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及资料
有关文明礼仪的手抄报图片及资料: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2.关于文明礼仪黑板报
提醒人们用过水后别忘记关紧水龙头。
(请为我抹去眼泪,别让我泪流不止)。 在银行里提醒人们遵守“1米线”的规定。
(信任与误会,只在1米间)。 在景区告诫人们不要攀爬危险的山石。
(石头虽是无情物,安全忌爬固在心)。 在校园围墙外贴一条关于不要攀爬围墙个告示。
(校园风景无限好,美中不足需记牢;一块污点何处寻,只在墙角鞋印滩)。 某施工队请周围居民支持他们工作,并提醒他们行路注意安全。
(今天给我们信任和配合,明天还你们安全与安心)。 以绿地的口吻向游客说一句话,提醒游客爱护它。
(请别踩我,我怕疼)。 在网吧里贴一条告示,提醒“网虫”不要沉溺于 *** 。
( *** 世界真精彩,沉溺 *** 真可怜)。中学生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 *** 。
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
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
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 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 十、诚实谦虚,有错就改。
3.文明礼貌黑板报素材
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礼仪;个 人 礼 仪;一、仪表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鞋袜要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2、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协调得体, *** 奇装异服,进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规定穿校服。不许烫发、染发,女同学不准戴首饰、染指甲。
二、言谈;1、态度要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2、进校要讲普通话。
坚持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再见”等。三、仪态举止;1、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
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2、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腰背挺直,肩放松。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
4、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学 校 礼 仪;一、课堂礼仪:1、上课:上课的 *** 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上课迟到,应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教室,走进教室后,应速坐好,保持安静。2、听讲:上课时坐姿要端正。
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时可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使用普通话。
3、下课:下课时,全体同学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有领导或教师听课时,要让师长先走,全体学生起立迎送。二、 *** 礼仪:1、参加 *** ,要准时、有序。
要按指定地方整齐就座,不早退,不随便进出,会议结束后要有序退场。2、会议期间,要认真倾听,不得看书、谈话、吃东西、扔杂物、打瞌睡,讲话或报告结束后要鼓掌,以示感谢。
3、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统一着装,准时参加,列队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
认真聆听国旗下讲话,不得说话、搞笑。升降国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同学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活动。
三、尊师礼仪:1、在校园内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要让老师先行,并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买饭、打水或乘车时对教师应主动礼让。
2、对师长或来宾要主动问好致意,主动让座,让路,答问时彬彬有礼,不围观嘲笑,指指点点。家长或亲友来校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在家长和老师间作介绍。
3、与老师谈话时应立正,在教室座位上与老师谈话应起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听讲。领奖或向师长交物品时,双手接交,表示尊敬。
4、有事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6、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对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四、同学间礼仪:1、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不说伤害同学的话,不做对同学无理的事。
2、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3、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4、严禁对同学人身攻击,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 *** 违法行为。
5、诚实守信,说做一致,有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
外出时要礼貌待人、谦虚好学,展现三中学子的风采,维护学校声誉。五、校内公共场所礼仪:(一)校园1、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乱扔纸屑、粉笔头、果皮、包装袋。
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校园严禁吃泡泡糖、瓜子类食品。2、爱护标语牌、警示牌、格言牌和花草树木。
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电器设施;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节约用水用电,不开长明灯。3、严禁吸烟、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进“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4、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行车要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不乱停、乱放,严禁在校内骑车、带人。
(二)图书室和阅览室1、室内须保持安静和卫生,不要高谈阔论或东跑西走。2、爱护书刊,不得偷撕资料,不作记号,阅读开架报刊后应按原序摆放。
(三)餐厅1、不抢跑、抢饭。自觉排队、不插队,不大声喧哗,不敲击碗筷,不把饭菜撒在地上。
2、要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爱惜粮食,注重节俭,不乱倒剩菜剩饭。吃不完的食。
4.求黑板报的一些内容 图片 学习类的 文明礼仪类的
文明礼仪标语
“你需要我就要爱我”(在厕所门上)
“用时开,走时关”(关于灯)
“请保护好陪伴你的伙伴”(关于桌椅)
“我去过大海,走过小溪,就怕大家,不把我珍惜”(关于水)
“尊重你我他,快乐每一天”(关于同学见互帮互助的)
“不要给我毁容”(关于墙的)
“小声点,我需要安静”(关于教室)
“我把你照亮,你要关心我”(关于灯)
“我是水,我很珍贵,请节约用水”(关于水龙头的)
“礼貌伴我行,天天好心情”(关于文明礼仪的)
“人心齐,泰山移,班级卫生没问题”(关于班级卫生的)
“让我每天用微笑面对你”(关于课桌)
“不要让我再默默的伤心流泪”(关于水龙头)
“干净一点,安静一点,尊敬一点,快乐无边”(在班里)
“对老师尊重一点,对同学宽容一点,对学习用功一点”(在班里)
“恶习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养成好习惯)
“白云奉献给蓝天,鲜花奉献给草地,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教室”(在卫生方面)
“我不愿意每天乱糟糟的面对你”(关于课桌)
“别踹我,我怕疼”(关于门)
“不要我老上班,我也需要课间休息”(关于灯的)
以上是我保存的资料。另我虽有图,可是因为是一级的,无法传给您,我也不太会用其他的 *** 。希望对您有帮助。
5.“绿色文明”黑板报图片
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创文明校园,谱世纪新声。3、团结友爱,严肃活泼;钻研进取,求实创新。
4、普及文明用语,提倡礼貌待人。5、共建美好环境,同创文明校园。
6、文明用语人人讲,校园之内处处春。7、树立环保意识,反对白色污染。
8、恶语一出话伤人,好话一句暖人心。9、西外拒绝陋言秽语。
10、讲好普通话,沟通你我他。11、生活简朴,不挑吃穿。
12、人人有礼貌,个个爱学校。13、自尊自爱,注意仪表。
14、我为人人,人人为我。15、您并非美丽才文明,而是因文明才美丽。
16、一句两句三四句,文明用语开奇花;春风又绿校园内,明月今日照我还。17、尊师重道少不了,微笑宽容待人好。
