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剧老旦怎么化妆视频
老生(包括武老生)的面部化装,由于角色年龄的不同,有挂黑髯、参髯、白髯的区别。
1、挂黑三髯的中年角色.文扮的像《打严嵩》的邹应龙,《将相和》的蔺相如,《搜孤救孤》的程婴、《击鼓骂曹》的祢衡、《群英会》的诸葛亮等。面部化装稍敷脂粉,印堂上略抹红彩,色不宜深。
眉要浓黑细长,眼圈的黑色较重,但不宜过宽。内眼角(靠近鼻部的眼角)略为点尖。
外眼角(靠近鬓边的眼角)要描得细长,略向上挑。吊起眉眼之后,便显得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了。
武扮的像《战太平》的花云、《八大锤》的岳飞、《夺阿斗》的赵云、《虹霓关》的秦琼等,面部化装与文扮略同,但两颊的红彩不宜涂得过重。印堂的红色要深一些,红彩直达额顶(下圆上尖)。
眉的描画稍宽黑、直长,眼圈也略加重描画。外眼角宜细长、向上挑。
眉眼较文扮要吊高一些,使得眉宇之间,显露出英雄的神气。 2、挂参三髯或参满的老年角色.文扮的像《一捧雪》的陆炳,《盗宗卷》的张苍,《空城汁》的诸葛亮等,在从前多不搽粉,只在两颧和印堂上稍抹红彩,眉部略加描画即可。
现在扮演这一类的角色,大都睑上略敷脂粉,印堂上的红彩,抹得较淡(也可以不抹)。眉部略抹黑烟子,使呈深灰色。
式样要细长,眉头较重,眉梢较轻(演员眉重的只须用松烟补长眉梢.但不要露出衔接的痕迹。眉轻的可全描,但不要涂成深黑色)。
吊起眉眼之后,要显出苍老神气。 武扮的像《打渔 *** 家》的萧恩,《凤鸣关》的马岱等,面部化装与文扮略同,但眉眼要吊得较高较紧。
印堂的红彩,须直达额际(红色要重一些)。眉应粗直,呈深灰色。
眼圈略宽,外眼角向上挑起,紧吊眉眼。 3、挂白三髯或自满的老年角色。
文扮的像《四进土》的宋士杰,《除三害》的王睿,《捉放曹》的吕伯奢,《徐策跑城》的徐策,从前只略描眉抹彩,不搽粉;现在为了脸色匀润,眉目清楚,也稍搽白粉。两颊微涂红彩,显得脸上略有红润之色。
眉的描画一般是用黑烟子描成深灰,不宜涂成黑眉。水纱纲子不要勒得太高,须表现出老年衰迈的容貌(个别角色有的可描白眉,像《除三害》的王睿),武扮的像《定军山》的黄忠,《凤鸣关》的赵云等,面部的化装,与挂参髯的武老生相同,在眉眼的描画上,应表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
以上所说的老生化装,只是一般的化装 *** ,由于具体的角色不同,演员在化装时,要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涂抹脂粉和眉眼的描画上,须略有变化。像扮演剧中的文人,一般不宜粗眉大眼,眉目宜端庄清秀,水纱网子一般可包扎较低。
扮演武角色,在眉眼的描画上,应刻画出英武的神气。 另外,剧中人物在遇到厄难或危险时,脸上要涂抹一层油彩。
在印堂上画一笔晦纹,鼻窝两旁抹黑(椭圆形小黑点)。像《浔阳楼》的宋江装疯一场,《打棍出箱》的范仲禹,《战太平》的花云等,应在脸上涂抹油彩,以夸张剧中人物遭到危险时,内心激动,汗流满面的神态。
此外,老生角色勾画脸谱的,像三国戏的关羽,《斩黄袍》的赵匡胤(一般叫做红生),由于化装手法的不同,并入净角脸谱,这里不再叙述。
2.请教京剧花旦的上妆 ***
1、拍底色:底色由红、白色的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底色的深浅要根据舞台灯光的强弱、人物的年龄、身份而加以区别。
2、涂腮红:从眼窝、鼻梁两侧开始,压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间向两侧,由深渐浅地均匀的拍打,直到与底色融为一色。
3、画眉毛、眼睛,嘴唇:旦角演员基本是以凤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给人妩媚之感。用锅烟子和眉笔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础上加以夸张。
4、勒头:开始进行勒头吊眉毛环节,用勒头带把眉毛和眼睛吊起来,劲显人物的精气神。勒头是整个造型中最关键的一步。
扩展资料:
花旦的特点:
一是穿着。除某些性格内向的闺门旦,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四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
