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站姿坐姿走姿的礼仪规范
一、站姿
站立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基本举止。古人要求“站如松”,就是要求站立时像挺拔的青松一样端庄、伟岸,显示出一种自然美。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是站立的。站立时,应头正颈直,双眼平视前方,嘴唇微闭,下腹微收,挺胸直腰,双肩保持水平,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左右手中指分别压在左右裤缝,腿膝伸直, *** 自然挺拔,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夹角45°,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站立后,竖看要有直立感,即以鼻子为中线的人体应大体成直线;横看要有开阔感,即肢体及身段应给人以舒展的感觉;侧看要有垂直感,即从耳与颈相接处至脚的踝骨前侧亦应大体成直线,给人以一种挺、直、高的美感。
男女的立姿略有不同,形成不同侧重的形象。男子站立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不要偏左或偏右;双脚与肩同宽而立;双手可自然下垂,必要时可单手或双手在体后交叉。男子应站得英俊洒脱,挺拔舒展,精神焕发。女子站立时身体重心在两足中间脚弓前端位置,双脚呈“v”字站立;手自然下垂或向前向后交叉放置。女子应站得秀雅大方,亲切和善,姿态优美,一展贤良淑女的形象。
站立时应克服不雅的立姿,包括站立时弯腰驼背、身体倚门靠墙或靠柱、左右摇晃、歪头斜脖、撅臀曲腿、双 *** 叉、叉腰斜立等。不雅的立姿给人以懒惰、轻薄、乏力,不健康的印象,是有损交际形象的。
二、坐姿
坐要有坐相,如古人说的要“坐如钟”,是说坐姿要端正。落座应该挺胸直腰,落落大方,端庄稳重。人的正常坐姿,在其身后无依靠时,上身应正直而稍向前倾,头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腿间距和肩宽大致相等,双脚自然着地。背后有依靠时,背部轻挨靠背,但不要整个背部后仰;在正式社交场合,或有尊长在场时,要“正襟危坐”,臀部只坐椅子的2/3,上身与大腿之间、大腿与小腿之间均成直角,不能随意把头靠在沙发背上,显出懒散的样子。就坐以后,不能两腿摇晃抖动,或者跷二郎腿。座位前面无遮挡时,男子双脚不要超过肩宽;女子双脚应当并拢,特别是穿裙子时更要注意。世人称女人双腿叉开而立、叉开而坐、叉开而蹲为“三大非淑女之举”,均有碍观瞻,有失体面,应当避免。
坐时应克服不雅的坐姿,包括半躺半坐、前仰后倾、歪歪斜斜、两腿伸直跷起或双腿过于分开、跷二郎腿并颤抖摇腿、将两手夹在大腿中间或垫在大腿下、用脚勾着椅子腿、脚放在沙发的扶手上等等。不雅的坐姿给人轻浮且缺乏修养的印象,是失礼和不雅之举动。坐在沙发上,摆出一副懒散的姿态也是不雅观的。最不礼貌的姿态就是弯腿坐下时,把裤脚管提起来,暴露出一截腿肉来。
三、行姿
出门行走是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的室外活动。除了站和坐以外,古人还要求“行如风”。这是说走姿要轻松优美。
在各种场合,都要力求做到“行如风”,即走得正确、优雅、轻捷,有节奏感。这是走姿的最基本要求。
人的正常走姿应当是身体直立,昂首挺胸,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肩平不摇,双臂自然前后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两腿有节奏地向前交替迈出,并大致走在一条等宽的直线上。走时步履轻捷,两臂随身体自然摆动。如果走路时身体前俯后仰、左摇右摆,或者两脚同时向里侧呈八字形走步,都显得不雅观。行走时,对男女的要求还有一定区别:要求男子步履雄健有力,不慌不忙,展现雄姿英发英武刚健的阳刚之美。要求女子步履轻捷优雅,步伐适中,不快不慢,展现出温柔、矫健的阴柔之美。行走时应克服不雅的走姿,包括重心不稳、弯腰驼背,左摇右晃、步履拖踏、内八字脚或外八字脚、背手、插兜、抱肘、叉腰、拖拉着鞋走出嚓嚓声响,等等。不雅的走姿破坏了走韵平衡对称及和谐一致的感觉,是有失风度的。
2.正确的坐姿和站姿走姿
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如有可能,应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疲劳。久坐之后,应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尽量坐有靠背的椅子,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站姿:
正确的站姿是:沿中心线(从头部中心延伸经过颈、肩、臀、膝及脚底)平衡分身体重量于双脚,达到体重与姿态的平衡。此外,还应抬头,下巴与地面保持水平;挺胸,肩部放松;小腹内收。美的站姿能体现一个人积极乐观的健康精神,还能预防疲劳发生和身体变形。
