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10条中国传统交往礼仪,要简单明了
诚敬:尊敬、敬畏,不怠慢放荡之谓也。
卑己尊人:体现了宽厚仁慈的仁本主义精神。
礼让:让,礼之主也。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和而不流。
重仪:以德行为本。
自尊、自信、自省、自新。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2.中国常见的交往礼仪主要有
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3、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我会回视,并对它,他,她,微笑!4、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5、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睡眠好才有好精神,很重要。
6、别人释放“有毒气体”的时候不能嫌恶地躲开或者拿手扇,装作若无其事.7、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职场厚黑,学习一下。8、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9、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17、不揭别人的短处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我在公司经常都是推,学习了,我忏悔!22、说道就一定要做到。
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而且钱永远不是万能的。
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抓重点。
26、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27、人穷志不短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30、学会温柔学会聆听3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3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3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34、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35、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36、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 *** ---我们是女孩子 呵呵37、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38、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39、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41、待客不得不大,持家不得不小42、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还击43、人活在这个世上,首先要学会一个“忍”字44、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45、钱不是靠攒的,会花才会赚46、学无止境,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47、不要跟同事议论上司或其他同事的是非,你的无心之言很可能成为别人打击你的证据48、做事情,做好了是你的本分,做的不好就是你失职49、只有错买,没有错卖。不要只顾着贪小便宜。
50、有时候孤单是正常的,不要害怕,要自己调剂51、有真正的朋友,但不知你有没有福气遇到。不管有没有遇到,都不要否认它。
不要算计别人,尤其不要算计自己喜欢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不要使用手段去得到52、最勇敢的事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不要害怕欺骗,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骗53、借钱的时候,心里要有个底,就是要想着这个钱是回不来的。所以借出去的钱永远要在自己能承受的损失范围之内。
可以承受的数字以内,即使回不来,也是心里早准备好的。自己不能承受损失的数目,就不能借54、更好的朋友之间,除非他穷的吃不了饭了,否则更好不要有经济往来。
许多可贵的友谊都败坏在钱上。 ---向朋友借钱,那是耻辱。
是对这段友情说BYE BYE的前兆。55、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56、出门在外能忍则忍,退一步海阔天空57、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58、打 *** 接 *** 之一句话一定要是 喂,您好;挂 *** 的时候等别人先挂 ---嘿嘿,我一向如此。
59、一次不忠 百次不容60、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61、多看书对心灵有益,你会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62、是你去适应社会,不是社会来适应你63、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要笑在人前笑,要哭一个人躲起来哭64、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 我又犯错了,改。65、简单的事情复杂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66、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天上不会掉馅饼67、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68、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喝杯水也一定要69、少说别人是非,把自己管牢70、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怨天由人,在做之前要想想应不应该,出了事要学会自己解决71、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
3.中国的十大礼仪是哪十大礼仪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事显赫。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和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6、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半事功倍。
7、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外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8、决不抱怨: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昼圆满。适度的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9、不要说谎、失信:对朋友同事说谎会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从再相信你,这是你更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0、目光远大:当财运亨通时要想到贫穷,这很容易做到。聪明人为冬天准备。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4.中国的基本交往礼仪
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既要通过良好的礼仪修养,展现自尊自信;也要常怀敬人之心,给他人充分礼遇,不伤他人尊严,不侮辱他人人格。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以真诚为纽带,促进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
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要心胸豁达,宽以待人,多为他人着想,多做助人之事,容人之短,谅人之过。要按照礼仪规范待人处世,注意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握分寸、尊重差异。要以平等态度对待交往对象,一视同仁,大方得体,把握好度。要了解不同的国情、民族、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禁忌。
身体力行、注重养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养成礼仪规范,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5.中国的基本交往礼仪
相互尊重、真诚相待。
既要通过良好的礼仪修养,展现自尊自信;也要常怀敬人之心,给他人充分礼遇,不伤他人尊严,不侮辱他人人格。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以真诚为纽带,促进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想沟通。
宽容大度、严于律己。要心胸豁达,宽以待人,多为他人着想,多做助人之事,容人之短,谅人之过。
要按照礼仪规范待人处世,注意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握分寸、尊重差异。
要以平等态度对待交往对象,一视同仁,大方得体,把握好度。要了解不同的国情、民族、文化背景,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禁忌。
身体力行、注重养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养成礼仪规范,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6.中国有哪些交际礼仪
日常交际礼仪
(一)宴请礼仪 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排位时,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可开始进餐,取菜时不要盛得太多,如不够,可以再取。如果主人为你夹菜,要说"谢谢"。吃东西时要文雅,闭嘴,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音或呕嘴。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讲话。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遮住口。当主人起身祝酒时,应暂停进餐,注意倾听。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时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饮酒不要过量,可敬酒,但不要硬劝强灌。 (二)舞会礼仪 参加舞会时仪表、仪容要整洁大方,尽量不吃葱、蒜、醋等带强烈 *** 气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大汗淋漓或疲惫不堪地进入舞场。患有感冒者不宜进人舞场。尚不会跳舞者更好不在舞场现学现跳,待学会后再进舞池。 一般情况下,男士应主动有礼貌地邀请女士;如果是上下级的关系,不论男女,下级都应主动邀请上级跳舞。跳舞时舞姿要端庄,身体保持平、直、正、稳,切忌轻浮鲁莽;男士动作要轻柔文雅,不宜将女士拢得过紧、过近;万一触碰了舞伴的脚部或冲撞了别人,要有礼貌地向对方额首致歉。一曲终了,方可停舞。男舞伴应送女舞伴至席位,并致谢意,女舞伴则应点头还礼。除此之外,还应讲究文明礼貌,维护舞场秩序,不吸烟,不乱扔果皮,不高声谈笑,不随意喧哗,杜绝一切粗野行为。 (三)拜访礼仪 1、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 *** 联系。联系的内容主要有四点: (1)自报家门(姓名、单位、职务)。 (2)询问被访者是否在单位(家),是否有时间或何时有时间。 (3)提出访问的内容(有事相访或礼节性拜访)使对方有所准备。 (4)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定下具体拜访的时间、地点。注意要避开吃饭和休息、特别是午睡的时间。