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成都市龙泉驿区辖区的寺院道观名单
成都市龙泉驿区辖区有三所寺庙,燃灯寺、金龙寺和石经寺,没有道观。
一、燃灯寺
燃灯寺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脉中段三峨山下洛带古镇,西距成都仅18公里。
距今已1400多年,影响遍及川北。
隋代以来,建有山门(含东楼)、川主殿、钟鼓楼、娘娘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燃灯古佛殿等,规模宏大、庄严巍峨。
现寺院保存有大量清代碑刻,主要有《重镌古迹旧志碑》,内容包括《圣山母祈雨诗并序》、《灵泉县瑞应禅院祈雨记》、《重镌圣母山瑞应禅院古迹记》和《信相圣母碑记》等。
这些碑记,主要记载褚信相应化事迹及燃灯寺的历史沿革。
在寺院大雄殿内,陈列有本寺所铸明宣德钟一口,造型古朴、音质洪亮。
燃灯寺内还有不少历代留下的楹联,有的已为《全蜀艺文志》及《蜀中名胜记》等收录。
著名诗人流沙河曾撰联云:“玉带落井流到东海,铁钟在亭叩响西川”。
二、金龙寺
金龙寺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金龙村柏茂山顶,海拔836米。
始建在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占地面积120余亩,现存建筑面积734.4平米,天井面积294平方米。
据《四川通志》和《简州志》所载:金龙寺是柏茂山顶历史久远的一大佛寺,是四川盆地东缘的一大名胜。
自建寺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在畅游金龙寺时,留下了不少题刻和诗句。
如清朝简州州牧徐琰就有《宿金龙寺》:“匹马关河几十年,竭来绝顶一周旋。
绕地世路都是梦,到此官心一似禅。
万树清飚空上界,五更皓月满中天。
山人省识生公意,漫拟飘萍是寄缘”。
三、石经寺
石经寺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山泉中段东麓之天成山,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石经村境内。
向西翻越龙泉山脊,至龙泉街道十八公里,至成都市中心城区三十七公里;东距旅游胜地龙泉湖四公里,南至三岔湖二十一公 里。
石经寺始建于东汉末年(220年)前后。
蜀汉时期(221―263),蜀将赵子龙承此产,以“灵音”之名存世。
唐朝时建大殿。
石经寺经历代变迁,升侍现占地200余亩。
朝宇建筑坐西向东,顺应山势由东向西逐层上升。
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门、天王殿、驮殿、塔林、大雄宝殿、三圣殿、昆灵殿、祖师殿、方丈院、大师殿藏经楼及五观堂等建筑。
扩展资料:
坛庙建筑是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文庙(如吵咐吵孔庙)、武庙(如关帝庙)、泰山岱岳庙、嵩山嵩岳庙、太庙(皇帝祖庙),各地还有祭社(土地)稷(农神)的庙,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坛庙建筑的布局与构建原构与宫殿建筑一致,只是建筑体制略有简化,色彩上也不能多用金黄色。
佛寺、道观的建筑原则与平面布局也都同于宫殿建筑,只是规模较小,并且在装饰及室内摆设上带有各自的宗教色彩。
寺、观内建有对称的钟楼和鼓楼;佛寺在佛殿之前还建佛塔,供奉佛舍利,音译称为 “浮屠”。
中国工匠用汉式楼阁建筑的构架技术修成佛塔式样,称为汉式塔,有木塔、石塔、砖塔、铁塔等。
中国的寺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的之一简皮座寺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燃灯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龙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石经寺
四川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四川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古堰流碧、祠堂柏森、青城叠翠、草堂喜雨、西岭晴雪、江楼修竹、文殊朝钟、天台夕晖、青羊花会和宝光普照。
1、古堰流碧
从字面来看,古堰就是指都江堰,流碧是形容都江堰的秀美,古堰流碧居成都十景之首。都江堰是古代的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作用,依旧滋润着富庶的成都平原,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2、祠堂柏森
祠堂就是成都的 *** ,柏森形容 *** 的景观, *** 是老百姓对它的称呼,以前的官府称为汉昭烈庙,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 是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
3、青城叠翠
青城就是成都的青城山,叠翠形容青城山的景色,青城山是道教全真龙门派圣地,周围群峰环绕、林木葱茏,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东汉顺帝初年,张道陵入鹤鸣山修道,两年之后,他又来到了青城山,在此修道成仙,从而奠定了青城山为道教名山的地位。
4、草堂喜雨
草堂指杜甫草堂,喜雨下点小雨,杜甫草堂是杜甫流落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安史之乱之时,杜甫携家人来到成都,在这里建了茅屋而居,所以称为杜甫草堂。历朝历代瞻仰杜甫,必去成都杜甫草堂,听说,来杜甫草堂更好是下点小雨,水增添了雅致,这意境才是好。
5、西岭晴雪
西岭晴雪,形容西岭雪山的秀美景色,西岭雪山更高峰大雪塘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不化,为成都之一峰。本为南国山水,恰似北国风光,在成都的市区,可以看到雪山,不用去四姑娘山,也不用去香格里拉了,感觉成都人太幸福了,全国没几个大城市能这样的。
6、江楼修竹
