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行—冬季穷游藏区攻略(详细篇)
很多人都想去藏区,都想来这里体验一把转山转水转佛塔,可以漫步街头,探访布达拉宫,大昭寺楚布寺等人文宗教建筑。但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高原反应了。
每个人适应程度不一样,有的会出现头痛恶心,全身无力,失眠等常见症状,但如果严重的话会出现幻觉,肺水肿等状态,比较危险。
如果十分担忧自己身体的话,进藏前可以去医院,体检询问医生是否能进藏。如果有打算登山徒步的话,那需要提前一两个月进行体育锻炼,但进藏前一周的话,需要停止,让自己身体恢复平衡。
个人比较建议:火车进飞机出,我也是火车进入 *** 的。之一是可以让身体慢慢进入高原,更好的适应环境。第二个就是铁路青藏线真的路途很值得,光是在路上就很快乐了。当然飞机票这个时间点更划算。(十一月进藏的飞机票非常便宜,像重庆咸阳这些地方转300多 都有,当然100多有时候也有。但是回去的车票相对比较高了)
提前一周或者两三天吃预防高原的药,红景天,高原安等。准备点布洛芬也是有用的,到了 *** 要多休息。之一天不要洗头洗澡,必要的话当天晚上可以喝点酥油茶和甜茶。吃这边的食物也能更快的适应哦
一直以来,5月到10月都是 *** 的旺季。因为这时候温度适宜,空气中的氧气也比较足,景色也很迷人。但同时旺季游客也最多,客栈酒店景点等都人山人海,一定要提前预约。
国庆过后就是淡季了,但这个时候藏区就格外的冷,衣服要准备够。白天的阳光非常好,神山圣湖们依然雍容。然后门票也减半,所以也很值得。因为我是十一月份出发的,所以也赶上了藏族的两个节日,仙女节和燃灯节。
2月份出游的话,也算是淡季中的旺季了,还能赶上藏历年,酥油灯节等等等。三四月份的时候林芝的桃花开满,简直是 *** 居住的地方了。
因为我是冬季来玩的,此篇仅是冬季游玩的小攻略,觉得有用的可以收藏。
2018年的时候,藏历年和新年是同一天,但19年不是。如果有幸在这边过年的话,那真的很棒。
这是藏族伙伴们最隆重的节日了,街上虽然没有游客,可到处都是盛装悠闲的 *** ,去 *** 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与他们一起跳锅庄,感受不同的年味~
其实 *** 这边每个景点,都推荐大家去。虽然我也没有去几个,但还是给大家安利。一个是羊湖和纳木错和普姆雍措。
冬季的湖面,都已经结冰了,完全可以走上湖面,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蓝色冰面的裂纹。当时我去羊湖的时候,是我们客栈带团的人带我去的,深度游一日。(注:我们客栈几个人弄了个旅行俱乐部,走的不是常规旅游路线)
去羊湖的路程我太印象深刻了,翻过那弯弯曲曲的山直到羊湖,在路途中还看到了藏羚羊和野鸭子在湖面上。简直不要太美了,羊湖去了两次,一次是跟客栈的人,一次是报珠峰团的时候。
那时候羊湖还没有结冰,但是路途普姆雍措的时候,有部分地区已经结冰啦,景色宜人。纳木错也好看,圣像冬天如果开的话就更好了,我们那时候去已经比较晚了。并没有开,所以这个景点并没有看到。
然后就是自家回去的话,就会路过非常非常多的景点,鲁朗小镇以及然乌湖。鲁朗的小镇冬天虽然没有梅花,但林海属实在壮观醉人的然乌湖,与冰川相连,像宝石一样翠绿。(注:春天的景色我只是看到客栈人手机里的照片,我自己过然乌的时候,雪太大了。全都是厚厚的积雪)
其实到了鲁朗后,就离苯日神山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很近了。很多人都说,来了这边一定要去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珠峰看看这样才不需此行。
很有道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之一大峡谷。虽然我此去没有刻意到林芝那边,去最酷的观景台去看景色。但在其他景点游玩的路上,也是可以看到的。
