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阎立本步辇图读音,阎立本步辇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2、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
3、《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4、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
5、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6、1972年,《步辇图》在故宫博物院“修复计划”中被改动,故宫博物院的11位专家为这一行为签字作保。
7、但此次改动,引起争议。
8、《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9、画家简介阎立本(601~673年),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
10、唐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相。
11、擅长书画,最精形似,作画所取题材相当广泛,如宗教人物、车马、山水,尤其善画人物肖像。
12、《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13、艺术价值从绘画艺术角度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
14、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15、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
16、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
17、由于此图经历千余年的传承,如今所能见到的阎立本作品,尚无一帧能毫无争议地确定它为阎立本所做,这幅传为阎立本所做的《步辇图》,对它是唐代阎立本所做还是唐代其他画家的原创摹本,或为宋人摹本有许多争议,而现在书画鉴定界对《步辇图》的讨论认为《步辇图》的绘制年代不晚于宋代,定其为宋人摹本。
18、但不管是唐代、唐摹还是宋摹,作品的绘画水平都是很高的。
19、画中人物松赞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二世赞普,他平定叛乱,开创了统一的吐蕃王朝。
20、在唐文化的影响下,松赞干布对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进行了改革,促进了吐蕃社会开始向封建制过渡,可以说松赞干布是一位颇有作为的赞普。
21、634年,他派使者向唐求婚,但未能如愿以偿。
22、638年,他又派使者带琉璃宝入唐求婚,同时,他又带领20万军队猛攻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藩),想以此向唐施加压力以答应自己的求婚,但被唐军击退。
23、至此,他认识到必须要诚心与唐和好,所以他又于640年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到长安谢罪,带去黄金珍宝献给唐朝,再次提出通婚的请求。
24、机智的禄东赞巧妙地解答了唐太宗出的5个难题,在众多王朝的婚使中脱颖而出,唐太宗也意识到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安宁的影响甚大,所以答应了吐蕃的请求,决定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5、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丝织品和典籍,还有许多树木、果蔬的种籽,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 *** 高原,促进了藏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6、吐蕃也派送了大批的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长安的妇女们也一度风行吐蕃人将脸涂红的风俗,称之为“吐蕃妆”。
27、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团结,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人们的敬仰, *** *** 布达拉宫内至今还保存着他俩的塑像。
28、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29、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30、作者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31、作者为了更好地突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32、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33、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34、唐太宗 *** 见吐番使者禄东赞的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历史瞬间。
35、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真实地纪录了一千三百多年前,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
36、《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描绘唐太宗接见禄东赞的情景。
37、画的左侧,有虬髯执笏者,当是朝中引班的礼官。
38、其后拱手肃立者,是吐善使者禄东赞。
39、最后一人当是朝中的翻译官。
40、画的右侧,唐太宗坐于辇上,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持扇,有的打伞,各具姿态。
41、 唐太宗出行。
42、唐朝的强盛。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