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身农奴把歌唱
每一个从60年代走过的人都无法不记得才旦卓玛,因为她的歌声就象是那个时代的血液,流淌在时代的脉搏里,也牢牢地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几年来,这位老人的歌声不太多了,但是,只要能够把她的歌耐心地听一下,我们都敢于相信,不管是哈日还是哈韩的少年,仍然能够被她执着、热情、灿烂的歌声所吸引,所陶醉,这就是才旦卓玛。9月20日,才旦卓玛从 *** 来到北京,在《艺术人生》演播现场见到了她久违了的老歌迷。
*** 来了苦变甜 为了见到才旦卓玛,很多观众从大连、长春、廊坊坐火车赶到现场。这一期节目的现场就象是一个民族的盛会,很多穿着藏族服装的观众,象拉木措、糜若如等著名的专家,此时专心坐在观众席上。
为了参加才旦卓玛的节目,他们一早就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专心的到现场当一名合格的观众。 才旦卓玛来了,所有的观众起立,掌声久久回荡着,从看到她的之一眼,眼泪就在每个人的眼里闪烁。
才旦卓玛在藏语是“长寿仙女”的意思,虽然是出生在农奴的家庭,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美丽,长寿。 *** 是歌舞的世界,小才旦很小的时候就会唱藏族的民歌。
“我爸爸会唱一点藏戏,姐姐也会唱,因为家里我是最小的,每次他们唱,我就静静地听着,我想一定也要学会这个歌,那个时候大概是七八岁吧,刚刚开始会唱点儿藏戏。之一次登台是十七八岁的时候, *** 在 *** 开一个纪念会联谊会,我是从日喀则参加的这个活动。
他们当时到 *** 去开会,每个地区带两三个节目,我们日喀则带来两个舞蹈,两个歌,我那时不是独唱,是二重唱。本来有一个女的,她唱《牧歌》的,后来她由于病了,他们找我,说你能不能来唱一下?当时有点儿紧张,但是还有一个叫扎西德的,我们两个二重唱,他说不用紧张,好好唱。
那个时候地区比赛嘛,我们一定要给我们日喀则争光,不要紧张。所以在他们的鼓励下,给我的帮助下,慢慢心就沉下来了,就好了一点了。”
“ *** 和平解放以后,部队进站,到了我家乡日喀则,日喀则部队的文工团住的离我家很近,我天天看他们在那里排练,又唱又跳,我放羊回来了以后,就赶快跑到那里去,在门口老是看着,我说我有一天那样多好啊,我一直有这个心愿。” 因为父母的反对,才旦卓玛没有能够马上参加文工团,但是后来参加了青年联合会到了祖国内地,那是才旦卓玛之一次离开 *** 。
“我知道我们祖国,但是不知道什么地方,也搞不清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