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棚沟景区景点详述
【地理位置】 毕棚沟生态景区,位于理县朴头乡境内,距理县县城21公里,成都225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 41′24″-103 04′21″,北纬31 11′47″-31 28′33″之间,是著名的米亚罗“人与自然生物圈”的核心区域,景区东连汶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接小金县四姑娘山,共同构成闻名遐迩的大熊猫走廊世界遗产地。
【气候/风光】 景区属山地立体型气候,全长约45公里,宽约4公里,海拔2015-5922米之间,面积613.8 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 ,空气污染度为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原始森林、高原湖泊、终年冰川、千年雪山、溪流瀑布、湿地草甸、红叶彩林、峡谷温泉”,构成了毕棚沟景区的“八绝”。
【动植物】 毕棚沟有岷江柏、红杉、红桦、云杉、领春木、珙桐、连香树等珍稀植物167科703属、1010种,占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五分之一.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野驴、小熊猫、林鹿、毛冠鹿、白唇鹿、云豹、雪豹、大灵猫、盘羊等14科,73种野生珍稀兽类.堪称动植物王国。
【游览路线】 毕棚沟生态景区纵深全长约45公里,宽约4公里,分为4个游览段:
之一段:景区售票处-娜姆湖游人接待中心
第二段:娜姆湖游人接待中心-上海子游人接待中心
第三段:上海子游人接待中心-白龙瀑布(大卫营)
第四段:白龙瀑布(大卫营)-毕棚沟沟尾
景区售票处-娜姆湖
自景区售票处至娜姆湖游人接待中心,沿途有婆婆脸、沙棘林、猴子坪、熊猫坪、剑竹峡、大峡谷彩林、红桦林、静海子、蟾蜍吠天、黄花坪、锦鸡岭、龙王海、怪人头像等10余个大小景点,公路距离13公里。
1.婆婆脸: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1.5公里
描述:约10米高的突出岩石上,由岩石断面天然形成一个惟妙惟肖的类似老婆婆脸的图案。
2.沙棘林: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4.5公里
描述:沙棘,系野生植物,俗称酸柳、黑刺.枝干遍布棘刺,叶子呈条形两端趋尖,背面密布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小,呈淡黄色,果实近于球形,直径5-10毫米。
沙棘喜阳,粗壮的杆干抗风抗沙,耐旱也耐水.它不弃贫瘠,悬岸陡壁,沟渠河边,都是它的栖生之地.在冰天雪地,沙棘忍受着严寒的侵袭;在炎热酷暑,沙棘依然挺立在向阳山坡。
3.猴子坪: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4.5公里
描述:猴喜群居,结队而行,景区猴群常于此处寻食,故得此名。原有喂食亭一座,毁于山洪,猴群渐少。
4.熊猫坪: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5公里
描述: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缘一带海泼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生活着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大熊猫.距此处约一公里处,生长着约500余亩大熊猫最喜食的箭竹,前人于此处曾一睹大熊猫真容,罕世奇缘。
5.剑竹峡: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6公里
描述:毕棚沟有植物167科703属、1010种,占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五分之一,唯有此处箭竹成片生长,约500余亩,故名“箭竹峡”。箭竹属“高山冷箭竹类”,生长比较缓慢,一般高度在2-3米之间,叶片小而密,前部象箭头一样,中部以下最宽,所以叫箭竹。箭竹存活周期20年,属长绿多年生植物,箭竹开花既死。箭竹是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如果箭竹大面积开花,将直接威胁国宝大熊猫的生存。
6.大峡谷彩林: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8公里