在从珠峰的回程里,我们经过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最窄的地方,看这这一“小条”峡谷,难以说明的情绪上心头。
珠穆朗玛峰:
来了这边就一定一定要去珠峰呀,这简直是人生梦想了。不过日喀则的时候跟团途中我们其有点实被导游坑了。
反正大家出行的时候要注意,当然啦,也不是每个导游都坑。我在成都报色达的团的时候就非常好。
回归正题:珠峰脚下的小镇住宿条件有限,所以来之前尽量准备好睡袋。然后住的是炕,男女混住,没有热气,厕所也比较恐怖。但是确是非常难忘的一晚,晚上可以去看星星。
珠峰那边海拔比较高,到了石碑处,愿意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往前走,晚上八点多有车来接。
*** 四季各有千秋,秋季最舒服啦。夏季多雨,冬天干燥。然后藏历新年是公历二月九日。
磕头:在上两篇的经典攻略中,有提及过。 *** 是一个神圣的城市,磕头是这边常见的礼节,朝佛像佛塔,还有活佛以及一些长者的时候。所以我们内地进去观看的时候,不要太惊讶,更不要用手机去正面拍摄。
很多虔诚的教徒,从青海从四川等藏区磕长到 *** ,行程数千里,三步一拜,一磕便是数月甚至数年。在 *** 认识到朋友里,他就和他母亲磕头到大昭寺了,那天晚上跟他们几个到老鬼酒吧的时候,谈起真的心生敬佩。
献哈达:你在这边有认识的藏族朋友,并且玩的很好的话,在送别你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你送上哈达,表达祝福。或者在婚丧节庆,拜见长辈,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的时候常会用到。
饮酒:在藏族人家做客喝酒的时候,客人需要先喝三口满杯杯喝干,这是约定俗称的规定。
然后这边是有很多东西是不吃的,比如驴肉马肉喝狗肉,当然部分地区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也不吃(因为这边有水葬和天葬),一般反对捕 *** 野生动物。
进寺庙要把帽子,墨镜脱掉,不可以触摸佛像哦。在转经或者佛像等地方讲究从左往右的顺时针方向。
大概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啦,还有其他一些没有写到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多多补充,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些许帮助。
*** 自助游攻略
*** 自助游攻略:准备厚衣服、预防高原反应、带防晒霜、规划好路线。
1、 *** 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4°C-12.1°C,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月平均气温6月或7月更高,1月更低,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在15°C以上,气温日较差冬季大、夏季小。建议带点后衣服。
2、 *** 取钱其实还是很方便的,但建议更好使用邮政储蓄,最方便的一家银行,其他比如建行、农行、中国银行也有,只是有的小地方可能没有他们的网点,有的县城上这些银行又常常关门,但一般有提款机,其他比如光大、交通这些 *** 都没有的。
3、 *** 紫外线很强,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 *** ,海拔高,又是“日光城”,要注意携带防晒霜,保护好你们的皮肤,另外还有墨镜,遮阳帽这些更好都带上,不然一天下来,你的皮肤恐怕受不了,眼睛也难受。
