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查处“不合理低价游调查”报道涉事企业多少家?
2018年6月17日从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针对日前媒体播出的“不合理低价游调查”报道,云南省对涉事的6家购物企业、1家旅行社、3名导游进行立案查处。
通报称,6月15日下午,有媒体报道“不合理低价游调查”,内容涉及云南省大理、保山、德宏等州市。事发后,省、州(市)、县三级 *** 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做出部署对相关涉事企业及人员开展调查。
其中,由保山市对涉事4家购物企业(新地标广场(原博南印象)、滇缅黄龙玉超市、玉泉园和新东南两个自由市场),对导游宦化育(化名阿林,注册地昆明)和兰志瑶(化名小兰,注册地保山)立案调查;由大理州对涉事1家购物企业(十八里铺),对1家涉事旅行社(云南途遇旅行社)及导游李旭(化名多吉,注册地大理)立案调查;由德宏州对涉事1家购物企业(边寨喊沙景区茶叶店)立案调查。
经初步调查,大理州旅游市场整治领导组办公室决定,于6月16日关停“十八里铺”购物商店。同时将以“十八里铺”为突破口,深挖商业贿赂等线索,从严从重查处违规违法行为。
云南途遇旅行社涉嫌存在低价游接团、指定购物场所、擅自变更行程等违法违规行为,拟对该旅行社做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处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拟将云南途遇旅行社法人代表赵斌,出资人赵斌、周娅、李旭一并列入旅行社重新申报“黑名单”。另,旅行社法人赵斌因涉嫌强迫交易罪,于6月16日被大理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此外,导游李旭在上岗服务过程中涉嫌存在变相强迫购物、指定购物场所、擅自变更行程等违法违规行为,拟对其做出吊销导游证,并处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另,导游李旭在上岗服务中存在强买强卖行为,于6月16日被大理市公安局做出治安拘留7天的处罚。
保山市调查处理情况则是:对新地标广场(原博南印象)和滇缅黄龙玉超市停业整顿6个月;对玉泉园和新东南两个自由市场凡是涉及经营翡翠、黄龙玉等珠宝饰品的个体工商户全部进行关停处理,并由腾冲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立案调查;导游宦化育在上岗服务中存在涉嫌诱导购物、变更旅 *** 程、向游客索要小费和不按规定佩戴导游证等违法违规行为,拟对其做出吊销导游证,并处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导游兰志瑶在上岗服务中存在涉嫌诱导游客购物、变更行程,且在接待的过程中存在不按规定佩戴导游证等违法违规行为,拟对其做出吊销导游证,并处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德宏州经过调查后,已对瑞丽喊沙民族村瑞丽市傣信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作出暂停营业处理。但由于该公司办公室搬迁,视频监控设备损坏,无视频记录;据初步调查,购物店并未向导游和旅行社支付过任何佣金;另外对购物场所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将做进一步调查核实。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
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
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有媒体报道称,一半中国人去云南,挤 *** 大理,听起来很是夸张,报道中提到,一些大理本地人崩溃了。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
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1
暑期到来,自驾游、远途游、亲子游等悄然火热起来。网友们感叹,“全国一半的游客去了新疆,另一半跑到云南”。
相信大家已经从不少渠道见识到甚至亲身体验了这段时间独库公路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场面,而在祖国西南的大理,因为有着苍山洱海的胜景,加之气候宜人(当前气温15到21℃,全年均温11到22℃),同样成为不少游人理想的目的地。
据每日人物分享的微博,当下的大理的确热闹非凡,突如其来的打卡人流俨然有着“报复性旅游”的态势,以至于让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有些“崩溃”,他们吐槽,居然抢不到早饭。还有的说,不敢出门,到不到车、买不到奶茶,去趟古城,差点被挤沟里。
事实上,在短视频、小红书、携程等平台,大理各大景点人山人海的内容也是能翻出来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大理宣布,所有进入大理州的游客核酸混采检测免费,可见地方也在为促进旅游复苏添把力。
官方数据显示,6月25日,大理机场共保障飞行30架次、大理火车站发送和到达旅游达30439人次。多个旅游景区游客越来越多,逐渐重现往日热闹景象。大理古城日均接待游客12000人次左右,古城观光游览车更高接待量超4000人次。
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2
继海南三亚之后,云南大理也遭遇了报复式旅游,这给当地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此官方回应,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疏导。
云南旅游方面表示,对于大家的旅游热,已经进行了相关疏导,同时会进行更合理的指引,以打消网友对疫情防疫的担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半中国人去云南,挤 *** 大理,听起来很是夸张,报道中提到,一些大理本地人崩溃了。“救救我,我一个本地人抢不到早饭。”“打车打不到,买奶茶买不到,我都不敢出去吃饭,生怕排不到,那天去大理古城,差点给我挤沟里。”