描述:毕棚沟景区公路自此在直线距离不足1KM的地段上,自海拔2100米处蜿蜒而上至景区第二平台(海拔2900米-3100米),此段峡谷地带的海拔落差近千米.站在此处俯射景区公路颇有千里川藏线的雄风。
毕棚沟的红叶是米亚罗红叶的代表,而在大峡谷区域,每年10月至11月间,不同层次的彩林植物群落向你层层展现,褚黄的落叶松,鲜亮的红枫,金黄的次生林,紫红的棘丛,五颜六色交织在一起,鲜艳夺目,绚烂多彩,风婆娑着拂动透亮翻动的树叶,可谓“姹紫嫣红、层林尽染”。
7.红桦林: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8公里
描述:红桦(又称沼桦)因树枝、树梢颜色发红而得名,树干白里透红,多为灌木状,呈团状密集分布,适宜在沼泽水泊地生长,具有很高的植物科考和观赏价值。
据说林中有野兔、野鸡、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也是鸟类的栖息地,红桦林的美丽是在深冬。
8.干海子: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8.5公里
描述:景区公路侧的一条小路,上行200米左右便是干海子,海拔3100多米,是一个三面环山的高原草甸,视野极为开阔,环境清幽宁静,恍若世外桃园。这里曾是一个高原湖泊,因湖水干涸形成大片草地而得名,这个大草甸长约四、五公里,宽约二公里,长满了茂密的牧草和低矮的灌木林。在这里观赏龙王海附近的雪山,又是一番别致的景象。
9.蟾蜍吠天:
位置:龙王海景点内
描述:龙王海畔的一棵冷杉树干上凭空长出的“树瘤”,外形酷似“蟾蜍”,因其年代久远,却带来了一个故事:原本没有龙王海,多年前,这一带数年干旱,滴雨不下,老蟾蜍在即将渴死之时,爬上树干,吠天求雨.直至死亡,化为树瘤.雨降,成龙王海。
10.龙王海: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9公里
描述:藏族同胞把色泽与大海无异的高山湖泊形象的称为“海子”,故称“龙王海”。
传说是龙王爷的女儿们清晨梳妆打扮的地方,大概是这里多雨的缘故,龙王海秀丽如江南的西子湖那样楚楚动人,冬日的龙王海一片洁白,湖边银装素裹、冰清玉洁。龙王海同时也是禽类野生动物的乐园,湖面常有野鸭、鹤等出没。海子出口处,有一小型落差瀑布,水雾弥漫,站在近处,夏季也是寒气逼人。
11.怪人头像: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9.5公里
描述:在景区公路右侧约50米高的一处色彩班驳的岩石表面,万花筒般的呈现着不同的脸谱,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曰:象《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或曰:就是一怪人头像。
娜姆湖-上海子
自娜姆湖游人接待中心至上海子游人接待中心,沿途有娜姆湖、月牙护法雪山、红军坟、双熊山、千年岷江柏群、四姑娘山垭口、青龙瀑布、半脊峰冰川、半脊峰攀登之路等7个景点,公路距离14公里。
1.娜姆湖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10公里
描述:娜姆湖是毕棚沟景区主要湖泊之一,面积约1000平方米。冬天,娜姆湖湖面全部封冻,冰面厚度在0.5米以上,明镜一般,故有“高原明镜”之称。
2.卡拉巴雪山
位置:上行公路左侧约20公里
描述:跨过香巴拉雪山前月牙型的门槛,那将是香巴拉王国,王国中央耸立的雪山,被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国王。晴天,在景区公路一侧,从其正面透过月牙型的分界,可以一睹卡拉巴的真容。
3.红军坟
位置: 上行公路左侧约21公里
描述:景区公路修建初期,施工队曾在此处挖出两枚30年代红军徽章、水壶等其它物品,证实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曾由此经过。据理县县志:1935年5月25日至1936年1月,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三十军、三十三军、四军一部及总指挥部长征路过理番县(今:理县)。.
4.千年岷江柏群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25.7公里
描述:毕棚沟有很多珍稀树种,其中,云杉、冷杉、岷江柏等都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特别是岷江柏,据专家介绍,岷江柏是中国特业的一级保护植物,在毕棚沟发现成片的岷江柏实属世界罕见.
5.四姑娘山垭口
位置:上行公路约25.7公里正前方
描述:正前方雪山垭口为中国经典穿越线路的:毕棚沟至四姑娘山长坪沟穿越线路的分界点-雪山垭口(海拔约4668米,积雪期约10个月).