18、文明用语挂嘴边,身边朋友不会少。19、见了老师要问好,见了同学要喊早,勤剪指甲勤洗澡,努力学习前途好。
20、好东西一起分享,好环境一起营造。21、"相会是缘份,缘来一家人。
"(宿舍贴语)2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3、人生的光彩来自于我们行动的风采。24、西外----今天的选择,明天的骄傲。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6、美丽源自美德。
27、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西外的明天将会更美好。28、低级脏话粗俗刺人耳,文明语言高雅暖人心。
29、珍惜集体财物,关爱公共设施。30、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
31、美化校园,从我做起。32、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33、保护环境,拯救地球。34、美化校园,我爱我校。
35、尽微薄力,创美环境。36、树立文明新风,展现西外风采。
37、提高自我文明意识,展示当代学子风采。38、用微笑面对他人,让校园充满阳光。
39、西外就是我的家,清洁美化靠大家。40、文明、整洁、卫生,新风、新貌、新人。
41、让梦想从这里升起1、播种文明、收获温馨”、2、“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4、“.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5、“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1、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2、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4、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5、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6、〈〈锄禾〉〉不止是诗,知辛苦,更需要行动。
7、天地"粮"心,珍食莫蚀。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11、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
12、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13、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14、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15、请大家保持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16、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17、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18、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19、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20、留住绿色,留住美丽,为了我们的家更美好,请不要用一次性筷子。21、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22、自备碗筷,保护环境。23、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24、相互谦让,亲如一家。25、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26、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27、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28、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29、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30、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5.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9.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10.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11.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12.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13.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14.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15.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16.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17.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18.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19.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20.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21.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22.星空为我们贡献灿烂,天空为我们贡献蔚蓝,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鲜花为我们贡献绚丽,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23.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24.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25.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26.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遨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27.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28对不文明的行为说:NO!1.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
草坪2.以滥用水。
6.文明礼仪黑板报内容
我觉得可以多介绍一些 礼仪 方面的知识,我想您也知道,当代学生,自九零后至今出生的孩子,是一代又一代被溺爱的孩子,(当然,我也是九零后),越来越不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仪当回事儿了,很悲哀!
可以分三版:
①概述中国传统礼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②具体礼仪: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更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
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
③当代学生怎样做到“礼貌”(可自由发挥了)
7.关于文明礼仪的黑板报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觉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话的细节,早已在他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这个时候“礼”就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礼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礼仪是人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 礼仪队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从礼纪中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现试分述如下:一、尊老敬贤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
“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
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
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
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
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
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
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 *** 。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