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第八条进藏线—丙察察
【第三十期 *** 丙察察线专题】2015年7月份从缅甸回国后开始背包徒步穿越这条丙察察路线,如果你觉得好请分享到朋友圈,也是对我码字的一种支持,有想交流心得的可以加我微信LH19892012。
这是至今仍尚不成熟的第八条进藏线—丙察察线,因最为艰险的路况,最为原始优美的沿途风光而成为了近年来国内越野圈中的热门路段,被公认为中国最后的经典越野路线,但是全程徒步的人不多。丙察察线指的是从云南怒江的丙中洛乡通往 *** 察隅县察瓦龙乡的人马驿道,这是茶马古道南线主要通道,它穿越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接壤转换地带,起于云南最西北端的丙中洛,经 *** 最东南端的察瓦龙,止于藏东南的察隅。相比2000公里的滇藏线,丙察察线缩短了700多公里,它是目前内地进藏线中路程最短的一条。当然路程的最短也预示了丙察察线的艰险程度,这条甚至在地图上都没有标识出来的简易公路,每时每刻都会制造出各种意向不到的险情,怒江峡谷的险峻和山路的狭窄足以让每个恐高症患者崩溃,极度简陋粗糙的路面,更是比奔腾的怒江江面还要让人胆战心惊。在百十来年前它是一条连接云南和 *** 的茶马道,从云南贡山县的丙中洛到 *** 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再到达察隅县,而如今这条茶马道已经成了著名的自驾路线,但是路况极差,经常发生塌方,还看到一辆越野陷入泥潭当中。这条路全程没有手机信号,开始父母以为失踪还报了警,路上向路过的汽车乞讨食物,在荒山野岭中走到半夜一点,在完全无法用语言交流的藏族人家借宿,没有水源以至口渴到嘴唇暴皮,在摘路边的石榴的时候放在地上的干粮被藏猪叼走,后来幸运的吃了大餐还吃到了仙人果。一览怒江大拐弯的令我震惊的壮丽雄伟。
丙察察上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珍贵,让我慢慢的向你们讲述这一段惊险的旅程。这次全程徒步丙察察270公里,一路上从热带河谷森林到戈壁滩,到原始森林,到雪山,到高山牧场,然后亚热带原始森林,未遇除野狗之外的其他对生命安全有威胁的动物,但无数次塌方,泥石流,山洪,落石,还有连绵不断的雨伴随了我一路,幸亏没有大碍,整体而言强度略高,危险性也高。
走过318的人都对川藏线上通麦102的泥石流群区心有余悸,但是当你知道,丙察察就是十个通麦天险连在一起,是不是对这条路更加向往?但是随着怒江州委下定决心打开第二条云南进藏高等级公路,越野路丙察察进入到了倒计时时间,从横空出世到悄然告别,丙察察越野路存活了短短几年,但是这几年丙察察却成为了众多越野客进藏的不二之选,今年丙察察越野路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取而代之,至于何时修通尚未可知,从此进藏各路一路坦途,多了一份安全,少了些许 *** ,如果你今年恰有进藏规划,那么赶上这个尾巴,去看看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最美进藏路——丙察察一眼吧,初见即是永不再见。留下的只是一句“当年我可是从丙察察进藏的”这一句就够了。趁有机会出发吧,去看看那些 *** 空洞却又纯净的眼神,这种眼神在另外几条进藏路中早已消失多年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趁着在这个还能折腾的时候玩命折腾吧,别给自己留下一句“当年我差点就走了丙察察”的遗憾。
在走完这条线路之后,我用亲身经历给大家提供下面的攻略,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行程安排
从起点丙中洛开始,需要注意的就是大小流沙,一定要观察通过,这里每年都会有人被冲下怒江,走过丙中洛到达察瓦龙乡,真正的挑战开始了,以下是我的行程。
