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馈赠礼仪六要素是什么
得体的馈赠要考虑六个方面的问题:送给谁(who),为什么送(why),送什么(what),何时送(when),在什么场合送(where),如何送(how)。也就是要考虑馈赠对象、馈赠目的、馈赠时机、馈赠场合、馈赠方式六个要素,简称馈赠“5个w一个h”规则。
(一)馈赠对象
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赠物的接受者。馈赠时要考虑到馈赠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位、身份、性格、喜好、数量等因素。
(二)馈赠目的
馈赠目的即馈赠动机。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表达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慰问哀悼。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谊为宜。
(三)馈赠内容
馈赠内容即馈赠物,是情感的象征或媒介,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赠物可以是一束鲜花、一张卡片或一件纪念品。赠言则有多种形式,如书面留言、口头赠言、临别赠言、毕业留言等。馈赠时,应考虑赠物的种类、价值的大小,档次的高低、包装的式样、蕴含的情义等因素。
(四)馈赠时机
馈赠时机即馈赠的具体时间和情势,主要应根据馈赠主客体的关系和馈赠形式来把握。
(五)馈赠场合
馈赠场合即馈赠的具体地点和环境,主要应区分公务场合与私人场合,根据馈赠的内容和形式来选择适当的场合。
(六)馈赠方式
馈赠方式主要有亲自赠送、托人转送、邮寄运送等。
2.世界馈赠礼仪有哪些
在日本,之一次见面送礼的现象较为普遍。
他们为能先向对方送礼而感到高兴。向日本人还礼时,不要比其送的礼重,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有意使他欠你的人情。
日本人一般不当着客人面打开礼物,这和中国人一样。他们还很重视礼物包装,在日本,礼品包装是一门精巧的艺术,但注意不要使用鲜红颜色和黑白颜色,也不要把印有你自己公司名称的东西送给日本人。
日本人出门旅行回来时也总是喜欢带回一些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这点跟我们中国人也是一样。 美国人送礼物不太注重礼物轻重。
到美国人家里做客,带上一束鲜花或是一瓶酒都会使他们高兴。而更好的礼物莫过于用你的母语或英语,向他们祝酒表示感谢,他们会像喝了香槟酒那样高兴。
在美国,最普遍的送礼形式是请客人吃顿饭,喝杯酒,或是到别墅去共度周末。美国人对礼品一般追求新奇、浓厚乡土气息和别致精美。
男性送礼物给美国妇女,不要送香水、衣服和化妆品,这会引起她们的不悦。 欧洲国家少有送礼的习惯,即使送礼,也比较重视格调。
3.馈赠礼仪六要素是什么
得体的馈赠要考虑六个方面的问题:送给谁(who),为什么送(why),送什么(what),何时送(when),在什么场合送(where),如何送(how)。
也就是要考虑馈赠对象、馈赠目的、馈赠时机、馈赠场合、馈赠方式六个要素,简称馈赠“5个w一个h”规则。 (一)馈赠对象 馈赠对象即馈赠客体,是赠物的接受者。
馈赠时要考虑到馈赠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位、身份、性格、喜好、数量等因素。 (二)馈赠目的 馈赠目的即馈赠动机。
任何馈赠都是有目的的,或为表达友谊,或为祝颂庆贺,或为酬宾谢客,或为慰问哀悼。馈赠动机应高尚,以表达情谊为宜。
(三)馈赠内容 馈赠内容即馈赠物,是情感的象征或媒介,包括赠物和赠言两大类。赠物可以是一束鲜花、一张卡片或一件纪念品。
赠言则有多种形式,如书面留言、口头赠言、临别赠言、毕业留言等。馈赠时,应考虑赠物的种类、价值的大小,档次的高低、包装的式样、蕴含的情义等因素。
(四)馈赠时机 馈赠时机即馈赠的具体时间和情势,主要应根据馈赠主客体的关系和馈赠形式来把握。 (五)馈赠场合 馈赠场合即馈赠的具体地点和环境,主要应区分公务场合与私人场合,根据馈赠的内容和形式来选择适当的场合。
(六)馈赠方式 馈赠方式主要有亲自赠送、托人转送、邮寄运送等。
4.馈赠礼品的种类都有哪些呢
⑴鲜花
鲜花是一种高雅的礼品,它是商界人士以花为礼、联系情感、增进友谊的有效途径。按照我国民间流传的心态,凡花色为红、橙、黄、紫的暖色花和花名中含有喜庆吉祥意义的花,可用于喜庆事宜;而白、黑、蓝等寒色偏冷气氛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喜庆节日送花要注意选择艳丽多彩、热情奔放的;致哀悼念时应选淡雅肃穆的花;探视病人要注意挑选悦目恬静的花。
⑵食品
①健康类。健康保健类食品,如虫草、花旗参、燕窝等这些花花绿绿的滋补品往往是商界人士送礼的选择之一。
②洋酒类。洋酒的外包装通常都很漂亮,里面的小赠品也非常精致,瓶子还可以摆在室内做装饰品,所以,如今送礼品,洋酒备受青睐。
③茶叶类。送茶伴随着高雅这一含义,很容易受人青睐,不落俗套。因此,商界人士常常以茶作为馈赠的礼品,同时还显现着个人的文化修养。
④其他食品类。另外,其他类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蛋糕、面包、甜饼、外来的咖啡、新鲜的水果、冷冻食物、坚果、果酱和果冻等也是送礼选择的对象。
⑶实用品
实用品的选择可以以体现对方的爱好和兴趣为准则,选择适合私人使用的礼品,也可以以有益于对方职业的实用品为选择准则。办公用的礼品也可以作为实用品来馈赠,如袖珍日历、像框、套笔、名片盒、办公文具盒、开信的工具、商业杂志或商务书籍等。
本段文字摘自:《礼仪的力量》
作者: 詹洋
5.中西方馈赠礼仪的不同点
东方国家的馈赠习惯—— 1 形式重于内容 东方人士间的馈赠,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为上选。
至于礼品的实用性,则屈居知识性和艺术性之后。 东方人非常重视礼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
2 崇尚礼尚往来,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对他人的恭敬 东方人都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形象。 因此,一般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予他人,并且,收到礼品要回礼时,则常在礼品的内在价值、外在包装上更下功夫,以呈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3 讲究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 选择馈赠礼品时十分注意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这是东方人的特点。 一般说来,送给老人和孩子礼品常常是令人高兴的,无论送什么,人们都乐于接受。