在没有修建“官路”的明清甚至更早时期,理县毕棚沟与外界的沟通得益于一条古道,它由毕棚沟一直向西南延伸,穿过海拔4668米的垭口,连通了属小金县的四姑娘山,成为运输盐巴、茶叶、衣物的血脉之道,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唐柏古道”.时日如梭,巴朗贯通,古道废弃,直至80年代初期,江苏一山友从资料中获得这一信息后,雇佣了数名当地向导和十余匹马,在雪中穿行14天,终于走通此路线,使它重新面世并逐渐成为中国境内经典的穿越路线之一。
6.青龙瀑布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25.7公里
描述:沿景区公路上行见一巨石上书“青龙瀑布”,对面青山一缕飞爆悬挂在山腰,清风徐来琼浆飞散,丝丝缕缕扑人面颊。
7.半脊峰冰川
位置:上行公路右侧约26.7公里
描述:景区内5000米以上独立山峰23座,邛崃山系的主峰座落在毕棚沟、卧龙、四姑娘山三个风景区之间,是邛崃山系冰川、攀登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半脊峰,海拔5430米,2004 年 5 月 4 日,由刃脊探险首登,依山顶的形状给它起名为半脊峰,是阿尔卑斯方式攀登的理想山峰。
半脊峰冰川的观看地在景区公路侧,在毕棚沟这样的离中心城市仅200公里的景区,能看到冰川,但能否真正见识冰川的雄姿,还要看运气。看冰川,得选择阳光足,空气能见度高的时候,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半脊峰冰川白中透绿,绿中带蓝,晶莹剔透,耀眼夺目。
上海子---白龙瀑布
景区公路至此到达终点,游客可从步游道继续游览。上海子游人接待中心至白龙瀑布景点,沿途有阳山岭大瀑布、二条沟瀑布、雄狮峰、卓玛湖、斑斓彩林、白龙瀑布等6个景点,步游道约5公里。毕棚沟景区自此由步游道进入了原始林区,国家森林禁伐令颁布后上海子游人接待中心以上区域,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让今天的游人们能一睹原始森林的风采。
1.狮子峰
位置:步游道左侧1.5公里
描述: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峰,状如狮头,其眼、鼻、口被大自然神工鬼斧雕凿得惟妙惟肖,远远望去,雪山雄狮横卧在两峰之间,其头仰天长啸,其躯映天耀日,如群山的守护神,卧于天地之间,天然造型,如神入画,可谓“天然一绝”。
2.卓玛湖
位置:步游道左侧2公里
描述:海拔3570米,积水面积8000平方米,水深最深约10米,属典型的高原湖泊,湖水清澈透亮,湖中冷水鱼、岩鱼等水生动物10余种,湖上还栖息着大量的野鸭等飞禽。
卓玛湖四周青山郁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湖西南面成片的白桦林,秋天一片金黄,置身湖畔,背负青山,面临绿水,牛群点点黔黑,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高原人闲放、悠游的生活情趣。
3.白龙瀑布
位置:步游道右侧2.5公里
描述:瀑布高300米左右,落差约80米.丰水时,瀑布宽可达10米,因其特有的地势、海拔和落差,白龙瀑布可以说是毕棚沟众多瀑布中的极品,通过一条几百米长的步游道,顺山涧而行,如雷般的轰鸣和弥漫在水雾中的刺骨寒气越来越重,直到你来道她的近前,被她的气势所震撼.近观白龙瀑布, “雪照彩云飞,摩崖石丈冰”。
白龙瀑布-毕棚沟沟尾
最美的风景往往在山的另一面,而步游道尽头的约5公里山路上,隐藏了诸如:倒沟杜鹃谷、倒沟玛瑙谷、夫妻林、原始红杉林、玛瑙坪、毕棚原始峰、叠山大瀑布、叠山大佛像、高原草甸、女皇峰、燕子岩窝、十二才女峰等众多观赏性极强的景点。
1.高山杜鹃林
位置:步游倒左侧4.5公里
描述:杜鹃花又叫“羊角花”,是本地藏羌民族最喜欢的花卉,因为它不畏严寒,在险恶的环境里仍旧美丽依然。毕棚沟有各类杜鹃花品种达36种,随时间早晚竞相开放、分外妖娆、千姿百态,花色繁多,占缀着整个山谷。
2.玛瑙坪
位置: 步游倒左侧4.5公里
描述:玛瑙谷内生长成片玛瑙石,玛瑙石上生玛瑙红,玛瑙红是生长在岩石上的一层红色苔鲜生物,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色泽非常美丽.这种苔鲜生物只有在空气没有污染的情况下才能够生长。
3.红杉林
位置:步游倒左侧8公里
描述:这里是一片雪峰之间的谷地,成片的原始红杉树林,清澈的小河在旁边安静地流淌,雄伟洁白的雪山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红杉是一个古老巨树家族.这个家族的名字叫红杉,也叫红木,起源侏罗纪。