4、 *** 有许多好的点,可以看一下自己对哪些地方有兴趣,再给自己制定行程。比如布达拉宫(3小时) → 宗角禄康公园(1小时) → 大昭寺(1.5小时) → 八廓街(2小时)。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 *** 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平均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空气密度的60%-70%,高原空气含氧量比海平面少35%--40%。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到 *** 一定要注意言行,要注意民族团结,要尊敬佛像,不能用手摸,另外藏族人的头也是不能摸的,这是禁忌。
2、到 *** 可以入宿家庭旅馆之类的,有藏式风味,又不贵,很舒服。人身安全方面不需要担心, *** 很安全,街上很多武警巡逻,完全不需要担心。
三种玩转 *** 方式:最不建议七八月开车去
经常在抖音刷到晒“广州- *** ”火车硬座票的视频,我总是暗自偷笑: 哈,又一个傻瓜被骗去 *** 了…… *** 是很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值得一游。但是,哪种进藏方式性价比更高呢?聊聊我的看法。由于我生活在广州,以广州出发为例。下面从从成本、季节、风景、交通舒适度、风险等方面综合分析。
之一种性价比更高的玩法: 冬季+飞机直达
优点: 便捷、省时、省钱、空中欣赏喜马拉雅雪山、更快适应高反、冬季风景爆美。
我认为性价比更高的,是飞机往返、在冬季去 *** 。广州坐普通火车去 *** ,需要近54小时,只有一趟,之一天11点40分出发,第三天的16点45分到达 *** 。硬座票447元,硬卧票上铺865元,下铺919元。别以为坐火车是最省钱的,在我看来其实是最劳命伤财的! 除了票面价格,别忘记了还有一些旅途饮食成本和药费。火车不包餐,火车饭盒价格贵还很难吃,三天两晚至少要吃六顿(之一天晚餐,第二天早中晚餐,第三天早中餐,夜宵就省省吧),路途遥远,比较寂寞无聊,还要带一大包水果零食,对不?广州硬卧到达 *** ,花近54小时、实际上要花1000元出头很正常,对吗?硬座也要花600元左右。路途如此漫长,就想问问, *** 不疼吗,腰不累吗,你以为就没高反吗?统统都有哈。全程火车太辛苦、太疲惫、太乏味了,我不赞成这种劳命伤财的出行方式。
而冬季飞机的成本怎么样呢?在冬季,比较便宜的广州- *** 往返机票大约在1600元-1800元(在夏天旺季往返机票3500-4000元),广州- *** 最快是飞行时间6小时左右(含经停重庆或者香格里拉1小时)。也就是说,如果选择坐飞机的话,比坐火车整整省了近48小时! 飞机当天到了 *** ,都睡了一晚,第二天高反都适应过来了,已经开始玩了,坐火车的还没有进入青藏高原呢,连边缘地带都没到,高反还没开始呢,还要第三天16:45才到呢,这还是火车准时不晚点的情况,线路这么长,在哪段晚点、晚点多久很难说呀。坐飞机比火车多省出2天时间,拿来多玩2天 *** 它不香吗? 拿来 *** 晒太阳不暖和吗?这还是单程,如果是双程,省出4天时间呢。你的时间不值钱么?!
千万别以为坐飞机过去容易有高反,火车可以慢慢适应高反,大错特错! 让我们来看一下地图。 从上面地图中可以看到,从西宁穿越柴达木盆地到格尔木这一段还行,海拔在两三千米。但是从格尔木到 *** 这一段海拔就很高了,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其中会翻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 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 ) ,这一段其实是进入青藏高原了! 这一段有多长呢?大约有近1200公里,要走14个小时。这一段,会穿越万山之祖昆仑、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口、藏北羌塘草原……听了名字就感觉缺氧高反了!
