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地图合集:川进青出仅常规线路,阿里大环线才是终极挑战
*** 旅游 ,美景在路上,而非某个固定的景点,因此自驾游是 *** 旅游 的主要方式。自驾 *** 涉及到诸多的 旅游 线路,像318川藏线、109青藏线、214滇藏线都是基础的自驾线路,再深度一点的线路有317川藏北线、丙察察、219新藏线。而最深度的线路,非“阿里大环线”莫属。
川进青出,即“自驾 *** 时,由四川进入 *** ,再从青海穿出”的线路简称。它主要由318川藏线与109青藏线组成,全程约5000公里,自驾需用时15-18日,其 旅游 景观可分为三个部分。
之一个部分:四川成都出发,一路自驾9-10日,沿着318川藏线进入 *** *** ,经过川西 香格里拉地区、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三江并流区域 ,可参观康定 新都桥、甘孜稻城亚丁、 *** 林芝 等地的风景,视觉印象包括冰川、雪山、草原、峡谷、湖泊、林海等。
第二个部分:抵达 *** *** 后,停留2-3天,参观 *** *** 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包括 羊卓雍措、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 等景点, 旅游 元素更倾向于 *** 当地的人文风情与生活气息。
第三个部分:从 *** 出发,自驾5-7日,沿109青藏线穿越 昆仑山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青海等地,一路参观 纳木错、茶卡盐湖、青海湖 等景点,景观特点以亘古荒原、风沙肆掠的西北无人区,以及沉静磅礴、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为主。
川藏线是一个广义上的用词,原意指“所有从四川到 *** 的线路”,排列组合下来数量甚多。有的线路混杂着乡道、县道、国道,纵横捭阖、盘根错节,而有的线路则一路向前,康庄朗朗。比如318川藏南线、317川藏北线,就是属于典型的后者,方便于驴友们更加简单明了地规划 *** 自驾游线路。
318川藏南线与317川藏北线的里程数相差不大,都是2300公里左右,都需要自驾10日左右。 海拔上,317川藏北线略高;路况方面,317川藏北线更加险峻、泥泞;风景上,317川藏北线更偏向于人文寺庙类,而318川藏南线自然风光更加饱满 。如此一来,多数驴友首次自驾川藏线时,自然都会选择318川藏南线,人们口中常说的“川藏线”指的便是“318川藏南线”。
两条线路都是云南昆明到 *** *** 的线路,如果将滇藏线看做是“318川藏南线”,那么丙察察就好比“317川藏北线”。滇藏线在路况、海拔等自驾环境层面,都优于丙察察,但为何丙察察却那么出名呢?
丙察察本是一条无名山路,以连续通过“ 察隅、察瓦龙、丙中洛 ”而渐渐得名,现已被正式立名为“ 滇藏新通道 ”。丙察察的魅力,在于其一路流沙、危崖、沿江路段的险境,以及察隅附近原生态未经开发的阒寂风景。 自驾丙察察,比自驾其他任何一条入藏线路,都更能体验到户外自驾游的紧张 *** 感 ,是一条极其富有挑战性的自驾线路。
新藏线的自驾难度并不高,没有悬崖、落石、流沙路段,路面平整扎实。可要想自驾新藏线,却比自驾其他任何一条线路都要难。 新藏线是全世界海拔更高的公路,平均海拔近五千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只有成都的50% 。仅仅只是高原反应,就令许多驴友望而却步,更别说羌塘、阿里无人区地带的大风、高寒、酷暑环境。
但通常,越是难以抵达的地方,风景就越好。新藏线沿途经过的世界级景点,有世界更高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之一神山 冈仁波齐 ,藏区三大圣湖之一 玛旁雍错 ,消失的神秘部落 古格王朝遗址 等。
人们常说, *** 旅游 是有瘾的,去了一次,就会再想去第二次。于我而言亦此。走过川藏线、滇藏线、丙察察与新藏线后,就想去进一步地穿越阿里大环线。
阿里大环线的穿越难度不高, 比起自驾川藏线,它需要更强的专业性和更丰富的户外越野经验 。就自驾川藏线而言,途中车坏了,找附近的修车店处理即可,实在不行还可以麻烦路人帮忙。但自驾阿里大环线可不一样,如果遇到这样的意外,只能靠自己,因为周围都是无人区,很难找到帮手。
自驾 *** ,一开始不用盯着最顶端的 旅游 线路,一步一步前行更好。先从比较基础一点的“川进青出”开始,慢慢去了解 *** 。待到对 *** 的风景、人文、感情都更加深入后,再往 *** 更深处的地域踏足, 循序渐进,更能体验到一片信仰之地的广袤浩瀚与深沉内在 。余生很长,每年尝试一次新的线路,不要让方向盘与那颗跳动的旅行之心生锈,要让车轮与四季一样转动起来。
自驾青藏线、川藏线全攻略之一篇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更大、海拔更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因也被视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
