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馈赠礼仪、宴请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握手礼仪 1、用右手,双腿并立站直,微笑着注视对方眼睛。
2、一般由年长的向年轻的伸手,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 伸手,女士向男士伸手;拜访时主人先伸手,告别时客人先伸手。
3、在多人握手时,顺其自然,不交叉握手。
4、与贵宾或老人握手时宜用双手,身体微微前倾。
5、男士与女士握手时,时间长短和力度适中。 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曹操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宴请和赴宴礼仪 1、宴请者提前到达约会地点迎接客人。
2、注意节约,适量点菜,主动将剩余食物打包。
3、点菜时考虑客人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
4、准时赴约,听从主人安排按位就座,待主人提议后进餐。
5、礼待主人,尊重侍者,照顾宾客,热情交流。
6、咀嚼时不说话,剔牙时适当遮掩。
7、祝酒时语言简练、语意清楚,他人祝酒时暂停进餐、注意倾听。
8、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举杯示意。
9、饮酒适量,不过分劝酒,礼貌拒酒。
10、为他人夹取菜食时使用公用餐具。
2.馈赠礼仪六要素是什么
得体的馈赠要考虑六个方面的问题:送给谁(who),为什么送(why),送什么(what),何时送(when),在什么场合送(where),如何送(how)。也就是要考虑馈赠对象、馈赠目的、馈赠时机、馈赠场合、馈赠方式六个要素,简称馈赠“5个w一个h”规则。
(一)馈赠对象
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赠物的接受者。馈赠时要考虑到馈赠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位、身份、性格、喜好、数量等因素。
(二)馈赠目的
馈赠目的即馈赠动机。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表达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慰问哀悼。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谊为宜。
(三)馈赠内容
馈赠内容即馈赠物,是情感的象征或媒介,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赠物可以是一束鲜花、一张卡片或一件纪念品。赠言则有多种形式,如书面留言、口头赠言、临别赠言、毕业留言等。馈赠时,应考虑赠物的种类、价值的大小,档次的高低、包装的式样、蕴含的情义等因素。
(四)馈赠时机
馈赠时机即馈赠的具体时间和情势,主要应根据馈赠主客体的关系和馈赠形式来把握。
(五)馈赠场合
馈赠场合即馈赠的具体地点和环境,主要应区分公务场合与私人场合,根据馈赠的内容和形式来选择适当的场合。
(六)馈赠方式
馈赠方式主要有亲自赠送、托人转送、邮寄运送等。
3.商务馈赠要注意些什么风俗习惯
世界是由很多个不同的民族构成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间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这就造就了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风俗和地域习惯。
所以,我们在商务场合给对方赠送礼品时,一定要了解对方所在国家或者民族的风俗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朋友间的往来更好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会让人觉得不吉利。
无论给任何人送礼,都要避免送刀、剑或其他带有尖、刃的物品,这些物品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有“一刀两断”的意思。根据闽南的习俗,如果不是家中有丧事,一律不要给对方送毛巾,闽南有句俗话叫“送扇无相见”,所以,“扇子”不适宜作为礼品送给福建和台湾朋友。
4.涉外礼品馈赠礼仪五点
互送礼品是一种礼仪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的桥梁。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送礼是必要的,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送礼时的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防止这样几个问题:之一,防止过多。
第二,防止过于贵重,使别人不敢轻易接受。第三,防止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
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 *** 、礼品的接受这3个方面的内容: 更多内容来自中华礼仪培训网www.liyipeixun.org1 礼品的挑选。在礼品的挑选上,要对送礼对象的爱好、兴趣做些简单的调查,因人而异,投其所好。
此外,还要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对方基本的忌讳。如信奉 *** 教的国家不要送酒、猪皮产品。
送花时,西方国家比较忌讳双数,喜欢单数,一般不送单一的花种,会让颜色搭配得更加丰富,看起来更漂亮。各国对颜色都有忌讳,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
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在馈赠行为当中,主角当然非礼品莫属。挑选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时,一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恪守四项准则: (1)突出礼品的纪念性。
在涉外交往中,送礼依然要讲究“礼轻情义重”。有时,“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往往更受对方欢迎。
因为在许多国家里,都不时兴赠送过于贵重的礼品。反之,则很可能会让受礼者产生受贿之感。
(2)体现礼品的民族性。有人曾说:“最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往往是更好的”。
向外宾赠送礼品,其实也是一样。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书画、茶叶等。
一旦到了外国人手里,往往便会备受青睐,身价倍增。 (3)明确礼品的针对性。
送礼的针对性,是指挑选礼品时应当因人,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指的是选择礼品时,务必要充分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使礼品得到受礼人的欢迎。
因事而异,则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向受礼人所赠送的礼品应当有所不同。比方说,在国事访问中,宜向国宾赠送鲜花、艺术品。
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望病人时,则宜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等等。
(4)重视礼品的差异性。向外国人赠送礼品,是绝对不能有悖对方的风俗习惯。
因此,务必要将此视为送礼之时的大事,此即涉外礼品的差异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对受礼人所在国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挑选时,主动回避对方有可能存在的下述六个方面的禁忌:一是与礼品有关的禁忌;二是与礼品色彩有关的禁忌;三是与礼品图案有关的禁忌;四是与礼品形状有关的禁忌;五是与礼品数目有关的禁忌;六是与礼品包装有关的禁忌。