《春草闯堂》中的春草、《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着裤子、袄。且李凤姐为正旦、闺门旦“两门抱”(即兼演),孙玉姣则正旦不演。
二是“四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如属刺 *** 旦,扑跌功夫也不可少。
其造型则重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乖巧。典型人物有《梵王宫》的耶律含嫣、《少华山》的殷 *** 、《辛安驿》的周凤英等。
3.谁有京剧花脸化妆的全过程 急用 谢谢
讲很难讲清楚,得看视频,我就简单讲一下净角的化妆程序吧。
1.洗脸。用热水和肥皂讲将脸上的油垢洗净,因为皮肤油腻就粘不上水粉。头发必须要剃掉,因为脸谱的面积要扩大到头部。
2。揉黑眼圈。洗脸后略在脸上抹一层白粉,然后用手指蘸少许黑油,在案上揉研到半干状态时,将两眼揉上黑圈,以便勾脸时不弄到眼睛里,勾好后两眼不致露出肉色的眼圈。
3、揉眼挖鼻窝。用中指蘸黑油,先将眼窝及鼻窝等大体样式揉出,揉时先左后右,务必对称。
4、涂脸底子。用笔蘸脸谱的底色,在脸上涂抹均匀。
5、勾画脸谱。按照谱式整齐地勾画。
6。勒网子水纱
7。挂髯口,全部穿戴好行头后挂髯口,如果髯口里有耳毛,还要先把耳毛插入水纱网子里。
以上就是净角化妆的简单程式.
4.京剧净角化妆视频
我找不到视频,只找到一个贴吧/f?kz=86631420 净角的化装程序 1.洗脸——洗脸的意义和生旦相同。
但头发要剃去,因脸谱要扩大额部的面积。一般业余演戏的人,不经常演出,便用白布包裹额头,以代剃发。
但这样有三个缺点:(1)布有折纹,勾画不平。(2)颜色要浸,使额部的色彩模糊不清。
(3)表演动作较大时,包布容易被盔头重力向上扯动,把脸谱的额部拉成两截,露出裂缝中的黄肉。 2.揉黑眼圈——洗脸后可略在脸上掸一层白粉(这样容易挂色),然后用无名指(中指也可)蘸上少许油黑,在案上揉研到半干未干时,将两眼揉上黑圈。
以便勾脸时颜色不致弄到眼里。勾好之后,两眼不致露出肉眼圈。
3.揉眼瓦鼻窝——用中指蘸油黑,先将眼瓦及鼻窝等大体式样揉出,两边必须对称(歪脸除外)。揉时是先左后右,照顾对称。
这道手续,看来好像不太重要,其实整个脸谱的构图,在这一道手续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下一步,只是细部的勾画和修整加工而已。
这一道手续就同画家起稿相仿,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要充分地考虑到整个脸谱的构图和神气(勾白水脸膛的,可以先涂白粉,留出眼瓦和鼻窝的部位)。 4.涂抹脸底子——用笔蘸油白(这里举的是油白三块瓦脸)涂抹均匀,使黑白交界的地方大致整齐,要注意两边的对称。
脸底子不必涂得太大(因为额上还有水纱,两鬓要挂髯口,脸盘还要遮盖一点)。但也不可太小,太小就容易露出黄肉。
5.勾画脸谱——用油黑和其他颜色按照谱式整齐的勾画,不整齐的地方加工修补。 6.勒网子水纱——勒法和其他角色相同,不过净角的网子水纱较其他角色都高,帽子和盔头容易掉落,应当勒得较紧。
7.勒网子水纱后扎扮完毕挂髯口——通过一切扎扮,有耳毛的先把耳毛插入水纱网子里面,最后挂上髯口。没有耳毛的,就挂上髯口,全部化装就完成了。
5.请问京剧演员上妆有哪些大致步骤啊
旦角的脸部化妆步骤 京剧的旦角,包括青衣、花旦、马刀旦、武旦,在演出前都要根据剧中所扮演的人物特点进行面部和头部的化妆与装饰。
旦角的化妆分为拍底色、拍腮红、定妆、涂胭脂、画眼圈、画眉毛、画嘴唇、勒头、贴片子、梳扎、插戴头面等程序。 1、拍底色:底色由红、白色的化妆油彩调配成嫩肉色。
底色的深浅要根据舞台灯光的强弱、人物的年龄、身份而加以区别。拍底色的顺序是先脑门、鼻子、下巴后拍两颊、两腮和脖子。
要注意是拍底色,不是抹,而且一定要拍均匀。还要注意眉眼、鼻窝、嘴角、眼角等细小部位要面面俱到,既不要色彩太薄,露出皮肤本色,也不要太厚,如戴面具。
2、涂腮红:以大红色化妆油彩为主,略加玫瑰红色。 *** 是从眼窝、鼻梁两侧开始,压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间向两侧,由深渐浅地均匀地拍打,直到与底色融为一色。
以上眼皮部位为最红,要注意鼻梁、嘴角与底色衔接的部位要自然过渡,不要有明显的红白界线。涂腮红时在技巧上要注意根据脸型的特点加以变化,起到弥补缺陷、美化脸型的作用。