这里有着全世界最蓝的天空,也有着1500多个大小不一、景致各异的湖泊错落镶嵌于群山莽原之间。亚洲的主要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以及印度的恒河、印度河等皆发源于此。这里是中国的水龙头,更是亚洲的水塔。它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于一体,是远处蓝天、雪山、冰川,近处村落、河流、原始森林,远近交相辉映,是“云蒸霞蔚、大气磅礴”的更好注释。如果你的资金不怎么充足,但是又想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义无反顾的去一次青藏高原,去一次 *** ,还想开着车去,那么这个合集请您收藏好。你目前在看的这个视频只是为整个系列的之一集,全系列共16集。从西宁出发,青藏线入,川藏线出,途径青海湖、茶卡盐湖、格尔木、昆仑山口、可可西里、唐古拉山、那曲、纳木错、 *** 、羊卓雍措、日喀则、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林芝、波密、八宿、左贡、芒康、理塘、甘孜、雅安、成都,历时15天,全程约6000公里。这里有你要的超全攻略、各种注意事项,还有作者发自肺腑的旅行感悟。更有你的诗与远方。带上这个合集,你就可以直接出发了。(整个旅行下来,我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曾经我看到一个非常优秀的旅行攻略,但是忘了点收藏,后面想找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了。如果人生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关注这个作者,并对他说:兄弟,速更!)
在开始讲整趟青藏高原的旅行之前,我先解决五个出发前的问题。
之一,有人问,什么季节最适合 *** 旅行?3-4月,是林芝桃花盛开的季节,相对也是最容易看见南迦巴瓦峰的季节,但是此时的纳木错湖面还是一片冰封的世界。5-6月,纳木错的冰雪逐渐融化。7-8月,应该是气候温度最适合的月份,同时也是 *** 雨水最多的季节,此时植被长得更好,氧气也是一年当中最浓的时候,此时进藏游客最多,但是各种物价和旅行成本都是更高的时候。9-10月,看秋景的月份,十月有个国庆节, 旅游 高峰,可以等十月中下旬。11月-3月, *** 可能会大雪,导致交通不畅或者大雪封路。单从舒适性说,七八月份可能是进藏最适宜的季节,却不一定是 *** 最美的季节。每个季节各有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话说回来,就算你想在氧气最充足的七八月份去,你也不一定在那个季节就能说走就走。综上所述,一切随缘,除了可能大雪封路的季节,其余时间都是合适的。
第二,自驾进藏是不是一定要SUV。是不是一定要四驱。我的回答是,不一定!此处我必须要为国产车先点个赞,现在的国产车真的是越做越好。我当年进藏的车是吉利远景小轿车,2015款,手动1.5L,前驱。照样在大雪纷飞的三月初进藏,全程跑下来,除了缺氧动力不佳,某些坡陡的路段,需要挂上壹档慢慢爬,全程没撂过任何挑子。现在的青藏线川藏线全程柏油路,不像之前坑坑洼洼,需要底盘高一点的SUV才能hold住,所以不一定要SUV,你如果考虑舒适度等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两驱的车会更容易在雪地或者结冰的路面上打滑,四驱相比驱,因为前后轮同时抓地,稳定性相对较强,相对来说不容易空转打滑。无论是青藏线还是川藏线,都是双向单车道。往返 *** 的大货车,大多走的是青藏线,满载进藏,空车出藏。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青藏线长期被大车这样压过后,入藏右半边的路某些路段是会向下倾斜的,再加上路面结冰,四驱的车照样会侧滑出去,更何况是两驱。没有雪地胎的话,唯一的一个解决 *** 就是上防滑链。市场上有牛皮筋防滑链和不锈钢防滑链,记住,一定要直接买不锈钢防滑链,大概也就百来块钱一副,不要为了省那几十块钱,买了牛皮筋的,牛皮筋的跑着跑着中途可能就断了。综上所述,进藏,不一定要SUV,也不一定要四驱。如果不是在冬季进藏,那像我这种五万多的两驱手动小轿车都能进藏;如果是在冬季,即使遇到大雪,结冰的路面,四个轮都绑上防滑链,也还是能跑。后面走川藏线时,从 *** 至林芝路段路上遇见,一起结伴而走的东旭哥开的也是小轿车。本系列视频中的素材,比较高清的视频和照片是他提供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在川藏线的点点滴滴也成了我们人生 *** 同拥用的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当我们要在成都分开时,我跟他说,我会把整趟旅行做成纪录片,他回去后就把途中所拍的所有的素材打包发给了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纪录片,从2017年的三月至今,因为种种原因,整整拖了五周年。
第三,如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自驾旅行?当初我是辞了工作,自驾从杭州出发,在身上仅有一千来块钱的情况下,靠着顺风车软件接乘客一路向西到达西宁。到达西宁后,在各旅行贴吧和旅行软件上发贴,寻同形驴友。旅行其实也是不断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过程,这里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旅行路上所有的遇见,都是一场缘分。两个灵魂相似的人,终会相逢,最终能够一起走一段的,一定是前世有特别的渊源与缘分。以一颗赤诚的心去寻找,那么你一定能够寻到。我的青藏线是从一个深圳飞过来的九零年 *** 姐开始的,从西宁到 *** ,大约两千公里,当时只收了她1000块钱,你们看到我走青藏线的时候车上还有一个大哥,那是因为我和 *** 姐到达格尔木后,因大雪青藏线封路,在格尔木滞留了四天。