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祭祀文化 作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祭奠逝者、缅怀先祖的传统节日。然而,清明节期间许多不文明、不健康的祭奠方式依然存在,要破除陋习,文明祭祀。
一、为了我们生活的这片绿色家园,为了您的身心健康,为了他人的平安幸福,让我们积极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告别陋习,文明祭祀,自觉做到不参与不文明的祭祀活动,特别是不在重要交通要道、森林防火区、城区大街小巷等公共场所烧纸扎冥币、撒纸钱。 二、广泛宣扬“厚养薄祭”的生活理念,倡导长辈在世时多孝敬、逝世后节俭祭葬的新风尚;倡导群众采取树葬、花葬及深埋不留坟头等处理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和文明祭奠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倡导鲜花祭祀、植树祭祀、家庭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通过召开家庭追思会,用宣读祭文、点燃蜡烛、敬献花篮、瞻仰遗像等文明健康方式进行文明祭奠。
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等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寄托哀思。 四、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网上祭奠。
清明期间,嘉峪关在线网站开辟了清明节网上祭扫专题频道“金乡在线清明节频道”心语寄深情、鲜花表情思、音乐抒心意,请广大网友能登陆一次本站点,献花、献歌、留言、点烛、上香和祭酒,表达怀念之情,传播移风易俗、厚养薄葬、追思先人、简朴为本、热爱自然、重视环保、文明祭祀等新理念,积极倡导新型文明的祭奠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个人精神文化内涵,提升人生境界 网友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以各种形式缅怀先烈先贤先人功绩,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积极昂扬的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 四、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网上祭奠。清明期间,嘉峪关在线网站开辟了清明节网上祭扫专题频道“金乡在线清明节频道”心语寄深情、鲜花表情思、音乐抒心意,请广大网友能登陆一次本站点,献花、献歌、留言、点烛、上香和祭酒,表达怀念之情,传播移风易俗、厚养薄葬、追思先人、简朴为本、热爱自然、重视环保、文明祭祀等新理念,积极倡导新型文明的祭奠方式,不断提高和丰富个人精神文化内涵,提升人生境界 网友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以各种形式缅怀先烈先贤先人功绩,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积极昂扬的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美好家园,创建绿色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2.关于 “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的作文 600字左右
: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老家扫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车,爸爸说那是人们从外地赶回来扫墓的。
到了老家,我们去集市上买了鲜花和小树苗。我好奇地问妈妈:“街上那么多卖纸钱的,为何我们只买鲜花和树苗,而不买纸钱去烧呢?”妈妈说:“因为坟墓都是在庄稼地里,烧纸钱很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烧纸钱不光浪费纸张,还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不烧纸钱,只献鲜花,另外种树在坟墓上,还可以美化环境,这样即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啊。”
我们到了墓地,把鲜花献在了坟前,我和爸爸一起把小树苗种在了坟前。爸爸还挖了一些土覆盖在了坟上,我问奶奶为何要这样做,奶奶说:“民间有一个说法,坟墓是死者的房子,时间长了房屋会漏雨的,因此每到清明的时候,子孙都要给先人的坟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这即使是迷信说法,但也是子孙表达哀思的一种做法。”最后我们先祖先鞠了3个躬,然后离开了。
:
怀念故人,珍惜生者。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倡树新风,保护环境,用文明祭奠的实际行动,共同度过一个文明健康、节俭环保、安全有序的清明节!
