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埋术的境界意境
瑜伽师通过修炼瑜伽术来达到所求的境界与意境。修炼后,就会产生许多常理无法解释的特异本领。
如果说,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生命能维持一周的话,那么,一旦没有了氧气,恐怕连10分钟都用不了,就会窒息而死。但是我们在印度却见到一些神奇的瑜伽师,他们不吃不喝,甚至把他们置入水中,埋在地下,他们都会安然无恙。这不能不使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大吃一惊。
印度有个叫巴罗多的印度教徒,年轻时是个军人,南征北战,饱经沧桑,经历过不少危险,也体验过死亡的滋味,所以退役后“万念俱灰”,皈依宗教,成为一名虔诚的信徒。他积极地练习古老的瑜伽心法。据说这种心法能够令人的灵魂离开肉体,达到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不受肉体上的一切生理需求的影响。
实际上,这种古老的瑜伽术要练到更高的层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它不仅需要一个人长久地、持之以恒地对瑜伽术的修炼,还需修炼者本身的灵性与慧根。在印度佛教千年的历史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不到10人,而最近300 年以来。也只有巴罗多1 人,所以印度 *** 已把他视为“国宝”之一,并封予他“圣者”的荣誉称号。
巴罗多经过10年的修炼,终于练成了。他随时可进入那种不眠不休、不饮不食的状态。从1980年开始,他便四处去作表演,一方面用来宣扬宗教,另一方面也借此来吸引信徒。
起初,他是采用困在箱内的方式。在整整1个月中,他都被困在地下3米的箱内,里面除了一些被褥外,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也没有空气。他以打坐姿势坐着,双眼紧闭,直至第32天被人挖出来。
巴罗多最惊人的一次表演是在1986年2 月的印度希萨市,当时在许多国家的记者监视下,巴罗多坐在一个直径2.5米的大铁箱内。首先,有人用尼龙绳把他的身体固定在箱子底部,然后,注入清水,只见水慢慢把他浸过,最后把铁箱盖子盖上并焊紧,这样就能保证一滴水也不能由里面流出来。一个星期后,大铁箱被打开,巴罗多由水中站起来,神情肃穆,并无异常。各国采访记者对此惊叹不已,终于相信了这位“圣者”的神功。
众目睽睽之下被“活埋”
从1985年至1987年,印度的乌台浦尔土邦医学科学院的医生与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心脏专家对瑜伽功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综合考察中,一位名叫萨蒂雅穆尔蒂的瑜伽师在众目瞪暖之下被“活埋”了整整8个昼夜,安然无恙。
2.瑜伽的更高境界
瑜伽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瑜伽起源于印度,后流行于世界。它产生于公元前,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上,印度先贤们在最深沉的观想和静定状态下,从直觉了悟生命的认知,他们将修炼秘密传授给有意追求者,因而沿传至今。
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有结合、联系之意,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是为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可究竟是什么同什么“结合”呢?其实瑜伽是为指明人类本能从较低到较高的“结合”,用同样方式也可从较高到较低的“结合”或同自我结合。这也意味着与更高的宇宙万物之灵相同化,使自己从痛苦和灾难中获得解脱。在印度,开始瑜伽修持者只有少数人,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由瑜伽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而今的瑜伽,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人仅有的秘密。目前印度有很多专门研究瑜伽的学校,而且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瑜伽有他一套从肉体到精神极其完备的修持 *** ,当今的瑜伽不仅只属于哲学和宗教的范畴,它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千年不衰,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 *** 中进入最深层次时,就会觉醒人生自性与生命的至善境界,从而获得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结合,唤醒内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更高开悟和更大愉悦。
瑜伽的修持 *** ,能把散乱的精神集中并使之平静下来。瑜伽修炼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在此基础上,引导修持者进入无上完美的境界。在瑜伽修炼过程中,修持者逐渐深化自己内在精神,从外到内,从感觉到精神、理性,而后到意识,最后把握自我同内在的精神融合为一,达到天人合一。
3.瑜伽是古代什么六大派系之一
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
瑜伽,源于古印度文化,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一如的道理与 *** 。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 *** ,包括调身的 *** 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瑜伽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发展了瑜伽体系,因为他们深信通过运动身体和调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
扩展资料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 *** ,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
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 *** 法。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
瑜伽”(英文:Yoga,印地语)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 *** 。
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 ***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圣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语)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订为完整的八支体系。
瑜伽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 *** 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
关于瑜伽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吠陀经》的印度经文中,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阐明了使身体健康、精神充实的修炼课程,这门课程被其系统化和规范化,构成当代瑜伽修炼的基础。帕坦伽利提出的哲学原理被公认为是通往瑜伽精神境界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瑜伽。
4.请问最早瑜迦和佛学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瑜伽,梵文yoga,翻译成汉语意思是“相应”,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穿牛鼻子的东西。如果要控制牛,把牛鼻子穿上一个绳子,就会乖乖跟人走。瑜伽借用这个含义来表示,通过瑜伽的 *** ,可以控制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
瑜伽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很常见的宗教修行方式,佛教的禅定实际上也就是瑜伽。所不同的是,佛教在禅定中独特的慧观,也就是佛教的哲学,佛教的义理。(佛教强调止观并重,定慧双修,意思就是在禅定中,或者是在瑜伽中,透过佛教的独特的智慧、哲学义理等来如实观察世界,关照自身,以期达到觉悟)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通过修禅定而觉悟,其实禅定(又叫做“奢摩他”)的 *** ,佛教与外道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差别就在这个慧观(毗婆舍那)上。
现在的瑜伽已经脱去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了,把以前的禅定修行中的一些有利于当今社会中的养生、塑身的部分拿出来,做成了这个类似体操的东西。基本上跟古代印度的宗教修行关系不大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