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的餐桌礼仪
1、夹菜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能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
2、手托碗,不能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3、长辈先动碗筷。
4、闭嘴咀嚼,不能张大嘴,大块往嘴里塞。5、吃饭时,嘴里别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饭时不交谈。
扩展资料2014年2月《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正式出炉,江苏全省的1700万未成年人,都开始了“八礼四仪”的学习。在“八礼四仪”中,“餐饮之礼”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餐饮之礼”是这样要求未成年人的,“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餐饮之礼”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幼儿园小朋友要吃饭时不吵闹,不独占食物;小学生要求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初中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规范餐具;高中生在饭店用餐时,吃不完食物要打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餐桌上“上规矩”打断孩子半颗牙 餐桌礼仪勿急于求成。
2.小学生的餐桌礼仪
1、夹菜2113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能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
2、手托碗,不能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
3、长辈先动碗筷。
4、闭嘴咀嚼,不能张大嘴,大块往嘴里塞。
5、吃饭时,嘴里别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吃饭时不交谈。
扩展资料
2014年2月《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5261仪规范(试行)》正式出炉,江4102苏全省的1700万未成年人,都开始了“八礼四仪”的学习。在“八礼四仪”中,“餐饮之礼”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餐饮之礼”是这样要求未成年人的,“在家1653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版子,“餐饮之礼”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幼儿园小朋友要吃饭时不吵闹,不独占食物;小学生要求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初中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规范餐具;高中生在饭店用餐时,吃不完食物要打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餐桌上“上规矩”打断孩子半颗牙 餐桌礼仪勿急于求成
3.小学生吃的文明礼仪
仅供参考: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Thank you.)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4.小学生文明就餐怎么做
1、开展活动,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了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倡导大家在外出聚餐时主动申请使用公勺,进行分餐节约用餐。要求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使用公筷公勺,文明节约用餐,杜绝剩饭剩菜,用效防控疾病传播风险,护卫身体健康。
2、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文明节约用餐、推行公筷公勺"的重要性,重点宣传健康饮食有关常识,深入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家长的培养,在家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扩展资料:
1、入座之后要注意坐姿,双脚不要离地。胳膊占的位置尽量不要太大,因为那样会让别人吃饭不方便。
2、注意咀嚼的声音不要太大了,更不要吧唧嘴,否则会让别人感到厌烦。
3、养成一种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吃饭的时候说话不但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还很容易将食物吸入气管,从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4、当你要用筷子去夹菜的时候,要注意你的筷子上面是否粘着饭粒。如果有要及时收回筷子,否则饭粒就会掉进菜里。
5、吃饭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去做抠鼻子等一些不文雅的动作,这样会严重影响别人的食欲。
6、当你已经吃饱,而别人还在吃的时候。要说你们慢慢吃,或者是有事失陪了。这样才会显得你很有素质。
参考资料:兰山区人民 *** -景扬小学开展"文明用餐 公筷公勺"活动
5.小孩吃饭的礼仪
良好的外出用餐礼仪主要是从平时的用餐中培养成的。
但很多孩子外出吃饭时,孩子菜一上桌就抢,弄得满嘴满桌子都是,十分没礼貌、不雅。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千万不要当众指责、打骂孩子,因为这样不仅影响整个就餐气氛,更会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孩子外出用餐不雅,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家长在平常的就餐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孩子这方面行为习惯的培养;二、带孩子外出用餐时,周围环境、客人、食物等跟孩子平常见的有所不同,孩子兴奋异常,表现也异常;三、外出用餐时,家长一般都忙于和其他 *** 天,放任孩子一边自己玩耍,孩子在餐桌上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故意胡作非为;四、孩子白天活动量小,老吃零食,以至于该吃正餐的时候就没有食欲了。针对以上原因,以下提出几种有关培养外出就餐礼仪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外出就餐礼仪:一、重视平常用餐礼仪的教育。
在平常的用餐过程中,告诉孩子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二、出去用餐之前告诉孩子用餐的地点、可能吃到的食物、和谁用餐等,避免孩子在餐桌上过度兴奋;同时也尽量不让孩子在餐前吃零食,并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三、外出用餐时,家长别只顾和其他 *** 天,适当关注孩子,及时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也是餐桌上的重要人物;四、每次在外用餐后及时总结,表扬孩子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宝宝今天真棒,你等客人都坐好、菜上齐了才夹菜!”对于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要及时指出。五、以游戏形式帮助孩子理解外出就餐礼仪。
如可以和宝宝一起通过角色游戏表演不同的人物形象,从中教会孩子与人物身份相符的礼仪。
6.中小学生吃,食,住,行有些什么文明礼仪
1、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 *** 问候家人。 3、餐桌礼仪 A、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4、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要称谓,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更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5、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6、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 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 *** 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 *** 名牌鞋, *** 中高跟鞋, *** 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7、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8、尊师礼仪 (1)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出入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要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老师讲课要认真听,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做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9、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
7.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就餐礼仪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
1.
讲究卫生,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2.
帮助父母做上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觉为父母盛饭、拿筷,
饭后收拾饭桌、洗碗等。
3.
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自己再就座。
4.
长辈起筷后,自己才能动筷,不能见好吃的就猛夹,要照顾
全桌人。
5.
用餐时,心情平静愉快,不边吃边看书,不高声交谈,咀嚼不
要太响,打喷嚏时要转身,用餐巾纸或手帕捂住嘴。
6.
适时给长辈盛饭夹菜,并且用双手端碗递送。
7.
饭后对父母(或做饭者)说声“谢谢您,我吃好了”
中国人的吃饭用具主要是筷子,使用筷子很有讲究。
用筷子的
15
条忌讳:
1.
疑筷,就是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
2.
脏筷,就是用筷子在盘里扒。
3.
敲筷子。
4.
指筷,拿筷子指人。
5.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6.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7.
横筷,宴请客人时把筷子横放。
8.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的挂汤淋了一桌。
9.
别筷,拿筷子当剑使用,撕扯鸡腿等。
10.
贡筷,就是把筷子插在饭菜上。
11.
拉筷,就是拿筷子往外撕正嚼着的东西,或者当牙签使。
12.
粘筷,就是筷子上还粘着东西就去夹别的菜。
13.
连筷,同一道菜连夹
3
次以上。
14.
斜筷,吃菜不是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而是伸着筷子够远处的菜。
15.
摆筷,把一双筷子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8.儿童出去吃饭的时候,有哪些必备的餐桌礼仪该学习
考拉优教推荐,外出就餐,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中,以下13条是小孩子需要做到的基本餐桌礼仪:
1、饭前要洗手,预防细菌、病毒。
2、安静地坐在同一个位置上吃饭,不乱动,才会消化好。
3、吃饭时不可以有太多动作,很容易碰到身边人,或者打翻东西。
4、腿上可以放张餐巾,防止溅落食物,吃完东西,还可用来擦嘴。
5、面包、馒头可以用手拿着吃,但是其它食物要用餐具。
6、不要伸长手、或爬到餐桌上夹菜,可以有礼貌地请旁边的人帮忙。
7、满嘴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既吐字不清,也很容易呛到。
8、食物要小口吃,免得噎住。
9、餐桌上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10、吃东西、喝饮料时不要发出声音。
11、不要在吃饭时剔牙,或者把食物从嘴里吐出来。
12、即使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尝一尝,不能当场抱怨难吃。
13、餐桌上记得使用礼貌用语:离开餐桌时要和其他人打声招呼;打翻东西、水杯时,要说“对不起”;对别人的帮忙,要说“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