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的问讯是什么
佛教的问讯是敬礼法之一。
即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起居安否。大智度论卷十,载有二种问讯法,若言是否少恼少患,称为问讯身;若言安乐否,称为问讯心。至后世之问讯,仅为合掌低头。
禅宗所用之作法有三种:
(一)三巡问讯,于方丈小座汤(众僧坐于方丈室慢吮汤)之际,行揖坐、揖香、揖汤(揖即行礼)之三回问讯。
(二)四处问讯,对僧堂之四板头(四板之头首)烧香问讯。
(三)七处问讯,就僧堂内七处之炉烧香问讯。
扩展资料:
其他问询 *** :
座下问讯,在法堂之须弥座前问讯请法。
借香问讯,当维那于出班上香之际借住持香时,先向住持问讯,待烧香之后,再向住持行问讯礼,其时则称谢香问讯。
趺坐问讯,秉拂人(持拂子代住持上法座向大众开示说法者)请住持趺坐,令侍者问讯。
请座问讯,于方丈行茶礼时,先由侍者行至住持前问讯。
普同问讯,又作普问讯、普通问讯,即普向大众问讯,或大众一时问讯。
略问讯,又作小问讯,仅为合掌低头。此外,一般所行之问讯法,以两手相屈,曲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齐眉。我国佛教徒多于拜佛将结束时,以问讯作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问讯
2.佛教的行三问讯礼是啥意思
【仪式】
首先向佛像行三问讯礼。然后念誓词(念三遍):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向佛像一问讯)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向佛像一问讯)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向佛像三问讯)
3.礼佛问讯的手势
礼佛礼仪须知 ① 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 拜佛——大殿中央拜殿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④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⑤法器——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不可戏动。
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礼拜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礼佛,就是向佛礼拜, 是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靡然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
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相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告诉我们:这些都可以成佛道,其中以跪拜礼佛的功德更大。
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等,都可以行之。要是没有佛菩萨圣像的(如住营房的军人、单身在外工作者,或住大宿舍者),可至室外或郊野,面向西方,合掌问讯,然后十念(十念法:正立合掌,念六字或四字佛号,尽一口气为一念,这样连续念十口气,叫做十念。
但必须把念出来的声音自己听得清楚。气长气短可以随各人的自然,不可勉强伤气)即可。
平常行、住、坐卧,心心念念不离佛号更好。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叫上香)。
① 将香点燃。 ② 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
③ 安置胸前,香头平对佛菩萨圣像 ④ 再举香齐眉。 ⑤ 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⑥ 开始用左手分插香。之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 *** 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插香的第二种 *** 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
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 *** 是最简单的, 和之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之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佛”。
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僧”。
总括而简单。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恳请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之一支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之一支一样,观想默念的 *** 都和上长香时一样。
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之一个表示,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
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馀隙,是为外道合掌,之一 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 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於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礼拜,闽南语都叫“拜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起礼佛,愿你们以此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注:此种观想礼佛的 *** ,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
观想后,弯腰,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之一把)。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4)以头垂叩於两掌中间拜垫上。 (5)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
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
4.佛教礼仪中的正规拜佛礼,应该是怎样的拜法
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进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 *** :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
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之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 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齐躬),再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开而退。
5.如何上香,拜佛,入寺,问讯,过斋,参学等等
上香:名为戒定真香。以此香华云,普遍满十方。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 *** 香。燃香必须用线香或盘香,一般线香居多,插香要直,表示精进修行,勇猛无碍。一香插中间,供养十方佛,一香插左边,供养十 *** ,一香插右边,供养十方僧。
拜佛:过程是,问讯,三头面礼足,问讯。
入寺:若有些大寺有三个门,那从左门进、右门出。过寺门槛,以左脚先进,不可踏在门槛上。
过斋:随大众,不可喧哗,先供养三宝。
参学:随大众,处处以礼,依教奉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