D1:察瓦龙(2000)——敏洪(2200)——诺拉山脚(3100);7小时,20公里;天气晴好;前半段公路,日晒强烈,后半段原始森林小道; N/ f) P. A/ j+ ~/ u+ h6 o1 l
D2:诺拉山脚(3100)——诺拉垭口(4300)——齐马拉山脚(3400);8小时,18公里;幸好天气晴好,温度适宜;7 r5 ZD3:齐马拉山脚(3400)——齐马拉山口(4500)——无名牧场(3600);8小时,18公里;天气晴好,景色壮美;
D4:无名牧场(3600)——日东(3400)——竹瓦根乡(3600);10小时,28公里;天气阴雨,前半段山路,后半段公路; p5 q7 \D3 {D5:竹瓦根乡(3600)——小雪山垭口(4400)——嘎达牧场(3800),11小时,30公里;天气时晴时雨,垭口下雪,全程公路;
D6:嘎达牧场(3800)——昌拉卡山口(4600)——察隅;徒步5个小时,15公里,翻越垭口走小道,其余是车道。翻越垭口后乘车至察隅需4个半小时,全程很颠簸,道路非常险。
2、注意事项
1) 走这条路的人很少,建议组队前往,队员至少在3人以上,男性队员不少于50%。这样比较安全,出现意外情况也有应对的可能性。# a$ g m1 [% Q o; L+ P- O
2) 全程都在野外宿营,帐篷要求防水性能较好,睡袋的舒适温标不低于-15度。 办理边防证,需要注明林芝地区,察隅县。随身携带身份证。日东兵站有检查。
4) 除非你很强,否则建议雇马帮,不建议重装,我就是全程重装,到了察隅县城后整个人差点虚脱。
5) 物资采购。出发前,需要在丙中洛一次性采购至少5天的物资储备,以野炊需要的食品为主(包括高压锅等炊具)。在日东及之后,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小卖部,可以适当补充物资。
6) 在出发前,务必与马帮见面,商定每一天的具体线路,时间安排和宿营点,并明确马帮的分工,如:向导、做饭、烧开水等具体事项。马帮的行走和宿营习惯与我们完全不同,必须事先明确。6 { ~6 j' H# }+ m# n
7) 留出充裕的时间。进入丙察察线,至少需要给自己留出半个月的假期。% ~* m3 E" T F; y2 x
8) 野外徒步,更好保证团队中每一个队员都有照顾自己的基本能力。3 Y0 V, l x, ~- g# x2 U6 X; l6 m
9) 其余参考野外徒步物资装备及注意事项请参考我公众号另外一篇专题文章。
这批文章只能简单回忆徒步过程的一些碎片,如果要全部讲述,恐怕篇幅不够。从丙中洛开始,一路就各种大小塌方,经过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小流沙,平均5分钟就会落下砂石,一不小心就会被卷进怒江,葬身鱼腹,注定我这次选择这条丙察察最艰难的进藏路线会多灾多难,到达察瓦龙后就只能选择徒步前进,背着40多斤重装徒步,经历7天没有信号,穿越雪山原始森林高山草原,我还是活着走出来了,之前的在部队野外训练没有忘记,靠着自身的技能和运气,有惊无险,路上遇到的种种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另外强烈建议没有户外或者部队训练经验的,千万不要走这条路,进去等于找死!
重装40多斤走察瓦龙至察隅这一段徒步七天,脚底板不堪忍睹,鞋底都快磨穿了,终于走出来了,路上各种艰辛,负重徒步,翻三个雪山,四千多高海拔露营,上垭口的时候非常痛苦,还好是进藏多次没有高反,但山顶的风景永远是最美的。上天眷顾给了我好天气,一路过来感谢在路上帮助过我的藏族朋友,我把身上仅有的所有药品都留给一位藏族阿妈,那边购买药品十分困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一路上好心的藏族人让我借宿,也感谢一直担心我安危的朋友们。我要大声宣布,我翻过三座雪山,穿过几片原始森林,闯过无数悬崖峭壁,终于活着跟你们说我到察隅县城了!还要告诉你们没有信号的日子艰辛,记得下次徒步丙察察不要带移动手机,也不要带联通手机,只有电信在某些乡镇上才有信号!