飞机呢,很多人误以为 *** 海拔很高,事实上, *** 海拔大约才3600米, *** 机场在全国高海拔机场中,勉强挤进了前10名,海拔3569米,排第九位。飞机省时,还包餐包水果,空中美景更是加点不加价。
为什么建议在冬季去 *** ? 除了机票便宜大半,比夏天省了一半费用,住宿实惠,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 风景美不胜收,很多景点还免门票。 *** 由于独特的高原气候,全年白日大多都是晴天,日照时数比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尤其是 *** ,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有“日光城”的美誉(啥概念? 也就是一年365天,每天日照达8小时以上)。
冬天去 *** ,不但很多景点门票免费,由于天气晴朗日子多,自然景观也爆美,路也好走。 *** 雨季多集中在6-9月,占了全年降水的80%-90%,林芝-山南的东南部降水最充沛,达2000毫米。降水次之的是昌都-那曲- *** -日喀则-山南-林芝,这一圈年降水在400-800毫米,这一片地区,也正是初次进藏游玩的大致区域。
藏东南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南部)海拔较低,是印度洋季风的迎风面,印度洋暖湿气流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驱直入,因此这一片区温暖湿润,植被繁茂,被誉为“ *** 江南”。在夏天玩林芝地区,遇到下雨几率是很高的。
*** 北地区(比如阿里地区)相对而言比较荒凉落后,海拔较高,干燥严寒, 旅游 资源相对匮乏,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也基本属于至少第二次进藏的玩法。
第二种性价比高的进藏方式: 飞机+火车。
优点:两种交通工具都体验,到达 *** 的快捷、青藏高原北部风光都能兼顾到。
建议广州飞西宁,或者兰州、西安,再火车到达 *** 。这样既避免了全程54小时火车坐到吐的疲惫乏味,又避免直飞 *** 的旺季高价,这种进藏方式在夏天更佳。飞西宁的话,还可以顺便把周边的青海湖、茶卡盐湖一起玩了。
在格尔木- *** 段,你会欣赏到辽阔壮美的青藏高原北部风光。看高原旭日东升,感受无人区蓝天白云下的辽阔荒凉。在可可西里,运气好的话,你还可以看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一段是“痛并快乐着”的旅程,“身体在 *** ,眼睛在天堂”。
第三种进藏方式: 自驾川藏线、滇藏线
特点:美景与风险同在,过程也是目的地。
自驾进藏是风险更大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七八月走川藏、滇藏线。进入丽江以北、康定地区以西,就基本进入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范围了,一直到林芝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一大片地区是自驾游最难走的。因为,这一大片区域,江河很多并且水流湍急,山也很多并且非常险峻。七八月汛期更是易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耗时长、耗精力、地势复杂多变,车坏了麻烦,车祸频发难救援。唯一好处就是随走随停看风景。没常在九曲十八弯大山区开过车的,请谨慎选择,每年地质灾害,以及驾驶原因造成的车祸不计其数,相当一部分人,生命就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就算是老司机,也要密切关注天气引发自然灾害,注意路况变化和自身的身体变化引发车祸,比如急弯减速慢行鸣喇叭,注意疲劳驾驶等。我作为乘客的体验就是四个字:魂飞魄散!每一秒钟都感觉下一刻也许就到另外一个世界了,有的路段胆子太小索性闭上眼睛...
从四川、云南进藏,有三条线:川北线、川南线、滇藏线。川藏公路含复线全长3176公里,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
且说比较普遍的川藏南线玩法: 成都 雅安 康定 理塘 巴塘 芒康 左贡 八宿 然乌 波密 林芝 *** 。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条线,总长2146公里。进藏途中从东到西依次翻过14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险峻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会途经海拔4014米的高原之城理塘。
这条南线相对于川北线而言,海拔低一些、路途短一些,因此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在四川境内的成都到巴塘属于柏油路,路况相对还OK,还好走。但是,从四川巴塘到 *** 芒康的107公里就比较艰险了! 走的是上坡路,从海拔2500到4000多米,弯道多,极为险峻。而位于 *** 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的怒江72拐更为艰险。这段路从更低3100米到更高4651米,仅仅12公里。在波密县易贡乡的通麦一带需高度重视警惕,由于山体较为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
滇藏线,从云南昆明至 *** *** ,先走214国道滇藏线,再走318国道川藏线,逶迤绵延2400公里。
不管是川藏还是滇藏线,共同特点是: 将会穿越地势复杂多变的横断山区,7-8月是雨季,容易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这些地区海拔在3000-5500米之间居多,有雪山、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冰川、峡谷和大江大河。景色壮丽,但是也走得艰辛,高反疲劳等身体不适,加上地势和天气多变,事故频发,风险很大。眼睛在天堂时,也别忘记脚下有深渊。总之,出游川藏线、滇藏线,三思而后行,准备充分再出发!