感受最明显的是交通:刚来大理时,木木打车还不需要排队,两分钟内一定会有司机接单;到了7月初,变成了排队几十人;7月15日,已经离开大理的她,收到一位留在大理的朋友的吐槽:“今天打车,排队的有一百多人。”也是在那一天,木木住的那间民宿的老板高兴地宣布,所有的房间全部被订完了。
面对涌来的人潮,丹妮喜忧参半。她之前是一名酒店行业从业者,在2020年和爱人一起来大理,也开了一家民宿,自此就是一段长久的沉寂期。现在,热闹回来了,“从没有在大理看到过这么多人”,但整座城市并没有做足准备。
民宿的一位客人,因为打不到车,在民宿里待了快一整天,下午四点才步行去附近逛了逛。还有的客人出去玩回不来,实在没办法,丹妮只能让爱人开车帮忙接回来。她还眼看着周围的民宿价格飞涨,几十元的涨到几百元,400元的涨到1600元,1000元的涨到4000多元。
大理和云南都在复苏:整个7月,大理预计将接待超600万游客;2022年上半年,云南共接待游客3.59亿人,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89.8%。
这份热闹与云南防疫政策变得宽松有直接的关系。自从工信部6月29日公布行程码“摘星”,来云南的游客不需要隔离7天,也没有了复杂的报备手续,3天做2次核酸就可以了。从7月19日起,大理还提供免费核酸,38个免费核酸检测点遍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
另一个原因,是大理的火把节。之前两年因为疫情,大理并没有举办火把节,一年一度的节日变成了三年一度,也显得格外珍贵。詹达已经感受到人们庆祝节日的热情。
7月22日晚上,位于野猪林的一家农庄举办了小火把节活动,成群的游客被吸引过来,因为人太多,进村的马路被车辆与人群堵死。组织方没办法,告诉詹达他们,上一拨人离开后,下一拨才能进入。
在这个可能是史上最热的夏天,人们能去的地方是有限的,凉爽且防疫政策宽松的,只有那么几个,以至于“全国一半的人去了新疆,一半的人跑到云南”。
一成来之前,杭州热得像个巨型 *** 房,有人买了生鸡蛋,拿回家已经变成了半凝固的“温泉蛋”。但大理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在11-22℃之间。来了大理,他才发现,有许多和他口音相似的江浙沪人来避暑,其次是带着保姆出游的家庭,当然,还有孩子来参加各类夏令营。
大理遭遇报复式旅游,苍山洱海变人山人海3
8月1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黎明景区将举行一场非遗盛宴——第五届黎明葫芦笙艺术节暨非遗进乡村、进景区。就在7月27日,云南省博物馆分馆宁蒗彝族自治县摩梭人博物馆正式开馆。宁蒗摩梭人博物馆位于丽江泸沽湖洛水村。
“暑期以来,丽江旅游持续火爆。经历了疫情,丽江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到了个性化旅游和旅行社团队旅游恢复并存的新阶段。”7月31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 *** 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尽管疫情在全国多地依然反复,但云南旅游在这个夏天已经强劲复苏。据腾云文旅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从云南省航空月度态势来看,6月的客流量较5月明显提升。6月省外到达人数104.54万人次,环比增长80%,更多人从全国范围内来到云南。“7月的数据统计部门还没有公布,这才是暑期的开始。随着景区里的娃娃增多,我们明显感到了旅游旺季的到来。”上述负责人说。
一房难求
在重庆的小婵准备8月3日带孩子去大理旅游。和大理传统的古城、洱海、民族风情旅游观光相比,已经去了多次大理的她这次特意为孩子选了大理海洋酒店。她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虽然身处高原,大理建了一个特色酒店:睡在房间里,通过窗户就可以看到海洋馆里的鱼类游来游去。孩子听说了兴奋得一晚睡不著觉。
小婵算了一下,虽然观景房一晚住宿下来达1000多元,如果加上旁边海洋公园的门票,一家人还要多好几百元,但相比海南三亚,她还是觉得划算。“毕竟,大理离重庆比从重庆飞三亚更近,来回更方便。”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让她没想到的是,早在7月中旬,预订酒店20来间的海洋观景房就几乎满房,只剩下一楼窗户小一点的房间。
类似的特色酒店在丽江也一房难求。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游客住在丽江的半山酒店里,不用出房间就能触摸大自然,打开窗户就能摸到森林里的绿叶。整个酒店和大自然完全融合,游客不注意很难发现有酒店。尽管定位高端,7月,该半山酒店早已满房。
除了主题突出、设计独特且和大自然高度融合的特色酒店受宠,舒适性强的高星级酒店同样受到游客青睐。
7月16日,吴洋在大理洱海边的五星级酒店铂尔曼酒店退房时,希望客房能延迟到下午两点但受到了婉拒,理由是团队客人已经在楼下等候打扫房间。除了游客订房,企业的会议订单也多了起来,有奔驰、嘉士伯、国内大型的医美企业等,进入7月后,铂尔曼的会议往往一天就好几场。
民宿持续受到打卡人士的追逐,尤其是年轻人。23岁的女孩潇潇利用假期到云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玩了一圈。不惜因为洱海边的一张秋千照片,租了一辆车驱车几十公里到大理双廊的花音民宿打卡。
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上的风雪故城艺术花园客栈是一个拥有14间客房、小而美的网红民宿,7月以来该民宿基本满房。此外,大理木田、吾乡间、理想邦系列半山酒店等酒店,湖山云隐海景度假等民宿的预订咨询量也多了起来。据大理发布消息,6月29日至7月7日,大理的民宿入住率环比增加117%。
7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大理火车站看到人山人海,大理至昆明的高铁车厢少有空位。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22年铁路暑期运输客流主要集中在大理、丽江、临沧等地。伴随着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的热潮,大理火车站铁路出行量将进一步增长。
