑜伽师,即有财释。’圆觉大钞七本曰:‘瑜伽者,此云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谓一与境,二与行,三与理,四与果,五与机相应也。虽有多说,今唯以禅定为相应也。师者即观行人,是师之称,如云禅师。’俱舍光记业品一曰:‘瑜伽师,即观行者异名也。’
对于活佛我是不敢妄语的,抱歉
3.在藏传佛教里,瑜珈上师是什么意思
瑜珈上师应为上师瑜伽,上师瑜伽就是上师的修持(也即修持上师)。
“瑜伽”二字出自印度梵文,是修行、修持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 *** ,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
上师瑜伽是五加行中最后的修法。五加行通常为皈依、发心、念修金刚萨埵忏悔、供曼茶罗和上师瑜伽。
“皈依”是进入佛门的标志;“发心”是区别大小乘的分水岭,修行时应明确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光有皈依和发心还不行,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所造的自性罪和佛制罪,一定要通过“念修金刚萨埵”得以清净;同时,成佛需积累广大福慧二资,这就要“供曼茶罗”。
最后依靠上师加持,遣除相续中的所有障碍,现证诸法的实相境界,就要修持“上师瑜伽”。藏传各派的五加行内容和次第顺序略有不同,但内涵完全一致。
上师瑜伽此修法易于进行,且能趋入高超成就。此法集纳所有其他教法于内,了无遗漏。上师相应法,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 *** ,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持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
扩展资料:
佛陀传下两种修行制度:出家传承和瑜伽士传承。莲花生大士将佛法传到 *** 时,将两种制度一并传入。瑜伽士从小像出家众一样修行,但是不剃度出家,只受圆满居士戒、菩萨戒,受密法的灌顶,并持守密法的戒律.藏传佛教中将这两种修行人都尊称为“喇嘛”,“喇嘛”即是“上师”的意思.
依藏传佛教的观点来看,上师可分为小乘上师、大乘上师、金刚乘上师三种.
上师并非狭指一位 *** 的法师,而指佛教中所有的具德长老都是三宝之一体体现。修学佛法,依止上师善知识的引导摄受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瑜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五加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上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