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谈举止的礼仪要求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2.言谈礼仪的要求和原则是什么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等,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
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如今,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扩展资料:
见面礼仪:
1、握手礼
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
2、鞠躬礼
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行礼,或是边鞠躬边说好听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明礼仪
3.言谈礼仪有哪些
一、声音要求
使用低声--不要大嗓门
语音亲切--不要粗厉尖硬
语速适中--不要太快 不要太慢
语调抑扬顿挫--不要平板单调
吐字清晰--不要含糊不清
二、谈话语言
双方都懂,顺畅交流;
言简意赅、表达准确、条理清楚;
委婉,留有余地;
热情,多用敬语;
声量要低。
三、谈话距离
四种距离:
私人(亲密)距离: 小于半米以至 无穷接近
交际(常规)距离: 0.5—1.5米
礼仪(尊重)距离: 1.5—3.5米
公共(有距离的)距离: 3.5米以上
四、谈话技巧
态度恳切, 神情专注;
话题恰当, 看准对象;
重在聆听, 积极呼应;
察言观色, 弦外之音。
五、谈话禁忌
不涉及对方隐私、伤感、厌恶之事;
忌自我吹嘘,乱开玩笑;
男女谈话要相互尊重;
不非议国家和 *** ;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六、邮政服务人员语言规范
在邮政各项业务中,邮政企业员工与服务对象所接触的整个过程,始终离不
开双方语言的交流。言谈是一个人的知识阅历、才智教养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邮政企业员工运用语言的好坏,表达能力的高低,既体现自己的服务水平,也反映邮政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一) 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也称敬语,是对人表示友好和尊重的语言,是约定俗称的表示谦
虚和恭敬的专门用语,它具有体现礼貌和提供服务的双重性。
内容——十二种敬语
称呼语、问候语、迎送语、答询语、介绍语 、祝贺语、服务语、解释语、
解调语、致歉语、感谢语、告别语。大家都知道的“十字”:问候语—你好;请求语—请;感谢语—谢谢;抱歉语—对不起;道别语—再见。
常用的四种敬语: 称呼语、问候语、迎送语、答询语。
称呼语
一般称: 使用频率高,比如先生、女士 、同志。
姓名称: 一般社交场合年轻人直呼其名,自然亲切。
职务称: 对有官衔或职称的人适合,显尊重。
亲属称: 日常生活中多见,社交场合少用或不用。
问候语
问候,就是人们相见之时询问安好,表示关切,有时也可作为交谈的开场
白使用。邮政企业员工遇到客户,无论是相识者还是不相识者,都应主动向对方问候。问候语具有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并且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区别。
问候顺序,一般应当由身份较低者向身份较高进行问候。在邮政服务工作中,
应当由服务员首先向客户进行问候,多人时,由尊而卑;身份相似,由近及远;有些时候进行统一问候:“大家好”、“各位好”。
4.大学生言谈举止注意什么礼仪要求
言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细心呵护,在什么环境下应说怎样的话,面对什么人应说什么话,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么谈话中的礼仪礼貌要注意哪些呢?