只有红杉这样的巨树,才配得上侏罗纪的恐龙。假如巨大的恐龙晃荡在今天的树林里,局面将是多么尴尬,恐龙一起身,我们今天的森林顿时矮一截,就像长满一棵棵半拉子树苗的苗圃一般,举目望去,一个个小脑袋的恐龙细脖子一伸一伸,活活高出林子一截.这可算是什么风景。所以,在侏罗纪造物的上帝,要创作恐龙这样的动物,就非得搭配着也造出红杉这样的植物不可。
红杉常常超过90米的高度,树的底部直径往往超过5米,光树皮都能有30公分厚,成年的红杉, *** 光溜溜的树干部分,一捅直上30米,然后,层层迭迭的,才是枝枝蔓蔓、叶叶果果的树冠,茸茸地伸展,象一把只有 历史 才能撑开的绿色大伞。
侏罗纪,远得都差不多要有一亿三千万年到两亿年,连恐龙都没熬过去,数数侏罗纪的物种,早都全军覆没,可是,红杉不一样,红杉还在,它就跟神木似的,愣是撑到了今天。
4.高原草甸
位置:步游倒左侧10公里
描述:一望无际的大草甸,马儿悠闲地啃着青草,没有城市的喧嚣,宁静而安详,在这里人才会真正的静下来。
5.女皇峰
位置:步游倒左侧10公里
描述:女皇峰海拔4300米,相传是四姑娘山四个姑娘的妈妈,她在等待女儿们回家,无论她早也盼,晚也盼,可总是不见女儿们的身影。于是,四个姑娘的妈妈在期盼中化作了山峰。特别是在冬天,四个姑娘的妈妈长长的银发高髻,长裙飘逸,雍容华贵,神态威严,酷似唐代女皇武则天,所以人们称它为“女皇峰”。
毕棚沟至长坪沟穿越行程
穿越路线的起点是毕棚沟口309林场,而终点是长坪村口,全程大至为111公里,分为三个阶段:
之一阶段:毕棚沟沟口309林场,通过景区道路(需购景区门票)包车至毕棚沟内上海子接待站(海拔3600M),在接待站可作调整,全程约26KM
第二阶段:(正式徒步)上海子接待站至长坪沟尾30KM,中途就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垭口(高山远眺、风景极美,但不可长时间逗留)
第三阶段:长坪村尾至长坪沟口36KM(其中长坪沟尾至叉子沟口2KM,叉子沟口至喇嘛寺29KM(在此可遇到车辆,也可提前预约车辆到此等候),喇嘛寺至长坪沟口5KM .
全程穿越的难点是第二阶段,如果在无积雪,山间小路非常明显,只是一般的体力型穿越,级别属于标准+,相信大部分具备一定体能的可以顺利完成全线。但是如果在3至5月下雪期间走,上下山两端的山路均被积雪覆盖,普通地带雪深1米5左右,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向导,不能引导你走在正确的山路上,那么很容易走向雪深达数米的山坳中去,而垭口HB4668米一带道路更加陡峭,许多锋利的岩石都埋没在雪中,非常容易引发大的事故,所以这时的路线级别已经不能用普通的体能和难度系数去衡量了,因为风险成分非常大,所以建议请当地有经验的向导带路。
四川阿坝毕棚沟好玩吗 毕棚沟门票价格是多少
毕棚沟很漂亮,特别是这个季节的红叶,很美。毕棚沟成人票面价60元,【同】【程】价格48元,送点评奖金2元。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儿童身高1.2米以上购成人票, 学生、65岁以上老人(含65岁)、残疾人、记者凭有效证件证享受五折优惠(30元/人)。
毕棚沟的攻略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九寨沟和稻城亚丁,却不知道在大名鼎鼎的四姑娘山背后还有一处宝地——毕棚沟。
毕棚沟既有稻城高山草甸的辽远,又有九寨彩林海子的缭绕,可以说是结合二者最精华的景致。
除了雪山、草甸、彩林、海子,毕棚沟也是国内知名的红叶观赏地和徒步穿越胜地。
毕棚沟沿路的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古尔沟更是把羌族、藏族风情一网打尽,是非常值得体验的一条短途线路。
出行交通
|| 客运大巴
1、新南门车站乘长途车,早7:30发班,票价单程80元,往返150元。
2、在茶店子客运站乘坐前往理县的长途车,需要换乘。
长途车每天多班发车,票价66元左右,到达理县后可拼车或包车前往毕棚沟(15-80元不等),也可乘坐班车前往(约15元)。
|| 旅游专线
宽窄巷子乘坐旅游专线巴士,早08:30发车,优点是沿路桃坪羌寨、古尔沟等景点均会停靠,可以一路玩过去。车票往返170元。
门票:80元/人,淡季(12月31日-3月31日)60元/人
6-18岁在校学生、残疾人、记者持有效证件享受45元购票优惠;
70岁以上老人、采访记者、导游和离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免票;
景区观光车往返60元/人,景区电瓶车往返20元/人。
|| 开放时间
7:00-17:00(15:00停止售票)
游玩景点
毕棚沟景区
红石滩
毕棚沟河谷中有一大片红石滩,就像石头穿上了红色的外衣,简直就是一个红色的世界。
