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发现智悲德育网改版了,改版之后页面很可爱很活泼,有谁可以帮
2010年11月16日(藏历铁虎年10月初10),智悲佛光网正式更名为“智悲德育网”,启用新域名,网站新首页上线公测。
感恩传承上师的加持,感恩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的关怀,在584个日子里,将幼小的网站托在掌心,一路走到今天!
2009年4月12日,堪布仁波切指定有关人员负责智悲佛光网站的创建和管理工作。关于网站的定位,上师仁波切在2009年9月12日给佛光发心人员的UC开示中明确说:“智悲佛网主要是让四众弟子在闻思修行上起一定作用;智悲佛光网主要是针对儿童,在新的一个时代当中,对他们的相续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几位发心居士的大力支持下,网站完成了域名注册和服务器布署工作。同时开始进行系统程序开发、页面设计和内容筹备等工作。上师仁波切为智悲佛光网站亲笔题名:智悲佛光。并手书:“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盘。”
2009年9月12日,上师仁波切亲临UC“智悲学堂”,为佛光发心人员做专门开示。上师仁波切明确网站的定位是为了在新的一个时代当中,对儿童的相续起到一定的作用,针对孩童的根基,面向以孩童为主的青少年推广佛教知识,同时介绍国学思想以及古今中外的一些好的理念和知识。网站的目标应为儿童心灵的健康发展负起责任,无条件地付出努力,哪怕能让一个人的心相续能得到稍许的利益,一个人当他长大以后,对国学思想,对佛法精神有所领悟的话,就是我们的愿望。
2010年6月,网站六大主体频道架构完成。为了树立起上师仁波切利生事业的宝幢,内容统一以智悲命名:智悲德育、智悲慈爱、智悲论坛、智悲佛典、智悲之家、智悲学堂。
2010年9月,网站划定并公布德育读经班2010年年终考试A、B卷复习题范围,拟定德育读经班2010年年终考试A、B卷试题,并完成考试奖品的设计 *** 。同期,开始网站新系统的开发工作。
上师仁波切说:“佛教的爱心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在轮回的长河中,孩子的精神园地也极其贫瘠,我们应该给他浇灌佛法甘露。”“与其为孩子们买车、买房、或留下一些财产,不如用慈爱的水精心浇灌孩子这棵幼苗,给他们指明一条正确的人生方向,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菩提心,并最终引领他们前往菩提妙果之通衢大道,这才是更好的教育与 *** 。”“孩子将来当官不重要,发财不重要,对孩子生生世世有利的,就是让他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有道德、有品行、有菩提心,有利益他众的心态的人,这是很重要的。”
祈愿以智悲德育网新版上线为缘起,更多孩子的德育教育能够得到重视,愿孩子们的相续中都生起一颗利他的菩提心!
2.智悲佛网什么叫依止上师
依止上师,那就是上师即佛,你不能起分别,更不能妄论师过;
当然在此之前你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不是听别人说有多好多好就着上去依止了,然后又发现这个上师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甚至都不如自己了,这样是不行的,不如对修行无益,反而因为这个缘起非常差,以后再难真正依止一个具德上师了;
所以,在你决定依止之前,必须要反复地问自己,这个上师有没有给你具足的所依理由;你是不是真的决定要依止了,哪怕天魔来了要 *** 你,你也不放弃,因此真正的依止就是这样的。
3.智悲佛网 *** 学习应怎么报名
最新通告:索达吉堪布弘法网站--智悲佛网改版!在家即可跟着五明佛学院学习,报名请进 /index.php学院网站地址,点击请进 /ssyy/index.php上师影音,点击请进 报名参加五明佛学院共修 *** ---在家即可跟着学院学习, 接受传承和五明佛学院的加持 /xxgx/kcjs.php点击请进 /ssfb/上师法宝 点击请进 /sskc/上师课程 点击请进 /ptjt/ 菩提讲堂 点击请进 索达吉堪布微博点击请进 索达吉堪布官方博客点击请进 索达吉堪布藏文化博客点击请进 智悲德育网点击请进 智悲论坛点击请进 最新通告:智悲佛网改版! 智悲佛网从2006年开创至今,已经进入到了第五个年头。
近五年来,智悲佛网上,上传了索达吉堪布的三大宝库,包括了100多部译作、著作和讲座系列;并陆续公布了五部大论在内的几十部经论的课程,令众多有缘者趋入了大乘佛法甚深广大的殿堂。 当五浊恶世的黑暗越来越深重时,无量众生为魔障所转,陷入到无以自拔的恶趣深渊。
为了让更多的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佛网将于2011年1月14日(藏历铁虎年闰十一月初十)改版,并在改版之后,不断完善新网站各方面的功能,以期获得预期圆满的效果。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为了更大地发挥 *** 弘法利生的优势,欢迎各方佛友能给予支持,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发心,将自己短暂的人生,投入到令佛法兴盛、众生安乐的广大事业中。
4.索达吉堪布:关于如何依止上师修行
百度一下即可: 《索达吉堪布:如何依止上师》 依止上师: 所谓的依止,主要是以佛法依止,即弟子要在上师面前听法,上师要给弟子传法。
