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迭部有什么特色景致?
迭部县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区,有红军长途中的“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天险腊子口战役等革命遗址,以及然闹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寺院23座,境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森林广布,划场茂盛,是甘肃不可多得的一座绿色资源宝库。旅游景点 一 多儿沟 多儿原始森林观赏区距离县城80公里,该地区由于地形构造变异和溪流冲涮而成的浅滩,漫坡和阶泽不规则布置,形成以水色为主的不同景点。这里正处于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九寨沟风景区相连地带,是南北植被过渡地带,针叶、阔叶林种类繁多,交相辉映。区内松竹、混生杂木林茂密浓郁,原始林木怪树横生,盘根错节。千年古柏高达40余米,傲居石峰峭壁,扎根于岩石裂隙,斜枝腾云,舒臂揽月。灌木林藤葛缠绕,如龙蛇蟠曲。四处幽谷深虞,泉涌揽月。
多儿沟风景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素有“阳山九寨阴山三村,一沟两寺一活佛”之说
今年国家正式设立了迭部多儿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二 腊子口
“腊子口”又名“道饶隆哇”,由语“腊子库”演变而来,意为“山脚谷”或“狭窄沟”。腊子口景区北距兰州340公里,距 *** 210公里,距迭部县城105公里,南距九寨沟148公里,距成都400多公里,可谓径联南北、路通东西。腊子口风景区内山、水、湖、瀑的自然奇景遍布于牛路沟、美路沟、老龙沟、龙爪沟等地。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休闲度假、探险揽胜之地。
天险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这里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仅8米见宽的狭道中腊子河从中奔流而过,只有一座一米宽的小木桥供人畜通行,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980年8月21日修建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宽2.5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米,寓意1935年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当年的天险如今已是天险变通途,依山向阳的平缓坡地上,靠着溪流,坐落着一排汉藏融合式的小木屋,纯柏木结构的建筑,低脊红瓦,原木围栏。每当夜幕降临,席地坐在小木屋外,听风语虫鸣,看星河流转,追怀往昔的战争岁月,不由会发出逝者如斯的感叹。在腊子口附近的腊子水帘洞,虽不是美猴王安营扎寨的福地,但美不胜收。腊子水帘洞位于铁尺梁山脚,逆腊子河入牛路沟12公里处。只穿过一道石门,在壁立千仞中,便有一泓清流在洞口拉起透明的天幕。涉水进洞,洞顶天窗豁然,洞内山石迥异,阳光投射洞底,五光十色,熠熠神奇。从洞内向外看去,洞壁一帘清瀑喷洒而落,远看如蒙蒙细雨,近观则似银河匝地,而此刻的峰峦叠嶂便真的“洗尽铅华“了。三 扎尕那
扎尕那景区以迭部县益哇乡境为主,距迭部县城28公里。雄居迭山山脉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集石林、峭峰、森林、田园及村寨为一体。在这片仙境里,整个迭山石林最为引人注目。迭山主脊光盖山,是洮叠古道必经之路,江迭公路由此而过。由县城朝北进入益哇沟到纳加石门,仰目北眺,浩瀚的百里石林、石峰光洁铮亮,嶙峋入穹,无树、无土、无尘、无垢!峭壁峥嵘,石峰耸秀在阳光照射下烟波浩渺,璀璨生辉。游人从山北而来,远望迭山,犹如盘龙巨蟒横倚天际之间,迭山山峰终年白雪皑皑,素有“迭山横雪”之美誉。光盖山巅还有一双石峰对峙组成的巨大石门,屹立于雪峰与蓝天之间,被老百姓称为“光盖山石门”。清代诗人观此景有诗云:“迭山南望白无边,雪积遥峰远接天”;而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从临潭旧城东山南望迭山,诗喻其景“雪压南眺是迭州,石门金所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得雪山几个丘?”从光盖山巅附瞰迭山岷山群峰,万山苍翠、雄浑肃穆、林海雪岩、松涛澎湃、腊象奔驰,万千世界尽收眼底。
