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有什么好玩的
可以去逛逛大友普洱茶博物馆、吉人茶楼、海埂会议中心、
大观楼荣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之一长联、中国十大名楼之一、昆明十大公园之一、浓缩昆明300多年的园林发展史
大观楼的历史
昆明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清同治行兄凯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载:档唤“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近华浦开拓于何时,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万揆一先生在《昆明古城拾遗》一书中说:在云南古地名中,云南府城(昆明)也有个西湖,明万历《云尘让南通志》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证实了滨临近华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称西湖,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曾在此建水云乡莲池。
昆明大观楼旅游景区如何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园中更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髯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之一长联”。
大观公园有近华浦和大观楼、楼外楼、花圃和柏园等游玩区。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优美。大观楼为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我国名楼。
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大观楼1983年被发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世此脊七批)。
大观公扒悉园有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大观楼最初建成于1828年,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美,便取名为 「大观楼」。楼成,名人雅士争相登临,吟诗作赋。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 撰出180字的长联,轰动四方。其联云: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幡,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募灵仪,北走婉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土,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藏天苇地,装点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搜渗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五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木及暮雨朝云;便断竭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长联由清未知名学者、书法家,剑川人赵藩手书,字迹隽秀,笔力遒劲,为书法珍品。长联才情横溢,气魄宏大,状物写情,令人叫绝,被誉为「方今之一长联」、「海内之一长联」、「天下之一长联」 *** 生前对长联极为赞赏,能吟哦背诵,曾高度评价它是:「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不远处有瘐家花园和鲁家花园,全是从前豪绅的私家花园,建筑华丽典雅,风光十分秀丽迷人,乘船前去,趣味无穷。
更多关于昆明大观楼旅游景区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昆明大观楼景色如何?
“太华山下水如油,云净沙明逼晚秋;之一风光谁识得,背人先上大观楼!”在昆明城西南郊的滇池之滨,有一座大观楼公园,园中的大观楼是我国名楼手哪之一,也是观赏滇池的绝佳之弊庆境。
大观楼公园与苍翠起伏的太华山隔水相望,这里碧水涟漪,长堤垂柳,百花争艳,荷塘鱼跃,楼外有楼,景外有景,既有自然湖山之交,又有古典园林之美,是一座远近闻名、风光秀丽的湖滨公园。
大观楼在过去被称为“近华浦”,早年滇池水位很高,宋元时大观楼一带还是波涛滚滚,元明以来不断开挖海口河,滇池水位下降,水域缩小,现在的大观楼一带才渐渐露出水面,成为小岛,但周围仍是一片水乡泽国。
因这里与太华山隔水相对,故称“近华浦”。近华浦在明末清初仍然是一片芦苇沼泽,与滇池草海连成一片。清初,平西王吴三桂统治云南时,疏挖了小西门至近华浦草海的河道,以便把滇池沿岸的粮食运进城内,这条河当时称为运粮河,今称大观河。
大观楼公园内景色斐然,水树相接,绿树葱郁,自然景观与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结合得完美无瑕,造就出天人合一的情致。园内回廊、曲堤、拱桥、牌坊、水榭、亭阁等古典建筑隐匿于绿树之间,倒映于湖水之上,挥洒出一片古韵情怀。
康熙二十九年,巡抚王继文路过此地,见这里湖光山色优美,视野开阔,于是大兴土木,挖池筑堤,种花植梆,兴建了大观楼及周围建筑。大观楼原为两层,因面临滇池,登楼四顾,景致极为辽阔壮观,故命名为“大观楼”,并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
清道光八年,云南按察使翟锦观将大观楼由原来的两层建为三层,登上大观楼,临湖眺望五百里滇池,见海水澄清,波光浩渺,“秋水共长天一色”,组成一道迷人的风景。远瞻西山,若隐若现,顿觉爽气袭来;俯瞰湖上,帆影悠悠,“无波不觉扁舟小,短缆徐牵过柳堤”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
大观楼建成后,其多姿秀逸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选胜登临,饮酒赋诗,但多数吟风弄月之作。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一扫他人俗唱,写出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百八十字长联,由昆明诗人、著名书法家陆树堂书写,刊刻后悬于大观楼前,不少人为之叫绝赞赏,被誉为海内之一长联。
自长联一出,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大观楼也就因此闻名遐迩。有人说,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呈毕卜码现了滇池之畔的美景;有人说,它是历史的镜子,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喷薄而出。
秀美的风光,令人惊奇的长联,以及古典的园林景色,都使得大观楼公园名声斐然。
昆明绿色建筑介绍?
一说到昆明绿色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昆明东风广场、南亚风情园、官渡古镇金刚塔、昆明大观楼等昆明标志性建筑。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昆明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昆明绿色建筑——昆明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简介:
大观楼,位于云南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大观楼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
昆明绿色建筑——昆明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建筑景点:
东园棚磨谈
东园位于近华浦东面,由“邱商、柏园”两处私家园林组成,东面、南面临大观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园内荷塘交织,柳堤环绕,跨溪架桥,临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丛中建有四方重檐“小观楼”,公园管理处。
南园
在楼外楼东南面,与楼外楼隔滇池航道水面。庾庄系民国年间庾恩锡别墅。园中荷塘溪流,柳堤环绕,曲桥拱桥,小亭藤架,主体建筑为两层中西合璧式“晋侯楼”。设有客房、餐饮、会议接待等服务设施。
盆景园
大观公园盆景园占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区更大的盆链碰景园。园内佳木葱茏,齐花烂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辉,各式盆景星罗棋布。蜿蜒的粉墙边,盘曲的亭廊旁,布满了以树木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态的老树虬枝尽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盘根节错、或婀娜多姿。每当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锦绣,紫藤串串如铜铃,枫叶片片若云霞;入夏则藤蔓掩映浓荫覆盖、暑气顿消;秋来银杏、南天竹、火棘果实累累、红艳欲滴;冬后疏林斜枝、错落有序,伴以傲霜红梅,愈见苍劲。园内许多老桩,都有百年以上历史。一株清乾隆年间所植的双条“寿”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据说60年代初期,一美籍华人出资3万美金欲买未果,现已成为盆景园的镇园之宝。
昆明绿色建筑——昆明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建筑历史:
一说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一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余嘉华先生主编的《云南风物志》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 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经考证,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确切的。
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之一名胜”,游乎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吟咏近华浦的诗词,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絅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之一联”,“海内长联之一佳者”。长联由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现存陆书拓本摹刻联。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孙髯翁长联问世,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
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绿色建筑——昆明大观楼
昆明大观楼旅游攻略:
乘坐4路、22路、95路、100路、104路、124路、131路在大观楼站下车,或者乘坐97路、143路、166路、c8路在大观楼南园下车即可。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 *** ,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 *** 免费咨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