如圆型脸可把腮红上下拉长;长型脸可把腮红向横向拉宽,再通过贴片子的技巧来帮助演员改变脸型的长短胖瘦。 3、定妆:即敷粉,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层薄薄的脂粉,可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脸上。
敷粉应先从脑门、鼻梁和底色部分开始,然后敷腮红部分,敷好后再用刷子轻轻掸去浮粉 4、涂胭脂:用大红、荷花、赫红等颜色的胭脂涂在腮红的部位。 *** 是从眼窝和鼻梁两侧,眉毛以下开始,自上而下、由浅至深。
重点要突出的是上眼皮,下眼皮和两颊要逐渐过渡到与底色一样的深浅。胭脂的作用是使面部色彩更加鲜艳。
5、画眼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演员揭示人物心情的关键部位。所以画眼圈要画出生动的神韵来,才能起到烘托演员的表演的作用。
同时,画眼圈也要根据演员的眼睛大小、脸型胖瘦,进行比例的夸张。画眼圈用的是眉笔或锅烟,从下眼皮画起,加宽上下眼圈的轮廓线。
旦角演员基本是以风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给人妩媚之感。眼小者,眼圈线可画得大一些;眼大者,眼圈线可画得小一些;眼圆者,眼圈可画得长一些;眼长者,眼圈可画得圆一些;两眼近的可以拉开距离;两眼距离远的可以画得近一些。
6、画眉毛:即用锅烟和眉黑笔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如青衣、花旦要画柳叶眉;武旦、刀马旦要画剑眉;彩旦要画八字眉。画眉毛的长短粗细曲直也要结合演员的脸型、五官的特点,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弥补,用锅烟打好的眉毛要有毛茸茸的立体感。
7、画嘴唇:即用大红油彩勾画上下嘴唇的轮廓。其画法即采取以演员的嘴唇进行相反相成的原理进行勾画:如嘴大的,可画小画薄;嘴小的可画大画厚;嘴鼓的,可画瘪;嘴瘪的,可画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画嘴唇的美化作用。
在化妆时还要注意人物与行当的差别,如:青衣要显得庄重、典雅,因此底色要浅一些,腮红的部位要小一些,颜色也要浅一些,柳叶眉、丹风眼,眼圈不要太重、太宽;花旦大多年轻、活泼、天真,因此底色略深,腮红部位略大一些,要显示出青春的活力,眉毛要两头尖细,中间略、粗而弯,呈弦月型;口型要小,呈圆型,嘴角略往上挑。有的花旦的印堂还要画一红点,显得天真,可爱;武旦和刀马旦的底色要深一些,腮红的部位也要大一些,以表示人物妁健壮和勇敢。
丑角的脸部化妆步骤-----作者:金光耀 来源:北京时代国粹文化 无丑不成戏,丑角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包括文丑和武丑,文丑亦称小花脸或三花睑,武丑又称开口跳。文丑分为官文丑、方巾丑、茶衣丑、巾子丑和彩旦。
传说当年唐明皇演戏,就是应工丑角.因皇帝的身份,演戏有诸多不便,为此皇帝特意在脸上挂一块白玉,久而久之,丑角的脸上就留下了——块白,这就是我们今天戏曲舞台上丑角所画脸谱中的白色“豆腐块儿”。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在长期的戏曲发展吏上.丑角的化妆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行为的不同和差异,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脸谱,如腰子型粉脸、圆形粉脸、枣核型粉脸、筝型粉脸、元宝型粉脸、丑老脸、丑破脸以及碎脸、揉脸和象形脸等。
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脸部中央用白粉勾画—幅“豆腐块儿”型的白粉脸,因此观众一看见这块“豆腐块儿”就知道这个演员是丑角。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方巾丑的“豆腐块儿”粉睑脸谱的勾画方式和步骤: 一、化妆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勾画的脸谱干净、美观,在化妆前必须剃掉全部头发和胡须,尤其不能留鬓角和脑后面的头发,否则将使整个脸谱污浊。
然后再洗掉脸上的油垢和汗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