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明礼仪的资料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文明用语:1、您好! 2、请坐!3、请问…… 4、请稍候! 5、对不起!6、请原谅! 7、很抱歉!8、没关系!9、不客气!10、谢谢!11、请不要着急!12、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13、您请讲! 14、请出示您的《**证》。15、我会尽量帮助您。
16、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17、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
编辑本段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和修养习惯。
服饰与形象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和勤更衣勤洗手等个人卫生。
不要在人面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声音太大,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编辑本段见面礼仪 握手礼 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
2.文明礼仪资料
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j士。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
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郑重地;,嘴里不6。
后应双6先女士后男表示尊重与能吃任何东目礼貌地注视。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呼。
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三、公共礼仪 (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的向已就座者示意,合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想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铁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①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
不能穿汗衫和拖拉鞋入内。就座 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②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有果壳的食物,这些都是有悖于文明礼。
3.文明礼仪资料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1.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2.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3.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4.文明礼仪文字资料
1.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2.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3. 礼义生于富足, *** 起于贫穷——汉?王符4.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5.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更高贵的情感。——梅里美6. 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
——约翰逊7. 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 *** 尔族谚语8.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9.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1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11.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12.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1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14.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15.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16.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17.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18.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19. 礼貌是村民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之一件大事。
20.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更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21.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22.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23.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24.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25.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26.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7.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 元28.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爱迪生29.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之一件大事。——英.洛克30.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法.卢梭31.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32.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更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俄. 赫尔岑33.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34.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35.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3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8. 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村庄因文明而美好!39. 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40. 村庄美丽,从我做起,闪光的青春,从文明起步。41. 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42.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43.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44.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45. 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
——[明]薛宣《谈书录》46.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4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48.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49.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50.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51. 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52.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53.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薜渲54.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55.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56.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57.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欧文58. 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结果是甜蜜的。——卢梭59. 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
——古希腊一位哲人60.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61. 给人玫瑰,手留余香。
62.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63.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64.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65.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66. 入污泥而不染,站河边而不湿。67.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68.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69.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70.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71.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莎士比亚72.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73.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74.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75. 知耻近乎勇。 —— 孔丘76.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77.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78. 贫而无谄,富。
5.文明礼仪资料有哪些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这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 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文明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 其基本的礼仪原则: 一是敬人的原则; 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 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 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6.有关文明礼仪的资料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
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扩展资料: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经济文化的地区。它的含义有时与文化相同(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里,文明和文化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文明经常与城市有很密切的联系。文明一词本身就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和睦的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参考资料:文明礼仪_百度百科。
7.文明礼仪的内容
文明礼仪的内容——待客做客礼仪1.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更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2.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