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拱廊桥的文化遗产
和谐的沟通载体
廊桥实为桥与屋紧密结合的建筑,正如古体的象形会意字“桥”,材料以木开始,上立之人与桥紧密融合,桥上的廊屋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侵蚀,又可为路人提供避风遮雨、避暑纳凉、歇脚停担之所,甚至成为人们交流信息、易换物资的肄市,它的交通功能和人文情怀已经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 廊桥上的廊屋里,有着许多人性化的设计,诸如木板床榻、板凳及桥旁泉水台等,就使路过廊桥的人有一个很好的歇息之处,人们在这里可以休息、交流、交易、娱乐。甚至于远方的商人可以把廊桥当一回驿站。随着时间的流转,廊桥的功能还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今,它不仅仅是人们交通的工具,还是人们生活中休闲的好去处。在廊屋里打牌、看戏、聊天更是当地人的一种时尚。使得寿宁人的生活因为廊桥的存在而越发精彩起来。夜幕降临,一些情侣来此约会,在这里留下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追忆。
悠久的传承历史
据了解,已经81岁的唐寰澄是中国现代最早对木拱廊桥进行研究并指出其结构原理的人,但自他发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实际上曾在北宋流行过的木拱桥梁的桥式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界认为这种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木拱桥造桥技艺已经失传,因为自明代以来,河南、山西、安徽等地都没有了这种桥的再建记录。
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城内及城郊清明时节的景象,画面正中那座横跨汴水两岸的桥梁,更大的特点是桥底下没有任何柱脚的支撑,凌空飞架在汴河上面,据《宋会要》的记载,汴河的宽度约有16.5米,而虹桥的跨度比河的宽度长了约有3.5米。也就是说,《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单拱跨径,达到了20米。同时,根据《宋会要》的记载,这座桥可以通行装载数十石的大车,其载重量相当于今天2至3吨的卡车。
令人称奇的是,没有柱脚支撑的桥承受如此的载重量不但不坍塌,而且这种结构不用钉子,也不用铆,完全靠它自己本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等支撑。寿宁的木拱廊桥工艺回答了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尚健在能独立主持建造大拱跨木拱廊桥的唯一主墨桥匠,就是郑多金老桥匠。
郑多金现年事已高,是廊桥工匠的第七代传人。其师承史可以追溯到寿宁小东村造桥工匠徐兆裕于清嘉庆六年(1801)造小东上桥,徐元良于清咸丰七年(1857)造浙江省泰顺县薛宅桥起。郑多金之父郑惠福是第六代传人,当年不论是建屋还是造桥,因其绳墨准确、架构规矩、手艺精湛而闻名遐迩,足迹遍布闽东浙南各乡村,亲手构建的民房有86栋、廊桥17座。郑多金年轻时就随其父参建民房和廊桥,得到了父亲的真传,于1967年独自主持建造了寿宁县下党乡杨溪头廊桥。
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组赴闽浙两地拍摄《虹桥寻踪》专题片,慕名拜访郑多金这位建桥大师,并备料请他现场搭制木拱廊桥。郑多金花了六天时间就将雏形搭建起来,令专家们惊叹不已。随着央视《虹桥寻踪》的播出,一辈子生活在乡间的郑多金加深了对这门绝艺的认识,意识到传授这门绝活技艺的重担就落在自己肩上,万一失传,感到愧对先祖,愧对国人。从此每日下午就把年届半百的胞弟郑多雄叫道身边手把手的传授,并 *** 了两座廊桥模型便于直观教学。2004—2005年间,晚年的他有幸受邀带胞弟郑多雄三次到南平顺昌,按衣钵的水平测定法,自制水架柱和天门车,通过运用上三节苗、五节苗、将军柱、剪刀苗、桥板苗与马腿等传统工艺,又在顺昌县华阳山风景区主墨建造了我一座由唐寰澄教授设计的华阳廊桥。2007年他和胞弟完成了寿宁县因电站建设需异地搬迁的长濑廊桥、张坑廊桥的重建工程。郑多金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从实践中让胞弟领悟真谛、精通此艺而成为建造廊桥的第八代传人。
中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被烧毁,如何不让“廊桥”成“遗梦”?
