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旅游景点介绍
嵩明旅游景点介绍
嵩明是昆明市的一个县城。我收集的嵩明旅游景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嵩明古寺海潮寺
海潮寺海潮寺森林公园位于嵩明县牛栏江镇境内老320国道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座落于县城东北面的大鼎山,占地500亩。山虽不高,却树木苍苍,景色秀丽,空气清新,为滇中一大名山,自古“雄秀名天下”。昔日,山上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山下嘉丽泽烟波浩淼,一片汪洋,每逢嘉丽泽涨潮时,潮声震响山林,故山上古寺得名“海潮寺”。前山有一石壁,状如象鼻,人称“象鼻岭”。相传古滇名士兰茂常坐于“象头”,悠然垂钓。
大鼎山上有潭泉数个,尤以白龙潭为更优。其出水丰盈,常年不涸,水质纯净;不仅养育苍生,装点寺院山色,还演绎出不少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如“孔明泉”、“兰茂垂钓”、“一双绣花鞋”等。其中,“孔明泉”又名“哑泉”或“毒泉”。相传蜀汉年间诸葛亮南征时,凡饮此泉的将士皆口不能言,即勒石警示“此系毒泉,饮之伤身”!离“哑泉”一箭之地有一甜泉,则清凉爽口,一山之间,竟有如此两泉,岂非千古奇闻!
嵩明黄龙山公园
黄龙山公园位于县城东北角。主要景点有学海水榭、魁星阁、红军长征纪念塔、黄龙山古柏等。
学海水榭学海水榭
学海挖掘于民国时期,分东、西两潭。1989年,县人民 *** *** 6万余元建学海水榭,建六角攒尖二重檐湖心亭一座。亭左右两侧建九曲桥通达湖岸。同时建成三孔石拱桥连接上、下学海。
魁星阁魁星阁
学海北岸为魁星阁楼,始建年代不详。1984年,县人民 *** 拨款5万元维修,为正方形、四角攒尖三重檐建筑,斗拱葫芦形宝顶,琉璃瓦屋面,霓虹灯屋檐装饰。金瓦红墙,古朴壮观。1985年县人民 *** 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长征纪念塔
红军长征纪念塔座落在黄龙山南麓、系为纪念1935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两次路过嵩明的英雄壮举而修建的,占地15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立塔、屏壁、画廊等。画廊内壁镶嵌云南汉白玉石刻组画,再现当年红军在嵩明的英勇业绩,是人们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黄龙山公园黄龙山公园
山顶上两株千年柏树相传为后晋年间所植,被誉为“千年老寿星”,为县城名胜之一。她们像一对孪生姊妹并列生长,相距约6米,树高30米,树径分别为1.52米和1.82米,树杆粗壮雄伟,枝干蜷曲,宛如翘首虬龙,树叶纵横交错,远远望去,犹如华盖,覆盖地面400余㎡,可与西山华亭寺唐梅、宋柏相媲美。至今两树仍枝繁叶茂,四季碧绿葱翠,生机盎然。
嵩明县大石头水库
地点:嵩明县嵩阳镇北郊
旅游点睛:大石头水库坝堤高31.5米,外坡青草覆盖,左侧建有琉璃瓦观景亭。水库旁的草白龙山是梁王山的.主峰之一,海拔2400米,登上山峰别有一番风景。水库现已建成旅游风景区,可游泳、钓鱼、乘游船。 从水库尾部前行2公里,有一座龙王庙,墙上有一条珍贵文物,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留下的标语真迹——“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
嵩明兰茂纪念馆
兰茂纪念馆位于杨林镇南街南端,祠后有兰公墓,共占地1274平方米。系为纪念明代医药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诗人兰茂而于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修建的名胜古迹。尔后代有修茸,特别是1983年以来,省人民 *** 先后将兰公祠、墓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祠内设立兰茂纪念馆以后,各级 *** 多次 *** 按原貌加固维修,丰富内涵,仅1988年,省、市、县三级就投入维修专款12万元。迭经修葺的兰公祠,为古朴典雅并具较高文化品位的砖混结构四合院建筑,有正厅3间,左右厢房各3间,门楼3间。正厅内悬挂着云南艺术学院杨黄莉绘制的兰茂肖像及古今名人诗词题赋。、右厢房底层为展览室,陈列着兰茂生平事迹组画、兰茂部分著作、《滇南本草》药物标本及兰学研究成果。厅内厅外,柱上檐下,楹联匾额,琳琅满目,其中有清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李澄中及其侄云南布政李华之两次倡修兰公祠并亲笔撰写的碑记;有清末特科状元袁嘉谷、新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楚图南以及代著名书法家陈荣昌、赵藩、王伯纯等人题赠的匾联。漫步祠中,瞻仰咀嚼,不仅可以加深了解兰茂这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卓越贡献,而且可以得到清新高雅的艺术享受。
