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礼仪在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礼仪的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的规范和调节的功能上。
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关系。马克思说: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和谐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生在世,作为个体,他或她总要从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人与人的个体的关系是这个群体的基本的存在状态。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着整个群体的良性发展与否。相应地,如果个体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就不能满足他或她的个体归属、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个体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常常处于怅然若失、惴惴不安、焦躁易怒,甚至举止怪异、一触即跳的状态。这样的人际关系是不正常的,失败的,这种不正常的、失败的人际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的发展,从而在事业上、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造成这样那样的缺失或遗憾。而个体的这种生活事业上的缺失或遗憾,对于他所归属的群体也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是群体的不稳定的因素所在。这种个体的不良的人际关系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将导致群体的失范和失序,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整个群体的崩溃和瓦解。
礼仪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深刻理解和切实的实施,使人际关系趋于和谐。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是在讲一种人与人相处的规范,即合礼。礼仪就是规范,这种规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稳定下来并为大多数国人所接受并实行。遵守这种规范,就可以建立一种健康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使人际关系失衡,从而造成混乱、紧张甚至冲突。《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学生有子也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个论述更为直截明了,它道出了“用礼”的目的,即达到“和”的人际关系的状态。“和”其实就是和谐。
所以,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对每个个体的人起着规范作用,教导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怎样做才是合乎规范的,才是礼仪所允许的。因为礼仪作为一种规范和程序,它是一种凝固下来的文化传统。它反映着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一些事务的固定的看法和价值取向,千百年来,人们都是在这种传统的流演中生活、工作着。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礼仪首先表现为对人的行为的规范。规范就是要人们的行为合乎某种传统的要求。当然,时代在进步,传统的东西也在不断地被继承和扬弃。我们今天讲礼仪,在不割断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新内容和新内涵。就是礼仪也要与时俱进。礼仪的规范人行为的这一面作用主要是着重从它的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说的。它对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起着固定、约束和维护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有一些内容是千古不变的,对这些内容,礼仪所起的作用就是使之更加固定,比如不能侵害别人,不取不义之财,不挑拨离间,不颠倒黑白,不弄虚作假等等。这些原则是多少年来,多少世纪以来固定不变的。礼仪的作用就是强化之、固定之、恪守之。另外,人是有欲望的,欲望而不加约束就会泛滥成灾,就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混乱和无序。所以,礼仪还有着约束的作用。使人们时时事事处处都在礼仪的规范之内行动,而不是超出礼仪规定的范围之外。上面讲的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的就是礼仪的约束作用。约束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约束,它是为保证人们的生活事业始终能够在正轨上运行。礼仪的维护作用是指,它在维护着人类历史发展传承中的一些为人所公认的、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比如,忠、孝、节、义、仁、爱、诚、信、平等、尊重、民主等等。礼仪就是为了维护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属于“正值”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的。
另一方面,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还起着调整、调节的作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时候。有意的、无意的,直接的、间接的,利益的、非利益的,公的、私的,原则性的、非原则性,激烈的、轻微的,个体与个体的、个体与群体的、群体与群体的等等。这些不和谐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往往会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到不可调和。而礼仪的作用就是在平时的人与人的交往中进行及时的适度的调整和调节。即使在矛盾已经发展到相当激烈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礼仪活动对双方(或多方)进行调解,从而缓解矛盾,沟通情况,恢复感情,重建关系,健全群体的肌体。其实,多数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因为不了解、不熟悉、缺乏沟通所造成。而礼仪的作用恰恰是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比如联谊、联欢、宴请、拜访等等,甚至赔礼道歉,都可以达到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取得谅解和宽容,最终建立起新的、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这个意思。
2.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3.社交礼仪的功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
、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
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
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
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
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
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
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
场作戏,言行不一。
4.现代交往中,学习社交礼仪有什么作用
社交礼仪有以下功能:
1、增进感情
在社交上投入的时间将带来感情上的收获,如我们与亲戚朋友在一起休闲娱乐。
2、建立关系
社交在很多情况下是建立诸如商业 *** 、感情姻缘等关系的纽带。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记得要学会跟进关系,避免忘记。
3、充实自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性情感。
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扩展资料
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社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堂课,学习好的社交方式是自己在交往生活中互相取利的直接方式。
二、平等原则:社交是在双方互相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发展的。
三、信用原则:信用是人和人之间敞开心扉的基础,一个拥有高信用度的人会在社交中得到更多收获。
四、相容原则 :与人交往中难免会遇到矛盾与不和谐的地方,这就需要互相包容。
五、发展原则:与人社交就是一个与人发展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了解进而加深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社交礼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