但若是送他 *** 子礼品,则需考虑交往双方的关系及对方的忌讳。 4 忌讳颇多 东方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
东方人对“4”字有忌,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3、5、7、9等奇数和108等数颇为青睐,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 在礼品颜色选择时,白色虽有纯洁无暇之意,但中国人就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另外,在中国,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因为“送钟”即“送终”;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这些被视为不吉利的禁忌,还有许多。
西方国家的馈赠习惯—— 1 实用的内容加漂亮的形式 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不同,在礼品的选择喜好等方面没有太多讲究,其礼品多姿多彩。 2 赠受双方喜欢共享礼品带来的欢快 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3 讲究赠礼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西方人赠礼常在社交活动行将结束时,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以避免行受贿之嫌。 4 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等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如葬礼),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
6.见面礼仪,饮食礼仪,馈赠礼仪有什么规则
1、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避免禁忌。所以我们应该对送礼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生活习惯、喜好厌恶,特别是有自己信仰的人我们一定要避其禁忌。礼品的选择对彼此间的关系状态要有清醒准确的把握。对象:老友与新朋、异性与同性、中国人与外国人……选择礼品时一定要有所分别,具体关系具体对待。
了解受赠对象的兴趣爱好:如果所赠礼品适应了受赠对象的兴趣与爱好,受赠对象会格外高兴,因为他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和用心。要注意受赠对象的禁忌:禁忌就是因某种原因(尤其是文化因素)而对某些事物所产生的顾忌。禁忌的产生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纯粹由受赠对象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禁忌;二是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以及职业道德等原因形成的公共禁忌。后一方面的禁忌更不能忽视。
2、轻重原则:礼轻情谊重
馈赠的礼品应该以对能愉悦接受为尺度,送的贵重不如送的有特色。考虑对方接受与否的同时也应该根据自己的馈赠目的与经济实力。
礼物的“轻重”要适当:应该视双方的关系、身份、送礼的目的和场合,加以适当掌握,不可太菲薄,也不可太厚重。一般来说,礼品应小、巧、少、轻。小,是指要小巧玲珑,受赠方易保存;巧,是指要立意巧妙,不同凡响;少,是指要少而精,忌多忌滥;轻,则是指要轻巧,便于提取。
3、注意礼品的包装
精美的包装不仅使礼品的外观更具艺术性和高雅情调,并显现出赠礼人的文化艺术品味,而且还可以使礼品保持一种神秘感。这既有利于交往,又能引起受礼人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使双方愉快。
赠送礼品的方式正式赠人的任何礼品,事先都要精心进行包装。如果不包装就送人,对方会产生被轻视之感,送给国际友人的礼品,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可选用不同的彩色包装纸和丝带装饰礼品。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中,应避免把丝带结成十字交叉状。
在接待工作中,馈赠礼品多为留下纪念之用。因此,赠送礼品应在临行送别之际进行;或在来宾签到之时,将有关材料和礼品一起交给签到者。
4、注意赠礼的场合
一般情况下,不在公开场合送礼。不要当众赠与某一个人礼物,这样不仅受礼人有受贿之感,没有受礼的人也会感到受到冷落,产生尴尬。另外,如果可以,尽可能当着受礼人的面赠送礼物,便于观察受礼人的表情。并可适时解答礼品的功能和特性。还可有意识的向受礼人表明自己选择礼物的独具匠心,激发受礼人的感激之情和喜悦。
5、把握时机
一般来说,在相见和离别的时候赠礼。相见时赠送礼物,能在疏离尴尬间迅速的将两者感情升温;而离别时赠送礼物,则能够适当的表达自己对朋友或家人等离别时时的不舍,从而增进感情!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才是最珍贵、最难忘的,把握馈赠的时机,包括时机和机会的选择。时机贵在及时,机会贵在事由和情感以及其需要的程度。
6、几不送原则
不送过于昂贵的礼物;
不选择便宜的产品或者伪劣产品;
不送不合时宜、不健康的礼物;
不送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的物品;
不送触犯对方禁忌的物品;
礼品上不要带有标签。
7、赠礼时的态度
只有符合规范的礼仪馈赠,平善友好的态度和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才能有利于情意的表达,为受礼方所接受,使馈赠恰到好处,适得其所。
赠送礼品的举止当面赠送礼品时,要起身站立,面带笑容,目视对方,双手把礼品递送过去。递送礼品、致词之后,要与受赠对象热情握手。不要悄悄地乱塞或偷偷地传递礼品,给人鬼鬼祟祟的感觉。 在面交礼品时,说话一定要得体。千万不要说什么“是临时为您买的”、“这是我家里用不完的”、“没花几个钱”等,你的本意可能是劝对方不要拒绝,但容易被对方当真,产生不被重视之感,尤其是赠送西方客户时一定不能过于谦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