嵩明大湾苗族特色村
西山村委会大湾自然村位于嵩明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是嵩明县较大的纯苗族村之一,属典型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村。大湾山清水秀,背靠嵩明更高峰三尖山,周边万顷森林、千亩水(库)面、百亩竹海、百亩鱼塘、百亩果园和谐的融入浓郁的苗族风情中,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大湾注重旅游内涵和人文品质的提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创新民族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方式,形成集享受天然氧吧、休闲娱乐、垂钓、体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民族团结示范旅游观光特色村。大湾有近40人组成的一支苗族歌舞表演队,负责接待、展示苗族歌舞文化。,有很好的自制烟熏肉,和自己种植的苹果板栗等食品,每户村民家中都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机,可以用于旅游展示和织造民族特色织品。
嵩明上游水库
上游水库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7公里,截流牛栏江上游主干果马河而建。原名果马河水库,后因水库修建过程中,正值农业 *** 化进入“大跃进”年代,故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之义命名为上游水库。水库于1957年11月25日破土动工,1958年4月竣工。水库径流面积213.5平方公里,总库容2610万立方米,年灌溉农田35000余亩。水库呈带形,回水线6公里,更大水面4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近8万亩。坝高14.5米,长400米,顶宽4米。2003年11月,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至2006年3月完工,总 *** 3527.43万元。2007年10月, *** 294.59万元,对水库东干渠的蛇山隧洞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内衬加固,2008年5月竣工。加固后的上游水库不仅解决了下田地灌溉和省花卉示范园区每年500万立方米的供水以及嵩
;
你知道“哑泉”吗?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哑泉”是指一种泉水一喝便回说不出话来,请问,哑泉在哪里,怎样使喝了哑泉水的人再说话。
解析:
在云南,目前云南发现哑泉三处:一处在昭通地区的巧家县,一处在保山市瓦窑,一处在临沧。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擒拿南王孟获(历史上有名的七擒七纵),率军南征至云南西洱河,遇四口毒泉,其中一口为哑泉。时逢天气好生炎热,人马饮用了哑泉水后,一个个说不出话来。后来幸得一智者指教,复饮安乐泉水,"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三国演义电视剧里也有这集。为什么饮用哑泉水后会说不出话来呢?其实,哑水是一种含铜盐的泉水,即 *** 铜(胆矾)的水溶液,称为胆水。这种胆水饮用后会使人恶心、呕吐、腹泻,言语不清,直至虚脱、痉挛而死。解毒的简单 *** 是掺进大量石灰水,使与之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铜和 *** 钙沉淀。这里的安乐泉,即为碱性水,能使铜盐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请问云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
