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加葬礼,着装有哪些忌讳和讲究
黑色是哀悼的颜色,人们常穿黑色衣服参加葬礼。
中国传统以白色为孝服,去探望时别谈开心的事,别大声喧哗、别大笑。丧服是黑色的,孝服是白色的。自古就有披麻带孝一说。黑色是参加葬礼的人穿的,表示哀悼。白色是死者晚辈穿的真正的孝服。这本是中国人丧礼的传统礼规习俗。
不宜穿着的服装是发亮的深色服装是绝对不能穿的,晚礼服、运动服、休闲服、洋装也是属于不够严肃的服装,因此是不可以穿的。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是讲究丧礼着装的,亲人去世时,要穿孝服。长辈去世,子孙要披麻戴孝。即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布,表示沉痛和哀悼。
披麻戴孝一类丧服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这种制度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等级制。按照亲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服装。在三国两晋时期开始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 *** 均有不同。
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中国传统丧服的第二个特点是白色。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起,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均取白色。燕国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送行者全是白衣白帽,实际上含有送终的意思。白布丧服,现在还流行于某些地区的农村。孝服是白布衣服或麻布衣服。
至亲的头上会披上一块大的白布。鞋子上也要缝上白布。一般的友人、邻居束上一根白腰带,肩上披着一根白布。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黑色(文化中的含义篇)
百度百科-葬礼
百度百科-孝服
2.在中国参加葬礼的礼仪有哪些
白事礼仪的诞生以来是带着美好的祝愿的,分为送终,报丧,入殓,守铺,搁棺,居丧,吊唁,接三,出殡,落葬,居丧。
送终介绍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中国民间白事礼仪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 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 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 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
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
有的 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 往会受人非议。 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
如果死者 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 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 落气纸"。
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 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报丧介绍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入殓介绍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 ,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
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 ,镜子一面。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 般是头朝里脚朝外。
但在江苏徐州及周边地区,却是脚朝里头朝外。 守铺介绍 死者的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
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搁棺介绍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
"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居丧介绍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
男子 *** 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
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 、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吊唁介绍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
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
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 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 亲朋友邻,虽不至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
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
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 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
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
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接三介绍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
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 天堂。
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
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用。 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
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 *** 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 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
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 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
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出殡介绍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