之后的察察线徒步线路是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行走,起点是察瓦龙乡,终点是察隅县。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拔3800米以上行走。中间需要翻越诺拉垭口(海拔4300米),齐马拉山口(海拔4600米),小雪山垭口(海拔4400米),昌拉卡山口(海拔4500米)。
徒步察察线,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美丽风景,包括:原始森林、雪山、连绵的雪山群峰、红叶林、高原山地、峡谷、山溪、高原牧场等。虽然高原地区缺氧,但是空气的清新程度还是无可比拟的。再加上人迹罕至,植被保存相对完好,景色自然是没的说。
如果一定要进行比较的话,把我走过目前排名在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首的墨脱线进行比较,丙察察当然比墨脱更难,下面数据一目了然了。
墨脱线路,翻越垭口一个,多雄拉山口(海拔4300米),正穿海拔从3750米的松林口下降到1073米的墨脱县,反穿为上升。全程穿越只需要3天到4天时间,海拔差为2700米。而丙察察需要7-12天,垭口三个,海拨差为3200米,包括:悬崖,雪山,高原山地,原始森林等。
察察线属于开放线路,墨脱线已经成为了旅游线路。
在我走进察察线的时候,当地 *** 说几乎很少看到有外来人或旅行者徒步进入到这条线路。
已经成功徒步穿越丙察察,翻过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到达然乌跟318线 *** 了,宣布第八次进藏成功,每次都走不同路线,每年我都至少要进 *** 一次,你们以后一定要来这里,呼吸这里清冷稀薄的空气,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残暴。我们会养一群牛羊,看着它们慢慢长大,老去,随神鸟去往另一个世界。你们会惊奇有另一种人,以另一种奇特的方式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你们要自己去发现真正的肮脏不在脸上,正如真正的财富也不在银行。你们会发现生命本就脆弱,世界本就空虚,我们除了爱,一无所有。
在走过目若村的时候,藏族大叔很热情地带我去泡野温泉,就在大河边,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要把衣服脱掉 *** 泡,后面想想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也就霍出去,以前在部队还不是经常一群战友集体野训洗澡!泡到一半下雨了,藏族大哥之一时间就把他雨衣盖到我河边的衣服上,很让我感动,他连汉语也不会说,全程我都在比划,质朴地像这雪山下这一弯温泉!
走出原始森林,接下来的高山草原算比较轻松的,一路漫山遍野的野花,美的就像仙境,比较痛苦的是要翻过一座海拔4500米的雪山垭口,学习咱红军当年过雪山的精神,咬咬牙我也就挺过去了!过程艰辛无比,除非你自己去经历,不然很难想象到!
从察隅走到然乌就跟川藏线318汇合了,然乌湖在藏语的意思是尸体堆积而成,所以温馨提示喜欢吃然乌鱼的同学们要注意了,不小心就会吃到水葬的手指,自己脑补!遗憾的是现在是雨季,湖水是浑浊的,没能给亲们带来好的片片,等到十月份过后水就会变绿,到时候雪山就会倒映在上面,十分美丽。
从然乌到波密这一段非常好走,一路有雪山相随,如果你们有入住波密悠游道国际青年旅舍,可以去多人间找一找,墙上有我留下的八个字:驴行万里,一路有你!真心感谢从我旅行至今,一路帮助过我的好心人,还有默默支持我亲们,没有你们,我不会走到今天,一直走下去,你们就是我的动力!
从波密到八一必须经过通麦,对于徒步者和骑行者来说,最难的不是过邦达72拐,不是翻几千米的雪山垭口,不是弹坑路,而是过通麦天险!现在通麦新大桥马上竣工,2个新隧道也投入使用,从此通麦天险即将成为历史,很庆幸自己又走了一回天险,以后这一切将成为传说
走过了通麦就到了鲁朗,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在地下通过,新通麦竣工后,就没那么危险了,也就意味着看不到更美的风景,因为318线正在被各个隧道打通,路况越来越好,以后去 *** 的人会越来越多,环境也会被破坏,还想看 *** 的原始美,趁早走起!
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一种瘾,可以与爱情有关,也可以无关。钟情于行走在路上的状态,自由,未知,期待,惊奇,可以获得,可以遗忘。最喜欢双脚踏上一片新土地的声音,那是一个令我兴奋的符号:旅行,在路上。
在2015年七月徒步成功穿越丙察察,至此走完全部八条进藏线,自我圆梦。每一段记忆,都是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你也许会说“不是都过去了吗?”其实过去的只是时间,你依然是逃不出那种宿命,只有你自己走过的路才会刻骨铭心。—2016.2.24于深圳家中
自驾滇藏新线丙察察夭折 一路酸甜苦辣给乃们一枚前车之鉴!
