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在云南哪个地区
高黎贡山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泸水县境内
高黎贡山属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是著名的深大断裂纵谷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泸水县境内,怒江的西岸,位于北纬24°56′~28°23′,东经98°08′~98°53′之间。总面积405549hm²,是云南省面积更大的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旅游景点
1、罗平峰林
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历史悠久,山奇水秀: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2、翁丁原始部落
是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周围自然景观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和原始佤族风土人情,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临沧人文风情旅游的必游景点。
3、九龙瀑布群
位于曲靖市罗平县长底乡,因发源于九龙河而得名。景区因其瀑布众多,景点密集而形成其独有的观赏特点,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素有“九龙十瀑,南国一绝”的美誉。
4、哀牢山
横亘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在彝语中为“虎豹出没的地方”,是云南境内的著名山脉,绵延一千公里,从大理州延伸到红河州,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云贵高原自然气候的天然屏障,还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
5、听命湖
位于云南省泸水县片马东北部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在听命山与吴中山之间,距片马镇约36公里,海拔约3540米,面积为0.3平方公里,没有公路可达,全程步行,一路山林,步行约10小时才能到达。为听命河源头,系残留余冲川侵蚀而成的冰蚀湖。
6、巍山古城
以拱城楼为中心,城内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属结合当地的更佳采光方式,以弥补“四合五天井”光线不好的一面。
7、无量山
古称蒙乐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部,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2581平方千米。西北起于南涧彝族自治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
有去过云南省怒江贡山片马地区旅游吗?对那的印象如何?
云南怒江州贡山区,部分风景还保持着原生态非常漂亮,人民也很朴实善良友好。2018年自驾了一次 *** ,我选择了走滇藏线进(丙察察),所以是沿云南泸水(六库)怒江一直北上,中途经过和游玩了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不少地方, 如福贡县的石月亮、怒江之一湾、人神共居之地丙中洛、雾里村、秋那桶、茶马古道,不仅山水还有人文都保持着原生态,使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由于当时沿怒江而走的S228省道为了建美丽乡村公路在修路,所以异常难走,旁边就是水流湍急的怒江,开车简直是惊心动魄。不过沿怒江而上,风景还真不错,缓解了整个人的紧张情绪,怒江由于大部河段奔流于深造峡谷中,落差大,流势急,多瀑布险滩,所以,风景也让人叹为不止。特别是在丙中洛看到了传说中的怒江之一湾,感慨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怒江之一湾是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之一湾。嗯?
之前有当地朋友给我留言,说S228省道还没有修好,最快也得19年国庆左右才有可能修好。所以目前想去那边玩的朋友要做好相应准备,特别是交通工具和游玩时间。
云南 旅游 是个很好去处之一,因为云南有高丽贡山的最原始森林和恕江天险的奔腾,云南的西北面有丽江少数民族的风情及很多的观光景点,有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的美景等等,云南的东南面有千年的古镇河口、西双版纳、这些景点都是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集居地,景区内有原始森林和大象。云南的西面有边陲口崖孟定、沧江口崖、瑞丽边境口崖等等!但是,去边陲口崖 旅游 的优点,就是去观光,或体验一下边陲少数民旅的坚苦生活,或买点边陲口崖的一些珠宝饰品来做纪念,因为边陲口崖的珠宝、手饰都很便宜的。但是;边陲口崖 旅游 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因为,边陲口崖的毒品千万不要去碰,那是违法的。所以本人只能奉劝大家热爱 旅游 的朋友们,毒品是害人害己的东西:千万别在 旅游 的时候去犯罪!
出去 旅游 ,我建议东南西北都要去看看。
现在去 旅游 ,选择四季如春的云南非常好,云南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非常适合去 旅游 。
说到云南,我算是很有发言权了,前后和不同的人去过两次云南,每次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分享给你
之一次:我带爸妈去,在云南当地组的团,价格很高,但行程也太赶很累,导游还带着我们进了几个购物店,真心玩不好!