*** 旅游攻略
*** 旅游攻略如下:你参考下
1、旅游季节
*** 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冬季和初春气候干寒,风沙大,空气含氧量较夏季明显降低,且许多地区和路段为冰雪覆盖。因此,去 *** 旅游的时节以4-10月份较为理想。7-8月份是 *** 的雨季,部分路段会出现泥石流、塌方、泥沼等情况,导致车辆无法通过。其中以沿川藏公路入藏、由 *** 至藏东林芝地区、由 *** 沿南北线去阿里等路线较为严重。自驾车或徒步探险者应尽量避开雨季,选择5、6、9、10月份为宜,如果骑自行车,8月份就可以走青海了,月底刚好到 *** 。
2、进藏手续
在 *** 如果去边境县,就是与外国接壤的县,都要办理边境通行证,如去樟木、阿里、珠峰、墨脱、米林等地。原则上这些证件要在游客的户口所在地办理,但到了 *** 由居住旅馆所在地派出所也能办理,要3-4天,有时还需要照片,所以要随身携带一寸免冠照片4张,如果旅游时间紧张,到了 *** 后,可以到 *** 各旅行社、饭店去办理边境证,那里可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服务,还可到雪域宾馆对面的“来藏旅游散客接待处”办理,半天即可,但你要随他们的车去旅游。
3、进藏装备
A. 背包一个,带齐洗漱用品和遮阳帽、防晒霜、墨镜等,高原日照强烈,在户外时要注意戴上墨镜和遮阳帽,要做好保护措施。
B. *** 早、晚气温偏低。一般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衣着应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内地来的人也须准备羊毛衫、保暖内衣等;冬季气温比较低,更须注意防寒抗冻。但对于结实的人也无所谓,我10月份在 *** ,晚上还常穿一条短裤。不要把 *** 想象得太神秘。
C. *** 全自治区都没有工商银行,在这里工商银行的存折和牡丹卡将毫无意义。出游时更好带上中国农业银行的存折,农业银行在全国各地都有储蓄所,越是偏远的地方农业银行越吃香。邮政储蓄在这里也是全国通存通取的。
D. 准备些小礼品,比如糖果、自动铅笔等,到了少数民族家里给小孩一些,你会更受欢迎的。
E. 准备些一角两角的零钱, *** 讨钱的小孩很多。
F. 如果雨季到 *** ,要带上防雨衣裤,一般户外设备专卖店都有出售, *** 也有卖的,但价格比北京等城市贵得多,路上我遇到的两个背包女孩到了 *** 后,就是让家里人把防雨衣裤给寄了过来。
G. 要带些药品,主要是消肺炎的药和感冒药,红景天是专治高原缺氧的药,也可以带两瓶。治缺氧的药更好最实用的是葡萄糖液,一盒五支的那种,既能注射也能口服,我骑车走青藏线,翻越唐古拉山时就喝的葡萄糖,很见效的。可以带一个氧气袋,虽然那东西不经吸,没吸10分钟就完了,但能给人一种精神上安全感(但请注意一旦吸上了就有了依赖性)。
到 *** 旅游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转经朝佛参观的走向
寺庙是 *** 最主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在许多寺庙里,应按顺时针方向行走。
相反,在一些苯教—— *** 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 寺庙,转经的方向正好相反,应该逆时针行走。
游客在准备前往寺庙参观之前,饮食应该有所选择,更好不要食用大蒜。“即使寺庙失火,也不要让吃了大蒜的人进入寺庙”,这句话虽然是谚语,但它表达了一种宗教习俗。
游客在进入佛殿前,更好脱帽进入。在佛殿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乱扔垃圾,在没被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在佛殿内进行录像、照相等。
*** 众多寺庙内养有狗。因为朝佛的群众经常喂食这些狗,所以寺庙内的狗经常会跟着陌生人走,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没有可喂食的食物,也不要大声驱赶或者拿东西打这些狗。藏族老百姓有句谚语:不要打寺庙里的狗,这样会伤喇嘛的心。
同时, *** 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比较广泛的地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跟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时,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为“放生羊”,不可对它们进行骚扰。
尊重 *** 族风俗习惯
*** 是以 *** 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 族有自己的独特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藏族人伸舌头是一种谦逊和尊重对方的行为,双手合十表示对客人的祝福……
献哈达是 *** 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族人的家,一般不要用脚踩门槛;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以示对对方敬重。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接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来接。