江楼修竹,指的是成都的望江楼,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望江楼是成都,成都是望江楼。望江楼高39米,共4层,位于望江楼公园锦江边,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是为纪念唐烂袭代女诗人薛涛而建的。
7、文殊朝钟
文殊朝钟,文殊院位于成都青羊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文殊院有茶座和极有特色的素餐馆香斋堂,成都人喜欢来这里饮茶吃斋饭,清静与喧嚣在此达成和谐的统一,浓淡苦乐之间,感受成都的慢生活。
8、天台夕晖
天台夕晖,天台山位于成都邛崃境内的天台乡,相传大禹治水路过蜀国时,曾选此山为台登高祭天。天台山虽然不高,但是有水则灵,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称,来到这里,会从喧嚣和纷争的都市尘世,回归到静谧淳朴的大自然环境中,烦躁的心情也会跟着平静下来。
9、青羊花会
青羊花会,成都的青羊宫,被誉为“川西之一道观”。2000多年前,据说老子和尹喜在青羊宫论道毁渣,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 *** 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也是花会日,那个时候人潮汹涌,各种名花争奇斗艳,值得大家去玩耍。
10、宝光普照
宝光普照,宝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处新都县城,宝光寺庙子大,柱子粗,千年古风何处寻,大唐的胜迹有宝光,去宝光,罗汉饥余兄堂里数罗汉,不看僧面看佛面。相传唐僖宗逃到四川,在这里建造行宫庙宇,唐僖宗晚上看见寺中塔下发出宝光,就改名为宝光寺。
成都市内旅游景点
导语:最有成都慎信逗风:宽窄巷子、春熙路、锦里、琴台路。文化古迹: *** 、杜甫草堂、青羊宫、金沙遗址、文殊院、三星堆。天府之国标志性景点:熊猫基地、 ***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离锦里有10分钟的车程)——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几十年前的老成都人摆龙门阵,看成都女孩绣蜀锦,晚上看皮影。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咖啡厅、沿街的茶座,坐下来,品一杯茶,喝一杯咖啡,感受最慵懒的成都。
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酒吧、夜店、甜品店,形成了现代时尚的新元素。
春熙路
春熙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外地人到成都来如果不逛逛春熙路,就好比到北京不去王府井,到上海不到南京路一样令人遗憾。春熙路不仅是成都的时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龙抄手,还有街边的麻辣烧烤和串串香,价格指数和美味指数的对比绝对让你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丝毫不担心钱包的迅速缩水。
锦里
锦里(离 *** 只有十步之遥)——传说这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繁华的地方,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街区全长350余米,有茶坊、客栈、酒吧、戏台、各种风味小吃、土特产等(你看到下面照片上好吃的没有嘛?我都流口水了哦呵呵。)特别是晚上戏台后面的那条深巷,酒吧飘逸的灯光,映衬着沿街古式暗红的灯笼,在这里,除了永恒的记忆,还会有美丽的邂逅哦。
锦里,成都南门 *** 旁边的特色街,装修也很有老成都古香古色的味道,还可以吃到各色小吃,不过这里的小吃也是租给各人的,味道参差不齐,尝尝也还行,值得提到的有2点:一是里面也可以听川剧,不过需要买门票,二是里面有几家不错的酒吧,都各有特色,比如有专供旅友交流的酒吧(名字记不得,去就能找到),还有快乐男生王铮亮、蔡思涛他们以前唱歌的酒吧,叫“莲花府第”,可以去坐坐,据说老板是谭维维的男朋友。另外,成都是三国蜀文化的发源地,如果你亲戚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还是建议你们去去旁边的 *** 。
琴台路
琴台路,是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市内大型珠宝搂在这里荟萃,也兼有少数小规模餐饮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整个街区缺乏统一性,特色不突出。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琴台路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了特色街区的营造以及同周围环境的结合。
***
成都 ***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 *** 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坦贺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 *** (指宽卖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 *** 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 *** 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 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而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包括“大廨”、“诗史堂”和“工部祠”等建筑在内的'一所优美的园林。
青羊宫
青羊宫是成都市内建筑年代最久远、规模更大的一座道教宫观。它虽为唐代兴建,但宫内现存建筑三清宫、斗姥殿、混元殿、灵祖楼、紫金台、八卦亭等都是清代重建。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清殿内两只铜羊:一只双角羊,一只单角羊,据说独角羊曾是南宋贾似道家中熏衣的铜炉,而且这只独角羊虽外形似羊,实为1 2 生肖的化生,到底这只铜羊怎么化十二为一,那就只有亲自来看看了!
