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的预计心律
据路透社报道,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称,瑜伽除了助人减压减脂, *** 免疫系统外,还有利于调节心率。
美国心脏协会数据揭示,美国现有大约270万人患有心房纤维性颤动,极大增加了中风的风险,而药物不能适用于每位患者。
来自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拉吉瑞迪称,对患有心房纤维性颤动的人群来说,瑜伽非常有帮助。它可以减轻心律不齐症状,调节血压,缓解焦虑与抑郁。
研究者采纳了患心房纤维性颤动长达5年的49名患者作为样本,在之一阶段的三个月时间里,跟踪测量他们的心率、血压、精神状态等多个指标。
在第二阶段的三个月,所有参与者每周至少上两次瑜伽课。与此同时,研究者继续测量他们的身体指标。
结果发现,患者发生心颤的频率,从之一阶段的4次,到第二阶段的2次;他们的平均心率也从每分钟67次降到每分61-62次;抑郁与其他精神指标同样有所缓解。
拉吉瑞迪称,心脏病患者需要经常接触瑜伽,而不是临时抱佛脚,也不应该奢望瑜伽治愈病症。瑜伽只能帮助缓解心律不齐等症状,以减少心脏发病住院的次数。
2.心律不齐平时应该怎么锻炼
如果在体检中查出心律不齐,建议找专科医生了解一下具体是什么类型。有些虽然暂时无需进行治疗,但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太大意。心律失常患者是否可以参加运动及适合什么样的运动是由病人的心脏代偿功能来决定的。
心律失常患者应动静结合。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帮助神经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对心脏有加快心率,加强传导的作用,并能促使心肌的侧支循环增加,改善心肌供血。参加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对心律失常是有益的。但较重的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早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则要卧床治疗,严禁活动。运动时也要小心,不宜太剧烈。特别是年轻人运动能力很强,但是有时候心脏已经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当出现严重的胸闷、心悸、有别于过往的呼吸困难等发病先兆时,就要引起警惕,还是先暂停一下运动,千万别硬扛。
若发生了突 *** 况,猝死发作前可用这两招自救。在急救范畴中,对于一些心脑血管方面的意外,最有效的抢救 *** 是在6分钟内进行“除颤”措施。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公共场所都会有除颤器,但目前我国这方面还欠缺。不过,两个比较简单的 *** ,虽然不专业,但是在危急时刻有效性更强。
一是拳头除颤法。出现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的症状时,可以握紧拳头,在胸骨中下段重重锤击,直到有人发现或能自主求救。二是十指按压法。十指交叉扣紧,在心脏处贴紧按压,按压要有3-5cm的深度,一分钟内达到100次。
一般来说,患有心律失常的心脏病人适合做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操等。运动中应保证自我感觉良好,不伴有胸闷、胸痛、气慌、气短和咳嗽、疲劳等,若有上述不适出现,则应立即停止运动。
心律失常患者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时心脏负担会大大加重,致使有病的心脏不能承受,加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甚至会引起脑血管病变或突然死亡。
选择适合的运动和适量的运动对心律不齐是有帮助的,但是心律不齐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