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语气要和气亲切,表达要大方得体。谈话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精力要集中,不能东张西望或者兼做其他事情,也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如玩弄指甲、摆弄衣角、搔痒痒、抓头皮等,这样做不仅失礼,也使自身显得猥琐。
谈话中打哈欠、伸懒腰或不等人说完,视线和注意力就转向他方也是不礼貌的。
要注意听取对方谈话,以耐心鼓励的目光让对方说完,自己不时应以“噢''“嗯”“是吗”等语调动对方说话的兴趣。对方在讲话时不要轻易打断或插话,不管对方态度或谈话内容,中间插话打断,抢过话头等都是不礼貌的。插话如果违背了对方原意或插得不着边际,则明显表示出不尊重甚至揶揄的味道。如果真的没有听明白对方的话需要插话,应先征得对方同意,如用这样的方式:“请等等,让我插一句",“请允许我打断一下”,“请让我提个问题,好吗?"这样可以避免使对方误解为你轻视他或不耐烦他。话听不明白就下结论,在违背对方原意的情况下就发表你的意见是粗鲁无礼的,常常会引起争执而导致不欢而散。
对长辈、师长或上级说话,要注意以相宜的礼貌表示尊重,但要保持人格平等,对下级、晚辈、学生则要注意平等待人和平易近人。男女之间谈话要注意文雅,对不熟悉的异性不能开过分的玩笑。公众场合言谈和举止要文明,说话要文雅,适当幽默是锦上添花,但过度就成了油腔滑调,也不能旁若无人的高谈阔论,大声说笑,一旦让人产生“这是个油嘴滑舌的家伙''的印象,那可是很糟糕的。
如果你同时与几个人在谈话,要统筹兼顾,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你感兴趣的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冷落了任何一个人都是失礼的。倾听别人谈话时除注意正在说话的人以外,目光也要适当照应一下其他人,交换一下目光,要启发不爱说话的人并使他开口。启发时不要用提问的 *** ,这样会使其更难开口。要用一些使其便于开口的话题,如:“记得上次我们在公园见面怪有意思的。''这样的话就会让对方比较顺利地接下去,反之如果这样启发:“我们是上个月在香山见面的吧?"这样他除了回答一个“是",还能说什么呢?
当碰到意见不一致时,应保持冷静,或一笑了之,或回避话题。如果是一件非说清不可的事,一般应在肯定对方意见中正确的部分,或替对方找出客观理由以后以委婉或商量的口气说清楚,不要直说“你不懂"或“你不知道''等,如果对方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这样的话肯定就是导火索了,即使不是,也会让人心生不快。
一般男性不要插入妇女圈内谈话,也不要与妇女长时间攀谈或耳语而引起别人的侧目。
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以充“消息灵通人士”,不可揭人短处,不可谈人隐私,不可背后议论人,拨弄是非更是让人讨厌。
5.言谈礼仪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口才就像是一种礼仪,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方式,对正确的人群要用正确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话的技巧,如何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很重要。如果有人对你表示他们对某人某事不了解时,不要表现的过分吃惊不管是技术的还是非技术的,你都不应该做出这种吃惊的表现,从社交礼仪的角度来说这种过分吃惊对于交流和教育没有任何益处。
这么做可能会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但如果换个角度,站在听话的一方,即使你不是有意的,这种表现依然会让对方感觉非常糟糕而不愿再继续交流下去,是的,这条规则的目的就在于让人们可以毫无压力的说出”对不起,这个我不知道“或者”不好意思,我对这方面不太了解“。如果有人对你发表一通议论,他的观点99%都是正确的,只有那1%有点小问题,这时你就不应该讲,”你说的很对,但是…“,然后对那1%进行纠正,这样的纠正会很烦人,尤其是当那1%对于他要讲的主题无关紧要时,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追求100%的正确以及细节上的完美,就我们的经验来说,大部分这样做的人并不是为了要追求完美,而只是为了夺人耳目,显摆自己。
如果你无意听到别人的谈话,并且似乎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不知改如何解决,这种情况下,即使你认为你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你也不应该贸然插入他们的谈话发表你的看法,因为贸然插入你没有全程参与的讨论是件很无礼的事情,并且由于你没有获得完整的上下文,你的建议很容易沦为对他人的干扰。当然这不是说你不应该加入讨论,提供建议,只是说如果你真的想要提供帮助,那么你就应该全程参与对方的讨论,而不是三心二意的偶尔 *** 来一两句你的”见解“。
6.言谈之礼内容有哪些
言谈礼貌和言谈用语。
言谈之礼内容: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言谈礼貌:
态度要诚恳、亲切;
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尊重他人。
言谈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
很久不见为“久违”;
请人批评为“指教';
麻烦别人称“打扰”;
求给方便为“借光”;
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