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之旅——冈仁波齐转山攻略
阿里冈仁波齐神山朝圣之旅是不少喜欢 *** 的朋友一直都期望的一次旅行。可是,阿里冈仁波齐转山之旅为何那么吸引人呢?曾经有关冈仁波齐转山,在网上有着一个非常知名的纪录片和电影,很多人看了之后就在心理萌发了要去冈仁波齐神山朝圣的念头。
如果大家想要去阿里完成冈仁波齐朝圣之旅,必须要先期抵达塔钦镇。塔钦镇是阿里转山的起点也是终点。夏季是阿里转山的人流最多的时候,因此塔钦镇住宿每天基本上都是爆满的,必须要提前预订,如果没有预订即使能够找到可以住宿的地方,其住宿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
不过塔钦镇的高原景色还是非常不错的,在镇里只要一抬头就能够看到纳木那尼峰,有人调侃到"塔钦镇是一个自带神山庇佑的住处".
阿里冈仁波齐神山朝圣之旅一般都是分为两天走完的,之一天走到止热寺休息,具体行程距离为22公里;第二天从止热寺转山回到塔钦镇,具体行程距离为33公里。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雪山之宝贝",它是藏传佛教中尊称的须弥山。南侧山体上一道道水平纹理岩层,构成了似乎可以直通天庭的阶梯。它向阳之面的积雪终年不化,在阳光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而背阴之面,反倒无任何积雪。相传冈仁波齐是印度教湿婆神居所,也被认为是苯教在 *** 的起源地。孕育出四条不同文明和宗教的河流自它脚下流淌,也使它成了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
一路上转山的藏族人很多,母子,夫妻,朋友……少则两人,多则十几人,都是结伴而来,带着干粮,或徒步或磕长头。转山队伍中还有不少小朋友,遇见最小的宝宝只有6个月,乖巧地趴在妈妈背上,大一些的会跟着大人走,还遇到一个磕长头的孩子,约六七岁的样子,跟着爸爸妈妈匍匐在遍布石子和冰渣的转山路上,有点心疼又有点敬佩,给了他一些糖果,他特开心,一直说"扎西德勒".在 *** ,信仰伴随着生,也伴随着死。这一切,融入血液,深入骨髓。
一路上会有很多挂着经幡和哈达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有一段传说,如果恰巧你遇见,可以问一问身边的藏族朋友,听一听某处神石的前世今生。走完大山谷就进入比较温柔的上坡,坡度不大,可以方便让人去适应这个过程。在大家的认知里会觉得在 *** ,不管早晚温差多大,中午肯定会热到穿短袖。其实转山过程中风很大非常冷,早晚的时候站在原地稍作停留,手脚就会冻僵。白天行走在山中,正午12点,阳光也没有全部覆盖,没有太阳的地方特别寒冷,只要前方有阳光,完全是我们继续走向前的动力。
行走的过程中,冈仁波齐就在我们右侧,周边多为光秃的山脊,也会有河流,由雪山融化而成。12点半抵达之一个补给站,对于"电量不足"的我们真是及时雨,补给站有好几个大帐篷,帐篷是藏式风格,炉子烧着火很暖和,就像走进了一家甜茶馆,你自己找空位坐就好。如果是藏族人,落座后藏族老板会主动提上一壶热水到桌前,因为他们转山都是自带青稞粉,加入开水酥油捏成团,就是他们的主食糌粑。除了开水、甜茶,补给站还卖泡面和饮品,如果你愿意等上一会儿,找空位坐下,卸下背包,点上一壶甜茶,泡上一碗泡面,超满足。
转山时开水价格是5元,一壶甜茶30元、泡面10元、香飘飘5元,这价格太让人意外了,这可是海拔4000多米的山谷之中。老板说,他们都是信佛的,不是商人,在这里给转山人一个方便,走累就进来坐一坐。
冈仁波齐转山
今天的徒步计划在止热寺结束,我们得在太阳下山之前赶到寺里,三个人倒是很默契地专心走路,没有任何言语。脸被风吹得发疼,嘴唇也干裂成了紫色。感觉自己是被意念支配,除了行走已经没有脑子思考其他事,我就想快些走到寺庙。徒步路上最绝望的是走到一个山口,心里暗示自己翻过去就能看到寺庙了,可却是连续翻了好几个山口也没看到寺庙,就一边绝望着一边做着自己的鼓励师。