文图/勒克儿
据近日新闻报道称,总 *** 18.2亿元、路线主线全长约264公里以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乡—察隅)为核心的滇藏新通道公路改建工程将于2017年年底竣工并通车。我是前几年10月从成都自驾去的。路线为:成都—宜宾—昭通—昆明—大理—六库—福贡—贡山—丙中洛—秋那桶。秋那桶—察瓦龙乡段,87公里,但我只走了10几公里,因路太坑洼俺的途安车通过很困难。遇察隅过来的卡车,会车时卡车司机说,别去了,你的车肯定过不去的!闻言,俺只好掉头。因此,自驾 *** 丙察察线,只算完成了95%。因为本次带着家人自驾“夭折”,也就没写线路游记。近日欣闻丙察察线将于年底建成通车,遂整理出自驾此线95%的见闻,作为前车之鉴,以飨后来者。
成都到大理线路大家都很清楚,不需要啥攻略,沿高速走就是,一路该停停该吃吃该喝喝自便。 之一晚住昆明。 翌日从昆明到大理,昆大高速,没啥可说。从云南到 *** 的丙察察路线自驾,从大理开始说起更简单明了。
一、大理——六库
大理到怒江州州府所在地泸水市六库镇,全程230公里。走大保高速在瓦窑镇(澜沧江)出口下高速,再上省道S228,沿着这条贯穿怒江州的路,可直达丙中洛。如果此出口错过(有时会封闭),则继续前行14公里,在名叫“老营”处下高速,可到达六库,且只绕路10多公里,就可接上直达六库的S228,看到怒江江水,就一直顺江而上。
老营到六库,110多公里,虽然前面20多公里翻山越岭,但云南的路,好的没法说。一接上到怒江六库的路,看到车行右手边咆哮的江水,便是一路风景了。途中过一座桥,有路牌指示:左手腾冲,右行六库。过桥前行几公里后,有边防站检查,不需要边防通行证,凭身份证件可进出。
六库县城不大,一座桥把县城分成两半,在桥哪边住宿均可。怒江州在整个云南不算热点旅游区,所以六库酒店宾馆不是很多。如果不是黄金周,其食宿价格都很便宜。
————————
二、六库—福贡—贡山
翌日起个绝早,从六库出发,沿怒江两岸直达云南西北最后的边境县贡山,全程280公里。
到贡山必须经过福贡县。六库到福贡,130多公里,基本算全程走了一半。此段均沿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顺江北上。沿途山、水、云,色彩斑斓,变幻莫测,停车拍照是必然。
从六库出发车行大约一个多小时,怒江峡谷开始陡峭,如果听见水声隆隆咆哮,那就是怒江著名的“老虎跳”——此间块块巨石盘踞江中,湍急江水怒拍,在石间掀起如雪巨浪咆哮着扑下,轰然融入巨大的漩涡,那璇,一圈一圈相互包裹,站在围栏高处,看得你绝对脚心发麻脚杆打闪闪……
怒江湍急,所以怒江里不能行船。沿江而上,一座座铁索吊桥都是这里道道独特景观。人烟稀少处,便是原始的溜索,溜人溜物也溜牲口。
到了这里体验一把溜索 *** 是必须的。一般20元一个人溜来回。那溜索用钢丝绞成,很粗,去来共两根,一头高一头低,凭人的重力自然滑向彼岸。很早以前是竹簸箕作为运载工具,现在改成很结实的帆布坐蔸和背心,上面连个铁构。当地女子负责给游客穿戴,然后当地男人带着你一起,两个铁构往钢绳上一挂,哧溜,不到半分钟,就窜到对岸。窜到江心时,速度最快也是最 *** 。
六库到福贡过桥左转,路线则沿怒江东岸碧罗雪山顺江而上,此段路况比西岸险峻更甚,道路狭窄,弯道急得惨不忍睹,很多路段只能容一辆车通过,会车很考手艺。此段道路,对自驾旅行者而言,极具挑战性。
此段沿途美景依然,最著名的是石月亮。那“月亮”长在对岸更高山峰尖上,每日在云彩掩映下,忽隐忽现。要观看,需驻车耐心等,一般一二十分钟,即可观全貌,运气好的话,停车几分钟,让你爽呆一阵子。
这里距离怒江州州府六库84公里,距离褔贡县城45公里,紧靠瓦贡公路西面,矗临怒江边。
1983年3月19日凌晨2时30分,一块巨石悄然飞至并傲然屹立于一个近80平方米的扁型磐石上。当时,磐石上建有福贡匹河怒族乡民族中学一栋三合小院校舍。巨石飞落立于院中,除北边小平方屋檐与飞来石紧靠稍有损坏外,周围建筑毫发无损。卧居教师皆被惊醒,起身一看,大家一身冷汗……这身高7米重大万钧的飞来石从何而来?至今,给人们留下的是难以解读的自然之谜。
要看到“石月亮”这奇观,得有耐心等待云层散开。不过,怒江峡谷气候变化万千,你等待半天能否看到也是未知数,全凭运气。
晚上8点到贡山。这里二、三星级宾馆有好几个。这里的网速很慢,不如当地宽带。我们住的是四川泸州老乡开的宾馆,标准间早卖完,仅剩单间,好在床很大,感觉还可以。此间没有大的饭馆, *** 斜对面的一家大理餐馆,饭菜质量将就,价格还算公道。