迭山主脊光盖山南麓有一处地形十分奇特的自然杰作,有人将这里比作一个天然的“石城”。扎尕那本意就是“石箱子里”,俗有“阎王殿”之称。这座完整的石城,北靠迭山石峰,四周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把扎尕那4村1寺围在其中,形成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田园风光。城内有农田和温泉,还有天然楼台亭阁,城内左上角有一进出城的北门,是由山石断裂形成的陡坡狭道,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翼是斧劈刀削般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流小瀑急泻而下,声响如雷。石城门外是一条南北十里的绿色长峡,恰似城外“长廊”。“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数米的对称岩壁,犹如两堵“门墩”,对成一座宏伟的石门,称为“纳加石门”,俗称“鬼门关”,从城内迭山发源的益哇河从中流过,这条山道亦是洮叠古道必经之险关。
迭部县有什么好玩的
扎尕那玛日(扎尕那旗)有拉桑宫巴(拉桑寺院)、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带巴村等四村一寺和纳加村、尕功村、尼藏村等三个下村构成的。那里的海拔有4000米以上,主要风景是高原石林及高原森林景区。还有美丽的寺院、嘛呢房、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青禾架纵横林立,四大村东边耸峙壁立的峭岩峻崖(文当山等),凌空入云,雾遮云绕,苍茫迷离。交通:
兰州及 *** 均有通往扎尕那的班车。如果从兰州出发,可以前往兰州汽车南站,每天7时至18时有发往甘南藏族自治州 *** 的班车,车程约4小时。从 *** 市出发,沿省道306行驶约120公里途经卓尼县,到达卡车乡下卡车村,从卓尼到下卡车村没有班车,只有在卓尼当地包车,或搭乘去下卡车村的顺路车。
美食:
当地与四川九寨沟接壤,饮食习惯比较接近川菜风格,同时也有不少种类的西北面食。在农家乐或休闲山庄多数是藏餐。
住宿:
迭部宾馆较多,比较好的有瑞峰宾馆、迭部宾馆、贡阁宾馆、金盾宾馆等,费用为100元至160元不等。第二天可雇车去扎尕那,到扎尕那山脚下的东哇村费用约50元左右。扎尕那景区目前不收门票,但是也没有住宿、就餐的地方,必须返回迭部县城。扎尕那目前没有对外经营的旅馆,可以去当地居民家住宿。
迭部,洛克的植物王国
丁海笑
迭部是一个广场式的县城,中心广场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核心。这里有银行(在甘南通常为中国农业银行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大小酒店和各式餐馆。在物理空间上,从中心广场到县城各处成均等的步行距离。
中心广场南边就是白龙江,河滩地是城市扩张的理想用地。迭部县城正沿白龙江河道筑起堤坝,将城镇延展到了白龙江畔。白龙江的南岸则再无房舍,密布着高耸的云杉。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穿越迭部,在腊子口的著名战役中取得了一场关键性胜利,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从此,“红色腊子口”就变成了迭部 旅游 的名片之一。
从达摩寺鸟瞰迭部县城 本文均为 丁海笑 图
迭部县城驻地电尕镇,位于白龙江北岸,林木环绕,一条主街腊子口街横贯东西。黄教的电尕寺在最西端,苯教的拉路佐仓寺在最东端。主街两侧的支路都是上下斜坡,车就沿着坡道停上去,有欧洲小城的感觉。
县城没有公交,出租车直走两元,拐弯三元。
卓尼到迭部
虽然卓尼和迭部在 历史 上同属卓尼土司,但从卓尼县到迭部县,还要经定西市的岷县中转。
实际上,卓尼土司的领地不仅包括卓尼和迭部,还包括一部分临潭县、舟曲县的山区,以及四川与甘肃交界的藏族地区,其范围略小于瑞士的国土面积。这是一个藏汉交融区域,看似是藏区,但生活方面又有很多汉族的习惯。此外,迭部还有苯教信仰,甘南的苯教寺院大多位于此。
我的大学老师杨正先生,是末代卓尼土司的长子,他的家族与著名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的交往颇为传奇。1925年,杨正的祖父第19代卓尼土司杨积庆将洛克收留在卓尼禅定寺,并帮助洛克在卓尼和迭部完成了考察。两年间,洛克拍摄了近千幅照片,留下了大量记录当地 社会 和自然的文字资料。
迭部扎尕那村高低起伏的地势
迭部的水资源充足、海拔落差大,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如今,美国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植物标本,很多都是洛克当年在迭部采集的。洛克在迭部发现了至少10种云杉,而中国全部的云杉也只有17种。
洛克当年的游记《生活在卓尼寺院》,后来发表在《国家地理》上。有人推断,作家希尔顿依据这些图片和描写创作了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其幻想的东方秘境——香格里拉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轰动。