3.求一篇作文,作文题目是“关于传统祭祀”
中国的祭祀习俗
祭祀是人们对祖先、神明等崇拜对象所行的礼仪。这种礼仪千百年来在民间相沿成俗,谓之祭祀习俗。民间普遍祭祀的对象有:本族本家的祖先、天地父母、 *** (玄天上帝)、三山国王(地头老爷)、伯爷公(福德老爷、地主老爷)、顺民公(灶君)、招财爷( *** 爷)等。
民间祭祀祖先和神明,一般有几种习俗:
1、家祭
民间旧俗家祭的对象和时间:
祖先 一般设龛或香炉于厅堂。岁时节日(辞年八节)延续不断奉祀之。近祖忌日多另加“拜忌”;远祖久了、多了,便省了“拜忌”和拜节,改为年间“春分”、“秋分”祭祀,俗称“春秋二祭”。
天地父母 设香炉于大门顶,每年时节、每年正月初九、每月初一、十五祭祀。民间有“正月初九天地生(天公生)”之谓。民间旧俗,这一天人们备办?品拜天公(天地父母),并告诫孩子们漱牙水、洗脸水不可倒落地上、沟里,应倒桶里,待次日才倒掉,否则被视为对“天公”,对“天地父母”不敬,恐遭天责。这一天,民间不宰牲畜,诚感天地好生之德也。
*** 又称玄天上帝,民俗多包其“香火”及插其令旗于大门顶,同“天地父母”炉一起,每年时节、每月初一、十五祭祀之。
佛乃宗教之一类,僧尼不祀神,但老百姓自古将他作神看,作神拜。且相延不断。和平之宋大峰祖师乃佛门高僧,因倡建古和平桥,造福人间,后人怀念他、崇拜他,遂立庙堂以祀,且香火旺盛,便是人们将他作神看也。
太阳公 民间有“三月十九太阳公生”之谓。是日,妇女们把祭品摆在天井或门外日头下,焚香拜日头。
相传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官兵苛政,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百姓为祈平安,遂定于农历三月十九日为祭祖日,各家备办供品祈求先祖在天之灵 *** 。不料在家祭拜此举为当局所不容,因这天恰是明末崇祯皇帝煤山上吊的日子,故被扣上悼念前朝亡帝的罪名,予以明令禁止。后来有人出点子改在天中央祭拜,扬言为“太阳公生”,以避罪责。以后相传成俗,民间就真的把这一天当作“太阳公”生日来拜了。
地主老爷 又称伯爷、伯爷公。民间有“三月廿九伯爷生”之谓。旧俗多设炉于门后墙脚跟,每年三月廿九及每月初二、十六,定期奉拜,祭物不拘,饭菜牲品果饼等均可。旧时,农历三月廿九为小麦收获后的季节,农家用刚收成的小麦换面线(潮汕面条),煮水后炒豆芽奉敬“伯爷”(福德老爷、地主老爷),故民间有“三月廿九伯爷生,面线炒豆芽”之民谣流传。
相传,历史上伯爷原名叫伯益,是远古时期帝尧、帝舜、夏禹三代之贤人,是掌管山川原野和湖泽的虞宦。伯益先后教民造耕地、耕种、砌石垒土盖顶造房子,造福于民。后来,民众深感其恩,一致尊奉他为大地之神,到处建庙供伯益神像以奉祀,祈求他 *** 合境平安、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风俗一直相沿下来。久而久之,人们渐渐把伯益叫成“伯爷”,把“伯益公”呼为“伯爷公”。
就因为人们奉伯益为土地之神,故所到创基立业之处,都必先建造“伯爷庙”、“伯爷宫”,又称“福德老爷”之“老爷宫”、“老爷庙”奉祀之,以祈基业兴隆;乃至人们建房造屋,也要先设“伯爷炉”,日日供奉,直至工程完工谢土。以前,潮人出外谋生,一旦在那里卜地定居,也先建座“伯爷宫”以镇土保平安。这就是“伯爷宫”到处有,一个乡里每个角落都有的因由。而“伯爷宫”一般都建得简陋低矮,概为人们纪念远古时初创建的房屋皆属简陋的缘故。此外,民间旧俗还多在居民住宅、商店、工厂、车间、作坊等处,设立“地主爷之位”、“地主神位”,于农历每月初二、十六两天定期祭拜,俗称“牙祭”。祭品不拘,常有饭、菜、鱼肉蛋类、水果、饼食等,凡人可食的东西都可作祭品。祭拜时每焚香五支,焚化纸锭五分,意奉东、西、南、北、中五土伯爷也。凡是老板的,拜毕祭品用以宴请伙计、员工、亲友等。
五谷母 民间有“六月十五、十月十五五谷母生”之谓。旧俗多在饭桌墙上挂五谷母像(神农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十月十五及喜庆时祭拜之。
民间之称“五谷母”,一说是神农氏,一说是五谷之神。何以“五谷母”有两次神诞,也有两说:一说潮汕是水稻一年两熟,为报答神恩,故行夏秋二祭,时间定在两次收成后的月中即农历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一说五谷神诞原来是六月二十六日,满清入关后,清王朝为探测民心,试行政令,遂定十月十五为五谷神诞,令民易时祭拜,人们终于照办。于是,这个节日也就流传下来。
4.祭祀文化的祭祀文化
原蓼泉县城在每年“立夏”前一日,要举行祭“风神”活动。其仪式放在夜晚举行。活动由县 *** 主办,地点在西门外草滩。白天请道士念经,傍晚由县长亲自出场主祭,由警察带上一个监狱在押的犯人。设堂焚香、叩拜、读祭文后,把犯人带到挖好的坑前,由“刽子手”持刀装模作样表示砍去犯人头颅,实际以猪头或羊头代替人头,抛入坑内掩埋,然后带犯人回监狱。其用意是以“活人”祭了风神,祈求“立夏”后再不要刮大风,祝愿当年的庄稼丰收。祭祖先。三月“清明”、七月十五为纪念祖先的日子(前已记述)。有些名门望族,在纪念先祖之日,在坟茔里要续族谱、家谱,有的要重立“族规”,如有的后人做了偷牛盗马的事,要在坟茔里进行惩处,有的棍打四十,有的要在坟茔罚跪儿个时辰,起到警诸后世的作用。
一些出门在外或远离家乡几年至数十年的人,回归故里,无论何时都要到坟上烧纸祭祀,谓之“谈先祭祖”。有些在外赚钱的富户,为荣光耀祖,显扬父母,不惜花费几百、几千辆银子,重修祖坟,重新安葬祖先,请满堂僧道超度亡灵,还要大宴宾客,其声势显赫,令乡邻羡叹。 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各地学校(主要是中学或乡中心小学),儒绅聚集一起举行纪念活动。蓼泉、沙河在文昌宫或文庙举行,有的在“魁星楼”举行,多数在学校举行。设祭堂,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宣王”牌位,儒绅按长辈、晚辈秩序排列,依次焚香叩拜。由唱礼人宣读仪程:如秦乐、鸣炮、献供撰、读祭文、焚香、化表等。社会地位较高者被推为主祭人,主持祭祀活动,其费用一般由民众分摊,也有参加者负担的。
另外,农村各地还有祭龙王、祭土地神、祭 *** 、祭 *** 等活动。还有各地寺、庙、祠、观的各种祭祀活动。其意都是为了祈祷平安, *** 一方,风调雨顺,或消灾灭病。另外还有木匠祭鲁班,铁匠祭老君,毡匠祭阴仙,买卖人祭 *** 的活动。还有油房、醋房、染房、皮匠、鞋匠、挂面匠等,都各祭有主,不一细说。
祭祀,涉及博大庞杂的神灵体系,关联到祭祀文化的诸多元素。本文简要概述了祭祀的对象、祭品的种类及处理方式、祭祀的场所等要素。关键词:祭祀、神灵、祭品、场所。
祭祀就是按着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恭敬的动作膜拜它,请它帮助人们达成靠人力难以实现的愿望。“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人们把这一人间的通则加于神灵身上,便成为祭祀的心理动因。所以,祭祀从本质上说,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是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
但我们对孔子的祭祀更是我们的一种传统,就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炎黄子孙,让我们形成了温良恭俭让的良好品德。所以对孔子的祭祀更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信仰。