据研究,石头上生长的呈铁锈红的物质是一种极稀有的藻类,在湿度、温度、气候适宜的情况下,这种植物就会在岩石的表面自然生长,大概四五年后就会死亡,然后再生。
所以,这种红石滩只有在毕棚沟或海螺沟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远远看上去就像穿越到外星。
磐羊湖
磐羊湖是毕棚沟接近尾声的一个景点,湖水清澈透明,里面有冷水鱼、岩鱼等水生动物。
因有磐羊在此出没,故名“磐羊湖”。
在磐羊湖的周围,有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奇峰异石林立,有著名的女皇峰、将军峰、十二才女峰、骆驼峰等。
湖边有一周环绕湖的木栈道,可漫步赏景。
龙王海
龙王海的湖水非常平静,把四周的山林草地,蓝天白云的倩影统统揽入怀中。
一条公路从湖中穿过,龙王海便形成了姐妹湖,主湖如巨大的翡翠镜嵌在青山峡谷之中。
小湖灌木丛生,碧色如玉,如神秘森林中的净地。
娜姆湖
娜姆湖是毕棚沟冬季滑冰、滑雪的好去处,沿着栈道步行就可以从龙王海来到娜姆湖。
每年冬天,娜姆湖自然封冻,冰面厚度达0.5米以上,景区配备有滑冰鞋,可以在这里尽情滑冰游乐。
旁边还有一座滑雪场,可同时容纳200人滑雪。
卓玛滩
卓玛滩铺满了白色的细沙,从湖边一直延伸到雪山脚下。
沙滩边的湖水不深,非常清澈,夏天可以在湖边戏水。
除了看风景,还可以在沙滩上骑沙滩摩托,在高山上雪山下骑摩托绝对有不一样的感觉。
毕棚沟周边景点
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
寨内有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 “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被中外学者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四四方方的家慢慢积聚,成为一个平整的聚落,一个带有几何美的整体。
房屋主要以石料、土、木等为建筑材料,有的直接用土木。颜色主深灰,在褐色的山体包围中,给人异常可靠的安全感。
桃坪羌寨的建筑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因为地势原因,曲折弯绕的巷弄间隐藏了许多暗道。
某些道路下还有暗渠,揭开石板后就能取水。这些水渠方便、保密,组成流经每栋碉楼的水网。在战事频发的年代保证了生存可能。
寨内参观每户人家,一般要收费5-10元不等;
两座9层碉楼,因目前还有人居住,上楼参观要额外支付20元。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甘堡藏寨
甘堡藏寨是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寨中的房屋、道路全用石头筑成。
房屋冬暖夏凉,又防震、防火、防水。
寨子里有一条上山的路,走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村落,还能看到远处开阔的雪山。
相比羌寨,藏寨的房子建得更规整,在装饰上强调了藏族带图案的边角窗棂和五彩经幡。
沿着河边的小道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千年的古树、结满果实的梨树,空气清新。从寨子中间穿过,地震留下的残垣断壁触目惊心,令人唏嘘。
甘堡藏寨不需要门票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古尔沟
因沟内有天然热矿泉而闻名,现在景区内已拥有集浴用、饮用、疗用为一体的配套服务设施。
在这里不但可以泡到原生态温泉,还能体验特色藏餐藏居。
可以在古尔沟住宿,晚饭尝尝当地的藏式火锅和烧烤,住在藏式风情的酒店或客栈中,晚上泡个温泉暖暖和和地睡觉。
Tips:
1.在古尔沟,很多家都供应温泉,到了之后可以临时考察,看中环境就去。费用一般只要几十块,性价比很高。很多酒店也自带温泉池,但环境一般,不比青城山、峨眉山、海螺沟的温泉。
2.如果有高反症状,吃饭时建议不要喝酒。
米亚罗
米亚罗风景区是中国发现并开放的面积更大的红叶风景区之一,曾经比北京香山红叶风景区大180余倍,观看红叶更佳时间是每年的10-11月。
秋天的米亚罗,有着人们想象中的童话世界。
看红叶落下的时候,那红叶斜落心底的感觉,是最容易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藏羌少数民族村的石寨、古堡、碉楼等各具特色的建筑掩映在密林之间,错落有致,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俗。
宝殿寺
宝殿寺又叫喇嘛寺,建于清朝,属藏传佛教的格鲁派。
寺庙外边有颇为壮观的白塔,风吹过,屋檐的铃铛清脆作响。