云南地理之最
海拔更高的地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
海拔更低的地方――河口县南溪河与红河交汇之处,海拔仅为76.4米。
最热的地方―-元江县河谷,平均气温达摄氏30度以上,更高气温达摄氏43.2度。
最冷的地方――迪庆州东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1度,最热月气温为7.4度,最冷月为零下10度。
日照最多的地方――滇中北部的永仁县,年平均日照为2836.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全年158.3千卡/平方公里。
最潮湿的地方――龙陵县,年平均降雨量2102.8毫米,年日照2071小时。
中国火山之冠――腾冲火山群。分布在腾冲县周围的新生代死火山群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死火山群之一。
最长的河流――金沙江。在云南省境全长1560公里,总水面积109026平方公里。
最长的峡谷――怒江峡谷。在云南省境内全长547公里,山巅海拔高度均在3000至5000米,山峰与谷底相对高差有1500-2000米。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较长的峡谷之一。
更大的高原湖泊――滇池。湖面积31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为8米,蓄水量约15.7亿立方米。在全国内陆湖泊中,占第六位。
最深的湖泊――抚仙湖。湖面积212平方公里,最深处为155米,是云南省之一深湖泊,也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
最秀丽的湖泊――宁蒗泸沽湖。
最有名的温泉——安宁温泉
最可怕的泉水――哑泉。《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西蜀军士误饮泉水而致哑的哑泉就在云南昭通地区、保山地区、临沧地区,这些哑泉有着特殊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
毒气更大的气泉――扯雀塘。在腾冲县东北曲石附近有一个气泉,名为“扯雀塘”。据说,鸟从泉上飞过,往往被“扯”下跌死。科学工作者用五斤重的大公鸡,放在塘口附近试验,活跳的鸡仅两分钟便奄奄一息。扯雀塘因毒气大,四周寸草不生,人们不敢涉足,成为天然的“禁区”。
温度更高的泉水――云南省温泉有700多处,红河边上的一眼温泉其温度高达103度,是云南温度更高的泉水。
最怪的泉――在红河岸边的一清泉,用这股泉水煮饭,不论什么品种的大米,煮出的米饭都粉红松软的,其化学分成至今未弄清楚,因此称为"怪泉"。
中国热泉最集中的地方――腾冲热海。中国的热泉以云南最多,但云南的热泉最多最集中地方当数腾冲热海。
形形 *** 的毒泉是怎么样的?
在我国云南会泽、曲靖一带,是铜矿(云南东)川铜矿分布范围,这里的铜矿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在和杆菌的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胆盐,形成有毒的胆水,人饮后会产生铜盐中毒,恶心、呕吐、腹泻、言语不清,最后虚脱痉挛而死。这就是哑泉。
毒泉
在哑泉的西南方有一泉,“此水沸着热汤,人若浴之,皮肉脱而死,名曰灭泉”。其实,这是一种高温地热泉。在云南边陲的腾冲地区最多。这里拥有各种温泉、热泉和汽泉等79处,分布达6000平方千米,水温40~90℃以上。泉沸如滚汤,其气熏蒸,其势波涛汹涌,气象万千。泉水成分多样,有硫磺泉、碳酸泉等,均无毒,但因水温太高,人若沐浴,则可被烫死。
在哑泉的正南方有一泉,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据风庆县记载:“此毒泉水色黄绿,有咸味,人饮之发疟疾,畜饮之则毛脱。”泉水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有毒金属等物质。
东南有一泉,其水如冰,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体软弱如绵而死,名曰柔泉。柔泉很像毒气泉,腾冲地区有两处:一处叫“醉岛井”,鸟飞到井附近中了毒,就像中风似的扑腾而死;另一处叫“扯雀塘”,因鸟从塘上飞过时会被扯下来毒死而得名。
“扯雀塘”又名“扯雀泉”,在地热之乡境内千奇百怪的火山和地热景观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它不仅能“扯雀”,而且能“扯”2~3千克重的大鸭子。这毒劲真比煤气还要厉害呢!