下午的路上人越来越少,有时候整个山谷里就我们三个相隔好几十米走着。下午没什么岔路,一个人就这么一往无前地走着,突然一回头,可能偌大的山谷只有你一个人,队友消失在无数转角。坐在路边失魂似地等着队友,突然和某个物种对视了,这荒野之外,居然还有生物,还是一只短腿小胖土拨鼠。虽然胖胖的行动却很是矫健,能在你靠近它前躲进洞里,然后探出个小脑袋望着你,和它们玩了一会儿感觉重新拥有了灵魂,内心大起大落。在这又寒冷又物质匮乏的山里,还能长得这么胖,不由感叹,真是受神山庇佑的小 *** 。在转山路上出现的它们,一定是来缓解每一位转山人的疲惫吧。
越靠近寺庙,路越不好走。但是在你上坡上到绝望的时候,止热寺就出现在你视线中,那种近在眼前的力量胜过10支葡萄糖,你就一边注视着它一边爬坡,预计1个小时就能抵达。下午3点抵达寺庙,直接住下又觉得日头当空时间稍早,但考虑接下来要连续翻越高海拔的垭口,继续走怕天黑前到不了下一个住宿点,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住下。
随着晚餐时间的临近,小屋也变得热闹,留宿的人们陆续过来接水泡面,让了位置回房休息。房间的窗户破了个口子,风呼呼作响,好在被子厚实。他们的高原副作用是嗜睡,真是让人羡慕非常。我依然像个喝咖啡过度的人那样精神,眼睁睁看着窗外从日落至黄昏,听着喧嚣一点点散去,房间被黑暗笼罩,再看着星星升起。四下寂静无声,一抬头看向窗外竟是满天星斗,还能看到银河。山中没有一丝光源,雪山却在夜里"发着光",行程中见到最美的星空,居然是在这么不经意的时刻。
以上介绍的只是之一天冈仁波齐神山朝圣之旅行程,第二天的转山其实要比之一天更加辛苦。不仅在具体行程距离更加远一些,当然如果大家转山时,两天转不完,也可以分为三天。
阿里转山Tips
1.如果刚进 *** 开始转山有一些不适是正常现象,不要惊慌。切记不要洗头洗澡,注意保暖,多晒太阳,适当吃药,不要有太大心理负担,1~2天就能适应高海拔。
2.不要认为一旦吸上氧气就会离不开,必要的时候可以吸氧让自己舒服一些,但慢慢适应以后,就可以摆脱氧气了。也可以备着红景天和西洋参(胶囊/含片都可以),氧气买一罐备着。
转山路线选择
冈仁波齐转山分为内转和外转,作者走的是外转(一般徒步者都是走的外转),转山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塔钦镇。虽然外部看来这条路很遥远神秘,但一路上路线还是比较明确的,不容易走错,遇到不确定的路口,也可以询问其他转山人。下雪除外,下雪会把路线覆盖,容易迷路。不高原反应,体力可以的情况下,2天走下来没有问题。
*** :转山路上虽然信号不是很好,但也能做到大部分 *** 覆盖,所以也不用担心转山路上无法求助或者失联,只要保证手机有电,一些比较开阔的地方还是能够进行顺畅通话的。
信仰的力量,让信徒们不畏前路艰险,能在失望时给人希望。就算你不是信徒,人生在世总有一些念想的,去阿里转山也能成为你平凡日子里的璀璨回忆。2022年阿里转山朝圣之旅攻略就到这里了,祝愿你 *** 之旅愉快!
“世界的中心”神山冈仁波齐转山攻略(下),去 *** 建议收藏
点击可观看:冈仁波齐转山攻略(完整版视频)
上集,我们讲了冈仁波齐转山介绍转山准备,“世界的中心”神山冈仁波齐转山攻略(上),去 *** 建议收藏 ,这集我们会分享我们的转山线路和食宿安排注意事项。
建议安排2天以上转山时间,并于第二天翻越垭口为佳。这样可以边徒步,边享受路途的风景。以下是我们的行程安排,供大家参考:
第1天行程:我们中午12点左右从塔尔钦出发,晚上9点多到哲日寺,总共9个小时路程22km, 海拔从4670m逐步上升到5080m,以碎石路为主,路途较为平缓,可以让身体逐步缓慢适应5000m海拔。选择在哲日寺对面的驿站留宿,原因有二:之一,这里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好些,除了大通铺外,还有独立单间的宾馆,可供选择,通铺价格40-90/人不等,单间价格:100/人,推荐住单间,因为独立性好,清净,相对干净,晚上休息好非常重要。
另外,一定要选择窗外对着冈仁波齐神山的房间,你一定能有意外的美景收获。
这也是第二原因,在哲日寺第二天一早最直接地观看到不容错过的冈仁波齐日照金山的景观,如果你住在单间的宾馆,躺在床上,你就能欣赏到这美景,想想都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啊。点击可观看:躺在床上看到冈仁波齐的美景,太震撼!