贡山,这座云南西北部最边远的边境县城,很小,一支烟的功夫就能走完。
————————
三、贡山—丙中洛—秋那桶—察瓦龙乡
秋那桶,云南西北部与 *** 接壤的最后村庄。贡山到丙中洛镇,43公里,再经丙中洛驱车20左右公里抵达秋那桶。贡山到丙中洛镇途中,在“怒江之一弯”前几公里就开始收门票,票价50元。但如果有记者证、老年证、军官证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证,门票可全免,学生证半票。所以,出外旅游,有相关证件的一定要带齐,可节约不少。
怒江之一弯,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从高处俯瞰,怒江幻作一条巨龙,在群山峻岭间蜿蜒穿梭。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奔腾的怒江也在此弯成了U字型。
“怒江之一弯”半岛中心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半岛状小平原。岛上那个叫坎桶村的村民,简直过的是与世无争的 *** 田园生活。这里江面海拔1710米,气势磅礴,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度假……
我去的那年,对能否抵达秋那桶,昆明朋友、六库乃至贡山当地人都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只能步行,需要好几个小时,且路无限烂。最多的说法是,只有租四驱越野,还需步行N久。不管怎样,既然不远千里到了此地,无论如何,能呼吸一下那里的空气,也算不枉此行。
过了怒江之一弯,沿绝壁开凿的山路不断前进,到了丙中洛继续前行几公里后,狭窄的路边,有最后一个边防站。此间需要身份证件登记,驾照也作数。继续前行,路上很多牛羊,它们绝不会给你让道,你千万别按喇叭催促,因为当地人和牲畜习惯自然宁静,对突然尖锐的外来声音会有过激反应。车行几公里后,迎面一道石壁,高耸入天,仿佛一堵石门切断了江水与道路,怒江在此拐过一个将近90度的急弯后又重新奔流而去,我们也随着江水逆流沿江驶过,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滩,此处便是“石门关”。再前行,有几百米碎石路,轿车底盘能过。再走5公里,迎面两座吊桥,一座车行铁板桥,一座废弃的步行桥,桥对岸右边依山傍势有一条人工开凿的茶马驿道。看那古道的苍凉,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峥嵘岁月,驮载了多少马帮游客……
小心驶过横跨怒江的一钢索铁板吊桥,忐忑不安小心前行间,盖不知前方是否还有路,因为心中始终纠结云南很多当地人“路烂、必须租越野……”就连贡山加油站的师傅也说轿车之类无法进入。但眼前的路,虽窄但平整,且是柏油的,这严重给了“谣言”124(一耳光),看来云南当地人也很少来到此地。
车行约2公里,远远看到一座简易石桥。桥头两边均可停车。向右步行爬山,环山苍翠彩云镶嵌其间的一枚村庄,疑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就在彩云端——秋那桶,是怒江大峡谷云南北端最后一个村寨。
从秋那桶出来继续向北,就是在绝壁中开凿出的、传说中的另一条滇藏线线:丙察察路的最后一段。
回成都给朋友摆起此次自驾经历,恰好朋友的两个朋友市背包客,他俩步行走过秋那桶到察隅那段——他俩说,从秋那桶一路向北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三天,其间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滚石路段散落全程,沿途食宿困难,经历之恐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要不是看见一个哨所……他们2人最后是坐给哨所送菜的空货车到的察隅,说是110公里,两人站在车厢上,看见那路一边绝壁一边悬崖而且很窄,路面全象一个个弹坑,车厢抖得几乎把他们摔出来……他俩从上午11点走到半夜3点才到。
滇藏新线丙察察,虽说今年年底将正式通车,所有车都能顺利通过,但是冬季和雨季,估计这条路还是比较艰险的,自驾的话,慎行。
曾经只有越野才敢挑战的丙察察,路修好了,还值得走吗?