然而,现在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依止上师,就是弟子问上师:“您可不可以摄受我?”上师心情好的时候,点点头,承认“你是我的弟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暂时就不答应。一旦得到了上师应允,弟子就特别开心,到处请客好好吃一顿。
所以,很多人被摄受的界限,只是上师的口头开许,就像世间的一种承诺。 当然,这种 *** 或许也可以,毕竟有些高僧大德的境界不可思议,通过他无比的加持和智慧来摄受,这也未尝不可。
不过依据诸多经论的观点,真正的依止上师,应该是以佛法结缘,上师传授佛法,弟子接受了之后,才算是建立了依止关系。 有些人明明在上师面前灌过顶、听过法、得过很多窍诀教言,却不承认这是一种依止,不承认是自己的上师,反而跑到另一位从没得过法的上师面前,悄悄地说:“我是您的弟子,您是我的上师。”
这样的依止,除非你是利根者,像迦叶尊者在佛陀面前说:“您是我的本师,我是您的声闻。”承许一下就可以得戒体。
此外,对普通人而言,没有佛法经论的传授,不可能算是依止上师。 这个问题,如今在很多城市比较常见,希望各位要详详细细翻阅经论,看到底什么才叫依止。
《正法念处经》中讲过:“若为他人说,一句之善法,则为善导师,为众生所尊。”如果有人对你哪怕只说了一句善法,他也称为是你的上师,从那个时候起,你就应当对他尊重,态度要跟以前不同。
如果没有这样,想用其他关系来依止上师,可能不太符合佛教的教义。 那么,该以怎样的方式依止上师呢?正如《华严经(33卷)》中所说:“善男子,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我们要把自己当成身患重病的病人,善知识是治疗我们的医生,善知识所说的法是灵丹妙药,依教奉行能遣除一切病苦。这个教言非常关键,否则,就算你依止了善知识,但以上四想[1]若颠倒了,那再怎样精进也无济于事。
现在有些人,在上师面前得了一个法后,从来也没修持过,就像医生给你问诊开了药,但你根本不吃一样,怎么可能对治相续中的烦恼?除非你遇到的医生十分特殊,根本不用吃药,只加持一下就可以。但除此之外,若想治好自己的病,医生一定要开药或传授 *** ,你也一定要谨遵医嘱,这样疾病才有希望遣除。
另外,看病一定要找对良医,倘若你胃特别痛,却去科学实验室找一位教授,这完全是缘木求鱼。同样,我们众生心里特别可怕的烦恼疾病,21世纪的超级科学技术无法解决,什么样的知识分子或智者也束手无策。
有些人皈依其他宗教,有些皈依世间的气功师,这样虽可以暂时带来一些安慰快乐,但究竟从生老病死的轮回大海中解脱,他们却无计可施,唯有佛教才能做到。 而在学佛的过程中,你不想解脱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想要解脱,依止善知识才有希望。
自古以来,虽有许许多多智慧高超的人,但要想解脱的话,没有依止善知识绝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若想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务必要按照此处所说的比喻,像重疾缠身的病人依止善巧的明医,或者像恐怖路途中的旅客依止勇敢的护送者,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危害时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去海中宝洲取宝的商人依止商主,想到达彼岸的船客依靠舵手一样,依止一位具有救护力的上师。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 当然,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智悲力统统具足的上师,末法时代不一定找得到,但只要上师有一定的悲心、智慧、能力,直接或间接能改变我们的相续,实际上就可以。
不过现在大城市里的人,就算找到了具德上师,也不一定有时间去依止,在这种情况下,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上师的教言,然后对此依教奉行,也可以叫依止上师。 其实,依止上师不一定非要天天跟着,上师走一步也不离开,上师坐着自己也在旁边,上师吃饭就傻傻地看着,这个不一定叫依止。
若能将上师相续中的智慧、悲心融入自心,逐渐获得上师戒定慧三学的功德,这样的方式才叫依止。有些人总以为一直陪着上师才是依止,假如上师出去不带自己,就表明上师不摄受自己了。
实际上,这样的依止没什么意义,就算上师经常把你带来带去,你也不一定能解脱。 要知道,依止上师有不同的方式,尤其在当今时代,弟子若依靠各种方式了解上师的教言,比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这些早上起来怎么修?晚上怎么修?白天怎么把佛法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对此全部明白的话,才是真正的依止上师。
否则,就算是佛陀在世,也不可能天天把所有弟子带在身边。 看过佛陀传记的人都清楚,昔日佛陀身边也只有阿难尊者、迦叶尊者、目犍连尊者等几个弟子,多的时候有250或2500个,但即便如此,也不可能让每个弟子都跟着,成天给佛陀倒茶,跟佛陀特别亲近——常有人认为,“亲近”上师就一定要跟上师坐得特别近,与上师同住同睡。
实际上并非如此,弟子若想亲近上师,关键还是要将上师的密意、上师了解的经论教义尽量通达。 在此过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