温馨提醒:之一天的路程,能多角度近距离地看到神山冈仁波齐,大家可以抓住机会观景,拍照哦,因为第二天从爬垭口开始,就全程再也看不到冈仁波齐了。
第2天行程:我们早上9:30从哲日寺出发,到海拔更高的卓玛拉山口(5648m),这短短的6公里,是全程最艰难的一段路,我们花了4个小时,这一段基本上走几十米,就要歇一会,连藏族同胞都边歇边走,感觉很累。
翻过垭口,就开始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卓玛拉山口到不动地钉,这6km又陡又滑,乱石、碎石、冰床路面,路况很复杂,这段路走完膝盖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这里下山建议大家:使用登山杖,必要时手脚并用,防止滑倒,另外就是侧身下山,减少膝盖的压力。在不动地钉驿站歇歇脚,继续吃吃泡面,就继续上路了,接下来还有20km, 路况就是平缓的下坡,碎石路面为主, 可以加快脚步。晚上11点,我们回到了塔尔钦,徒步的起点,也是转山的终点,这天总计花了13个多小时。点击观看:高海拔徒步22个多小时57公里,妹子身体几乎被摧残了
1. 喂食土拨鼠,土拨鼠打架,位置:曲谷寺附近的平缓草 地、接近天葬台的山坡上。点击观看: *** 转山遇土拨鼠打架,互掐脖子太逗了
2. 喂食小鸟,位置:旦增仲康到哲日寺的路上。点击可观看:人与鸟和谐相处,母鸟在陌生人手掌上给幼鸟喂食,难得一见啊!
3. 冈仁波齐日照金山风景,位置:哲日寺驿站
4. 孝敬父母点,位置:接近卓玛拉山垭口的山坡上
5. 卓玛拉山垭口挂经幡祈福,位置:卓玛拉山垭口
6. 翡翠湖,位置:翻过卓玛拉山垭口
7. 朝拜的藏族同胞,唱着藏语歌的藏族同胞,沿路都能碰到,记得跟他们说句扎西德勒、加油,或者竖个大拇哥
另外,如转山期间突发不适,身体不济,可拨打景区有偿救援 *** 。救援 *** 我标记在这里18008971856,门票上也有,大家可以保留好门票。路上我们遇到2个男生,在还剩下20多公里的地方,高反太严重,叫了救援车,救援价格是800元,供大家做参考。
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下省力的 *** :可以雇背夫给你背行李,还可以雇一匹马,骑马上山,这个在塔尔钦找到宾馆前台都能解决。路上我们碰到有3个女生合雇了一名背夫,3天的徒步行程,费用是1000元,供大家做参考。
总而言之,转山难度较大,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有条件,建议大家可以来挑战一次徒步转山,真是非常难得且值得的人生经历。经历了这次挑战,对我而言,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收获,突破了自己的极限。看到视频的你,还犹豫什么,赶紧出发吧!
作者介绍:开车狂浪,一对80后小夫妻,从2015年开始3次自驾进藏,2次进疆,我们热爱旅行,旅行中不断总结旅行攻略,分享给大家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一直在路上!
阿里路书11:岗仁波齐转山第二天,经过天葬场,翻5700米
“阿里环线”系列游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游游走走故事下酒”阅读全部!
