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颐和园资料作文500字,颐和园资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
2、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3、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
4、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之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5、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6、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7、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8、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9、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10、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1、1903年修复。
12、后来在军阀、 *** 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13、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14、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
15、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 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 20 余处, 3555古建筑,面积 70000 多平方米,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16、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17、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18、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19、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20、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
21、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22、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23、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 " 海上仙山 " 。
24、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
25、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
26、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
27、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28、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29、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30、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31、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雄伟,气势磅礴。
32、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
33、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34、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35、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36、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 " 文化建园 " 为宗旨,用 " 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 " 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
37、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更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38、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39、近年来,颐和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国家 AAAA 级景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2000 年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的 ISO9000 和 14000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颐和园的管理、保护、研究迈上了规范、科学、法制的管理轨道。
40、 【历史沿革】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41、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 *** 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42、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
43、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
44、颐和园成为晚清更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45、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
46、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47、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 【区域划分】 慈禧大力修复此园的目的乃为了避暑和颐养天年,她独独看中了这块具有“万寿”名称的宝地。
48、从1903年起,慈禧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由于慈禧常需在这里接见臣僚,处理朝政,为此在园的前部专门建置了一个宫殿区和生活居住区,所以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
49、全园可大致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
50、 由于颐和园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
51、因此,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的地方。
52、宫廷区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不大,相对独立于其后的面积广阔的苑林区,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
53、其中,以仁寿殿为中心,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54、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55、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
56、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
57、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
58、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59、乐寿堂面临昆明湖,东面有德和园大戏楼,西接长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
60、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61、 玉澜堂在昆明湖畔。
62、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63、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
64、正殿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藉香榭。
65、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
66、 苑林区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
67、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60米。
68、昆明湖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78%,湖的西北端绕过万寿山西麓而连接于北麓的“后湖”,构成山环水抱的形势,把湖和山紧密地联成一体。
69、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70、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之一廊”。
71、长廊之前即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72、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73、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环境幽雅,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
74、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75、 【造园手法】 万寿山,属燕山馀脉,高58.59米。
76、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77、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78、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79、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80、后山有宏丽的 *** 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
81、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82、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更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83、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
84、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85、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
86、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
87、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
88、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
89、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
90、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91、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
92、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
93、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
94、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
95、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
96、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97、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更大的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
98、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
99、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100、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
101、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
102、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103、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
104、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
105、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
106、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
107、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
108、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
109、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
110、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
111、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112、 【主要景区】 东宫门区: 在颐和园最东边。
113、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
114、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
115、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116、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
117、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118、 2、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
119、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
120、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
121、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122、 3、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
123、一组 *** 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124、 4、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125、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126、 5、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127、原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更大的工程。
128、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129、 6、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130、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
131、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132、 7、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133、“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 *** 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 *** 即将露面。
134、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
135、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136、 8、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
137、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更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138、 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
139、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
140、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
141、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142、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143、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144、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145、 9、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更大石桥。
146、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
147、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148、 10、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
149、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150、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
151、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
152、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153、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
154、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155、 1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
156、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
157、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更高的佛香阁。
158、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
159、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
160、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
161、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162、 12、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
163、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
164、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
165、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
166、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
167、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168、 13、铜亭(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更大的铜铸品之一。
169、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
170、四面有菱花扇。
171、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
172、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
173、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174、 14、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
175、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
176、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
177、建筑之间有爬山廊。
178、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179、 15、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更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
180、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
181、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182、“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
183、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
184、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185、 16、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
186、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
187、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188、 17、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
189、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
190、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
191、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
192、 18、谐趣园: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
193、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
194、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
195、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
196、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197、 19、四大部州:四大部州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
198、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
199、前有须弥灵境(现改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
200、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
201、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
202、塔上有十三层环状“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
203、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
204、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205、 【门票】 1 门票 30元/张 2 半价票 15元/张 (学生票) 3 联票 60元/张 另提示:门口有专门工作人员租用“电子感应导游机”服务,机器10元/人(押金100元出园即退还),包括园内所有主要景点,讲解详细,感觉比跟团导游要好很多还很自由,建议可以租用~~ 【开放时间】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6 : 30 —— 18 :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8 : 30------17 : 00 静园时间为 20 : 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 7 : 00 —— 17 :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9 : 00------16 : 00 静园时间为 19 : 00 【交通路线】 -颐和园 330(后沙涧-颐和园)颐和园 331(新街口豁口-香山)颐和园 332(动物园(枢纽站)-颐和园)颐和园 346(凤凰岭-颐和园)颐和园 394(六里桥东-颐和园)颐和园 712(团河北村-颐和园)颐和园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颐和园 726(前门-颐和园)颐和园 732(颐和园-鹿海园小区)颐和园 696(孙河乡 *** -香山)颐和园 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颐和园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 808(颐和园北宫门-石佛营)颐和园 817(国防大学-玉泉路口东)颐和园 826(肖村桥西-颐和园)颐和园 -颐和园北宫门 303(西闸-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330(后沙涧-颐和园)颐和园北宫门 331(新街口豁口-香山)颐和园北宫门 346(凤凰岭-颐和园)颐和园北宫门 375(西直门-韩家川南口)颐和园北宫门 384(人民大学-永丰站)颐和园北宫门 393(育新小区-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634(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颐和园北宫门 716(菜户营桥东-颐和山庄)颐和园北宫门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颐和园北宫门 696(孙河乡 *** -香山)颐和园北宫门 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颐和园北宫门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808(石佛营-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817(国防大学-玉泉路口东)颐和园北宫门 834(常营民族家园-中央党校北门)颐和园北宫门 特5(北京南站-香泉环岛)颐和园北宫门 -颐和园新建宫门 374(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437(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704(太平桥东里-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992(西辛房-铜牛路东口)颐和园新建宫门 481(玉泉路口南-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952(良乡伟业家园-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颐和园西门 469(五路-颐和园西门)颐和园西门。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