十一年前,从岷县到迭部每天只有一趟班车,这趟车要翻越海拔3200米的铁尺梁垭口,进入腊子口。沿途上车的乘客不少,过道里也塞满了小板凳,尤记得当年司机为了躲避交警检查,试图将我和同伴扔在铁尺梁垭口。
如今,除了对面山上的杉林外,记忆里的迭部县城已完全变样了,一切都变得更加整洁和有序。甘肃和四川两省的 *** 者和施工队涌入,也带来了两地的餐饮品牌,围绕着中心广场是新建的酒店、餐厅,以迎接慕名扎尕那而来的游客。中心广场附近还建了一座迭部县博物馆,但依据个人经验,在西北县城,博物馆开不开门得碰运气。
重走洛克之路
洛克曾站在云缠雾绕的扎尕那说道:“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迭部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
扎尕那的石壁形成天然的要塞
扎尕那距离迭部县城只有28公里,由东哇、业日、达日、代巴四个自然村和一座拉桑寺组成,四周是壮观的石壁,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像是构筑在天然岩壁上的一座完整古城。受风水的影响,扎尕那坐北朝南,左右环抱山势,同时又遵从藏地缘寺而居的传统。
扎尕那的榻板房
扎尕那村子里的建筑也很特别,一般为二层或三层的“榻板房”,房顶是鱼鳞般排列的松木板子,一层为牧畜圈、客厅、起居室或者经堂,二层为晒坝、储物间,但现在多数已改为了客栈。因为山地起伏,从不同房间的窗户望出去,都能看到独一无二的石城景观。
扎尕那曾是洮迭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随着古驮道荒废,这里一度成为人迹罕至、危机四伏的禁地。
从卓尼翻越光盖山,到迭部的扎尕那,曾是洛克进行植物、鸟类和地理考察的经典线路,被后来人称为“洛克之路”。
徒步起点“一线天”
“洛克之路”的扎尕那起点,本是一条蜿蜒狭长的峡谷孔道,被牧民的马队和背包客们踏出了一条条泥泞小径,两侧有瀑布和溪流相伴。
如今,小径被变成了区间车道、“生态栈道”和水泥石桥。但那些最普通的观光客们并不打算买账,他们一路抱怨景色平平,对 历史 和自然本身兴趣不大,即便“洛克之路”被完全开发,大概也很难讨他们开心。
从“一线天”开始,区间车道才又变回了徒步者的小径,瀑布、滑石区变得壮阔起来,杉林茂密,悬壁直插上云霄。走到滑石区的尽头,沿着马道迂回上山,到达一片挂满经幡的石头堆——神王庙。
继续往前走,到一处小溪,路被山体滑坡冲断,淌水过溪,再走一段石头路,就能看到一排 *** 的石林,如同哥特风格的教堂。往前是著名的石门,石门是岷山最显著的地标,由红色的石灰岩组成,像岷山的一条深深裂痕。
洛克之路途径的石门式的山谷
根据史料,洛克的队伍曾在石门附近,遇到了严重的山体滑坡,被迫困在这新月形的峡谷中不敢前行,但周围的植物却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他。这里有各种各样珍奇的罂粟花、紫菀属植物、报春花、黄色的虎耳草属植物、颜色各异的风毛菊属、燕草属植物、乌头毒草以及龙胆根。
在扎路沟或茶路沟的村口附近,斜坡上森林茂密,溪流边有丰富的深紫色杜鹃花和淡紫色的薰衣草,形成了天然的篱笆。
翻过山坡,有更奇异的另一面。森林贫瘠,粉红色的豆科植物却有着仙人掌般顽强的生命力。
罂粟是高原地区珍贵花种之一,洛克和他的考察队曾进入藏区种植罂粟的区域,当他翻越峭壁的时候,看见当地少女将罂粟花编成花环带在身上。
洛克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扎尕那的喜悦溢于言表:“在扎尕那的之一个夜晚非常美妙,云彩聚集在一起,山峰直戳云霄看起来就像海洋中镶嵌的一个岛屿,鸟儿在周围唱歌,一阵阵微风从耳边吹过,宁静的森林镶嵌在绿丝绒一般的草地上,就连空气中也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垂直海拔变化所带来的植物多样性
从扎尕那出发,顺着洛克之路反穿,道路依然非常艰险,一天之内海拔高度垂直上升1100米,途中,我一只鞋的Vibram橡胶底彻底脱落,只得拖着缺少鞋底的鞋继续前行。这双鞋曾陪我走过从 *** 到开罗的环亚旅行,却在洛克之路上止步。
扎尕那遗存下来的原始牧道上的木桥
白龙江的源头
从迭部再往西70公里,便是郎木寺,白龙江的源头所在。相传,“郎木”一名与白龙江峡谷中的仙女洞有关。从迭部溯白龙江而上,是一条甘南环线的黄金线路,中途还要经过一段四川的地界。
群山环绕的郎木寺小镇
郎木寺并非单指一座寺院,它是一座位于川、甘两省交界处的小镇。
所谓省界,也并非像大多数资料所描述的那样以白龙江划分,也不是以街道分界,而是沿西北-东南将小镇一切为二,东北面属于甘肃省碌曲县,西南面属于四川省若尔盖县。两侧各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均称自己是“达仓郎木寺”。
四川界的 *** 村里还有一座中式 *** 寺。郎木寺的 *** 多来自临潭。清末,临潭、临夏等地的商队经郎木寺进入四川,将郎木寺作为甘南畜牧产品和内地日用品交换的中转站。