转山,特指 *** 阿里地区的神山岗仁波齐,是旅行者一生必走的徒步路线。昨天是转山之一天,22公里,我们走到了止热寺。
D8、止热寺—祖楚寺(转山)
次日醒来,冈仁波齐依然静静地伫立在窗前,清冷无声,动人心魄。
转山第2天最艰难:24公里,要穿越海拔5700米的垭口。山上可能有炎阳、暴雨、冰雪,下山的碎石路特别陡,对体力要求极高。
结果是:早10点出发,到达宿地祖楚寺是晚上10点,天已经黑透。12小时,平均时速2公里,对徒步来说太慢了。正常速度是5公里。
依然有专人陪我,我依然落到了最后。什么叫力不从心?就是你明知道给同伴带来了麻烦却无力改变。我一直认为人对团队的愧疚之心是驱使转山完成最重要的力量,当然,转山之路只要你跨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出止热寺是一片乱石坡,满目红石,称为“红石滩”。石头上的红色苔藓据说是一种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原始藻类,在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内得以生长,但生长规律科学界还没有圆满解释。
安静的乱石坡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嘀嘀嘀”,极短促的吹哨声。这是土拨鼠,又称旱獭,肥胖,却灵活。你追过去,它会马上消失在地下,从不远的地方钻出地面嘲笑地看着你。
贫瘠的土地上怎么会养出如此肥硕的土拨鼠?查资料,知道它平均体重4.5公斤,素食,每天可以吃5公斤蔬果。
这一天我们见到无数的土拨鼠,它们洞穴极多,反应灵敏,叫声短暂、清晰、有力。它们经常出现在路边,双脚站立、警觉地看着我们,我们不动它就不动,人稍有反应就落荒而逃。
我们猜测土拨鼠的天敌是流浪狗,在 *** 经常可以看见流浪狗配 *** 战抓土拨鼠,一狗守一洞穴然后突然发起进攻。这小东西太机敏了,人对它毫无办法。恐怕单条狗想抓它们也并不容易。
乱石间,我们还看到两只嬉戏的野兔追逐打闹,动物的世界很祥和。
爬上红石滩的缓坡,回望止热寺,昨晚的宿地已变成眼前的风景,那座极小的营地,白色的房子,就是昨晚的住处,我此行最难受、也是最后高反的地方。
同屋说我昨天晚上呼吸急促,似乎随时要停止呼吸,我当时是完全喘不过气来,半坐才稍觉舒服。
止热寺海拔大约5200米,住处没有水也没有电。旱厕在屋外,居然面对神山,让人背对着不是,正对着也不是,晚上天黑,上厕所基本就地解决。寒冷,好在床铺还算干净,也不潮湿。
出发前,塔钦客栈老板娘提醒带睡袋,“所谓宾馆就是几张床架子,被褥,你们躺不下去,转山的 *** 住过的,多年不洗,也无水可洗。”我们猜测止热寺宾馆刚建起不久,所以还算干净。
不能洗澡不能洗脸,没关系,寒冷时可以坚持。没有电真是一件烦恼的事,相机、手机不能充电很要命。去 *** 多带几块相机电池,多带几个移动电源尤其是插线板非常必要。到住处往往累个半死,你是没有力气半夜爬起来换充的。转山宿处基本没电,如果相机没电,你会后悔。
缓坡结束开始爬山。据说转山路是信徒们走出来的路,本来是没有路的。前面一部分应该经过了整修。
神山一直伴随,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膜拜它。天空露出了蔚蓝色,天晴了。不过很快,老天就会让我们尝尝暴雪和冰雹的滋味,来考验我们这些转山的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又不行了,几步一歇。能看见同伴的背影,并不远,最多几百米,可就是追不上,我根本没有力气去追。休息的时候还是有事做的,拍照。上上下下,拖远拉近地仰望神山。
我们要路过一处天葬场。
只是一个普通的山坡,乱石成片,正对西南方的神山。但实在并不普通,各类衣物散乱地扔在地上,或者套在石头上,石间有大片人发,触目惊心。为免看客们不适,对天葬我就不过多描述,细节照片也忽略而过。
对 *** 来说,面对神山告别世界算此生功德圆满。
转山路要穿过天葬场,是要让转山者感受生与死,感受生命结束时的无奈与肃穆吗?据说转山人都要留一件东西给神山,无论是什么。
同伴们开始登山,我却又坐下了。回看走过的路颇有成就感,望将走的路却心存畏惧,那是卓娅拉山口,海拔5700米,转山途中的更高点。
休息时和 *** 侃侃天。老太太76岁了,据说已转过16圈,令我羞愧。
路遇中科院几个调查动植物多样性的北京人,雇了3头旄牛驮着调查用的各类仪器。转山可以雇背夫,背夫兼做向导。不过在我看真的不必要,一路有吃有住干嘛把行李带在身上?而且转山就一条路,想走错路都难。