第二次:和朋友一起去玩,很自由,但很麻烦,要自己提前订房订票,找车,做攻略什么的,花的时间和费用过大,去了束河古镇包个车让师傅给坑了,如果楼主想自由行,切记一定要自己提前把什么都安排好,抵达云南后就能开开心心的玩就好了,不然太麻烦了。
片马是一个边境小镇,风土人情都不同,云南怒江泸水市片马镇,从六库坐车到片马100公里,需要3个多小时左右路况比较好走山好水好风景优美是夏天避暑的圣地,特别是到了风雪丫口那感觉清爽,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国门,片马景点多建议游玩一天。
为了生活,我花二十年去了云南所有的县城和百分之六十的乡镇,片马也去过几次...首先,片马不是贡山的,片马属于泸水市的一个口岸小镇,辖区几千人口。曾几何时,片马因为对面缅甸的木材而商贾云集,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堪称小香港
泸水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泸水市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境内雄奇险秀的峡谷山川,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和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景区景点:怒江大峡谷景区(双纳瓦底嶂峡、壁耕景观、崖地、神田、登埂澡塘、腊玛登、溜索、百花岭无伴奏四声部合唱、栗柴坝渡口惨案遗址等景点),高黎贡山景区(听命湖、风雪丫口、滴水河千古情侣阴阳瀑布等景点),片马边境旅游区(片马抗英纪念碑、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小江风光等景点)。
文化古迹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总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的展览馆。
1943年3月11日,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与中国飞行员谭宣、王国梁驾驶中国航空公司C-53运输机从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印度汀江途中,因遇到低气压、强气流而不幸在泸水县片马镇境内坠落。1996年6月C-53坠机残骸被缅甸猎人发现,11月17日缅方通知了中方,怒族青年曲天成为守护坠机残骸献出了生命。1998年怒江州人民 *** 在C-53坠机址设立了纪念标志。
2004年7月6日,中国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驼峰口-53号坠机纪念馆)主体工程展馆于2005年11月竣工,12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并展出C-53坠机原形。
自然景观
听命湖
听命湖位于片马镇东北部,东西略长,南北略宽,水面面积
听命湖
约120亩,湖水是由雨水和周围的融雪积聚而成,海拔大约3540米。当地人称之为“听命湖”,意思是听人命令的湖泊,因为人在湖畔一声呼喊,便会招来雷雨冰雹;又因为它冬天积雪、夏秋繁花似锦的如画景致,能把天上的 *** 迷住,所以又有人把它叫作“迷人湖”。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
双纳瓦底老虎跳峡谷距离怒江州府六库50公里,傈僳语称“腊玛登培”,意译为老虎跳峡谷。老虎跳峡谷全长10公里。老虎跳峡谷由变质大理石岩、片麻岩构成,谷岸高1500米,陡峭如削。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老虎跳峡谷中有奇峰奇石林立,有“米斯”山,有神熊峰,有望谷峰,有鹰嘴崖等景观。老虎跳峡谷北端的隔界河和南端的都都河奔涌入怒江,给老虎跳峡谷景色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2019-02-22滇西片马镇
滇西片马镇
从滇西怒江大峡谷出发,沿着高黎贡山蜿蜒的盘山公路向上,海拔升高,气温骤降。过了泸水县鲁掌镇之后,再向西北行进约30公里,浓雾紧锁,一阵寒风一阵雨。浓雾中,一座雄关隐现——“风雪丫口”昂然屹立。站在风雪丫口,天气瞬息万变,时常把人弄得云里雾里。而在过去,不辞辛劳翻越丫口的人们,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地——片马镇。
