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瑜伽的唯美短句
1.当你正确均衡,更大限度地伸展你的身体时,体式的道德规范将自然而至。
2.当心得到控制,平静下来时,剩下的便是灵魂。
3.放松开始于身体的表层,进而渗入我们存在身体的各个层面。
4.健康不是一件讨价还价的商品,它必须通过辛勤的汗水来换取。
5.恐惧与疲劳阻塞人的意识,坦然地面对它们吧!随后,勇气与信心将涌入你的心。
6.千万别机械地习练体式,倘若如此,身体就会变得呆钝,如死水一潭。
7.去感觉内心正在触摸你的整个身体,甚至是那些通常情况下无法触及的,最遥远的身体部位。
8.如果持之以恒每天习练瑜伽,你将能够以平静成熟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9.如果无法与心联结,再聪明的头脑也只是没有开发的头脑。
10.身的节奏,心的旋律,灵的和音,共同创造了生命协奏曲。
11.身体的运动与大脑的智性应该同步发生,同速前进。
12.体式深深地渗透到身体的每一个层面,最终进入意识本身。
13.习练瑜伽可以净化身体,为心灵带来力量,坚毅,宁静和清明。
14.有规律,持之以恒,警醒地习练瑜伽是达到意识平稳的基础。
15.正如树叶摇曳那样,你的意识随呼吸而动荡不止。
16.正是在习练瑜伽体式的过程中,你学会了调整的艺术。
17.专注于保持脊柱的挺直。保持头脑警醒是脊柱的职责所在。
2.关于瑜伽的一些 格言有谁找到一二,非常感谢
艾扬格 瑜伽格言 人生中,练习瑜珈永远不嫌太迟。
如果练瑜珈有年龄限制,那我好几年以前就该停止做瑜珈了,我何以仍这么练习着? 许多印度的瑜珈人达到他们生命的某一个点之后就说,他们已经达到三摩地,所以不需要再练习了。 但我到目前为什么都没说过这样的话吗? 学习是种乐趣,而且透过瑜珈的学习可以获得许多。
但我不是为了乐趣而这么做。 早期乐趣曾经是目标,现在则像是附带,次要的了。
从练习当中被开发出智慧上的敏感度不该抛弃错失,这就是练习必须持续的原因。 如果你有一把刀,却不使用它,会发生什么事?它会锈掉,钝掉。
如果你要继续使用这把刀,就必须定时的磨刀,来保持这把刀的锐利。 同样的,一旦经历过三摩地,之后若没有继续练习,如何能知道你是恒久保持着警觉与觉察? 没有透过实际练习,你如何能说自己维持警觉与觉察? 你或许会不自觉回到你过去一直已来耽溺享受的生活方式。
对一个舞者而言,他能够一年之中完全没有练习,仍给出好的演出吗? 对瑜珈人来说,这点是一样的。 一个人可以达到更高的层次,但当他想着已经达到目标就不再需要练习,这个人就变的不稳定。
为了保持稳定,练习必须持续 敏感度需要稳定度,这必须经由固定的练习来维持。 你或许已经50岁或60岁了,正在想着我现在的人生练瑜珈是否太晚。
一个想法说:我要开始进行了; 而另一个部份的脑袋是踌躇,犹豫的。 或许是因为害怕,是什么引起害怕吗? 我们的心在玩三种花招: 一个部分想要往前:一个部份又不愿意往前:一个部份在制造恐惧。
我非常讶异,我们都非常擅长生产坏思想。 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学着去制造出好的一切,应该潜心于此。
那些了悟生与死的人就了解,我们若不是在游泳着就是在往下沉, 两者之间没有其他选择。 生就是在游泳,死就是在往下沉。
如果你也知道了,就没有恐惧了。 是因为我们不想知道生和死,恐惧才会来的。
那么,我为什么不快乐的面对死亡呢? 恐惧说着,当你老了,疾病与磨难就会增加。 你的理智会说,你应该早一点开始做瑜珈,或是,应该继续而且不要在你年轻的时候中断。
现在,你又说,你年纪大了,或许要开始已经太晚了。 所以你又迟疑了! 更好是就这么开始吧,而且当你开始了,就要维持练习的规律与节律。
在某个年纪之后,身体会衰退,如果你什么都不做, 你会甚至不能供应足量的血液到一直需要有血液供给的部位。 透过 *** 法的练习,我们可以滋养手足四肢和身体的内部,这样细胞就能维持健康。
但,如果你说:“我老了”,自然的,血液循环就会退步。 如果雨没有来,就会有干旱、饥荒; 如果你没有练瑜珈,如果你不灌溉自己的身体, 你的身体就像干旱,饥荒一样的得到无可救药的疾病。
你只能接受他们,做走向死亡的准备。 为什么我们可以灌溉身体却要任凭干旱发生呢? 当灌溉是能够去做的事,理所当然要这么做。
疾病是一个攻击性的势力,内在的能量是防御性的力量。 随著成长,防御性的力量会渐少,攻击性的势力会相对增强, 这就是何以疾病会进入我们这个系统。