住在巴特青旅的时候,晚上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大家劝我俩换个季节再来,特别是巴特大哥,他有专业的团队,在青藏高原这一带,专门拍野生动物,自然景观的。常年在这一带工作,那么对青藏线的路况肯定是了如指掌。我说我有信仰为依靠,问题应该不大。在座有一个周大哥要去阿里地区,他说自己之前走过好几次青藏线,虽然驾照因为前几年酒驾被吊销,但是他会开车,中途可以帮我分担一些,大家都让我把这个“活导航”捎上,我也觉得有个经验丰富的大哥一起,整个青藏线更有安全感一些,于是两个人的青藏线,就变成了三个人的青藏线。后面抵达 *** 后,周大哥请我们在 *** 搓了一顿大餐,又带我们去酒吧蹦迪。第二天我们就分开了,而 *** 姐后来也从 *** 灰回深圳了。在 *** ,继续发帖,又是深圳,这回灰过来的是一对夫妻,带他们在 *** 转了一圈,去了羊卓雍措、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纳木错,后面一起走川藏线,大概同行约5000公里,总共收了他们5000块钱。对于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性价比了,吃的住的,我都挑性价比更高的,不用他们多费精力,最主要的是享受了自驾的乐趣,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两个人5000块钱,将近5000公里,游了 *** ,更是走了川藏线。因为青藏线和川藏线都是国道,不需要交高速费,对于我来说,加上前面青藏线的1000块钱,总共6000块钱也足够维持我在 *** 的油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开销了。再者,从川藏线出藏,你在沿途的路边会看到好多特产,牦牛肉、牦牛鞭、黑枸杞、羊肉、雪莲花等等。我记得一条牦牛鞭,路边卖二三十块钱,稍加包装,可以卖到100到200。你可以进一点货,出了川藏线后,后半程的旅行,你可以边接顺风车边卖,说不定凭你们的本事,转了一圈回到起点,不仅整趟旅行的开销能赚回来,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第四,出发前做哪些准备。途中要注意什么。首先,把你的车开去4S店来一次全方位的检查。如果是冬季进藏,在西宁-买两副防滑链。衣服,要带防风的冲锋衣;干粮这些就不多说了,自然是多多益善;之一次进藏,一定要多买点氧气瓶,也可以考虑买氧气罐。太阳东升西落,青藏线相对川藏线是背阳区,植被稀少。川藏线平均海拔4000米,而青藏线则是4500米,因此更加缺氧。所以这氧气在关键时刻-是保命的东西。出发 *** 前一个星期,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或者冲剂,据研究,红景天所含的红景天甙-具有强心、镇静、升血压和抗疲劳等功效,通常被认为是预防高反的特效药。也可以准备一些葡萄糖冲剂、板蓝根冲剂和复方阿司匹林片(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以便高反时应急用。其中阿司匹林片对于高反引起的头痛症状有奇效。另外,买点红景天泡开水,在开青藏线的时候一路喝上去,我就是这么做的。说了一大堆,我还是觉得调整好心态最重要,自我暗示我不会高反我不会高反我不会高反,多看看外面的美景,慢慢去适应那个缺氧的环境,反正你到了高海拔的地方,该高反还得高反。值得一提的是,高原反应,轻者头痛欲裂,重者肺水肿、脑水肿(感冒者更容易引发),与身体强不强壮没有关系,只跟个人体质有关。随着海拔升高,身体反应会加剧。一定要量力而行,实在不行及时去当地医院或者返航。出发时一定要加满油,遇到加油站也一定要及时加油,因为下一个加油站可能距离好几百公里。
第五,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一定要有信仰与善念,一定要带上你的信仰-与善念-再出发。在 *** ,信仰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无关身份地位,和 *** 迎面,只需双手合十,道一声扎西德勒。朝圣者,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千里不遥,坚石为穿,直至 *** 朝圣。修行是极其艰苦的,但精神上的信仰,却是极大的满足。我是一名基督徒,虽然很想大家能有跟我一样的信仰,但是我还是很尊重别人的信仰,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共产主义信仰或者其他,只要信仰能让你无所畏惧,有依靠,有力量,干好事,就是好的。而我相信耶和华的指引,当初携着1300元上路,坚信耶和华会像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引领我,走完这趟旅程。而善念就是,在旅途中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在自驾进藏的途中,有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看到路上有车抛锚,或者侧翻,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都会很主动的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中华儿女一家亲,遇到困难格外亲。
解决以上五个问题,让我们下一集开始,从西宁出发,正式开始青藏高原之旅。下一集关键词:青海湖、茶卡盐湖。期待你的支持与关注!