高黎贡山的雾气常年笼罩着片马,使得这个小镇如同一座孤岛漂浮在云雾之上。片马三面与缅甸接壤,距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仅有200公里,因此,边民贸易一直很兴盛。作为商业往来的交通要道,这里拥有云南怒江州唯一对外开放的省级口岸——片马口岸,是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
边陲小镇的互市贸易“片马自古无穷山”
“片马”一词来自景颇语,意为“木材堆积的地方”。由于片马境内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当地素有“片马自古无穷山”之称,尤以出产珍贵的杉板闻名。“木头之于片马,犹如血液之于人体,空气之于生命”,片马虽为西南边陲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是很大的木材集散地。人们用木材交易、盖房、 *** 家具和取暖,但有时,上好的木料也被用来平整住房的地基,而且从谷底一直垫平到路边。难怪那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片马最值钱的东西和最不值钱的东西都是木材。
片马的边境贸易历史悠久,早在1648年就形成了雏形。那时,当地山民们砍伐秃杉,那是一种干直材优、纹理绚丽的古老树种,制成杉板或棺材板,
高黎贡山是横断山脉中最西部的山脉,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山中常年云雾缭绕,动植物种类繁多,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之称。片马地处怒江大峡谷、高黎贡自然伤护区的腹地。然后步行五六天,翻越高黎贡山垭口,运往怒江流域的鲁掌、六库等地出售。清朝末年,怒江地区的土司为了进一步开发片马的木材资源,曾组织民工整修从六库到片马的古驿道,并派人到片马征收杉板税及田赋。1910年起,内地商人接踵而至,在片马设立板材收购站,以低价收购,再雇请背夫,运往六库、腾冲、保山、大理一带高价出售。1911年1月,英军非法侵占了片马地区,使得杉板经营一度中断。到了抗日战争中的1942年5月,日寇从缅甸入侵片马,该地在旧时代的杉板经营就此结束。
但是,由于片马处于恩梅开江流域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上,1949年以后,当地依然存在一定的边境贸易。到了1991年,片马被云南省定为省级二类开放口岸,同时,缅甸一方也开始向中国商人出售当地自然资源一原始森林和矿产资源,片马经济立刻兴盛起来。
此后,木材贸易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个链条的最上端是来自中国各地的大小老板,他们花费十几万甚至几百万,在缅甸买下一片片原始森林的开采权——当地人称为“买山”,然后从片马招募伐木工人进入缅甸进行开采。每天,一车车原木从缅甸运到片马,一部分被直接从片马转运到内地,另一部分则进入片马的各个加工厂,被加工成板材、方木或合成板等等。
随着片马杉板逐渐扬名在外,当地的运输业也发展壮大起来,由此而产生的汽车修理厂如雨后春笋,沿着公路排开,非常壮观。其实,这些所谓的修理厂,充其量只是个作坊,但几乎什么活都敢接—一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甚至可以用废旧的汽车部件给你再造一辆载重卡车”。即便如此,生意照样不错。
产业链的末端,则是为片马三万多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交通、餐饮和旅馆行业。来到片马,初来乍到者都会感到杂乱无章,有些类似当年电影里的美国西部偏僻小镇,好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当你走进片马的社会生活中,你就会发现在这样一个经济链条的维系之下,一切又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位在当地经营多年木材生意的老板,曾经这样表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片马的繁华:生意最繁忙的时候,银行一天的进出额达到2700万元,号称“片马小香港”。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已无从考证,但如今走在片马街头,木材依然随处可见,一根根粗壮的原木堆放在路边。
从抗英斗争到驼峰坠机见证高黎贡山的烽火岁月
片马虽地处偏远,却经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辱的烽火岁月。1911年1月4日,侵缅英军2000余人制造了“片马事件”。他们入侵片马,在风雪丫口构筑工事,私设“大清国界”,企图将片马及其周边的古浪和岗房从我国的版图上分离出去。