在福建省宁德市平安县,现存全国最长的木拱廊桥被烧毁,这件事情也在网上引起热议,从现场火灾的视频可以看出,这座拱桥被熊熊大火所覆盖,上方还冒出浓烈的烟雾,当地的消防队伍接到报警之后也之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大火也很快被扑灭,可是桥体已经被烧毁坍塌,好在这次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可是这座古迹大桥损毁在大火之中,有不少网友觉得非常的可惜。
据了解,这座万安桥建于宋朝,曾经在康熙47年着火焚烧,历代都有对这座大桥进行修缮,据了解这座桥的木头比较薄,如果风吹雨淋就很容易坏掉,同时在潮湿的环境之下虫蛀的也比较厉害,附近的村民都会选择在万安桥上纳凉,当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万安桥资料较全,所以修复问题不大,但其价值会有一定的折扣。
传统的消防手段不适用于木拱廊桥,需要引进先进的消防技术,并且在这座桥上还配有灭火器。特别是这些文物古建物大多是采用一些木质结构,非常易燃,还缺少防火分隔,如果遇到明火或者有人乱丢烟头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火灾,就算配备了少量的灭火器,但可能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无法满足扑灭火灾的需要。
*** 一定要加强对这种古建筑的保护,因为这座万安桥经历过很多的年代,已经成为村民心目中的一个象征,就这样被烧毁实在是非常的可惜,而且这座桥在当地也非常的有名,每年都有不少的游客睦邻,而来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也带来了不少的税收和流量,对于这种古廊桥文保遗产一定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不让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想在黄龙溪里面拍古风,应该去哪些景点?
这道题目你可算是问对人了,我之前去黄龙溪游玩刚好做过攻略。想要拍唯美梦幻的古风照片,我有两个宝藏景点推荐。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黄龙溪
位置: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镇镇龙街
古镇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一条溪水穿城而过,两岸路面青石铺就。路两边多为明清建筑,傍水而筑,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宁静古朴。黄龙溪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所以也特别适合拍摄诗情画意、意境十足的古风照片。
1、基本信息
(1)门票价格:免费
(2)开放时间:全天
(3)推荐游玩时长:0.5-1天
(4)交通线路:
公交:
①成都汽车总站乘坐819路公交到华阳客运中心,在华阳客运中心转乘821路公交车就可以直达黄龙溪古镇了。
②成都茶店子乘坐客车到双流客运中心,在双流客运中心乘坐808路公交车也可到达。
自驾:
①从永丰立交桥成雅高速双流出口右转双华路约2公里处,右转上双黄路直达黄龙溪景区。
②沿人南线至华阳上双华路约3公里处,左转上双黄路也可到达。
(5)游览路线总结:一街三庙一桥一码头
2、拍古风更佳景点推荐
黄龙溪古镇有着天府之一古镇的美称,还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影视摄影基地。古镇现有明清时代街坊七条,街面全由石板铺成,两旁廊柱排列有序。古镇内还有三座完好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都位于黄龙溪正街,形成了一街三寺庙,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景观。
(1)廊桥
廊桥左右两廊设计造型精美别致,这是一个适合拍古风的绝佳地点!漫步在青石板铺砌的桥面,感觉自己好像是古时的文人墨客一般。
这座黄龙溪廊桥横亘于锦江之上,是一座仿明清格、集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于一身的桥梁,那飞檐斗拱的气势、雕梁画栋的装饰,不显示出一种非凡的大气,就连檐角仰天长啸的猛兽似乎在宣示着一种威严。
(2)古龙寺
古龙寺建筑群大多建于明末清初,以古戏台、古县衙、古榕树“三古”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院落之间廊庑穿插、厅堂轩昂,木柱青瓦的殿宇、山门屋顶的木雕、砖雕、绘画等工艺技术精湛,造型生动,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古色古香。
这里环境清幽,漫步其中放下尘世的烦恼仿佛穿越一般。无疑也是拍摄古风的绝佳景点。
南边的这棵古榕树,盘根错节的树根包裹着一座小土地庙。相传生病的人只要摸摸树干,就能祛病消灾,因此香火数百年来一直延绵不绝。特别值得拍照打卡!
廊桥位于岚皋的什么位置?
廊桥位于岚皋县岚河上,是连接肖家坝和老县城的重要人行通道,也是购物和饮食的好去处。
一楼是购物的更佳之地,有好吃的零食,漂亮的衣服,还有精美的玩具,有时人们在这里散步,乘凉。也就汇成了人的海洋。
二楼是专门为小孩儿而设计的游戏城,那有许多你想玩儿的游戏,生气的时候玩玩游戏可以舒畅心情,烦闷的时候玩玩游戏可以排忧解闷。我常常和小伙伴儿在那里通过游戏进行pK,那里留下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三楼就是人们更爱去的美食街了,那有许多香喷喷的饭菜都是我们岚皋的特色呢,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在那里点上几个小菜,吹着河风,看看夜景。
岚皋——陕西省旅游强县、陕西省首批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生态旅游更佳地方、中国生态旅游魅力名县、2012中国更佳休闲小城 、"感动陕西•2017旅游影响力"十佳旅游县区;
中国美丽田园、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一张张精美名片放在这座小城身上,丝毫不觉得违和。当你走进岚皋,走过大片花海,穿过静谧的村落。会发现,这座小城原来惊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