……
自驾川进青出,你准备好了吗?若计划7、8月出发的请看这篇攻略
很多朋友因为时间关系,把川藏线的计划定在78月暑假,但是7月的川藏,正值雨季,道路泥泞、湿滑。如果你不是基于假期的考虑,这个时期并非自驾进藏佳期。川藏公路,很多都是盘山或是沿山,大雨常会导致山上的石头滑落,甚至山体滑坡,路面塌陷。这都会给驾驶带来极大的风险。
对于初次进藏的朋友,自驾进藏的起点,更好起自成都,出藏则将西宁算作终点。这样的选择适合大多数朋友,从成都开始,海拔从低到高,身体会有一段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所以这条线是非常明智适合的选择。
出行前,更好制定好行车路线,并仔细做攻略,备足现金(很多地方没办法是用微信支付法甚至刷卡),提前2天订好酒店。同时根据车型,携带必要的工具。
冰雪季节及雨季,要尽量驾驶通过性良好的越野车,强烈不建议驾驶轿车。确实对于轿车来讲难度太大,对车的损耗也大,雨季多发山体滑坡泥石流,路桥容易被雨水冲款,情况会变得非常复杂棘手。
若你的车辆使用95/97号汽油,可以考虑带上几罐汽油辛烷值提升剂。另外,看看你的车用的是什么胎,不要使用公路胎,综合路况轮胎是个不错的选择。备胎是一定不能少的。
好了,检查好车辆,在成都买些一些容易携带的食物,饮用水(饮料),准备出发吧。顺便说一句,带上几罐红牛和一两罐氧气罐或许能派上用途。
有人会问,要不要事先吃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只能说,有人吃,也有人没吃。我个人认为,高反是不可避免的,个人的心态非常重要。在你的行程计划中,进入高原地区的头两天,更好多预留一两天就地休息,以便使身体慢慢适应高反,这比吃药估计好些。不要把行程安排的过紧,保持充分睡眠,打起精神开车,这个最重要。
出发……
关于准备哪些东西
我觉得只有三样东西是必备的,就是四季的衣物和钱,还有摄影器材。
帐篷在川藏南线并非必须,一路上的饭店住宿地都是不缺的。
诸如常用药、户外装备和食物等根据自身情况可适当带些。
川藏沿线的 旅游 配套设施随着这些年 *** 自驾游和骑行的兴起已经非常成熟,虽然条件比不上内地的城市,价格也不算非常昂贵,即使出发没有带,沿路也能非常方便的购买到。
除了身体和物资上的准备外,提前补充一些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可以让旅程变得更丰富多彩。
去 *** 之前我强烈推荐买一本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出版的川藏线特辑《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和 *** 特辑《 *** 为何如此迷人》,这两本杂志从自然和地理的角度,用优美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川藏线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景观大道以及 *** 有哪些迷人的风景,而一些地理学名词诸如雪线、丹霞、冰川等也会让你真正面对这些地形地貌时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两本书和里面的几幅巨大的插页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另外一本推荐的书籍是红尘和胡虹所著《越野越 *** 》,这本书是之一本详细介绍五条进藏线路的自驾游攻略游记,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各进藏路况已经今非昔比,作为自驾攻略的参考意义已不大,但是里面的人文和游记却是值得一读。
此外,在可可西里至昆仑山一带可以远观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运气好的的话甚至在路上都可以和野生动物来一个不期而遇。可以提前了解可可西里有哪些野生动物及其特征,不要到时候指鹿为马就出丑了,也不要藏原羊和藏羚羊傻傻分不清。
当以前只能在图片上看到的野生动物之一次栩栩如生就站在你的面前,你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它准确的名字时的激动简直溢于言表。(我们就曾经在下昆仑山的路上和三只岩羊在路上碰个正着,我当时连续说了7次岩羊才平复激动的心情。)
△有点像马的野驴
△这就是和我们不期而遇的岩羊
总结
*** 是很多人的梦想旅行地,而自驾游是领略大美 *** 更好的方式之一,如果一定要总结一个攻略的话,我的建议是首先把车技练好,把自己变成老司机或者找一个老司机搭档,然后联系润邦户外七七17345798232,带上必要的行囊和一颗敬畏的心上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