面对英军的入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奋起反抗。他们以傈傈族人勒墨夺扒为首,身披蓑衣,手持弩弓、毒剑、长刀等,组成“蓑衣兵”、“弩弓队”,再加上怒江地方土司武装,兵分三路,在原始森林中神出鬼没地伏击侵略者。他们熟悉当地环境,事先布置好埋伏圈,将敌人引进密林,从四面八方用弩箭射过去。而在片马、岗房和风雪丫口的抗击一线,人们不得不正面与英军展开殊死战斗,死伤惨烈。此时,国内民众愤怒声讨侵略者的行径,最终迫使英军撤走部分军人。为了纪念这一事件,1986年,片马竖起了“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建立了“片马人民抗英纪念馆”。
另一件发生在片马的往事,则与驼峰航线有关。1996年,在片马的原始森林里,人们发现了一架二战驼峰坠机C-53号,这件事轰动一时。据史料记载,1943年3月11日早上,C-53号运输机在飞经风雪丫口时,遭遇强气流,不幸坠落在长尾巴山的茫茫林海中,机组成员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中国飞行员谭宣和王国梁均失踪。而到了1996年6月的一天,一位缅甸猎人在原始森林无人区中狩猎,无意中发现了一架运输机残骸。后经官方确认,飞机坠落在中缅边境98-10号界桩137米处(中方一侧),这就是失踪了53年的C-53号运输机残骸。
由于地处边境,局势和环境都极为复杂,为了使飞机残骸不被破坏,泸水县 *** 组织军民日夜守护,这一守就是540天。在片马,我们遇到了当时参与搬运飞机残骸的李建全,据他回忆,飞机残骸的搬运方案确定之前,是由怒族青年曲天成和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驻扎在山里进行守护。1998年冬天,雪下得似乎比往年都大,大雪封山前,中年男子下山采购食物,返回时大雪已经封住了道路,没法进山。而缺衣少食的曲天成在飞机残骸旁坚守了两个多月后,终因饥寒交迫而不幸去世,年仅24岁。这个年龄,也是机长吉米·福克斯坠机时的年龄。
李建全说:“片马当时共派出了80多人上山搬运飞机残骸,为了使其免受损坏,搬运组只好将一路上的树木砍倒,用树木铺路,再用两根木头垫底当“滚轮”,众人一边拉一边抬,一步步地往山外运,非常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C-53号坠机残骸并纪念这一事件,2005年11月,国内目前唯一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珍贵文物的展览馆——“片马驼峰航线纪念馆”竣工,坠机的修复工作也同时得以完成。
如今,“中航C-53号坠机遗址纪念标”竖立在C-53号坠机之地,高53厘米,代表C-53号飞机长眠高黎贡山山顶53年,底宽46厘米,代表怒江州46万各族人民,以此纪念在驼峰航线上英勇牺牲的中美飞行员。
景颇支系茶山人的习俗“目瑙纵歌”和新米节
片马是个由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境内居住着景颇族、傈傈族、汉族和白族等8个主体民族。这里的茶山人是片马古老的土著居民,属于景颇族支系,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独特的风俗习惯,没有文字,也不使用景颇文。片马与缅甸边界之间无天然屏障,可谓村寨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双方长期互市往来,友好相处,历史上,边民跨境通婚情况从未间断。据了解,片马全镇557户农户中,有107户都是中缅异国婚姻。虽然来自两个不同的国家,但夫妻二人都是茶山人,语言相通,生活习惯也相同。
茶山人盖房子和进新房都有一套特殊的仪式。每当村里有人盖房子,全村人会主动前往帮忙。盖房时,通常在清晨破土动工,早上做完屋架,中午盖屋顶,下午装修,到了傍晚时分,一幢新房就落成了。新房竣工后,主人拿出 *** 枪对天鸣放,寨里人听闻枪声,便前来祝贺,主人则领着全家老小列队于新房前,恭迎徐徐到来的客人,男主人用草烟敬客,女主人用金竹筒向客人敬酒。山寨里的歌手们,身背象脚鼓,手执硭锣,跳起古老的舞蹈。猎手则到新房一侧列队,高举 *** 枪朝天鸣放。此后,客人在主人陪同下走进新房,围坐在火塘边,其间载歌载舞,直到深夜方散。
比盖新房更热闹的,要数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目瑙纵歌节。“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目瑙纵歌”意为“大家一起来跳舞”。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景颇族村村寨寨,男女老少,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聚集到纵歌场。他们排成两个大的舞队,人少则上千,多时过万,故“目瑙纵歌”又被称为“万人之舞”。