1984年的一天,一队人马游览了黄瓜菁——“泓热海”,洗了“过路澡”之后,听说这个县迪石乡有个能毒死飞临其上的飞禽和误入其中的走兽的“扯雀泉”,就决定去验证一下。听说曾有人把一只二三千克重的大公鸡投入泉中,几分钟就死了。有人想到,也许因为公鸡不会凫水呛死的吧?所以,又买了一只会凫水的鸭子,也有3千克重。
来到泉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土塘子里的水潭,水的颜色、味和透明度都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发现土塘里有些鸟儿的“遗骨”,这大概就是那些误入歧途者的残骸了。调查组的科学家们,躲在附近等了2个多小时,没有发现有飞鸟被“扯”下来,最后只好把那只用高价买来的鸭子放到泉里去。可怜的鸭子,刚一下水,只凫了几下,突然一声哀叫,只见它挣扎着在原地“游”了3分钟,就奄奄一息了。
扯雀泉为什么能毒死鸟儿、公鸡和鸭子呢?据科学家考察,这两处毒泉所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烃和汞气等。除二氧化碳外,其余气体皆为毒气。试想含有如此之高的毒性气体,怎能不毒死人和动物呢?毒气泉是火山活动的产物,在晚期火山熔岩已无力再行喷发,熔岩中的气体随岩浆冷凝后,沿断裂上升,聚集后由地表排出形成了毒气泉。
今天,随着地质环境的变迁,有不少毒泉早已不复存在了。一些毒泉的秘密也被人们不断揭开。但是,在纷繁变化的大千世界里,仍然还有一些“毒泉”还未被人们所认识,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奥秘。
《三国演义》中的四大毒泉真实存在吗,在什么位置?
四大毒泉中有三个是真是存在的,还有一个是不是国内的,在南美洲。能让人喝了泉水就变成哑巴甚至死亡的哑泉在云南的昭通,主要是因为哑泉的泉水里面含有很多的 *** 镁、 *** 铜等化学物质。 *** 镁、 *** 铜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旦被人们喝下去就会损害嗓子、食道和胃部。所以,很多人就是引用了哑泉的水后声带受到了损害,才导致不能说话的,这也是哑泉的来源。
能让人皮开肉绽的灭泉同样在云南腾冲,不过现实中基本没有人会被灭泉给伤害。灭泉的下面是火山,所以灭泉的泉水水温很高,基本能达到95摄氏度左右,所以一旦有人跳进了灭泉里,那肯定就会像涮羊肉一样被烫熟了。不过现实中的人们没有几个傻子,就算是真的要去泡温泉也会去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接近开水的温泉谁会下去体验呢!
能让有生目标全部有来无回的柔泉也在云南的腾冲,确实和演义中说的那样恐怖。其实柔泉真正能 *** 人的并不是柔泉的泉水,而且柔泉周围的那些“雾气”。其实那些雾气并不是普通的水务,而是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烟雾。每当有动物在柔泉附近呼吸时就会把那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吸入肺部,最终导致中毒,治疗的不及时那肯定是要面临死亡的。
黑泉顾名思义就是里面的水是黑色的泉眼,这个目前只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发现过。这样的黑泉是火山附近的产物,由于火山在地壳里面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的可溶于水的气体,就会使一些泉水的化学性质改变,变成黑色的具有很强腐蚀性的酸性泉水。不过,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去喝黑泉的泉水,也不可能在黑泉里面去游泳、洗澡,所以黑泉的 *** 伤力还是很有限的。
诸葛亮行军云南遇毒泉,士兵喝后变哑?1700年后央视揭露哑泉玄机
熟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定会对这个情节印象颇深。在《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中,诸葛亮率众南征到西洱河。当时,孟获逃到秃龙洞,洞主曾表示,“可以借出四处毒泉”。
其中有一口泉的名字叫做“哑泉”。据说哑泉的泉水十分甘甜,如果有人不慎饮用,则会变成哑巴。当时,蜀军先锋率几百名士兵探路,正巧天气奇热,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饮用泉水。
后来,一行人回到军营后,所有士兵呕吐不止,随后便真的成了哑巴。 一众蜀军喝了哑泉的水后,不仅口不能言,生命更是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诸葛亮遇到孟获之兄孟节。诸葛亮经过孟节指点,让众将士引用了万安溪中的安乐泉水。之后,所有人全部转危为安,终于渡过了难关。那么,哑泉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罗贯中自己想象的一处泉眼呢?