不正确的站姿包括:僵直,胸部过分凸起;弯腰驼背,躯体肌肉紧张度不够;背部下凹或脊柱前凸,腹部鼓起;垂肩,脊柱后凸、背部下凹及垂肩,脊柱侧凸。
走姿:
正确的走姿应从容、平稳、直线。为此,良好的走姿应当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起步时,身体微向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3.走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⑴脊背与腰部要伸展放松,脚跟要首先着地,并走出直线。靠道路的右侧行走,遇到同事要主动问好。
⑵走路时上身自然挺拔,双目向前平视,微收下颌。挺胸、收腹、立腰,重心稍向前倾,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前后摆动。
⑶步行时,跨出的步子应是全部脚掌着地,膝和脚腕不可过于僵直,应该富有弹性,膝盖要尽量绷直,双臂应自然轻松摆动,从而使步伐有节奏感。
⑷走姿最忌内八字和外八字;忌弯腰驼背、歪肩晃膀、头部前伸;走路时不扭腰摆臀,左顾右盼;忌脚蹭地面,上下颤动;忌边走路边指指点点,对别人评头论足。以上这些禁忌动作既有失大雅,又不礼貌。如果想做一个有魅力的人,就要留意自己的走资。
本段文字摘自:《礼仪的力量》
作者: 詹洋
4.正确的坐姿站姿与走姿是怎样的
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是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两下肢并拢。
如有可能,应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如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疲劳。
久坐之后,应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宜坐低于20cm的矮凳,尽量坐有靠背的椅子,这样可以承担躯体的部分重量,减少腰背劳损的机会。
站姿: 正确的站姿是:沿中心线(从头部中心延伸经过颈、肩、臀、膝及脚底)平衡分身体重量于双脚,达到体重与姿态的平衡。此外,还应抬头,下巴与地面保持水平;挺胸,肩部放松;小腹内收。
美的站姿能体现一个人积极乐观的健康精神,还能预防疲劳发生和身体变形。 不正确的站姿包括:僵直,胸部过分凸起;弯腰驼背,躯体肌肉紧张度不够;背部下凹或脊柱前凸,腹部鼓起;垂肩,脊柱后凸、背部下凹及垂肩,脊柱侧凸。
走姿: 正确的走姿应从容、平稳、直线。为此,良好的走姿应当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
起步时,身体微向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男女步态风格有别。
男步稍大,步伐应矫健、有力、潇洒、豪迈,展示阳刚之美。 女步略小,步伐应轻捷、蕴蓄、娴雅、飘逸,体现阴柔之美。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免的走姿是:走路时身体前俯、后仰,或两个脚尖同时向里侧或外侧呈八字形走步,步子太大或太小,这都给人一种不雅观的感觉;双手反背于背后,这会给人以傲慢、呆板之感;身体乱晃乱摆,也会让人觉得轻佻,缺少教养。
5.步态礼仪有哪些
步态礼仪,也就称走姿,在行走时,要做到既优雅稳重,又要保持正确的节奏,以体现出动态的美感。
走姿的基本要求:1基本体态 以站姿为基础,面带笑容,眼睛平视。
2幅度适中 双肩聘问,双臂前后自然、有节奏的摆动(35℃~45℃为宜)
跨出的步子应是脚跟先着地,膝盖不能弯曲。
3重心方准 稍向前倾,行走时左右脚重心反复的前后交替,是身体向前移动
4方向明确 保持明确的行进方向,两只脚内侧走的线迹为一条直线,每一步,脚跟都应落在这条直线上。
5步幅适当 步幅即时每一步的长度,是前脚的脚跟与后脚的脚跟相距的长度,一般女性每步约36厘米,男性每步约40厘米,但因身高性别不同会有些差异,走路时应有一定的节奏感,一般每一分钟60~100步。
6.步态礼仪有哪些
步态礼仪,也就称走姿,在行走时,要做到既优雅稳重,又要保持正确的节奏,以体现出动态的美感。
走姿的基本要求:1基本体态 以站姿为基础,面带笑容,眼睛平视。 2幅度适中 双肩聘问,双臂前后自然、有节奏的摆动(35℃~45℃为宜)跨出的步子应是脚跟先着地,膝盖不能弯曲。
3重心方准 稍向前倾,行走时左右脚重心反复的前后交替,是身体向前移动 4方向明确 保持明确的行进方向,两只脚内侧走的线迹为一条直线,每一步,脚跟都应落在这条直线上。 5步幅适当 步幅即时每一步的长度,是前脚的脚跟与后脚的脚跟相距的长度,一般女性每步约36厘米,男性每步约40厘米,但因身高性别不同会有些差异,走路时应有一定的节奏感,一般每一分钟60~100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