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一房难求的背后是云南旅游业正在复苏,其中特色旅游在后疫情时代爆发。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进入7月以来,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等景区游客量增长迅速, “暑期档”带动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但今年夏天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雪山艺术小镇火了。
在文化名人的带动下,大批明星和游客追随而来,以世界遗产闻名的丽江古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但这次是文化艺术人才的带动。
她说,8月20日开始,丽江市将迎来文化旅游消费季。到目前为止,丽江市已经建了27个文化院落,免费向游客开放。10月,丽江还会举办雪山音乐节,用盛大的演出来吸引游客。
在大理,夕阳西下。苍山的云和霞光的眷念让很多人对着天空举起了相机。松树、马灯、帐篷、野餐、篝火,大理郊外的露营基地连本地人也流连忘返,有的下班后驱车只为来帐篷里吃个晚饭。
“三年过去了,云南的旅游秩序和市场经历了史上最严格的整治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露营、半山酒店、艺术活动、非遗展出、高雅艺术都来到了丽江,我们有了很多新的旅游业态。”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她进一步表示,自工信部6月29日公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后,云南旅游市场就开始呈现回暖态势。国内暑期旅行正迎来新一轮的需求释放。云南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元,具有开发各类特色旅游产品的优势,加上暑期昆明、大理、丽江等云南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云南已经做好迎接新一轮旅游热潮的准备。
在旅游复苏的同时,云南省在疫情防控、市场管理、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持续发力。7月27日,丽江市旅游协会就发布了对游客暑期旅游的温馨提示,入丽前要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在丽期间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出入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景区景点、酒吧和演艺场所等人员密接场所。
未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入丽后请之一时间就近就便开展核酸检测,丽江市在景区和不少公告区域实现免费核酸混检,全省率先。
云南西双版纳导游骂人事件始末是什么?
近日, 云南西双版纳,一段导游怒怼游客称“孩子没死就得进去购物”的视频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孩子没死就得购物!”涉事导游被调查)。
官方通报:涉事导游及旅行社均被吊证
4月29日,西双版纳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开通报称,联合专项调查组 对4月23日发生的指定游客购物案涉事旅行社和导游作出罚款和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据调查,西双版纳景洪游趣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在行程期间未与游客协商一致,导游多次带团队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和安排另行付费旅游 ***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对西双版纳景洪游趣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处吊销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对直接责任人张某处2万元罚款,对昆明市惠众导游管理服务公司导游冷某某处2万元罚款并吊销其 导游证。
通报称,对发生在品翠轩珠宝店内的怼骂事件,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案例回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选择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 *** 业在近几年大热。
人们如果不熟悉当地的话一般会选择跟团旅游,但是现在许多旅游团打着自由团的名号,却在到了之后强制购物等,不仅损害了游客的自由选择权,还毁了旅游的心情。
那么当导游强制购物时,游客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顾百家说
法顾百家指出,如果导游强制要求游客消费购物,游客可以先向该导游所属的旅行社协商解决。也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游客投诉后,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和有关调解组织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对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 *** 进行调解。如果没有解决,游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 讼;如果被强制购物的游客较多,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选代表人参加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活动。
官方通报云南导游言语威胁游客一事,涉事导游怎么样了?