这六个方面的禁忌,有时亦称“择礼六忌”。 2 馈赠的 *** 。
向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不仅要重视具体品种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注意赠送礼品时的 *** 。根据礼仪惯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馈赠的 *** ,具体是指在礼品的包装,送礼的时机、送礼的途径这3个方面,必须表现出中规中矩,不乱章法。
(1)重视礼品的包装。以前,中国人送礼,只重货色,不重包装。
不管多么高档的礼品,大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或者顶多用报纸一包,硬纸盒一装了事。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
在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包装是礼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被视为礼品的外衣,送礼时不可或缺。否则,就会被视为随意应付受礼人,甚至还会导致礼品自身因此而“贬值”。
有鉴于此,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一定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包装,对包装时所用一切材料,都要尽量择优而用。与此同时,送给外国人礼品的外包装,在其色彩、图案,形状乃至缎带结法等方面,都要与尊重受礼人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考虑。
(2)把握送礼的时机。在涉外交往中,由于宾主双方关系不同,具体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送礼目的不同,送礼的具体时机自然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千篇一律。
依照国际惯例,把握送礼的更佳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会见或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辞之时。
向交往对象道喜、道贺时,如拟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应当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餐后吃水果之时。
观看文艺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演员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游览观光时,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了礼品,更好在当时向对方适当地回赠一些礼品。
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应当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 (3)区分送礼的途经。
送礼的途径,此处是指如何将礼品送交受礼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礼的途径主要被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当面亲自赠送;另一种则是委托他人转送。
这两种送礼的途径往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有时,他们各自往往还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
5.馈赠礼仪中的礼品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
1、要说注意事项,得根据具体情况而论。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禁忌,这方面尤其要注意的。 2、除此以外,你要考虑对方的地位、性别、年龄、爱好、地域等基本信息,这样才好选择送什么。
比如说给领导送礼的话,礼物的选择上,在了解领导喜好的基础上,适度的投其所好,一定要有寓意(如步步高,一路连升等,讨口彩,也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要拿的出手,实用性鉴赏性兼备比较好,现在中国元素的礼品很受大家喜欢,可以选择: (1)送一些有收藏价值的礼物,既能体现你的素质涵养,也能让你的领导有保存的意义。 (2) 放在办公室的用品。
(3)一些精美的生活用品,放在家里,每天都可以看到的。
6.商务见面送礼的礼仪常识有哪些
区别于朋友间的友情馈赠,商务送礼是一门艺术,因此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给出如下四点送礼原则:
1、礼品轻重得当
一般讲,礼品太轻,又意义不大,容易让受赠者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品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品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品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官员、上司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的礼品,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2、时间间隔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3、注意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人送礼会送香水,可是送礼的人却不知道受礼人对香水敏感,这不是在间接讽刺人家吗,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最终只能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在别人甜蜜时送一首“分手快乐”的悲歌,如果他可以一脚把你从这里踢到几百里外的话,我想想他一定会这么做的!
4、礼品要有意义
礼品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品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品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更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品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7.如何把握“馈赠”礼的时机和场合
究竟如何赠送商务礼品,要把握以下原则:
1.根据不同的受礼品者选择不同价值的礼品。
2.根据受礼品者的趣味不同,精心挑选礼品。
3.选择更佳赠送礼品的时机,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4.赠送的礼品要品质优、适用性强,经久耐用。
5.更好让礼品更具有私人性、专一性。
6.礼品的包装要精致美观,吸引人。
7.如有可能,亲自或者派人专门分发礼品。
8.根据礼品用途选择不同的赠送场合。如供家庭用的礼品更好送到接受者家里,而不要在办公室。
8.日常礼仪的300个关键细节的目录
之一章 个人礼仪
女性着装礼仪
女性妆容礼仪
男性着装礼仪
交谈礼仪
仪态礼仪
第二章 社交礼仪
介绍礼仪
握手、鞠躬、亲吻礼仪
名片礼仪
称呼、打招呼礼仪
*** 礼仪
做客、待客礼仪
馈赠礼仪
第三章 职场礼仪
求职面试礼仪
办公室礼仪
上下级交往礼仪
工作会议礼仪
第四章 商务礼仪
商务接待礼仪
商务谈判礼仪
商务宴请礼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