多年前,自驾圈里有个段子,“走一次川藏线,牛逼吹一年;走一次丙察察,牛逼吹一辈子"。
丙察察,起点为云南怒江贡山丙中洛,途经察瓦龙乡,终点是 *** 察隅县,即丙中洛-察瓦龙-察隅一线,全长280公里,被约定俗成简称为“丙察察”。又有人说了,进藏路有八条,丙察察是最难走的一条。
昆明—大理—泸水—贡山—察偶—波密—林芝— *** (丙察右)
从大理出发,三天的行车即可到波密处,沿途基本没有景区,风景都在沿路。
丙察察属于滇藏线,连接着滇西与藏东南,穿越三江并流区域,海拔从几百上升到五千米,一路会经过各种地貌和气候,相对其他成熟的进藏线路来讲,丙察察线更原始,路上经过的村庄也更淳朴。
沿途基本概括了 *** 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可欣赏到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多民族村庄秘境和风土人情。因此,成为热爱 *** 的人们内心里热衷和向往之地。
“脚下小石子扎胎,头顶大石头掉落”,之前的丙察察,全程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滚石路段散落,近300公里的碎石加陡坡盘山路,被誉为最神秘、最艰险的进藏线。
“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丙察察虽被评为“最难走的进藏线路”,但沿途原生态风光却极赞,正是这种穿行在天堂 *** 之间的极致体验,让人欲罢不能。
有自驾蜂蜂如下描述丙察察
@玩的是心态:中午从甲应出来返回察瓦龙,刚出察瓦龙就碰到一个成都朋友反穿丙察察,路上爆胎两次,第二次爆胎离察瓦龙只有10km,只能等待救援,临走前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小心慢行,感谢。一路走走停停,本想8点多到目若村休息,没想到道路奇差,根本不敢快开,翻越雄珠拉垭口已经十点多,海拔4636,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但已精疲力竭,到目若村看表00:03,住宿的都已经关门,敲门也不开,只有露营在村里的小广场上……
@玩的是心态:目若村-察隅,个人认为是丙察察最美的一段,高山草甸、小溪、牧场、海子,从目若村出来,一幅高原山水画就会慢慢的展现在你面前……
这一段要翻越两座高山垭口,海拔4498的昌拉垭口和4706的益秀拉垭口,路况稍好,要注意碎石,翻越益秀拉垭口后一路盘山下坡。
曾经只有越野爱好者才敢挑战的丙察察,在历经两年半、耗资18.2亿的改头换面之后,终于在2017年冬季恢复通车了!路况更好,行程更短。
通过大修之后的丙察察,叫“新滇藏通道”,全线路况是较好的,但大流沙还在、原始森林路段还在,垭口还是会下雪,天气不好的时候塌方、落石依然不确定。这一路串起了滇藏地区上百个景点,只能说路修好后,你离这些“又美又虐”的景色真的是近在咫尺!岂有不去的道理?!
丙察察线云南段美景:丙中洛、怒江之一湾、桃花岛、高黎贡山、秋那桶、雾里、石门关、碧罗雪山、怒江大峡谷;丙察察线 *** 段美景:雪域小江南察隅县、察瓦龙乡、雄珠拉垭口、目若村、卓巴赛马场、心湖、益秀拉山。
贴士:在怒江州凡是称为“桶”的地方,是怒族、傈僳族聚居的地方;凡是称为“洛”的地方,是藏族聚居的地方;凡是称为“当”的地方,是独龙族聚居的地方。
2018年以来,大流沙下方已建了防护墙,没那么容易塌方堵路了,防护墙拦住了许多落石,但不时还是有石头落下,依然很危险,务必注意安全。
#自驾在路上# # 旅游 探险家#
丙察察进藏路线几月份更好
丙察察进藏路线5月、10月更好。
5月底正是高山大树杜鹃开放的季节,高山上的冰雪还没有消融,这段时间雨水还没有正式到来,基本每天天空晴朗。而10月雨水也相对减少,峡谷里、山坡上七彩斑斓、红的、黄的应接不暇。
10月中旬是自驾更好通过的时候,风景当然是9月份最美。云南境内的路面都是柏油路,进入藏区之后几乎都是路面平整沙石路,轿车都可以通过啦。全程280公里,边走边玩的话,十个小时即可走完。
丙察察线简介
丙察察线又被称为第八条进藏公路,仍保持着原始自然的美景,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最原始的公路,也是越野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挑战线路,怒江峡谷一侧是百米高的悬崖下咆哮的怒江水,另一侧便是犹如仙境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路况之复杂,道路之艰险,这里是未经雕琢的 *** ,需要你的胆略,需要你的勇气,在这条考验你意志的虐驴路上,超越自我。
这条线路囊括了诸多云南和 ***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原始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美丽宁静的村庄,错落有致的高脚木楼、隐秘的多民族风土人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丙察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