很多人认为,既然《三国演义》是作者杜撰的小说,那么有关哑泉的传说肯定是虚构的了。哪有如此神奇的泉水,无意饮用之后还能变成哑巴?
不过,有关七擒孟获的事情并不只存在于《三国演义》之中。《汉晋春秋》、《华阳国志》甚至在《水经注》中都有记载,既然如此,那么有关哑泉的传说难道是真的?
小说中的哑泉坐落在云南省腾冲县的扯雀塘毒气泉。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那里保存了我国最壮丽和完整的新生代死火山群。腾冲县城位于60多座火山环抱之中。一般来说,火山与地热往往是共生的自然景观。
火山岩分布的地区热泉最多,加上腾冲地热类型丰富多彩,水热活动强烈。
腾冲县有多达79处热泉。龙川江上游和大盈江两岸是地热资源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方,这里的沸泉、汽泉、喷泉和扯雀塘毒泉最为独特,被称为“腾冲四泉”。
当地人都知道“哑泉”的存在。看到这很多人都会吃惊不已,难道《三国演义》中的“哑泉”不仅仅是传说?从前蜀军喝哑泉的水从而变哑一事是真的?《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哑泉就是云南当地的扯雀塘毒泉吗?
扯雀塘毒气泉位于曲石乡龙川江支流岸边。很多人对于扯雀塘的名字有些不解,这个名字是来源于一个传说:因为这座泉会散发出毒气,能将周围的飞鸟“扯”下并毒死。
而根据考察所示,扯雀泉确实会散发出无色无味的毒气。如果将点燃的干柴放入泉边,柴火会立即熄灭。当地人都知道这眼泉水。
根据《中国 历史 地里图集》比对,诸葛亮南征的区域内就是扯雀塘毒泉分布的范围内。如果当年的“哑泉”就是云南腾冲县的扯雀塘毒泉的话,就能解释当年蜀军的一些列中毒现象了。
不过,一切都是人们的猜想。真相到底如何,人们还不得而知。
一行人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云南“哑泉”附近。按照相关记载,“哑泉”隐藏在一处不起眼的山林中。为了寻找“哑泉”的踪迹,一行人走了好几个小时的山路。
直到遇见一处从山上缓缓流下的泉水,向导才确认这就是哑泉所在。
随行专家立即开始观察哑泉周围的环境。为了更好的观察哑泉,众人再次向着泉水的源头出发。或许在所有人的印象里哑泉有毒,所以周围一定是寸草不生的。
可人们眼见的哑泉,周围并不是光秃秃的。
令人不解的是,原本有毒的泉水并没有特别难闻的味道。如此一来,就能理解从前蜀军为何会饮用哑泉的水了。
单从外观来看,哑泉的水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为了避免出错,随行专家不断向向导求证,以防出现错误。“这里就是村民们都知道的‘哑泉’”。
单从哑泉所处的环境来看,哑泉并不像有毒的样子。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不仅哑泉周围有植物生长,就连泉水中还附着许多水生植物。如果从这两点来推断,哑泉看起来并不像有毒的样子。
或者说,并不像毒性很大的样子。难道哑泉的水并没有像小说中记载的那样有毒?因为手上的检测设备有限,所有人也不知道要不要尝一尝哑泉里的水。
就在众人迟疑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救兵”。一位羊倌出现在哑泉边。 “这水有毒,我家的羊从来不喝这水。”
一般来说,动物们对于自然界的反应比人类更敏感一些。如果连羊群都不喝的泉水,似乎确实有些问题。为了继续 探索 真相,众人再次向着泉水流下的方向走去。后来,众人发现了一个大洞。
很多人以为这是天然形成的。没想到向导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原来,周围村子里有人误喝了哑泉的水变哑了。他的家人为了泄愤,便在哑泉的上方挖了一个洞。
他们企图找到哑泉的水源所在,并且破坏掉。可是,即使挖了一个大洞,众人也没有找到哑泉的水源所在。
既然当地村落有这样一个传说,至少证明了哑泉的传说并非无稽之谈。那么,哑泉的秘密与眼前的大洞是否有关呢?