寺中藏有珍贵的绘于清朝初年而颜色仍极为鲜艳的壁画。
门 票
80元/人,淡季(12月31日-3月31日)60元/人
6-18岁在校学生、残疾人、记者持有效证件享受45元购票优惠;
70岁以上老人、采访记者、导游和离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免票;
景区观光车往返60元/人,景区电瓶车往返20元/人。
开放时间:7:00-17:00(15:00停止售票)
游玩方式
|| 徒步
毕棚沟是国内知名的红叶观赏圣地,也是非常适合徒步的地方。
秋天,毕棚沟内漫山的枫树、槭树、桦树等渐次风霜,树叶被染成绚丽的鲜红色和金黄色。
从景区大门进入后,可直达上海子接待中心,全程约26公里,沿途有雪山、红叶伴随。
|| 摄影
毕棚沟是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一点也不逊色于稻城亚丁,雪山、草甸、湖畔、溪流...
一年四季的风景非常迷人,夏天林荫草地,秋天彩林红叶,冬天冰瀑雪地。
不考虑天气也能拍出大片,因为这里晴天阳光灿烂,雨天雨雾缭绕,雪天更是像天堂。
毕棚沟本身颜色鲜明,所以服装建议以素净的森系风格,或是复古风格为主。
|| 野餐
磐羊湖后有一大片开阔的谷底,这里很适合野餐。
清澈的阳光从林间斜射下来,散落在草地上,没有一丝灼热的感觉。
在林间野餐一顿,然后在草地上小憩片刻,在晃动的树影和鸟鸣清风中醒来。
野餐时的食物尽量以成品为主,半成品也应该以方便 *** 为原则,水果、三明治、面包、蛋糕都是野餐的不错选择。
也可以带一些真空包装的熟食,避免因天气原因而坏掉。
铺开一块野餐垫,打开蓝牙音响,坐在草地上,把美食和美景一起吃掉。
PS:野餐完毕后,一定要记得把垃圾装带走。
|| 泡温泉
去了毕棚沟,一定要去古尔沟泡泡温泉。
古尔沟里毕棚沟不远,这里的温泉对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病、胆部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还有护肤的功能。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因为他是片硅酸型天然饮用优质矿泉水。
从温泉池子里抬头就能看到有残雪的古尔沟神峰山,一边是雪山,一边是温泉,冰火两重天的感受非常奇妙。
更佳旅游时间
秋季(9月底到10月底)
秋季是毕棚沟最美的季节,红叶、清水、雪山组成了一道震撼人心的大片。
PS:这个季节是旺季,门票都需要提前预定。
春季、夏季和冬季这里的景色同样是那么美丽而独特。
住宿推荐
住宿可以选择在景区入住,酒店每晚400元左右,农家乐要200元左右。
当然也可以去理塘县入住,大概是80-280元。
宗教文化
毕棚沟属于 *** ,当地的居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去时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
1、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2、较为正式的敬酒场合,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以示尊重。
3、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4、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5、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6、 ***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注意事项
1、毕棚沟虽位于川西高原地区,但其实景区海拔并不高,所以不用太担心有严重的高原反应,轻微的高反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还是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
2、景区大门口有两个停车场,下面一个停放旅游大巴,上面一个停放自驾车。
3、毕棚沟景区对于其他成熟景区来说,游客接待中心有点小。景区换乘车之后不出接待中心,直接在售票处的右边排队上景区交通车,坐满即走。有团队的话可能会被迫分开。
4、电瓶车要单独购买,接待中心没有,只有到上海子去买。
毕棚沟,一个被上帝私藏的璀璨明珠,这里有高山湖泊,海子,沙滩,彩林,也有浓浓的藏族风情。
辛苦了一周,不如周末就轻松地去毕棚沟好好游玩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