一个实行瑜珈练习的身体就像是保持防御力的堡垒,让疾病的攻击势力无法进入身体。 你会如何做选择? 瑜珈有助于维持在最理想的抵抗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健康状态。
有一些人谈论过瑜珈的危险性和受伤的风险。 如果漫不经心的走在街道上,也会有意外发生,你会因此建议人们别在路上走路吗? 人都是躺在床上死去的,所以睡在床上是危险的吗? 我自己已经练习瑜珈超过五十年(B·K·S Iyengar写于1988年), 也经在全球五大洲敎过数千个学生。
可惜的一点是,有的瑜珈老师所知非常少却在敎学。 学瑜珈受伤这问题不是来自于瑜珈这门艺术,而是因为没有相当经验的老师与缺少耐心的学生。
一个不会站的人若是去走路,一定会摔伤,在瑜珈里也是一样。 尤其在西方国家,人们最想要练Padmasana(莲花式,双盘), 他们说:“我想我可以做到!” 遗憾的,这是头脑的想法,但却是膝盖得做的事。
如果不了解膝盖的功能与能力,而强迫膝盖去听从跟随你的头脑,这将会毁损了膝盖。 但,若你能同等了解膝盖的僵硬与活动范围, 按部就班的排除僵硬并增加膝盖的活动范围,就没有危险性了! 如果说,瑜珈中有意外事件,这不是瑜珈的错,而是积极燥进的人这么做的。
所以,你们大家都可以做瑜珈。 比利时的一位皇后在83岁开始做头倒立,什么不好的事都没有发生。
我希望,这对于我所要谈的事,没有造成混淆。 你可以做瑜珈,可是要是明智的,审慎的,知道自己的能力与位置。
如果你想要仿效模仿现在的我,当然会受苦,因为我已经做瑜珈超过半个世纪。 你们必须等待自己到达那个位置。
3.关于瑜伽的古诗词有哪些
1、《读瑜伽论》宋代:释德洪
此生已无累,一席可穷年。细嚼宝公饭,饱参弥勒禅。
懒修精进定,爱作吉祥眠。夜久山空寂,唯闻绕砌泉。
白话释义:
这生命已经没有累,一席可以整年。仔细咀嚼宝公饭,饱参弥勒佛禅。懒修精进定,爱做吉祥睡觉。深夜在空寂,只听说绕砌泉。
2、《清平乐 闻贞白日读瑜伽师地论,赋此代讯》清代:汪东
形骸为累。入世求超世。面壁嵩高仁者事。方寸终无住地。
眼前撩乱空花。一窗风雪交加。我欲忏除绮语,相从熟习瑜伽。
白话释义:
身体为累。入世要求超世。面壁嵩高仁的事。心里始终没有在地。眼前撩乱空花。一个窗口风雪交织。我想忏除华丽语言,跟着熟习瑜伽。
3、《观盂兰放水灯》清代:林占梅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灯光灿烂千家共,人语喧呼百戏齐。
直使水神惊耀蚌,重教鳞族诧燃犀。今宵暂弛金吾禁,归路频闻报晓鸡。
白话释义:
一派繁华眼想迷,瑜伽接引到西溪。灯光灿烂千家共同,人对喧闹百戏齐。直接使水精神震惊蚌,重教育鳞族对燃犀。今晚暂时放松金我禁止,回来的路上不断听到消息的鸡。
4、《中元夕放河灯》清代:弘历
漭沆沧池濯锦鲜,须臾万顷绽金莲。波如不夜无边朗,月是今秋初度圆。
人喜云消更风定,舟行后浦复前川。良宵真是安心所,那藉瑜伽六度禅。
白话释义:
漭沆沧池濯锦少,一会儿万顷开金莲。我们像不夜无边朗,月是今年秋初度圆。人们喜欢说消更风定,船行后浦恢复前川。美好的夜晚真是安心之所,那藉瑜伽六度禅。
5、《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宋代:黄庭坚
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
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
白话释义:
梵天来献瑜伽工具,问人亲眼见到的尊重来。拨开眉目给梵王,诸天都得到法眼净。
4.请问在哪有些引导有关瑜伽静心调息的语句
印度是瑜伽的发源地,从奥义书时代开始,瑜伽几乎成了印度宗教哲学典籍绕不开的话题。而薄伽梵歌,更是一部兼容哲学,宗教,瑜伽练习于一体的书。
奥义书也有不少这样的句子,但看着很费力。
还有瑜伽经也不错,不过我没有看过。
国内有一个印度导师萨古鲁开设的艾萨瑜伽,它的新浪博文特别好。
还有美籍印度人狄帕克·乔普拉写的《完美健康》,主要介绍印度医学,包含一些瑜伽 *** (主要不是介绍瑜伽)。
玛丽贝尔斯登的《瑜伽:身心的冥想与修习》中也有一些是介绍静心调息的,但其中谈的心理学过多,举的例子也是家庭破碎,自我救赎,童年阴影,感觉主要也不是介绍静心调息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