大千世界,祭礼繁杂。环境和民族的不同,构成了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纵观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它吸引我们探骊得珠。
5.祭祖的祭祖礼仪
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在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还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气氛。祭礼结束后,将猪肉、羊肉等祭品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
6.作文>400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杜牧写的清明古诗。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说:“清明节到了,祭祖坟了,这是我们中华的风俗。”我得意地说:“谁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样。”妈妈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个字都不敢说了。
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祖坟前面,我们先拿出打火机,然后拿了几串小鞭炮放放,刚开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连头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说:“孩子别怕,放鞭炮没什么好怕的。”妈妈说:“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说:“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个喜欢放鞭炮的人,可现在为什么这么怕了呢?这都怪一个小鞭炮若的祸,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再玩的时候检到一个小鞭炮,我把它给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听啪的一声,我的手被炸出了血,当时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邻居看见了我这副得性,马上告诉了我爸爸妈妈,我爸爸妈妈听了害怕极了,连忙把我送到医院里包扎伤口,从那时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时候听到鞭炮声就怕了。我们放完鞭炮点了几根香,我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先鞠躬,再说些什么话,我的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我听不到,但我口中在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这样才对的起父母“我知道我这样只说说不做是没有用的,而是要实际行动起来。最后,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里,然后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说:“你们这样祭祖坟不怕旁边那些野草着火吗?”他们说:“当然怕啊!但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几个他之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说:“我从来没做过“清明果”,所以,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难吃很多。”我尝了一口,我觉得不好吃,可是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我相信
7.清明节祭祖作文6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这天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饭,拿起香纸,扛起锄头扫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前。爸爸把坟四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黄纸,插上香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爷爷奶奶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
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
待爸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想到他们临终前的遗嘱,我不禁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
此时,爸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更佳物品。
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几束插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忧愁。这忧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
我向往在这雨中的忧愁,所以我向往清明节的光临。
8.关于清明文明祭祖的论文
(1) 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这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母亲就让我换上军色的春装,带着纸钱,领着我上坟去。 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担山,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转好几道车。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母亲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满山遍野地到处玩,直到母亲把我拖上车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