*** 族是喜欢吃肉的民族,但是,藏族人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有些人连鱼也不吃。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确定你所学会的某句藏话的意思之前,更好不要轻易使用。
科学对待“高原病” 适当准备常用药物
不少进藏游客在向往神秘的 *** 之旅的同时,非常担心“高原病”。对于这样的担心, *** 高山病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岑维浚教授建议:进藏游客一定要科学认识和对待“高原病”。
岑维浚介绍,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依据人体进入高原时间的长短,高原病的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高原病通常指人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的当时或数天内发生的因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疾病。病人多有头痛、头晕、心悸、气急、乏力或恶心呕吐等低氧性症状。按其临床表现特点又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肺水肿和急性高原脑病,后两者可合并存在。
游客如何应对高原病呢?岑维浚建议,游客在进藏前几天,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到高原后,更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进藏当天一定要在下榻的宾馆休息,尽量避免会客、宴请和参观等户外活动。
同时,游客在进藏前3天可以服用“心痛定”、“诺迪康胶囊”或“红景天胶囊”等。他说,这几种药物经过数次成都到 *** 的航空实验证实,对预防高原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他还建议,患有重感冒、发高烧、急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和晚期孕妇以及3岁以下儿童更好不要到高海拔地区旅游。
游客进藏后感到身体不适怎么办?专家认为,首先要休息、吸氧;其次,如果3至4个小时内病人的病情还没有好转,必须立即到就近大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硬扛”,这样会加重病情。
另外,专家建议游客在进藏之前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防高原反应药物、防晕车药物、防皮肤皲裂的润肤膏等,以及常备的清凉油、红药水、体温计、酒精棉、创可贴、诺氟沙星等。还要预备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适当服用,以及时补充营养,防止维生素缺乏症。高原地区一旦发生感冒很容易引发肺气肿,所以药包中还应包括一些感冒药,一旦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要立刻服药治疗。
选择适当装备
进藏的游客要准备什么装备呢? *** 旅游局专业人士建议,游客在选择进藏旅游装备时,一定要考虑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及环境等,千万不要盲目选购旅游装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耗。
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气压低,氧气不足平原地区的50%,昼夜温差大,多风干燥,日光辐射和紫外线强。因此,到 *** 旅游与到其他地方旅游不同,需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
值得进藏游客注意的是,到 *** 旅游要带足现金,因为游客除了在 *** 市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的存折或储蓄卡取款之外,其他大部分县、乡一般不能使用信用卡。
喜欢摄像、摄影的游客可以准备好自己的照相机和望远镜等用品,但游客一定要注意对这些设备的保暖和防湿,不然,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死机”现象。
个人除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应注意带好防雨、防紫外线、防蚊用品,并准备厚外套一件。 *** 夏季日夜温差大,中午温度高,要防中暑,而早晚温度低,要注意保暖。一般在不同的海拔高度要穿保暖性能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也要及时加减衣被,基本原则为“宜暖不宜凉”。冬季旅游时,则要准备防寒服、防寒帽、耳套、皮棉鞋、皮护腿、皮手套、围巾等,防紫外线、防冻伤的护肤品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