最后,对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1)要守时守约。 (2)讲究敲门的艺术。要用食指敲门,力度适中,间隔有序敲三下,等待回音。如无应声,可再稍加力度,再敲三下,如有应声,再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待门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 (3)主人不让座不能随便坐下。如果主人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主人让座之后,要口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主人递上烟茶要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如果主人没有吸烟的习惯,要克制自己的烟瘾,尽量不吸,以示对主人习惯的尊重。主人献上果品,要等年长者或其他客人动手后,自己再取用。即使在最熟悉的朋友家里,也不要过于随便。 (4)跟主人谈话,语言要客气。 (5)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打扰"之歉意。出门后,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说:"请留步"。待主人留步后,走几步,再回首挥手致意:"再见"。 七、涉外礼仪 在国际交际中,礼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许多外事活动,往往是通过各种交际礼宾活动进行的。一般来说,各种交际活动,国际上都有一定惯例,但各国往往又根据本国的特点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独特的做法,我们在对外交往中除应发扬我国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注意礼貌、礼节之外,还应尊重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它们不同的礼节、礼貌的作法,从而使得我们在对外活动中真正做到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1、举止:在外事活动中,举止要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要自然诚恳、和蔼可亲,不能不拘小节。站时,身体不要东歪西靠,不要斜靠在桌面或倚靠;坐时,姿势要端正,不要翘脚、摇腿,也不要显出懒散的样子,女同志不要支开双腿;走时,脚步要轻,如遇急事可加快脚步,但不要慌张奔跑;说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也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 2、谈吐:在与外宾交谈时,表情要自然,态度要诚恳,用语要文明,表达要得体。别人在与他人个别交谈时,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应待别人说完。交谈中若有急事而要离开时,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在与外宾交谈时,不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履历、婚姻、薪金、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情况。同外国人交谈,更好选择喜闻乐道的话题,诸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风光名胜、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大家都会感兴趣。这类话题使人轻松愉快,能受到普遍欢迎。
7.中国人的礼仪
【中国人的礼仪】 中国人的基本礼仪: 一、居家 1、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2、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3、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4、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5、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6、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7、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8、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9、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10、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11、不挑剔食之美恶。
12、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 二、在学校 1、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
2、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3、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
4、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5、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
6、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7、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 三、处世 1、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2、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3、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4、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5、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6、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7、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8、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9、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10、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12、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 四、聚餐 1、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2、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3、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4、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5、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6、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7、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8、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9、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10、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11、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12、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13、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14、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15、咳嗽必转身向后。 16、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17、碗中不留饭粒。 18、不对人剔牙齿。
19、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20、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21、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 五、出门 1、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2、见长者,必趋致敬。 3、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4、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5、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6、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7、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8、不立在路上久谈。 9、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10、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11、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12、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13、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14、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15、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 六、访人 1、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2、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3、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4、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5、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6、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7、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8、谈话应答必顾望。
9、将上堂,声必扬。 10、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1、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12、饭及眠时不访客。
13、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14、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15、访公教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 16、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 七、会客 1、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2、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3、每门必让客先行。 4、入门必为客安座。