节日当天,人们踏着阵阵硭鼓声,合着古歌调,面朝东方,缓缓迈入舞场。男人们手持长刀,刀刃朝左,刀面向前,但刀不能摇动;女人们手拿树枝、花草或扇子左右扇动,舞者完全沉浸在一种陶醉和忘情中,口中情不自禁地唱出“哦~然、哦然、哦然~”之类的欢呼声。“目瑙纵歌”的跳舞路线遵循特定的图案,在跳舞过程中,视场地宽窄,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整齐划一,决不能发生队伍散裂或混乱。“目瑙纵歌”的曲调铿锵有力,节拍分明,有人说:“听到目瑙纵歌的鼓点和音乐,不跳脚板都痒得要搓地。”
而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是片马境内茶山人的新米节。每年秋收粮食到家后,新粮需待到新米节之后才能正式享用。节日当天,茶山人家家户户 *** 猪宰羊,煮好新米饭,摆上酒、米,祭祀天神、祖先和铁三脚(架在火塘上做饭、煨食物、烧茶用的器物k祭祀时,在屋外鸣放 *** 枪,以示庆祝。从这一天起,连续五六天,亲戚朋友之间轮流请客喝酒,品尝新米,分享一年的劳动成果。席间,主客互相交流生产技术,长辈给晚辈讲述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若遇有粮食歉收户,在新米节期间,亲戚朋友会背上10~15公斤新谷或其他粮食送给他们,分享节日的温暖和幸福。
云南不能错过的经典旅行线路—寻访滇缅公路和滇西抗战遗迹之旅
本来想推几条春节期间去云南的自驾线路,文章也写好了,但疫情又没有消停的意思,今年的春节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但不论如何,疫情终会过去,生活还是要继续,春天一定会到来,静候春暖花开的日子。
2021年,我们还会一路前行。
今天推出的这条自驾游线路和单纯的走马观花看风景略有不同,这是一条怀旧之路,一条感怀 历史 之路。
抗战时期,云南既是大后方,也是最前方,云南人民支援抗战,体现了空前的团结和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 历史 性的贡献,并留下了大量的抗战遗迹,有着丰富的 历史 文化内涵,这段 历史 是不能被遗忘的。
之一站 昆明
昆明在全国抗战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内地的很多高校、工厂、研究机构都迁居于此,抗战后期也成为远东和太平洋战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并留下了众多的抗战遗迹。
昆明美军司令部兼美军招待所
这里前身是当时的“云南王”龙云所创办的昆华农校,始建于1936年,1941年飞虎队入驻昆明,这里就成为陈纳德和飞虎队的驻地和他们的招待所,驻华美军司令部不久也设于教学楼主楼内,旧址 位于昆明西站12号(昆瑞路38号)院内。
现在是云南十四冶办公楼 。
巫家坝机场
抗战时期,云南先后出动了150万民工建设机场,使云南的机场总数达到了52个,堪称亚洲之最,修建机场的速度更是创造了世界之一。
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1941年12月进驻云南昆明,以昆明的巫家坝和呈贡机场为基地。随着战事的发展,云南迅速扩建和新建了云南驿、沾益、 羊街、昭通、陆良、蒙自、广南、保山等机场。战后,不少机场废弃,昆明巫家坝机场和呈贡机场仍保留到现在。
1942年5月,日军进入滇西,切断了滇缅公路,中美两国决定开辟空中运输线一一“驼峰”航线。飞虎队与日军的作战是激烈而危险的,而“驼峰航线” 更是充满艰险。美中两国在这条航线上,先后损失飞机609 架,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近2000人。其中中国 航空公司损失飞机46架,飞行员100余人。②1997年在怒 江州泸水县片马镇高黎贡山山谷中发现了中美飞行员共同
呈贡机场
呈贡机场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十余公里处。1942年开始修建,由于当时昆明机场飞机起降繁忙,就在附近修建了呈贡机场,以适应战时运输需要。当年呈贡机场是驻华美军重要基地,美国飞虎队和第十四航空队以及驼峰航线空运的大量飞机在此驻扎,接近抗战结束时,呈贡机场成为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308轰炸机和B-24重型轰炸机大队的主要基地。全国解放后,呈贡机场由我军方接收,后由 *** 空军与云南省体委共同使用至后期废弃。
