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旅游景点大全 易县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1、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千米的永宁山下,是我国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在清西陵8300公顷的保护范围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寺福、行宫)。
2、狼牙山: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
3、清崇陵: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位于泰陵的东南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地宫中合葬着光绪帝和他的隆裕皇后叶赫纳喇氏(1868-1913年)。光绪登基时,正值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一直到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陵还未建。他的梓宫(棺椁)在故宫观德殿暂安,1909年才由宣统朝着手操办。修建期间,清朝已走向灭亡。宣统皇帝与隆裕皇太后退位,向中华民国 *** 提出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4、清慕陵: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陵寝,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内葬宣宗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后钮枯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生母)。慕陵在清东西两陵区中,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隆恩殿面阔由五间改为三间,殿内装饰不施彩画,月台的规制也比前代简单。地宫之上只有石圈。这也许是和道光皇帝提倡节俭有关。道光在位30年(1820—1850年),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据说他曾穿着打着补丁的裤子上朝。
5、燕下都遗址:燕下都遗址位于易县东南,为战国古遗址。1982年7月23日,燕下都遗址被河北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达4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更大的一座。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少。城址内除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外,还发现有许多兽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
6、南湖自然风景旅游区:南湖位于保定境内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积27平方公里,最深处48.5米,国标二级水质标谁。湖的南侧与狼牙山相连,北侧是紫荆关,西侧是海拔高达1283米的五峰寨,东侧是九龙山。南湖锁住易水河上游水流汇集成湖,水质清澈纯净。南湖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自20世纪90年代这里开辟为旅游风景区以来,因与漓江风光相媲美,被称为“北方小桂林”。
7、易水湖:易水湖(安格庄水库)位于易县城西南25公里处。上连“拒马奔涛”,下启“易水寒流”,南望“郎山竞秀”,北界“云蒙叠翠”。是1958年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湖面27平方公里,容量为3.96亿立方米,最深处达48.5米,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易水湖山雄奇险峻,占尽山川之妙,易水湖水清纯柔美,秀色可餐。易水湖是生态旅游的绝妙之地。这里可划船、冲浪、游泳、垂钓、自捕自钓自食天然鱼、虾、蟹。可度假休闲。民间游、可体味易水湖人民的纯朴、热情、憨厚、好客,享受北方风情游的山村野趣。易水湖山水之美,美不胜收,其景区内景点甚多,可谓景中有景。
8、易县云蒙山:云蒙山位于易县城西25公里处,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细雨蒙蒙而得名。晨曦和薄暮时分,山上雾海茫茫,云峰峭壁,颇为壮观。登临峰顶举目眺望,但见峰峦叠嶂,翠色横空,密林古树,林壑幽雅。早在战国时期,“云蒙叠翠”就被列入燕国十景。清乾隆年间,曾将云蒙山赐名为永宁山。因皇家陵寝清西陵就在永宁山下,作为陵寝护地,这里长年封禁,山高林密,森林植被较好。站在岭峰,眺望群山,有如绿色海洋,波翻浪滚。这里的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林木不下百余种,有杨、柳、榆、檀、花椒、槐、椿、五角枫、枣、山摘、核桃、红果等等,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林。
9、清昌陵:昌陵为清仁宗嘉庆帝的陵墓,位于泰陵以西2里。地宫中还葬有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嘉庆2年去世)。昌陵陵址名为太平峪,原是乾隆为自己选定的万年吉地。后乾隆有旨渝:“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意思是父子两代皇帝不可在同一陵区建陵。所以乾隆又在东陵另选了陵址,与祖父康熙相守,把西陵太平峪赐给了儿子嘉庆,让其与祖父雍正为伴。嘉庆于嘉庆25年7月18日,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逝世,享年61岁。嘉庆皇帝为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在位25年(1796-1820年)。嘉庆即位后不久,惩办了乾隆皇帝的宠臣——大-和珅,对当时朝中大大小小的-污吏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昌陵是唯一与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沿途三孔平桥一座,西行300米北折,建有清朝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