达仓郎木格尔底的朝拜者
此趟我回到郎木寺,碰到一位从青海黄南骑车过来的德国老人,他已经来过十几趟郎木寺了。当郎木寺的夕阳落山时,我们在山坡上望着被袅袅炊烟环绕的小镇,共同怀念起旧日时光,依旧热泪盈眶。
十几年前,我曾一次次地背着包闯入甘南,和一帮拿着旅行圣经Lonely Planet的老外们,钻进一个个僻远的村落和小镇。后来,这里曾一度再次成为“禁地”,接着是背包文化的没落,我们见证了嬉皮时代的落幕。
“东方小瑞士”并非浪得虚名,郎木寺曾经是一块背包客们的自留地,至少在那个黄金年代,有无数世界青年循着指南来到这里,坐在大经堂前的广场上,看僧人辩经,溯源白龙江,爬上花盖山等待日落。
雨后的达仓郎木格尔底寺
后来,郎木寺的命运和所有的嬉皮士们发现的小镇一样,遭到商业化的侵蚀,背包客们逐渐远离,加之九寨沟地震后,从川北来郎木寺的旅行者大幅减少。为了重振 旅游 业,郎木寺蜕变成团队游客甘南环线上的一环,镇外新建了大型游客中心,原本遗世独立的宁静小镇变成了喧嚣的 旅游 接待点。
青旅风光不再,人们对旅行目的地的兴趣被手机拍照打卡代替,游客的品味被网红店和排行榜统治。不过我仍怀念像洛克一样,亲自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辨别每一种植物和动物的时代。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校对:张艳
迭部县有什么著名的景点
你好,我是迭部人,在外面上大学,对于家乡好玩的啊,那可多了去了,气候和景色特别好,山清水秀,因为和四川交界,所以和九寨沟的风景很像,你想去的景点啊,有腊子口,那是红军当年长征走过的地方,还有著名的腊子口战役,还有很多的旅游点,就像是旅游山庄一样,在那里玩一天也是很不错的,迭部县分很多个乡,不同的乡有不同的特色,我建议你去扎尕那,很美的一个地方,具体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总之你去了就知道有多美了,其实要去旅游的话,我强烈建议您去我的家乡,因为我这几年上大学的时候也去过很多地方,但总觉得没有家乡的那种感觉,清新,安静,青山,泉水。。。。。真的很美,夏天的时候去更好玩了,我们经常去露营。我也就只能粗略的给你说说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您再回复我就好,我会尽力帮助您的,欢迎您来迭部做客
扎尕那旅游景点
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
扎(zhā)尕(gǎ)那是天然石头城,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
扎尕那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2012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布了“寻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单,位于迭部县林业总场益哇林场扎尕那省级森林公园内的扎尕那山榜上有名,位居第四。
迭部扎尕那山是甘肃唯一入选“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的中高山,将为扎尕那省级森林公园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推动迭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扎尕那旅游景点在什么地方?
扎尕那景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
整个景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周围更高山峰海拔4500米。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古城,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藏式村落掩映其中,构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景物和藏寨和谐的融为一体。扎尕那就是上苍从袖口里撒落在迭部的一卷翠得让人眼亮、美得叫人神往、神秘得令人幻想的“仙境香巴拉”。
夏日的扎尕那,从云遮雾掩的石峰到花开成海的原野,处处透露着这片桃源仙境的不可方物,山林、石峰、村寨勾勒出一幅妙不可言的水墨山水画卷。
扎尕那是山神与藏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其自然形态是神秘的、艺术的。不同的造山运动隆起抬升,塑造了迭山纵横交错,山高谷深、崎岖 *** 的峰林岩雕。她们气质迥异,富有个性和灵魂,成为集自然景观之大成的名门望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