呈贡机场坐落在美丽如画的滇池湖畔,著名的昆明西山对面跑马山附近。
巫家坝机场候机楼
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于1943年。西式建筑,是当时的空军基地指挥中心,这个候机楼见证了飞虎队、驼峰航线和中国空军抗战的 历史 。
当时的巫家坝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天在这里起降的飞机最多时有400架次以上,甚至有时候每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空军作战基地, 承载了昆明这座城市非常厚重的记忆。7年前,巫家坝机场完美谢幕,当时不少人担心这座建筑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庆幸的是,这个建筑已经经过重新修缮,并列入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地址: 昆明官渡区关上南路98号院内,
圆通寺
抗战时期,这里是云南防空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防空作用相当重要,各县一旦发现敌机,便火速电报到圆通寺的防空指挥中心,然后派飞虎队出动拦截。
西南联大遗址
抗战爆发以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在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在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
西南联大,一所已逝去的大学,虽然只存在了8年,却云集了近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师,朱自清、沈从文、胡适、闻一多、王力、钱钟书、陈寅恪、傅斯年、吴晗、冯友兰、金岳霖、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周培源、赵忠尧、张奚若、罗隆基、钱穆,创造了一种不可复制的辉煌。
滇缅公路0公里纪念碑
滇缅公路从昆明到中缅边境小镇畹町,全长959公里。下关至畹町段,跨江,翻山,地形复杂, 修建难度极大,20万民工日夜奋战,从1937年12月开工,第二年9月初步建成通车,在八个月的紧张工期内完成, 成为后方补给的生命线,尤其是日军1940年8月切断滇越铁路后,更成了抗战后方唯一的生命线。
此碑立于于2005年,纪念碑正面高1937毫米,背面高1938毫 米,象征公路开工和竣工日期,碑长1945毫米,意为抗战胜利年份,直径815 毫米,代表日本投降日,花岗岩碑文体高959毫米,象征公路里程,这里也是滇缅公路自驾游的出发处。
第二站 云南驿古镇
云南驿距离昆明253公里,距离祥云县20公里。
昆明出发,走杭瑞高速,云南驿出口下。
沧桑古镇云南驿,一条原汁原味、历经千年被无数马帮踩踏出深坑的青石路横贯老街,堪称国内最沧桑的古街。
镇子里的一个院子里还保存着十几个当年修机场用的大碾子,见证着那个难忘的岁月。
抗战时期,云南驿建成 *** 机场,在这里先后设立了国民 *** 航空38站、美国空军基地司令部、美国油管工程处、美军第二供应处、 *** 空军分校、 *** 航空委员会总监部、云南防空情报所第三无线电台、航空检查所、第四油弹库等重要军事部门。
现在古镇还现存主跑道1段和16个相对保存较好的飞机掩体、 2个军械仓库。美军招待所、红十字医院、美军临时指挥部、军需物资调配协调办事处、国民 *** 航空委员会38站、航校教官住所等旧址都在古镇沿街两侧。飞机机库遗址清晰可见。
云南驿出发,沿杭瑞高速66公里到大理。大理可以玩古城,洱海,崇圣寺。
大理出发272公里后进入宝腾高速再行驶63公里到腾冲。
第三站 腾冲 保山
国殇墓园
腾冲是云南一个著名的魅力小城,在位于省腾冲县城西南1千米的叠水河畔小团坡下,伫立着一个占地80余亩的滇西抗战纪念馆。1945年7月7日(即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落成。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为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埋葬着滇西抗战中为国捐躯的8000名烈士,这是目前全国更大的烈士陵园。