官方通报了云南导游威胁游客的一个事件,而该名涉事的导游目前已经被吊销了导游证,并且该事件已经立案进行调查了,对于这种扰乱了旅游市场行为侵犯了旅游者权益的事情,一定要被坚决制止。
我们在前几年经常能够听到导游威胁游客让其购买产品的事件,本来以为经过这几年的管辖,已经让这件事情减少了结果,谁知道在之前又被曝出了云南导游威胁游客的事件,当时有一名网友直接在 *** 上爆料,在游客乘坐大巴前往旅游地时,一名导游在车上进行讲解,威胁了旅游的人身安全,他自我表示说“我脾气不好,不要让我针对你,针对你,让你终身难忘。”说实话,这种言语完完全全的就是将游客当成了案板上任人宰割的肉,并表示如果不听他的话购买礼品的话,那么就会对你进行人身伤害,说实话像这种导游我觉得他根本就不配拥有导游证。要知道当时在车上的可都是女性,听到了导游这么说之后,根本没有人敢反抗。
此次事件在被曝出来之后,昆明市文化旅游局马上就开始进行调查,最后确定了该情况属实。当时的情况是游客那一行人总共有11人,他们之所以来到云南旅游,是因为公司组织了团建活动,参加的 *** 是从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5晚6天的旅游。结果谁能够想到自己开开心心的来旅游,却遇到这样的黑心导游,该导游的语言可以说真的是让人生厌十分反感,在该导游带领这个旅游团旅游的过程当中,存在威胁旅客人身安全,同时要求游客购买产品的言论。
目前这名涉事导游已经被吊销了旅游证并且进行了行政处罚,对于该旅游社也已经进行了立案调查,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会对结果进行通报,说实话像这种人就应该让他永远不能够再进入此行列,同时对他进行金额处罚,谁知道他这么多年这样威胁了多少游客?因为云南大理近期是中国的热门旅游点,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可问题是等云南旅游越来越好的时候,却传出了一批批云南的导游威胁游客的事件,说实话真给云南丢脸。
昆明通报4起重大旅游案件,具体指的是哪四起?
这四起违法旅游案件,分别涉及强制消费,虚假宣传,违规开展导游业务还有威胁游客事件。根据媒体报道,昆明市日前公布了四起重大型旅游案件,这四起案件基本属于被媒体广泛报道,影响极其恶劣的旅游事件。这段时间以来,昆明市也是下大力气整顿当地的旅游市场。这几年,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昆明的旅 *** 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也遇到了像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问题,这些行为影响恶劣,对昆明市的旅游品牌造成了影响,所以近期当地也对旅游市场进行重新整顿。
其实过去几年,低价游是昆明旅游市场更大的问题,很多小型旅行社为了拉客赚提成,用超低价格招揽游客,游客成团之后,又强制其消费,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提成,而强制消费过程中,就引发了众多的 *** 和旅游乱象。很多导游在 *** 之下,直接抛下旅游团走人,这对当地旅游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今年开始,昆明市建立了24小时的投诉平台,随时受理游客投诉,并且用最快的时间,进行处理,确保游客的游玩体验得到保障。
参考资料: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通报2017年以来查处的4起重大旅游案件情况。因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指定具体购物场所”等违法行为,昆明、大理、丽江的7家旅行社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大理茶花国际旅行社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云南协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云南誉美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云南润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在某电商平台发布低价云南旅游线路产品,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的违法行为,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昆明上千名导游被暂停接团,云南地区的旅游业存在哪些乱象?
低价游就是云南旅游市场更大的乱象,低价游衍生出来的强制消费,也是乱象之一。媒体报道,这段时间,云南开启了更大规模的旅游市场整顿活动,仅仅在昆明就有上千名导游被直接暂停接团,要求其接受培训。其实云南的旅游乱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低价游就是云南更大的问题。很多小型旅行社靠着低价游来拉客,拉到客人之后,又开始强制消费,很多旅行社低价游 *** 钱,甚至亏钱,完全依靠着游客消费来拿提成。
在这个背景之下,如果游客没有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消费,导游的提成就拿不到了,这也是为什么云南频发强制消费的事件了。而且这些事件,基本和老年团有关,很多老年人退休之后,想要去旅游看一看,所以往往会选择这种低价团,导游看到都是老年人比较好骗,所以会带他们去商场诱导,甚至强制其消费。
而老年人在景区,人生地不熟,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去投诉,往往就会吃个哑巴亏。其实有专业人士需要指出,很多低价游从价格上就能看出来,根本不可靠,如果不是有消费提成,导游根本赚不到钱,所以这种旅游团注定体验比较差。
参考资料:
昆明市全面落实涉旅企业及从业人员监管。未按规定参加2018年、2019年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的1362名导游人员,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数字旅游管理平台”限制其提供导游服务,进行行政处罚。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划拨专项资金免费举办培训班,对昆明市范围内的老导游、异地转入导游和新导游,开展综合素质提升培训。2020年,昆明市共核发电子导游证10517份,办理换发电子导游证5100余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