有一次我发现在一座破烂不堪的坟前,从来没有纸钱烧过的痕迹,我很奇怪,就弯下腰,仔细辨认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么“生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斗”,而且他还是个外乡人哩!咦,他应该埋在烈士墓园吧!为什么上面没有一个亲属的名字? 我带着疑问跑去好奇地告诉母亲,母亲没有抬头,只是缓缓地说:“唉!你拿些纸钱去为他上坟吧!”我接过了母亲递来的一叠纸钱。走到了他墓前,一边往火里扔纸钱,一边喃喃地说:“从来没有人来为您上过坟,您一定很寂寞吧,我虽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认识您,但您当年一定是个功臣,如今尸骨却流落他乡,我为您烧一些纸钱吧……”这时,一双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双肩,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她轻轻从我手中拿了一些纸钱,扔向火中,纸钱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张,两张、四张……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亲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她不能上坟了,而我一个人去她又不放心。
于是我们就在室外烧纸钱,母亲扔一些纸钱就说:“爹!您接着吧!小远(我的舅舅)拿着……” 纸钱只剩下最后一叠时,母亲把它递给我说:“小咏,你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烧吧,唉!没人给他上坟怪可怜的。”……火光映着我的脸,我在心里说:“安息吧!明年清明节时,我一定为您去上坟!”一阵风吹了过来,把纸钱烧过的灰烬吹走了…… 今年又逢清明节。
昨天是清明节的第二天,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不错,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有踩着泥腻的山间土地一步一步的奋力的向上攀登。 终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
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
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
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 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
让他们 *** 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
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
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好。
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
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 *** 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
9.作文:文明祭祀,从我做起 500字数
有十二所小学,每所小学有5个学生代表举行了“文明祭祀,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还有九位来自各个单位的领导也参加了。
老师发给我们每个同学一些传单,叫我们去发给每一个路过的人,让他们都知道“文明祭祀,从我做起”里面宣传的内容就是:清明祭祀期间我们不使用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及塑料花、塑料发财树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要杜绝白色污染!倡导鲜花祭祀,居家祭祀 *** 祭祀等文明的清明祭扫方式。也同时希望他们再宣传给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发的过程中,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很积极地去发给每一个过路过的人。那些过路的人也很配合我们,承诺自己不会去做这些事,还答应宣传给自己身边的人。
发完了以后,我们又 *** 了。有几位领导和学生代表在台上讲了话,然后我们全部都在横幅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许下自己的承诺。
这一次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行动还在进行当中……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会遵守。
10.倡导文明祭祀,共建绿色家园
保护绿色家园倡导文明祭祀
每年清明节祭奠活动中发生的火灾不在少数,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损失。2010年3月12日9时许,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二十里堡街道钟家村村民钟某,来到钟家村北山祭祀已故父亲。钟某在其父亲的坟前用明火烧香、烧纸。由于当日风力较大,燃烧的纸被大风吹散,难以控制,进而引起山火。火借风势,在山林中迅速蔓延成灾。此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0.7公顷,造成林木直接损失价值近3万元。
今年清明将至,广大市民将以各种方式祭奠先祖,但少数市民祭祀仍然采用上坟烧纸、点燃香烛、燃放鞭炮等方式进行。这既污染环境、又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为全面倡导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在此我代表一名中学生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文明使者。为了我们生活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告别陋习,做一名文明祭祀的倡导者,做到不在公共场所、林区及其边缘地带燃放鞭炮香烛纸钱;不携带任何火种进入林区。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报警。
二、自觉移风易俗。积极采取文明的祭祀方式,清扫墓碑、鲜花换纸钱、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式,把祭奠先人的传统习俗用更加环保安全的方式加以继承,树立文明祭祀社会新风。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争做文明使者,自觉移风易俗,保护绿色家园,倡导文明祭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