当地向导领着众人进入了洞中,随行专家发现,水潭的水虽然十分清澈。不过,水里面漂浮着许多白色晶体。不仅如此,随行专家还在岩壁上发现了许多雪白的物质。
这些物质是否与哑泉致哑有关呢? “看起来像是石膏”, 虽然石膏有药用价值,但是若人体摄入大量石膏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如果身体过于虚弱的话,也会无法说话。
难道,这些白色石膏就是当年让蜀军致哑的物质吗?现代人与古代人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现代人掌握着丰富的知识。随行专家进行了简单的检测,发现检测瓶中有一些白色物质。
通过简单的试验,专家断定白色的物质里含有石膏,但是含量并不是很多。
既然不是石膏,那么是什么物质导致蜀军失声呢?
当地向导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村子附近的江边有许多人淘金。奇怪的是,江边生活的淘金人喝了江水一点事儿没有。可是,有人喝了山上流下的哑泉水就中毒了。
如果这样对比来看的话,似乎哑泉的秘密就在泉水流过的岩石上。为了验证这个结论,随行专家提取了哑泉的水,带回实验室进行检验。众人在回去的路上,又发现了一些白色膏状物质,专家又采集了一些样本,一并带回了实验室。
一般来说,普通石膏的结晶体是纤维状的,而这里的晶体是糖粒状的。 而 *** 镁的晶状体就是呈这样的状态。也就是说,从山上流下的泉水经过了含有 *** 镁的岩堆,最后导致泉水含有过多的 *** 镁而产生毒性。
正是这一处意外的发现,解开了哑泉流传千年的谜团!简单来说,哑泉所在的位置有矿带和大量 *** 镁。
当泉水从山上流下之后,先是经过矿带并带有大量的铜。然后,泉水再流经石灰岩,又沾上了大量的 *** 镁。原本清澈的泉水经过“污染”,变成了有毒的哑泉了。
经过科学家鉴定,扯雀塘毒泉散发的主要气体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一直以来,云南一带的铜矿较多,且云南铜矿以硫化铜矿为主。
当地下热流流经此地时,就会将含有硫化铜的地下水带到地面。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推断,或许当年蜀军就是误饮了含有 *** 铜的水而导致哑巴的。
科学研究显示,一旦人误食了含有铜盐的物质就会引发中毒现象。一般来说,人们会表现出说话不清、呕吐腹泻甚至虚脱、痉挛。这样来看,哑泉的水确实不能喝!
那么,为什么蜀军喝了哑泉的水会中毒,反而喝了万安溪的泉水就会转危为安呢?
如果蜀军学过化学知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原来,安乐溪的水利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碱。当人们误食含有 *** 铜物质的泉水之后,饮用大量含有可溶性碱的泉水,那么碱就能中和胃酸,还能与 *** 铜发生化学反应。
这样一来,就能将从前人体能吸收的可溶性铜盐变成了不溶性的氢氧化铜沉淀。
氢氧化铜作为沉淀不能再被人体吸收,那么误食铜盐的蜀军自然也能恢复正常了。
这样一看,从前罗贯中写小说的时候,也是借鉴了一些真实元素的。如果从前人们有更多化学知识的储备,或许有关哑泉的谜团会更早一点别解开。
不得不佩服罗贯中的构思能力,既能将虚构的故事写得精彩,还能融入许多真实的元素。《三国演义》的故事不仅让我们见识到魏蜀吴之间的纠葛,更解开了一个流传千年的谜团。甚是乐哉!
[1]林凤生,崔婧.哑泉的秘密[J].新世纪智能,2020,Z2:60-61.
[2]许家和.看《三国演义》说哑泉毒水[J].祝您 健康 ,2006,06:53.
[3]刘峰.“哑泉”之谜[J].山东农机化,1999,07:29.
[4]高鸣.诸葛亮遇“哑泉”之迷[J].水利天地,1994,04:1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