1945年1月20日,收复畹町,也标志着历时8个多月的滇西战事结束,共歼灭日军22600多人,中国军队伤亡64860余人。这里是第二十集团军各部队的墓地,腾冲战役中牺牲的美国参谋人员也葬在这里。墓地中间为“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烈士墓冢绕塔而建,呈辐射状纵队列葬于缓坡周围,计3646冢。
战后,部队和当地 *** 建立了众多的纪念墓园和碑、塔,现在保存更好的就是位于腾冲的国殇墓园。
墓园内建有忠烈祠,祠内有蒋介石、于右任等人题写的匾额 ,墓园庄严肃穆,令人敬仰。
松山抗战遗址
从腾冲出发,上宝腾高速,前行50多公里,在镇安收费口出高速,进入X191县道,这条路就是原来的滇缅公路,但后期已经铺上柏油路, 历史 的面貌已经看不出来,往前行驶28公里到松山抗战遗址。
松山战役从1944年6月开始,当时日军一个联队1000多人驻守松山阵地,由于修筑了坚固的多层纵横防御体系,远征军将士即使在飞机和大炮的助攻的情况下,战事进展得非常缓慢,而且伤亡巨大,一个弹丸之地阵亡将士7000多人,历时三月才,将敌寇全部歼灭。
战斗非常激烈,战后山上仅存树木两棵,身上弹坑累累,仍伫立松山大垭口。
当年的坑道、堡垒仍保存完好,现在松山阵地遗址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中)和何绍周(左)在研究敌情。何绍周,陆军中将,贵州兴义人,何应钦之侄,当时的中国远征军总预备队新编第8军军长,负责指挥松山战役。
老滇缅公路
离开松山阵地,继续走X191县道去往惠通桥,今天云南境内的900多公里的滇缅公路大多已经改造,真正留下的遗址很少,现在仅存龙陵县松山脚下这段20余公里滇缅公路保留段(弹石路)作为 历史 的见证。
这段老弹石路面在当地被称为“搪石路”,意思是用锤头把石头砸碎后铺在路面上形成的路,后来慢慢演化成了如今的“弹石路”。
前些年这段路改造的时候差一点就被铺成了柏油路,后来经当时的云南各界人士大力呼吁,这段老路才得以幸免保存下来。
开车行驶在这条老滇缅公路上,那种 历史 的场景会浮现在你的眼前,令人感怀。
松山到惠通桥的路上将经过老虎嘴,这条路上一个著名的地标,在怒江拐弯处。
惠通桥,一座改变 历史 之桥。
惠通桥是怒江上更具传奇色彩的桥梁,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分界的怒江上,处于高山峡谷之间,江滩险恶,素有"天堑"之称,是保山通往德宏乃至境外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滇缅公路的一座重要桥梁之一。
1942年5月5日中午,日军前锋部队尾随着缅甸战场溃退的远征军和撤退的难民快速冲到西岸桥头,惠通桥是这汹涌的河水上唯一的通道,一旦日军渡桥成功,重庆和昆明都将告急,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国军工兵营长果断下令炸桥,大桥轰然坍塌,同时宋希濂动用所有的 汽车 运送71军36师火速赶往前线支援,陈纳德“飞虎队”的飞机也及时赶来助阵,对敌实施空中打击,摧毁了日军架设的浮桥和渡江装备,为增援部队赢得了巩固江防阵地的时间和条件。惠通桥阻击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寇直捣昆明、重庆的企图,被 历史 学家称为一分钟改变 历史 之战。
该桥现在虽已闲置不用,桥塔仍矗立两岸桥头,粗大的钢缆 和上百根吊杆高悬江空,傍边有省级文物标志碑,游人可以上桥游览。
施甸县抗日江防遗迹群
保山抗日江防遗迹群位于保山市隆阳区和施甸县境内的怒江东岸沿线,是抗日战争时期少有的工事种类丰富、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设施。
1942年,日寇侵占怒江以西大片国土,中国远征军在全长125公里的怒江东岸修筑了江防线,明碉暗堡林立,堑壕、交通壕纵横,构筑指挥工事120所,各类火力工事1300余处,修通江防沿江渡口便道310余公里。
现在还有大山头炮兵阵地、孩婆山战场遗迹、老渡口作战遗址、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望江台碉堡、三个山碉堡、大蜂子窝碉堡、小金岗元碉堡、小乌木碉堡、鱼塘山碉堡、中国远征军261团阵亡病故将士公墓、二台坡碉堡、大红梁子碉堡、老兵洞碉堡、鸡肠水碉堡群、岩子头碉堡、杨家山明堡群等17处遗址。分布在太平、何元、酒房、姚关四个乡镇
小贴士
保山和腾冲附近景点:
1、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4公里处,是一个始建于明代的中国著名古镇。
2、腾冲热海,腾冲最著名的温泉区,距离腾冲县城约10公里。
3、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有97座火山体。距离腾冲25公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