青羊宫,川西之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 *** (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
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之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现已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修建而成的,占地456亩,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金沙小剧场等部分组成。
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圆塔院,宋时改称“信相寺”。后毁于兵灾。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称文殊院。
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康熙帝墨迹至今仍存院内。 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1600 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说法堂、藏经楼庄严肃穆,古朴宏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职事房,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两相对峙的三檐式钟鼓楼,钟楼里悬有4500多公斤的铜铸大钟一口。观音大士像为青铜铸造,可称雕塑精品。护法神韦驮像,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圆用青铜翻砂而成,工艺精细,童颜神态,体现了“童子相貌,将军威仪”的风度。还有一尊列为“空林八观之一”的缅甸玉佛,是院僧性鳞和尚于民国11年(1922年)历尽艰辛,步行募化到缅甸请回的。另外,院内还有大小300余尊佛像,无论是石刻、铜铁铸造,还是木雕泥塑,均具有文物艺术价值。
文殊院还珍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佛经、文献上万册,如院僧先宗等3 人于每日清晨刺舌取 *** 写的“舌血经书”;明神宗的田妃绣的千佛袈裟;清杨遇春长女以自己头发绣制的水月观音。院内所藏唐僧玄奘顶骨尤为珍贵;1942年在南京发现3块唐僧顶骨,现1块留存南京,1块送西安,因成都是唐僧的受戒地,1块就送成都。
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熊猫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位处成都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有一条宽阔的熊猫大道与市区相连,现已成为国内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的主要基地之一。常年饲养有大熊猫、小熊猫、黑颈鹤、白鹳和白天鹅、黑天鹅、雁、鸳鸯及孔雀等动物。在由68科300多种高等植物所构成的基地人工生态植被内栖息着野生鸟类29科90多种。现在的基地,翠竹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自然山野风光和优美人工景观巧妙融合,各种珍稀濒危动物在其中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
***
面积为88368平方米的 *** 位于成都市区中心。绿草茵茵,鲜花艳艳,在大厦林立的都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广场西面的皇城 *** 寺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1997年,这一 *** 教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广场北面是四川美术馆;正北是省展览馆;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更大的艺术殿堂。紧邻的人民商场是全国著名的商场之一。附近的天座商城是一座地下商城。从盐市口向北穿越蜀都大道一直延伸到玉带产交桥附近。
文殊院成都的景点介绍
成都文殊院景点介族凳知绍如下: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院藏大量珍玩宝物、典籍书画,其中尤以唐玄奘顶骨粗段舍利、舌血《华严经》、发绣观音、贝叶经、以及康熙、果亲王、刘墉、张大千、谢无量、丰子恺、赵朴初、启功等大家书画为著名。
文殊院的主要建筑:
之一进殿为天王殿(山门),由慈笃禅师建造,本圆和尚改建,供奉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进门两侧有哼哈二将,山门和天王殿合二为一。
第二进殿为三大士殿,又称观音殿,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殿内左、右还供奉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殿后是护法神韦驮将军像。
第三进殿为大雄宝殿,慈笃禅师建造,丈伯和尚重建。大雄宝殿高10.56米,单檐歇山顶。殿中建有高大的玻璃翕,供奉铜铸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左右侍立为铜铸的迦叶、阿难尊者像,均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铸造。
第四进殿为说法堂,又名“药师殿”,重檐歇山式建筑相传是古信相寺的遗址。堂中有砖砌的戒坛,正中墙壁间镶嵌有康熙手书“空兆消林”二字;堂中央宝盖下方供有药师佛一尊,左右供有药叉大将十二尊。
第五进殿为宸经楼,慈笃禅师创建,清道光四年(1824年)本圆和尚重建。宸经楼分两层,高15.84米,是寺院收藏经藏及重要文物的地方。
第六进殿为文殊阁,位于文殊院内中轴线最后,占地1000平方米,由之一层“空林讲堂”、第二层空林佛教图书馆及第三层万佛殿构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殊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