5、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6、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7、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8、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9、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10、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 八、旅行 1、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2、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3、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4、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5、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6、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7、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8、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9、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10、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 九、对众 1、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2、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3、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4、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5、不隔席谈话。 6、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
7、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 8、不向人喷水吐痰。
9、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 十、馈赠 1、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8.中国的社交礼仪有哪些
1. 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 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 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 5. 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6. 别人释放“有毒气体”的时候不能嫌恶地躲开或者拿手扇,装作若无其事。 7. 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8. 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9. 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 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 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7.不揭别人的短处 。 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
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
22.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 。
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 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 26.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 。
27.人穷志不短 。 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30.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
3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 3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
3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34. 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35.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 36. 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 *** 。
37.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 38.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
39.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 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
9.中国人有哪些礼仪
中华民族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传统,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在中华文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那么,什么是礼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 *** 机构的主要蓝本。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礼能让人区别于动物,例如食礼中的种种规矩。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对称谓、迎送、仪容、宴饮、书信交往等都有相应的规范。以大类划分,它包括吉、凶、军、兵、嘉五礼,以小类划分,则有数十种,以至于《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为何要学礼重礼呢?《礼记·曲礼》有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①。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10.中国所涉及的所有社交礼仪有哪些
中国商务社交礼仪 握手礼仪 握手礼节源于古代欧洲人向对方表明手中未带武器,表明亲切友好之意.其后成为风尚,通行于欧美.辛亥革命后我国也习以为礼. 在当今商务交往中,握手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见面礼. 握手的方式: 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间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向上,掌心向左,手的高度大致与腰部平齐,手握住对方时,应面带微笑地注视对方,彼此应寒暄几句。
握手时应注意: 1 不要三心二意,双眼要注视对方; 2 握手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秒至5秒左右); 3 握手时不要拍对方的臂膀; 4 握手不可用力过度。 (关系一般,双方稍用力相握,上下晃一晃即可;如果关系密切,可略用力并上下摇几下,表示十分友好或双方的深厚情意。
但只握指尖或只递指尖或双手包住对方的手,则是失礼之举)。 握手时应遵循的原则:尊者居前。
上下级之间, 应上级先伸手; 长晚辈之间, 应长辈先伸手 男女之间 , 应女士先伸手; 同级同辈之间,不分谁先伸手。 注意:当握手双方符合以上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顺序时,一般先考虑职位,再考虑年龄,再考虑性别。
注意:介绍时应尊者居后(先介绍职位低者,后介绍职位高者); 但握手时应尊者居前(职位高者先伸手)。 客人和主人握手时,伸手顺序有所不同。
迎接客人,主人先伸手;送走客人,客人先伸手。 客人到来时,一般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客人离开的时候,一般是客人先伸手。
客人先伸手,表示让主人留步。 握手的禁忌 不双手握手 不左手握手 不交叉握手 不戴着手套握手 不用不洁之手与他人相握 不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放在衣袋里 不戴着墨镜握手 ,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例外 名片礼仪 名片是现代商务交往中的一种经济实用的交际工具。
是一种自我的“介绍信”和“联络卡”。 商务人员应对名片的选用、 *** 、递接名片的礼仪等有所了解。
名片礼仪 规格 名片的规格一般是长8.6厘米-10厘米、宽5.5-6厘米。目前国内最通用的名片规格为9cm*5.5cm 颜色 多用白色、乳白色、浅蓝色、浅黄色等色彩 版式 横式和竖式(横式名片行序由上而下,字序由左而右) 质地 名片的质地适合柔软耐磨的白卡纸、香片纸等 图文 商务名片图案应简单;文字宜选用简体汉字,不要把两种文字交替印在名片的同一面上。
更好在两面分别以简体汉字和另一种文字印相同的内容。 标准商务名片的内容: 本人所属单位(企业标识、供职单位、部门)、本人称呼(姓名、职务、职称) 联络方式(单位地址、 *** 、传真、邮编,也可列上单位的网址、本人邮箱或手机等)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如何索取名片 1.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如:你好!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保持联系或请多关照!) 2.向对方提议交换名片(如:我们可互赠名片吗?或很高兴认识你,不知能不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 3.向地位高、长辈索取名片(久仰大名,不知以后怎么向您请教?或很高兴认识您!以后向您讨教,不知如何联系?) 4.向平辈或晚辈索取名片(以后怎么和你联系?) 注意: 若别人向你索要名片,而你不想给时,要用委婉的 *** 表达,不能直接回绝。
该如何说? 若自己没有名片,该如何说? 名片递送的顺序 :一般由职位低者先向职位高者、晚辈先向长辈、男士先向女士递上名片,然后再由后者予以回赠;在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由尊而卑、由近而远,(圆桌)按顺时针依次进行。 名片递送方式:应面带微笑,将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用双手递给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并说寒暄语。
(如: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或多保持联系! )递接名片时,如果是单方递、接,应用双手;如果是双方同时交换名片,应右手递,左手接。不要用手指夹着给人,在递送名片时,如果是坐着,应起身或欠身。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如何接收名片 1. 接收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接过名片后应致谢,且应认真地看一遍,表示对对方的重视; 2. 看完后要妥善收好名片,不可在手中摆弄或随意放在桌上. 3. 如果暂放在桌面上,切忌在名片上放其他物品,更不要在离开时漏带名片。
名片注意事项: 不要在他人名片上写不相关的东西;出席商务社交活动,要记住带名片。 递接名片的礼仪规范——名片的放置 随身携带的名片应放在名片夹里或西装上衣内侧口袋或公文包里。
将名片放于其他口袋尤其是后裤袋、裙兜或钱夹里是失礼的行为。 更好将他人的名片与自己的名片分开放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