10、战国影视城: 战国影视城河北保定易县有个战国影视城,很多大导演在这里曾先后拍摄过《荆柯刺秦王》、《三国志之见龙卸甲》、《墨攻》、《赤壁》等等,现在马楚成正在这里拍摄电影《花木兰》。易县影视城在易县麻屋庄村112国道旁边,易县战国影视城自1997年4月奠基至1998年完成了秦街、燕市、训练场、古作坊、侯爷府、外城墙等为主的一期工程建设,为电影《荆轲刺秦王》的拍摄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外景场地。由于战国城宏伟、古朴的建筑风格设计,为该部影片在1999年的国际电影大赛上获得艺术奖(即外景地设计奖)。
志丹旅游景点有哪些
志丹旅游景点有保安革命旧址、九吾山(马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烈士陵园、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永宁山、盘龙寺石塔、土堆河中央红军医院旧址、刘坪村 *** 中央党校旧址、保安中央政治局会议室旧址、三台山红军西征联络站旧址、城台石窟等。
1、九吾山(马头山)国家森林公园AAA国家级森林公园
九吾山是一个天然的森林公园。九吾山因其形似马头,民间俗称马头山。马头山又名云雾山、龙首山、药王山,按弘治本《延安府志》其名为九吾山。九吾山地处子午岭山系,位于志丹县东南40余公里处的永宁镇境内,周围四十多平方公里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
2、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位于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1966年10月正式建馆,2006年3月与文物管理所合并。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4月将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
3、永宁山
永宁山位于志丹县永宁镇,洛河东侧,崾子川口对岸,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山嘴,洛水环绕东、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独立,峭崖绝壁,早在宋代就建为防犯古寨。寨分三层,上层雄居突兀的山顶,中层微向倾十分陡峻。
4、盘龙寺石塔
盘龙寺石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志丹县庙岔村东南盘龙寺遗址内。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为六棱形,全用花岗岩分层 *** ,除塔座外,共七层,通高5.73米。塔座为浮雕仰覆莲瓣形束腰须弥座。七层塔体每层下部均用两层浮雕式仰莲瓣作装饰。
5、城台石窟
位于志丹县旦八镇城台村西。为单室窟,坐北面南,北依山,南临洛河,东西为石崖。窟分为前窟和后窟两部分。
前窟面阔24.2米,进深6.54米,高4.35米。前窟由4根石柱隔成5间,石柱边长1.55米至1.77米不等。中间两根石柱上,分别浮雕有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像。窟壁浮雕有十六罗汉像。
后窟面阔10.5米,进深8.26米,高4.35米。窟内中央凿石成基坛,上有一佛三弟子圆雕像。基坛四角有四根石柱连顶接地,边长1.4米,窟后壁正中为浮雕三世佛像,两侧分别为浮雕一佛二菩萨像。
据窟口造像题记,此窟开凿于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窟内还有金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金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等造像题记。
易县有什么好玩的
1.清西陵清溪陵位于河北省易县以西15公里的永宁山脚下,是中国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寝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墓建筑的最杰出代表。陵区内有一千多座宫殿建筑和一百多座石质建筑,其建筑形式和法规清晰地反映了封建的法规制度。2.狼牙山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山峰奇特,高耸陡峭,形似尖刺而得名。如今,它不仅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旅游景点,品味很高。琅琊山以抗击日寇的五位八路军战士跳崖而闻名于世。3.泰陵山泰陵位于河北省易县西部永宁山脚下的太平峪。它是清代雍正帝的陵墓,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建筑精美,为清代所有陵墓之首。雍正帝即位后,将陵址选在遵化九峰朝阳山,但因风水原因而废弃。他命云翔亲王和两江总督高启成在益州永宁山脚下另寻新址,重新选举,首次设西陵。
清西陵旅游景点介绍
1、清泰陵
清泰陵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更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2、清慕陵
清慕陵位于清西陵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慕陵在清东陵、清西陵中,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
3、清崇陵
清崇陵位于清西陵泰陵的东北面面约4公里的金龙峪。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的最后一座陵寝,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在1938年被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所盗。
清泰陵整体结构
清泰陵整个陵寝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门、坊、碑、亭,后部分主要是殿宇和地下宫殿。五孔石拱桥是泰陵最前面的建筑,10.94米宽,87米长,拱高4.9米,由长方形青白石建成。
五孔桥北,有巍峨高大雕工精美的三座石牌坊,一座居中横跨神道,二座稍后,分列左右。大红门是西陵的总门户,门有三洞,设东西便门各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