从照片看,担任领队的女同学已经把登山杖给了我,照顾无微不至。虽然总找理由休息,但山还是要爬的,没有退路,路还得靠自己走。
下雨了,我们加快脚步。不一会,雨变成了雪,再后来,雪变成了雹子,打在脸上生疼。山体很快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一层冰。天空昏暗一片,暴雪和冰雹飞舞,肆意,砸在脸上。
一个朋友陪着我慢慢走,领队女同学见我们久久不上来回来接我。转山路上这是不小的情谊。不过我没时间歉疚,雪太大,视线极差,快速登山,向顶峰前进。
山顶挂满经幡,光线实在太差没法拍照,或者根本没有力气去拍照。冰雪交加,必须快速离开。没有其他人,停留并不安全。
我的脚步突然轻快了许多,才意识到高反已彻底离我而去,反倒是2位美女同伴跟不上我。
我在前面开路,跑着下山。下山路乱石成片,多是小石子,下山的惯性带着我往前奔跑。这其实很不科学,容易摔倒,对脚指头损害也很大,结果,我右脚有个脚指头死了血,变黑。
跑累了,休息一会,在冰雪中瑟瑟发抖。突然想拍一张 *** 照,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狼狈样子,这是本人史上之一张 *** 照。照片没有背景,不是没有,是雪太大,一片白。
脸色不好,一路上脸色都非常不好,开始以为是被高原的射线晒黑,后来才知道其实是严重缺氧。在 *** ,嘴唇一直枯裂,所有人都是,抹唇膏也没用,但下到平原马上恢复。
下山的路有时候是没有路的,雪盖住了,看不到路。你不知道雪下面是什么,不敢轻易下脚。摔一跤不知道是什么后果,救你的人都没有。
转山的路本来就是踩出来的路,没有路,也就有很多路。要跟紧 *** ,他们常年转山,能找到路。
有段路下坡最急,感觉超过60度。坡上满是乱石沙子,根本立不住脚,很危险。但山坡上又满是红石,很漂亮。不过你基本停不下脚步来欣赏。
我们在这段山顶上停留了一段时间。
海拔下降,雨雪小一些,天空也明亮了不少。我们所立之处与对面的山峦间有宽阔的山谷,溪水从远处流过来,在沟底蜿蜓而去,溪边那条路就是我们将要走的路。对面山顶云遮雾绕,山体略隐略现。如果天空再明亮些,这该是多么美丽的风景。
停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几条流浪狗陪着我们一直走到这里。佛教讲究众生平等,狗和人一样也是生命,也被尊重,所以 *** 爱狗。流浪狗极多,不缺食物。
下山时,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几条一直陪着我们,陪伴不下10公里。它们不惧怕陌生人,也不跟人亲近,就是陪着你走,默默地跟着你走。你休息它也休息,你走它也跟着走,不离不弃。它们是知道转山之路太辛苦,人需要陪伴吗?
溜下山来,依然乱石成堆,远处有处白房子,是家藏茶馆。有甜茶,也有方便面,就这两样。同行的伙伴们在茶馆等我。喝杯热奶茶,泡包方便面,饿了。10元一碗。
有几个 *** 在茶馆休息,于是过去聊天。语言不通,沟通困难,倒是孩子汉语说得不错,勉强对话。不过更多的时候是他们傻笑,我也点头傻笑。
他们用奶茶冲糌巴,泡一种类似油饼的面食,手指头自然是要伸进去搅和的。他们热情地让我,我不好拒绝,尝试吃了口饼,似无感觉。
少数民族再汉化,习惯依然是习惯,难以改变的。有个藏族小姑娘吃泡好的方便面,一样是用抓,不用筷子。
合影留念,继续前进,离当晚的宿地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开始一段沿河而行,满是泥泞,后来路稍干燥点,走走停停,不断有掉队的人员,我反而成了收容队,呵呵。
陪伴我们的小溪已经变成河流,右前方是冈仁波齐,我们转到了神山的东边。边走边听“嘀嘀嘀”土拨鼠的叫声,这东西太多了,你不想听不想注意都不成。前路依然漫长,体力消耗极大,可目标点依然遥不可及。
天完全黑下来,已是晚上10点,远远看见灯光,听到狗的合唱,祖楚寺到了。先前已到的朋友传来消息,说宾馆已经找到,晚餐没有问题,正在准备羊肉炖面,还是大碗的,听得大家哈拉子掉了一地,顿时有了力气,奋勇向前。
等我们赶到,却大失所望。
所谓宾馆,其实是一排临时性的活动板房,床铺较新还不错,没水,好在有电。厨房在板房后面,面条才煮上。老板是 *** ,只会做两样饭,面条和鸡蛋炒饭。25元一份。
面条端上来,没见到肉,沙子倒是不少。第二天早晨我们决定自己炒饭,炒出来却发现饭是夹生的。我吃了一口就放下碗。
草草吃完,回房睡下。一宿无话。
更多游记与攻略,请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游游走走故事下酒”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