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出殡的程序为: 转棺介绍 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 ,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
3.参加白事该穿什么衣服不该穿什么衣服
参加丧礼的人服装打扮以清淡、素雅为宜,言谈举止以端庄沉静为宜。不要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1、男女均应穿黑、白、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
2、女士不应涂抹口红,不戴鲜艳的围巾,尽量避免佩戴饰物,如需要可考虑白珍珠或素色饰品,避免佩戴黄金。
3、一般送花圈表示对死者的悲悼之情。送花圈形式有单独送、几人合送,也可以以一家人的名义或单位的名义送。参加者还要穿素服,佩戴白菊花。
4、参加者应怀着沉痛的心情,带着严肃的表情参加追悼会,认真履行追悼会的每一项仪式。
5、应将手机关闭,否则默哀时突发 *** ,让人觉得唐突,没有礼貌。
扩展资料
关怀及安慰对于亡者的亲属很必要,一些过当的举动例如嚎啕大哭应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作为慰问语一般可以说,“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请节哀顺便。”
“这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请保重身体。”丧事时忌讳使用“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葬礼会场是肃穆的,吊唁者言辞应收敛,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追悼会
4.参加葬礼应该带些什么去
参加葬礼应该携带的物品:1、在追悼会上人们常常送的就是一些礼金,这是一种约定俗称的交往礼物,毕竟在开追悼会的时候总是需要花费和开销的。
2、挽嶂、挽轴、挽额也称礼悼,题词不拘形式,通常以四字为多,多是直写,横写的称“挽额”。3、祭奠礼品如赠送香烛纸钱、“三牲”、果品之类的祭祀用品,并随祭品附送礼单帖。
扩展资料:参加葬礼的注意事项:1、参加葬礼穿着不能很花哨,要庄重、大方、整洁。2、到场以后,争取与家里的长辈打个招呼,询问有什么事还需要帮忙。
3、不要与熟人大声说笑,说话要压低音量,不可以喧宾夺主,别忘了当天的主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葬礼。
5.追悼会的参加追悼会的礼仪
1、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2、漫不经心,中途退场。
3、浓妆艳抹,披红戴绿。 祖 父:先祖父、先大父、先祖考
祖 母:先祖母、先大母、先祖妣
父 亲:先父令、先严令、先考令
母 亲:先母、先慈、先妣
伯 父:先伯
叔 父:先叔父
丈夫:先夫、亡夫
妻 :先室、先妻、亡妻,令先室、令先妻、令先夫人
兄:先兄,令先足
夫之祖父:先祖翁、先祖姑,令先祖翁、令先祖姑
丈夫之父母:先家翁、先家姑,令先 家翁、令先家姑 凡自称死亡之家属,对长辈冠一‘先’字。先者,一是先亡故。二是习惯避忌讲‘死’也。三是对已死长辈之尊敬,不斥言亡也。对平辈冠一‘亡’字。亡者,亦死也。对有的平辈也可冠一‘先’字,如先兄等。对未成年之幼辈,可称夭亡,或夭折。凡称别人死亡家属,不分辈分,均冠‘令先’二字,表示尊敬。 对表中没有开列出来的死亡者的称呼,可参阅表中称呼,类推出来,不用一一举例。如对已死之老师,称先师,别人称令先师。当然,上列之表不是死板的格式,要依具体情况而确定对死亡者的称呼。
6.请问参加葬礼穿什么样的衣服
1、禁止穿红色衣服
参加葬礼多数要穿黑色或者灰色,比较暗沉一点的颜色,以示庄重和严肃,千万不能够穿红色的衣服,红色代表喜庆,会给人一种不尊重故去的人的感觉。而且穿红色的衣服参加葬礼,会招来不利的磁场,容易发生各种倒霉的事情,得不偿失。
2、禁止穿黄色衣服
黄色衣服比较活泼明亮,看起来轻松愉快,而参加葬礼是非常沉重的,很不适合穿。即使外面穿了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里面的衣服也尽量不要是黄色的,否则也会容易招来各种灾祸,而且很容易生病,对于健康运不利,一定要禁止穿。
3、禁止穿花色衣服
花色衣服过于鲜艳招摇,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是不能够穿的,无论是中式葬礼,还是西式葬礼,花色衣服都会被列为禁忌颜色。穿花色衣服参加葬礼,还容易招来各种是非,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发生口角纷争,工作或者生活当中 *** 矛盾不断,难以解决。
参加葬礼要注意穿着打扮,宜穿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衣服款式不要过于花俏,以简单大方为主,此外,还要禁止穿运动服,休闲服等,这也是对故去的人不尊重的表现。
7.参加丧礼要注意哪些细节
参加葬礼应注意的礼仪
受邀参加“红白喜事”时把握礼仪分寸都很重要,但两者不同的是,参加婚礼时,一般的小疏忽大多都会被喜庆的气氛冲淡,而葬礼本身的凝重感和沉痛氛围,要求人们言行格外谨慎,如果细节上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给亡者家属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千万不敢有所懈怠。
那么出席葬礼究竟怎样做才最得体?一句话:慎言慎行。以下这几点规矩您可要谨记: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女士不应涂抹口红,不戴鲜艳的围巾,尽量避免佩戴饰物,如需要可考虑白珍珠或素色饰品,避免佩戴黄金;关怀及安慰对于亡者的亲属很必要,一些过当的举动例如嚎啕大哭应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作为慰问语一般可以说,“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请节哀顺便。”“这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请保重身体。”丧事时忌讳使用“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葬礼会场是肃穆的,吊唁者言辞应收敛,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
8.出席葬礼的要求是什么
各个国家在丧礼的具体形式上,根据死者生前的宗教信仰不同而有不同的规矩。
但是无论怎样,如果应邀参加丧礼,女性应穿深色正式服装,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不可穿红戴
绿,不用花手帕,切忌浓妆艳抹,戴装饰品。其实不是说穿其他颜色不可以,只是葬礼是谁也不想
发生的,主人都会有些伤心。你穿花花绿绿的。不适合这种场合.
参加葬礼用白包包钱。钱的多少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即可。要到场时或者仪式前就要把红包给亲属。
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女士不应涂
抹口红,不戴鲜艳的围巾,尽量避免佩戴饰物,如需要可考虑白珍珠或素色饰品,避免佩戴黄金。
关怀及安慰对于亡者的亲属很必要,一些过当的举动例如嚎啕大哭应避免,在措辞上也应注意,作
为慰问语一般可以说,“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请节哀顺便。”“这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
悼,请保重身体。”丧事时忌讳使用“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